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厂花
第二天早上,李建军起得很早,虽然昨天晚上没有睡好,但他一向是用严格的作息制度要求自己的人,并不会因为睡不好耽误工作。 在1XX厂的大食堂吃过早饭,李建军便来到了军代表室,那是一栋二层小楼,下面一排六间房子独立是检测室、样品室和储物室等,上面则是军代表们的办公室、会议室和资料室。 总代表王海天有一间单独的办公室,李建军和其余20名军代表就是在王海天的领导下工作,空军驻1XX厂军代表室的每一个人,都是空军的精英,他们当中有飞行员,有工程师,李建军是最年轻的一个。 监造军机特别是歼击机,对每一位代表来说都有一种时不我待的紧迫感,更有保证质量确保万无一失的“责任感”。确保军机百分百合格,就是他们的神圣使命。 歼击机号称“航空工业之花”,是一个国家科技实力的显著标志。1XX生产的歼7战斗机,是空军的主力机型,虽然是二代机,但同样有很复杂的工艺,这些都为军代表们如何把好质量关带来严峻挑战。 歼7战斗机整个生产流程,有200多道工序作为军检重点,他们也是全心全力对飞机生产全过程高效管控。当然,其中的辛苦也是外人所不知道的。 每一架歼7战斗机的诞生,无不凝聚着1XX厂军代表们的心血和汗水。每一块蒙皮、每一根电缆、每一颗铆钉,李建军他们都要亲自把关。 1XX厂也是一个特大型国有企业,拥有职工上万人,设有装配、机加、钣金钳焊、锻铸、工装、机动等6个分厂和试飞站,实行厂部、分厂、车间、工段四级管理。此时,它主要负责生产的机型是歼7II型歼击机,它也是刚刚定型不久,还属于一种比较新的型号,所以在生产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也比较多。 军代表室每天都有一个例行的早会,总代表王海天会安排好这一天的具体工作和注意事项。 早八点,军代表们都陆续到了。 李建军也是热情地和同事们互相打着招呼,在这里,他们就是一个集体,大家相处得也十分融洽,对于李建军这个小字辈,大家也是十分照顾。 王海天是最后进会议室的,他的步伐很快,他的腰杆总是挺得笔直,显得身材更加高大挺拔,身上总是充满了一种军人独有的,雷立风行的气质。 李建军知道王海天原来是空军某歼击机飞行团的大校团长,一级飞行员,有着两千多小时的飞行时数,他原来的飞行团也是装备的歼7战斗机,只不过那是比较老一点的歼7I型战斗机。 王海天对于军代表们的要求极高,因为他自己就是一名飞行员,所以他不希望有任何质量问题的战机进入部队服役,这战机质量的最后一道关正是军代表们来把控,所以他们的责任重大。 王海天进入会议室,刚毅的脸上没有笑容,他几乎不怎么笑,安排好这一天的工作,他最后严肃地道:“同志们,现在咱们的任务很繁重,但是大家一定要有一种使命感,当看着我们监造的军机一架架早日飞向海空,担负起保卫祖国的神圣任务时,就会感到这是我们获得的第一荣誉。散会!” 军代表们鱼贯走出会议室,奔赴各自的工作岗位。 李建军和另外一名三十来岁的军代表刘文龙负责的是机加工分厂。 刘文龙一边走一边笑道:“小李啊,最近和咱们1XX厂花欧阳芳发展得如何了?” 李建军心中一塞,脑海里立即浮现出一个俏丽的女孩子身影来,那是1XX厂的厂花,机加工分厂的青工欧阳芳。李建军还记得,在前世的时候,他就是因为欧阳芳才想尽一切办法转入1XX厂工作,只可惜后来两人并没有走到一起,欧阳芳举家出国,后来嫁给了一名外国人。 这是李建军心中的痛,因为在前世这就是他的初恋!现在他知道这段感情只怕也不会有结果,所以他并不想再让自己痛苦,还好现在他们并没有开始,只不过是处在互生好感的时候。 李建军苦笑道:“刘哥,你就别取笑我了!人家欧阳芳怎么可能看得上我?我就一个普通的小兵,长得又不帅。” 刘文龙嘿嘿笑道:“别以为刘哥看不出来,那小丫头分明对你有意思,要不然小丫头怎么总是隔三岔五地找你帮她解决问题,怎么就不找我呢?”
李建军摇了摇头:“刘哥,人家或许只是不好意思找你的,毕竟她只是一个二十不到的姑娘,跟你可是有年龄代沟的。所以你想多了,我们还是把自己的工作干好就行了,这感情婚姻的事情啊,还是以后再说吧,你说现在我哪有心思去想这些,光是现在歼7飞机生产中的问题都一大堆需要我们去协助处理呢!” 刘文龙也不笑了,他知道李建军说的是实话,新中国发展航空工业的路并不顺利,特别是歼7系列歼击机。从1961年引进苏联的米格21开始,直到1978年10月歼7II定型量产为止,这个阶段可以说是举步维艰。 由于引进米格21之后不久,中苏关系就分裂了,使得大部分对于仿制极其重要的技术资料都没有交付给中国。当时中国所有的,只有最早交付的几架原型机,一批散装部件和少量的资料。 当时负责仿制米格21飞机的还不是6XX所和1XX厂,而是位于东北的60X所和11X厂,当然现在6XX所和1XX厂的很多技术人员也是从那边过来的,包括歼7II的总师宋总。 在当时的情况下,空军没有先进的战机可用,大部分还是老式的歼5和歼6系列歼击机,所以60X所和11X厂只能进行测绘仿制,也就是拆解掉那些米格21飞机,把零件进行测绘,再据此进行仿制,这对航空工业基础极其薄弱的中国而言,难度可想而知。 当然,这种仿制生产的歼7飞机,由于没有吃透别人的技术,就免不得出现很多的问题。 尽管通过努力,歼-7原型机于1967年获得生产许可证。之后,由于60X所和11X厂要承担歼-8战斗机的研制任务,为减轻其负担,1968年8月歼-7飞机转至1XX厂生产。1969年6月,6XX所和1XX厂改进研制的歼-7I首次试飞。这是根据部队使用意见对歼-7进行首次改型设计。 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影响,这批歼-7制造质量低劣,很快就停产了,生产数量不多。直到歼-7II设计定型,才重新恢复了歼7歼击机的生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