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文学 - 仙侠小说 - 退魔契在线阅读 - 众豪杰议事中军帐 十二将齐聚缺三人

众豪杰议事中军帐 十二将齐聚缺三人

    第二百四十一章——众豪杰议事中军帐,十二将齐聚缺三人

    童林到了长丘与冯近忠汇合,两人押着龙纪回到东城。在李良淳的中军帐外被俘的龙纪与团藏终于见了面,两人双双被擒,狼狈不堪,龙纪责备团藏失了密奏坏了大事,瞪了双眼质问他为何不去自杀谢罪。

    因为两人使用日语交谈,被不知其意的李良淳喝止,这时李良淳身边的徐长生对龙纪道:“你俩本是同伴,既然都已经被擒住了,为什么你不去死,偏偏要让他死呢?你们日本人的光明磊落好像没用在正地方啊!”

    龙纪被徐长生拿住了话头,一时语塞不知该怎么回答,愣着想了一晌,龙纪这才还口道:“让他死是为了成全他的忠诚和名声,这是光荣的去死www.shukeba.com。”

    这时军帐中坐在徐长生斜对面的一名唐军将领道:“人性本就是求生不求死,你们日本人可真有意思!”他话一说完,在他旁边的一名将军也跟着道:“而且你们俩做的事,怎么看也与光荣不沾边啊,还谈什么光荣不光荣的,战死沙场保家卫国那才叫光荣,你们这个啊,我咋觉得有股公报私仇借刀杀人的劲头呢。”

    这说话的两名唐将,正是南城镇将潘延武和北城镇将高彦,听到他俩的话,坐在徐长生身边的唐将一笑道:“我曾经亲自动手砍过手下一个兵的脑袋,那小子跟他同乡一起来投军,结果这小子看上了他同乡的小媳妇,两人出来当兵打仗时便在战场上故意见死不救害死了他这个同乡,然后又装死当了逃兵,偷跑回老家占了他朋友的媳妇,这小子的算盘打得倒是好,只可惜他不知我邓子龙生平最恨这样的人,后来有目击的士兵向我报告,我就亲自领了十个亲兵连夜快马加鞭赶到这人的老家,从那小媳妇的床上将他拿下,五花大绑以后,当着那小媳妇的面咔嚓一刀劈了他的脑袋,嗨,你们不知道啊,当时我走的急,腰里挂着的刀是刚刚打仗时用的刀,刀刃上都是杀敌砍坏的缺口,刀刃也不知卷刃了多少处,那一刀砍下去,我才发现,这结果可想而知啊,钝刀子砍头,那一刀我虽然用了全力,可是就将将砍了一半儿去,那人要死不死不了,要活不活成,脑袋耷拉在肩上连着血rou,唉呀妈呀…”

    这说话的人叫邓子龙,是东守捉城东北方的斜阳城的镇将,他绘声绘色的将着,逗得一旁的潘延武和高彦来了兴致,高彦问道:“砍死个人有什么稀奇的,那小媳妇呢?”

    童林在军帐外看着听着燕郡的众将有说有笑,回想到昨晚的那一番战斗,虽然最后得胜,但也是险中得生,现在这身上的伤还在隐隐作痛。此时此刻回头去想仍是心有余悸,能够擒了盗取密奏的贼人,并且活着回来已经算是一种幸运了,如今又能见到众将好似往常一样有说有笑,心中的感觉无比复杂,但更多的依旧是欢喜和欣慰。

    这时一旁的李良淳咳了一声道:“哎!!!行了行了,别胡闹了。咱们一起好好将这两人审上一审!冯将军还请入账落座,童林!将犯人带进来!!!”李良淳一发话,邓子龙这仨人都没了动静,童林将龙纪押赴进了中军帐,冯近忠也进到中军帐中坐下。

    这燕郡一十三城的镇将,绝大多数都是李光弼的李家军旧部,此刻在军帐之中的唐将,除了刚刚坐在军帐中说话的潘延武,高彦,邓子龙和徐长生四人外,还有另外四人,分别是西守捉城镇将刘晋,永平城镇将阿那金翰,安顺城镇将丁晟钧,以及营城镇将薛震东。燕郡一十三城除了李良淳坐镇东城之外,共有一十二位镇将,此刻这中军帐中齐聚了十二人中的九人,只有新榆城镇将李立三,济宾城镇将郑炳铎和泊渚城镇将契苾乞泰三人不在。

    十二将中,潘延武,高彦,邓子龙,徐长生都是李光弼账下旧将,刘晋,丁晟钧,薛震东以及阿那金翰则是李良淳曾经的手下。这几人年龄与李良淳相仿,是与李良淳情同手足一般的兄弟。其中阿那金翰本姓阿史那,祖上是突厥贵族,不过到了他父亲那一代时已经沦落成了贫民百姓,因为辱没了门庭,他父亲取没脸面对家族历史的意思,改阿史那为阿那,阿那金翰年少学武,一十六岁入伍参军,天宝大乱时只是李光弼军中一名普通的士兵,后在征战中凭战功升为队长,在李良淳账下听职,后来李光弼死后,军队分调各地,他便随了李良淳一起来了辽东。东城一战中这几人都是当时被李良淳派出去的十人中的一员。

