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九十二章 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满山遍野的青州军疾冲而来,袁术兵马试图据寨而守,却不能迟滞片刻。http://ook.jangcao.co/ 连败数阵,袁军上下早已经疲惫不堪,军心士气完全降到了谷底,若不是前几日与蔡瑁、刘备联手胜了孙策一阵,说不定袁术这万余兵马早已经彻底垮掉了。 此番,李贤两万大军突袭而至,袁术军马惊惶失措,再无抵抗之力。 谁也想不到李贤的援军竟然来的这么快,前些时日,袁术还在嘲笑李贤自不量力,谁曾想,转眼间李贤便到了! 盛夏时节,两万步卒用一个月的时间辗转近千里,这在过往的历史上从未有过! 昔日,李贤两万大军在下邳誓师出征,各路诸侯对李贤冷嘲热讽,没有人相信青州军能够在炽热的夏季有所作为,即便李贤想出水路进军的主意,依旧没能改变太多人的想法,他们全都擦亮了眼睛,等着瞧李贤的笑话。 然而,当李贤真正率军抵达九江郡,用前所未有的雷霆一击展现出自己的实力之后,所有人都惊呆了。 原来,水路运兵真的可行,原来,青州军真的不容小觑! 至于李贤,这厮简直是个妖孽,普天之下,也只有他才能想出这水运大军的主意,最重要的是,李贤偏偏还成功了。 蜿蜒数里的袁术大营依水而建,成德囤积的粮秣被孙策使人焚烧之后,袁术便倍加小心,****不曾懈怠。 只可惜,人算不如天算,袁术没想到李贤竟然来的这么快。 一着不慎满盘皆输。 大军压境,袁术兵马,兵无战心,将无战意。 当袁术帐下大将纪灵为臧霸擒获之后,徐盛、于禁、李典横冲植入,宛若无人之境。 袁术打马而立,放眼间,到处都是逃亡慌乱的冷,他叹了口气,目光寂寥。 数月之前,五万大军出征徐州的时候,袁术是何等的意气风发?那时候他还打算先取徐州,以做称霸之基,谁曾想,变故频生,事到如今,别说称王称霸了,便是如何保存性命都是个难题。 “主公,留得青山在不愁没柴烧,速做决断呀” 袁术不发一言,只是抬头张望。 “主公,你有传国玉玺,是天命之君,一时之挫折不过是上天的考验罢了,只要熬过这次,我们依旧可以卷土重来!” 提到传国玉玺,袁术忽然觉得胸前有些“硌得慌”,他单手一触,顿时血往上涌。 是呀,传国玉玺在手,天下我有,败退一次又算得了什么?只要玉玺在,一切都可重来! 摩挲着怀中的传国玉玺,袁术精神大振,他放声大喝:“护我突围,他日我若为帝,尔等皆可为王!” 一声许诺,袁术周遭军将当即大喜过望,他们使出吃奶的力气,誓要护住袁术周全。 沿途间,不管是冷还是青州军,袁术护卫全都一刀砍杀了。 昔日,为了得到这传国玉玺,袁术可是逼死了孙坚,如今,危急关头,袁术终于靠它鼓起了勇气,只可惜,这股勇气是用来逃命的。 “轰隆隆”,袁术的大纛倾倒在地。 有眼尖的青州军卒见状急忙大吼出声:“袁术逃了,袁术逃了”。 紧要关头,袁术在亲卫的护送下落荒而逃,这极大地打击了袁军士气。 主将都逃了,谁还愿拼死搏杀? 为谁死?为谁战? 即便有些负隅顽抗之徒,在这一刻也心灰意冷,放弃了抵抗。 之前,李典、于禁的青州新卒追逐数百里,与刘备、袁术厮杀多次,然而,却始终未能大获全胜,所有的军卒心中都憋了口恶气。 这一次,李贤亲率兵马抵达,甫一出击便打的袁术溃不成军,这让青州军卒大为振奋。 “杀,杀,杀!”数万兵马似乎要将所有的抑郁宣泄而出。 炎炎夏日,臧霸的开阳军、徐盛的神策军在海船上盘桓了一个多月,为的不就是平定袁术吗?如今好不容易有了大展拳脚的机会,众人都觉得倍加珍惜。 炽热的日头下,袁术大军兵败如山倒,冷裹挟兵潮狼奔犬突,很是混乱,青州军在各自军将的统领下紧追不舍。 三万对一万,青州军以多胜少,轻易便掌控了战局。
兵不刃血便大获全胜,李贤心情极佳,他在相梁的护卫下打马进入战场。 这时候,青州兵马正忙着追剿残敌,不时有垂头丧气的降兵跪伏在地,弃械乞降。 明盔亮甲,胯下一匹高头大马,李贤持剑在手,意气昂扬。 四下里,青州军卒的欢呼声一浪高过一浪。 “使君,使君!” “万胜、万胜!” 兴致到了极处,李贤不时向周围挥手致意。 每一次挥手,都让青州军的欢呼声攀升到了极 一开始只是几十人、数百人在呼喊,等到后来,却是数千人、几万人在大声欢呼。 这股激越雄壮之气,无坚不摧,仿佛可以荡平一切忤逆! 李贤咬的牙齿咯咯作响,此时此刻,他心中只有一个念头“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刘邦出身草莽,却从贵胄出身的项羽手中夺得天下。 刘邦可以做到的事情,李贤一样可以做到! 若不想重演五胡乱华之惨事,须得早日结束中原动乱的局势,也只有这样,在边塞民族接连崛起的时刻,中原王朝才有力气作出充分的准备。 真正的历史上,三国之乱让中原元气大伤,即便晋朝取得了短暂统一,却终因为民力、财力消耗过大的缘故造成了短命王朝的出现,自此以后,南北朝交相登场,数千万汉人被屠戮的只剩下数百万人,这等惨况,可谓恒古未有。 李贤熟读历史,心中有四大恨,一恨三国之乱,五胡乱华;二恨靖康之耻,女真为祸中原;三恨崖山一纵,中华骨气为之葬送;四恨鸦片战争,泱泱大国沦为砧板鱼rou。 如今,李贤穿越到了东汉末年,随着地位攀升不止,他觉得自己肩上的责任越来越重,既然老天爷让他来到这大争之世,那他李贤便要为大汉博出一个朗朗乾坤。 王朝的兴替已经在所难免,军阀割据也已经是大势所趋。不过,李贤却想以以一己之力拧转乾坤,与天斗,为汉儿争夺那一线生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