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6 《星辰》杂志社
四月三日,周三中午,燕京,《星辰》杂志社。 这是一座建国时修建的老院落。初春时节,燕京的阳光透着融融的暖意,照在窗台的绿萝上。 周逢春刚满四十岁,已经坐上了《星辰》杂志社副总编辑的位置,《星辰》是中央唯一直属杂志社,这个位置并不是那么容易坐上,他在杂志社那么多年,到现在也算是功德圆满。 兴许是久坐又没有很好的运动的原因,他的身材已经开始发福,大的出奇的鼻子上架着一副金丝边的眼睛,给人一见难忘的感觉。 他坐在办公桌后,撕开邮政快递的封条,从信封中拿出一沓稿纸。这是他大学同学,也是同一个宿舍上下铺四年的老兄弟唐方平寄来的。 老唐周二的时候专门给他打了个电话,说是有一份稿子要寄给他。这可不像老唐的性格。他很好奇。 看着这份稿子,让他想起他们的大学时代,那是七十年代末,那个时候正是文学的黄金时代,算起来如今已经过了将近二十年。当今文坛的中坚力量就是从那时开始写作。作为中文系学生,他们自然也有一份自己的文学梦。 那个时候,他们在宿舍里写诗、读诗,参加诗友会,但最终他并没有走上文学道路。 他曾经也是一位文学青年,只是青年时代的理想已经远去了。他毕业后进杂志社做了编辑,如今十几年过去了,一步一步升迁为杂志社副总编,走了另外一条与文学相关的道路,也算是没有辜负当初的理想。 老唐做了三年编辑回到了家乡,在一家书店做了十多年。如今他们早已人过中年,当年的文学热情只能留在心里。 到了九十年代改革开放,文学仿佛早已成为昨日黄花,甚至有人提出了“文学已死”的口号。 确实,在这个物质化一切越来越向钱看的世界里,文学在许多爱人的心目中早已不再青春,只是苟延残喘的活着。只是现在他读着手中的两篇诗稿——《我是一个任性的孩子》和《如歌的行板》和小说《幻城》,不觉拍案而起,仿佛青年时代的梦想又复活了。 他每年不知道收到多少份稿件,对于诗歌似乎已经有些麻木。而今却再次为这首诗所感动。 他已经很久没有读到这样震撼心灵的诗了。 这些年他读了多少诗稿,一首诗歌是好是坏,读一遍只凭感觉就能够分辨。只是《我是一个任性的孩子》这首诗,他却细细品味,一读再读。 他盯着稿件末尾的署名:唐宋。突然瞪大了眼睛,心想:不会吧。他记得老唐的儿子就叫唐宋,今年仅仅十六周岁,和他女儿同龄。 周逢春抓起桌前的电话,拨往梅城新华书店,电话铃响了三声,唐方平的声音传来:“这里是梅城新华书店,我是唐方平。” 周逢春道:“老唐啊!稿子我已经收到了。” 唐方正道:“老周,稿子看了吧,觉得怎么样?”电话里传来一阵笑声,语气中带着那么点得意与自豪。 周逢春道:“我说老唐啊!很久没读到这么触动心灵的新诗了,特别是《我是一个任性的孩子》,酣畅淋漓啊!” 唐方正道。“哈哈……我推荐的诗歌还能有错,有我的风采吧!” 周逢春道;“的了,你就别提你当年写的酸诗了,和这能比吗!” 唐方正道:“我写的诗怎么了,当年我的诗也是在校刊上发表了的,不像你,写了那么多年,也没见你发表过。” 周峰春道:“那怎么了,我现在是《星辰》副总编,拿一首诗我不点头,他也发不了。” 唐方正道:“你就吹吧!你不发,大不了我投给老郑,发到《星星》。” 周逢春道:“哎,别啊!就老郑那《星星》影响力可比我们《星辰》差远了。” 唐方正道:“这话真应该让老郑听听。” 周逢春道:“成了,我这不和你扯了,两篇诗稿下个月月初杂志见吧!” 唐方正道:“那谢了!” 周逢春道:“对了,唐宋是你们家小子吧?” 唐方正道:“我们家小子,怎么样?”电话里传来一声畅快的笑声,这笑声听的周逢春牙疼。 如果唐爸现在在他面前,周逢春保证像上大学那会儿给他两下子,然后把他灌趴下,让他爬不起来。 周逢春道:“你们家小子我记得刚刚上高中吧!真是令人不敢相信啊。” 唐方正道:“今年十七岁,周岁十六,和你们家姑娘同岁。”
周逢春道:“好小子,不错,哪天到燕京来,让我见见。”说实话,他心里多少有些羡慕。 唐方平虽然最终没有实现当年的理想,但奈何人家有个好儿子啊。他想想自己家姑娘,摇了摇头,觉得自己今生不能如愿了。 周逢春道:“那篇短篇《幻城》是什么意思?我这可是诗歌杂志社啊。” 唐方平道:“《青春》和你们不是一家嘛,一事不烦二主,我儿子不也是你侄子,就多多cao下心吧。” 周逢春嘿了一声,用燕京话说道:“得嘞。” 周逢春挂了电话,砸吧两下嘴巴,啧啧赞叹,既有欣慰,心里又有点儿酸,心想:这要是他闺女该多好,老唐这也算是得偿所愿了。 他站起有些发福的身子,挺着啤酒肚,拿着两页稿子,往室外喊道:“小赵,过来一下。” 赵铭博是燕师大中文系毕业生,到《星辰》杂志社已经两年。在这个浮华的时代像这样能沉在杂志社的学生已经不多了。 赵铭博轻轻敲了下门,听到周逢春喊请进,他推开门走进去,躬身道“周总编,您喊我?” 周逢春将手中稿子递给他,指道:“先看看。” 赵铭博接过诗稿,默默吟诵了一遍,心道:好诗。要不是现在在总编办公室,他真想拍案而起。 他赞道:“总编,你从哪儿拿到的这两篇诗稿,像这么高质量的诗稿,现在可不多见了。” 周逢春并没有告诉他诗稿的来历,笑道:“觉得还行,那就在下月星辰上发表吧!” 只是这却让赵铭博有些迟疑,“可是这个月已经定稿了,下周就要拿去印刷厂了。” 周逢春道:“那就把那两篇‘稻花体’和“沙漠体”的诗歌给挪到下个月,腾出版面,尽快把这两首诗歌发了。” 赵铭博道:“好的,总编,我马上去办。” 一般杂志投稿,正常从投稿到发表需要三到六个月时间,当然杂志社约稿除外。 唐方平自然不是迂腐的人,适当用一些他的老关系使文稿早日发表,并没有什么大不了的。当然,前提是他对唐宋的稿件非常有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