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文学 - 历史小说 - 热血残汉在线阅读 - 第二十八章 玄都胜景

第二十八章 玄都胜景

    甘宁不想再纠结这个无聊的话题,对张飞献策道:“现在张鲁军大败,我们趁势出击一定可以一举拿下江州的。”

    张飞摇了摇头道:“江州离这里实在是太远了,现在我军主力远在江夏襄阳空虚,我不能远离根本,而且李异等人在地方上的势力强大,其心叵测也不得不防。”

    张飞话说到这,甘宁已经领悟,但是心里还是有点遗憾,于是再次献计道:“纵然不取江州而回,也必须攻下枳县再作打算,那里地势险要,乃是兵家必夺之地。”

    张飞其实并不看好现在继续进兵,毕竟自己就这么多人,凭借伏击才打了张鲁军一个措手不及。

    现在张鲁军已经知道厉害了,傻了才会和自己野战,必然是死守每一处隘口城池,所以以自己等人目前的兵力是绝对难以顺利获胜的。

    但是张飞也清楚甘宁乃是心高气傲之人,若是一再拒绝他也不好,倒不如让他自己试一试。

    所以张飞干脆留下甘宁驻守临江,并把除了自己的本部精锐外所有的部队都留给了甘宁,许其便宜行事。

    甘宁大喜,他本来也不想和张飞一起进军,那样怎么能体现出自己的水平呢?

    在张飞回襄阳后,甘宁立刻将所有俘获的张鲁军都强行编入部队逆流而上来取枳县。

    果然不出张飞所料,吸取了教训的杨白等人据城死守,有了坚固的城墙作为依托,这些五斗米道信徒们的狂热得到了充分发挥,任凭甘宁如何用计也无法攻入城内,最终只能无功而返。

    这样一来刘备占据了巴东郡,冯英占据了巴西郡,张鲁据守巴郡,三方暂时都无力再起兵戈,而刘璋也老老实实的呆在蜀地不动,益州一时出现了一种诡异的和平局面。

    但是所有人都清楚这种景象只是暂时的,当北方巨人动起来的时候,一切终将见个分晓。

    初春的子午古道,冰雪尚未完全消融,虽然经过了明人十余年来孜孜不倦的修整,但是依然道路坎坷,并不十分利于来往通行。

    只不过这条路对于很多明人来说有着极其特殊的意义,当年他们正是从这里汇入了南下的滚滚人流从而彻底的扭转了自己的命运。

    所以除了大宗货物的转运,许多喜欢怀旧或者是探幽的明人来往于汉中长安的时候还是选择这条路,图的就是一个心情。

    但即使是这样,相对于其他连接汉中、关中的主要道路,这条路上依然可说是人烟稀少的。

    不过今天可不一样,足有六千人的黑压压的军阵进入了这狭窄的山谷,远远看去就像是一条蜿蜒的长龙一样,顿时吓得原本在山谷内的飞禽走兽跑的踪影皆无。

    入谷三十里后,这支部队终于停了下来扎营休息,在一片忙碌之中,数十人悄悄离开了队伍向着路边的一座山峰进发。

    “故人昔隐东蒙峰,已佩含景苍精龙。故人今居子午谷,独在阴崖结茅屋。屋前太古玄都坛,青石漠漠松风寒。子规夜啼山竹裂,王母昼下云旗翻。知君此计成长往,芝草琅玕日应长。铁锁高垂不可攀,致身福地何萧爽。”

    一个十余岁的少年低声的吟诵着山脚下一块巨石上的诗句,眼角不禁有些湿润。

    他轻轻的摩挲着巨石,忽然低声问边上的一个须发皆白的中年人道:“这首诗真的是父皇为我母亲所写的吗?”

    那中年人坚定的回答道:“是,是我当年亲眼所见、亲耳所闻的,绝无虚假。”

    原来这少年竟然是当今大明的皇太子李顺,而他身边的中年人则是他舅舅、虎牙将军窦盛。

    听了窦盛的话,李顺那略显稚气的脸上表情略微显得有些奇怪,远远望去不知是喜是悲,过了好一会才绕开巨石向前走去。

    巨石右前方,隐约着黄瓦翘角的建筑。走过小桥,沿着狭窄的泥沙路往上走,斜坡靠山溪一侧,山坡上则是一袭出乎意料的建筑,略显小巧玲珑,就是悟道观了。

    据说当年李归远离村子里的凡俗气息,在这里不眠不休的体悟了天道,开创了明教的源流。

    占据长安之后,有些恋旧的金沙部落族人重新回到了昔日所居之地,兴建别墅以为休闲之处,其中的几个李氏族人就在这里修建了一座小小的道观,这就是悟道观了。

    明国制度,道宫乃是朝廷所立,私人任你富可敌国也是不能建造的,更不谈拥有。

    但是道观却是人人可建的,只不过主持的人必须是朝廷认可的道者才行,而且道观只能建在山上,同时得承担起保护所在山头植被的责任。

    而道观的规模由主持的道者级别来决定,有着极为严格的等级规定,是不能随便僭越的,至少是在这大明开国律法严格的时代确实如此。

    虽然对道宫的管理要求都极为苛刻,但是却依然挡不住形形色色人物对在大明这个如日初升的强大帝国传教的热情,所以现在大明境内这样的道观可说是如雨后春笋一般的建立了起来。

    尤其是在这号称秦、汉、明三代龙兴之地的秦岭,道观可以说是星罗棋布,风格迥异,好像世界文化博览会一般。

    不过悟道观与其他道观还是不一样的,一是它是极少数的明教道观之一,二是它拥有三件宝物:观外的李归诗刻、关内的悟道石和毕舒捐献来的千里镜。

    这些稀罕的东西自然会让一般的游客趋之若鹜,但是这一行人却并没有想前去瞻仰一下的兴趣,而是直接绕过了悟道观向上而去了。

    从悟道观向西走几十米,就钻进了箭竹丛,然后山越来越陡,有时候只能紧篡着小灌木,贴着崖壁撑过只容半只脚板的绝壁,蛇行着爬上峭壁。

    爬出一条石缝,就到了一处胜景。

    十来平方米的圆形山顶,对着周边的高山峻岭环视一周,再俯视山下显得更加袖珍的悟道观,任你如何胆大之人都禁不住都要缩回腰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