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文学 - 游戏小说 - 远东王庭在线阅读 - 第1432章:谷地村的秋天(Ⅱ)

第1432章:谷地村的秋天(Ⅱ)

    

    既然来年政府出台的粮食收购价存在一定“弹性”,那么农民卖粮的收入当然也随之具有“弹性”,公社在制定农业生产计划的时候就要冒一些风险——不明智的耕作计划将导致全体社员蒙受收入损失。

    公社主任、驻村牧师、德鲁伊和治安官为了避免决策失误——或许还有逃避追责的考量在内——不得不向治下社员征询意见,将公社管理层制定出来的生产计划提交公社大会审议。全体社员都是国有农场的股东,投票决定是否支持生产预案,如果多数人投反对票,公社领导层只能收回预案并加以修改,直到获得多数社员的支持为止。

    当然也不能忽略一个关键因素,农场的五成股权归属国有,因此中央政府在必要的情况下可以直接对某个农场下达生产计划,在这样的情形下,无论当地社员多么不情愿也只能尊重中央政府的控股权,按照计划规定种植作物。

    中央政府直接下达生产计划难免失之僵化,除非爆发战争或者极端恶劣的自然灾害,寇拉斯政府并不打算采用这种简单粗暴、损伤农民积极性的手段,和平年代还是以“弹性价格”这样温和的手段为主对粮食生产进行宏观调控。

    今年政府出台的粮食收购指导政策有一个很明显的导向——推荐北方各大农场尝试种植源自新大陆并且经“丰收之环”改良的新品种玉米。虽然政府没有下达强制性生产计划,但是从其制订的收购价格可以看出来,新品种玉米的预计收购价比本地玉米高出3个百分点,比小麦价格也高出1个百分点。

    利益是最好的驱动力,而价格就是获利多少的风向标,既然种植新品种玉米更有利可图,而谷地村的水热条件又非常适合种植这种玉米,又有什么理由不腾出更多的地块种植新品种玉米呢?

    这是谷地公社管委会主任、酒馆老板马利克的看法,一位成功的商人的看法。

    驻村牧师彼得支持马利克的看法,猫女德鲁伊巴芙拉则表示并不乐观,道理很简单,当地农人从来没有接触过这种玉米,缺乏种植经验,难免担心产量不如预期。农民大多是保守的,与其冒风险种植新作物,还不如先等等,让别人去“吃螃蟹”,如果事实证明种植新品种玉米的确有利可图,明年再跟风也不迟。

    马利克先生是土生土长的本地人,也承认巴芙拉恰当的描绘出多数农人的心态,但是他坚持认为今年才是最佳时机。等到明年,跟风种植新品种玉米的农场就远不止谷地村一家了,到时候大家一窝蜂的涌入玉米市场,必然供大于求,中央政府只能向下浮动玉米收购价,跟风者非但占不到便宜,反而要蒙受损失。

    马利克成功说服了巴芙拉和尼古拉,再加上彼得的坚定支持,谷地村公社的四人领导小组很快就制定出耕种计划。当时已经是五月初,正是播种玉米的时节,他们必须尽快使这份耕种计划在股东大会通过,以免耽搁播种期。

    发现商机的马利克先生如同嗅到血腥气息的鲨鱼,不光在公社股东大会上卖力宣传种植新品种玉米的好处,还拉上彼得、巴芙拉和尼古拉挨家挨户的劝说那些顽固分子,终于成功说服多数社员接受了一份相当大胆的耕种计划:

    谷地村农场已开垦农田总共两万五千亩,其中划出六千亩地种植油料作物大豆,仅仅保留四千多亩地种植传统粮食作物“春小麦”作为公社的口粮,其余大半农田——约有一万五千亩——全部用于种植从新大陆引进的新品种耐寒玉米!

    从八月份起,谷地村农场的小麦和豆子相继喜迎丰收,小麦平均亩产高达560磅,大豆也不错,平均亩产近300磅,但是当地农人还无法安心,直到秋后确认新品种玉米长势良好才稍感放心,而当九月底玉米也迎来收获季节,每亩超千磅的高产终于使辛苦耕作大半年的农人转忧为喜,以马利克为首的公社领导层也是暗自松了口气——公社创立以来的“第一炮”,总算是成功打响了!

    远东北方入冬早,十一月上旬已然遍地结霜,留给农人收获和晾晒玉米的时间只有短暂的一个月。往年其实还好,反正玉米种的不多,辛苦几天就收完了,但是今年足足种了一万五千亩玉米,新品种玉米产量还特别高,留给公社收获的时间就更紧张了,不得不起早贪黑的加班加点。公社主任马利克在“抢收动员大会”上以开玩笑的方式鼓励社员,“掰玉米就好比从树上摘钱”,收获的是自己的劳动果实,公社上下全都干劲十足。

    天色还没有大亮,玉米叶上凝结着一滴滴晶莹的露珠,谷地村的人们已经在玉米地里忙碌了两个钟头。掰玉米时叶片受到震动,露珠由叶尖滚落到人们身上,脸上,与汗水混在一起难分彼此。

    一万五千亩玉米地连成一大片,沿着温泉溪谷铺展开来,如果从高空向下俯瞰,宛如一条宽约一里、长约十里的碧绿地毯。收获玉米的社员皆为3人一组,一人牵着耕马沿着垄沟缓缓前行,马鞍两侧挂着大号箩筐,其余两人紧随耕马身后,分别掰取左右两侧垄上的玉米棒,随手丢进箩筐。

    也难怪柳德米拉在目测新品种玉米亩产量的时候错的离谱,谷地村今年试种的玉米如果仅从植株高度与密度等表象观察,与本地玉米似乎没什么区别,只有亲自走到玉米地跟前仔细观察才会发现一个不可思议的现象——每株玉米杆都结有两穗玉米棒!相比之下,本地玉米每株通常只会结一个玉米棒,偶尔结出两个乃至更多玉米棒的,必然籽粒干瘪营养不良。新品种玉米的神奇之处就在于结出的“双胞胎”籽粒都很饱满,而这正是其亩产比本地玉米高出一倍的奥秘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