第五百二十六章 老朋友
列车炮虽然快过时了,但这会在某些场合还是非常管用的,比如在压制对手野战炮兵和攻坚时就非常管用。 野战炮兵一般没列车炮那样的射程,一旦被列车炮盯上就毫无还手之力。而攻坚时,大口径列车炮从极远距离上射来的大落角射弹,对于地下坚固的工事甚至就是没有直接命中,那惊天动地的动静都能给里面的人造成心理上的极大恐惧! 俄罗斯在19世纪就有自己的列车炮,而苏联是从20年代中期开始开发新的铁道炮:1927年,工程师杜捷尔斯基开始着手将“伊兹梅尔”级战列巡洋舰准备的356毫米加农炮移植到装甲列车上,改装成М-1-14型列车炮。 根据杜捷尔斯基的建议,一个专门负责铁道炮研制的设计局于1930年成立。苏联当时建造的铁道炮均采用现成的舰用火炮,口径有130毫米、152毫米、180毫米和356毫米等几种。 最早的苏联铁道炮主要是为海防服务,建造铁道炮计划的目的是要同现有的或将要建造的碉堡和海岸火炮配合,守卫苏联漫长的国境线。由于铁道炮必须与海军舰艇协同作战,因此波罗的海舰队首先装备了新的铁道炮,然后是远东舰队。 不过到二战爆发前,苏联的铁道炮在数量上还是远未达到预期目标:到二战开战前夕,苏联拥有11个铁道炮兵连,共37列铁道炮。 在战争爆发后,就半年时间内又紧急生产了70门铁道炮,组建成29个炮兵连。而且波罗的海舰队武器库中储存的100毫米、130毫米和152毫米炮和原准备装在新造舰艇上的火炮,基本上都被安装在列车上与其他火炮一起参加战斗。 但就是这样,在漫长的战线上,红军对于铁道炮的需要还是需求大于供给。多家车厢工厂把能够搞到的旧式大口径火炮都往车厢上装,弥补巨大的供需缺口。在乌克兰,“土造”的列车炮还参加了敖德萨保卫战;在立陶宛东部和拉脱维亚,也有“土造”列车炮的身影。 现在这两门K5列车炮就像天上掉的馅饼,而且铁道炮兵同志们不用为那不同的轨距担心——显然这两列列车炮专是专门为东线准备,用的是苏联宽轨距车轴:一直到这会,布列斯特至明斯克的铁路大动脉还是宽轨,德国人就像历史上一样效率不高! 在接近捷尔任斯克城的公路两侧,到处都能看到被击毁的德军装备。林俊没有继续往西的打算,车队返回明斯克城。 在城区西南,看到一处巨大的“坦克坟场”,那是古德里安部队的归宿之地。正有些红军士兵和技术人员在检查德国装甲车辆,将彻底被毁坏和还能修复利用的那些分开。 部队消耗非常大,缴获的德军装甲车辆也要被利用起来,东拆零件西找弹药,加上苏联燃油、坐进苏联坦克手就能战斗。当然,要给这些德国战车加上红军标志,不然会挨自己人炮弹的。 各师各军都有自己的“缴获堆积场”,一切能被利用起来的德军装备都不会被浪费。如果时间容许,连那些废铜烂铁都需要运往后方的炼钢厂回炉:做不了坦克大炮,当手榴弹外壳还是可以的! 第49集团军所属民兵第四师缴获物资堆积场,一队来自坦克第13军的“共产国际”拖车正在拖曳几辆德军坦克,林俊的车队正好经过看到那热火朝天的工作场面。 天气挺冷,但发动机轰鸣,大声的吆喝不断,同志们的干劲丝毫没被这严寒的天气干扰。眼尖的林俊看到远处那些德国坦克大部分都是新式四号坦克,而有几辆样子很特别,照理它们不应该出现在这里。 布琼尼需要返回自己的指挥部,而林俊决定在堆积场再做下停留,于是分道扬镳,林俊过会坐他的“装甲专车”回去。 那几辆外形特别的不是坦克:林俊在这里竟然看到了三号突击炮,还是长身管的!
对于德国的三号突击炮林俊可是非常熟悉,而且它也是大名鼎鼎——二战中不管是红军,还是英美军队,都吃过3号突击炮的苦头! 3号突击炮是二战中德军主力装备之一,对德军而言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由于它没有炮塔,可以节约大量的制造时间,所以德国各军工厂生产的数量相对来说非常高。 三号突击炮最出名的是它的反坦克能力和战绩,但一开始它并不是当做“坦克歼击车”设计,而是作为步兵机动支援火炮:甚至它的成员不称为装甲兵,而是属于炮兵。 1936年6月,德军要求开发一种装有75毫米或以上口径主炮的步兵支援车辆。在36至37年期间,埃克特Alkett公司制造了试验性的0系列:它一共制造了5辆,使用的是PzkpfwIIIB型的底盘和低强度钢制的上部结构,装有24倍口径的75mmStuKL/24火炮。 林俊知道短管的三号突击炮会出现在这会的东线,在1940年1月,它就投产了。早在法国战场,早期型三号突击炮优异的表现就得到了德军肯定。 作为一种步兵支援武器,那会三号突击炮在攻击时的主要目标是碉堡、机枪阵地、反坦克炮阵地以及其他障碍物。开始时,三号突击炮是编成突击炮营,后来编成突击炮旅,一般作为独立部队配属给集团军一级,而只有精锐的国防军部队和武装党卫队才在师一级编有突击炮旅。 不过显然那几辆突击炮上的火炮身管超过了24倍口径,照理从1940年1月到1942年3月,德国人只制造了5种型号的3式突击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