    而十二将中没有到场的三人中,泊渚城镇将契苾乞泰与阿那金翰一样是少数民族,只不过契苾乞泰是铁勒族契苾部人,相传是唐代名将契苾何力东征高句丽时在辽东留下的血脉,其祖上置田经商,颇有家资,成为辽东当地的土豪富户。可因为出身避讳,不得使用契苾姓氏,直到契苾乞泰爷爷这辈时,才恢复契苾姓氏,并以契苾何力子孙后代自居,天宝大乱时契苾家族散尽家产招兵买马,迎合唐军夹攻流窜到辽东的叛军和流匪,因为军功契苾乞泰的父亲契苾光被封为泊渚城镇将,三年前渤海入侵燕郡,泊渚城被渤海军队攻破,契苾乞泰的父亲和哥哥战死,他率领父兄的旧部和家族的私兵掩护部分百姓入山,与当时从新榆城和济宾城溃散下来的唐军联合起来,在山中与渤海军队打起了游击战,阻挠了北路渤海军队支援进攻东城渤海军队的计划,间接帮助李良淳取得了东城一战的胜利。事后沿袭了其父的官位,被封为泊渚城镇将,统领守卫泊渚城。

    新榆城镇将李立三与契苾乞泰一样,祖上也是富豪,三年前新榆城镇将弃城逃跑,李立三代表百姓与渤海国攻城的军队将领谈判,用全城所有的金银财宝和新榆城主动投降为谈判筹码,换了全城百姓的性命,这也是燕郡一十三城,唯一一座没有死人,没有燃起战火的城池。事后渤海撤军,全城百姓联名上奏,恳请皇帝册封李立三为新榆城镇将,皇帝顺应民意,李立三也就成了新榆城的镇将。

    济宾城的镇将郑炳铎年逾六十,原本是济宾城南山上的土匪,凭着山势险要和对地况的熟悉,与唐军交战数年,不仅没被唐军剿灭,反而越剿声势越大,与燕郡周边的唐军积怨颇深。当年天宝大乱时,也想过响应反唐,却被他的夫人劝住,他的夫人也曾是绿林中名头响亮的女匪首,她虽然是个女人又身在草莽,却有着郑炳铎所没有的胆识和气魄,她看出了安史两人必败的势头,劝说郑炳铎投降大唐,果然郑炳铎听从了夫人的意见,唐军不仅尽释前嫌,更是给了郑炳铎一个绿林将军的称号。后来安史之乱渐渐平息,郑炳铎部也因为战功被收编成为正规军队,收归在济宾城中,归济宾城原来的镇将管制。不过郑炳铎个性粗狂,当惯了山大王以后,早已习惯了无拘无束的生活,原本的镇将昏庸无能又贪钱弄权,总是拿着郑炳铎原本是山贼的出身处处挤兑他,不仅给他小鞋穿,还明里暗里索要贿赂,克扣军饷。时间久了终于把郑炳铎彻底激怒,他领着两个儿子,拉起自己手下的旧部,又重新回了南山当起了土匪。他当了土匪的第一件事,就是下山劫了那镇将的妻儿老小,然后大大的勒索了一笔钱财,那镇将付了赎金救回家人后,心中不甘,便派兵围剿郑炳铎,却被郑炳铎连克三阵,打得唐军仓皇逃窜,郑炳铎总算是解了那一口闷气。

    后来渤海国入侵燕郡,当时郑炳铎的夫人正因病重而生命垂危,郑炳铎一时情急,便命令自己的两个儿子下山去绑架名医上山来给夫人治病。郑炳铎的夫人自知自己寿命将尽,不想郑炳铎这样继续作恶,又心系燕郡被渤海国侵略的战事,于是便留下一封书信,信中详诉了自己想要以死来劝阻郑炳铎,让郑炳铎和两个儿子率领山上兄弟抗击敌军的想法,之后便扯了绳子想要悬梁自尽。说来也巧,郑夫人悬梁自尽的当天,郑炳铎的二儿子正巧在南山下捉了一个因为醉酒而倒在山路上的野道士。这野道士被抓进山寨之后,居然突然转醒,口中大呼道:“哎呀呀,有什么事情想不开,非要自寻短见!”接着在身旁众人的疑惑中挣断了牛筋一般粗细的绳子,三招两式便将郑炳铎的二儿子和手下打翻在地,然后夺门而出,径直来到郑夫人房中,将刚刚悬梁自尽的郑夫人救下,郑炳铎和大儿子惊觉后忙令人来捉拿这道士,这才发现了自己夫人寻思的事情,当下立即明白这野道士并非凡人,细问之下那道士才说自己叫做九真道人,而这九真道人正是玉仙门的张九真,是那苏若雪的师弟,忘尘道人的小徒弟。

    张九真救了郑夫人后,又亲手配制药材治好了郑夫人的病,郑炳铎对张九真更是感恩戴德,敬为上宾,当他询问张九真需要什么回报时,张九真只说了二个字:救世。之后便朝众人一拜,一个筋斗翻出山寨高墙,待郑炳铎领人去追时,张九真早已消失不见了。之后郑炳铎便听从自己夫人和张九真的话,出兵对抗渤海兵,虽然未能击退济宾城的渤海军队,却也救了许多城中的军民。事后朝廷也论功行赏,封他做了这济宾城的镇将。

    第二百四十一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