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文学 - 都市小说 - 重回高二当首富在线阅读 - 第五十六章 预估

第五十六章 预估

    九月过半,《独唱团》创刊号便摆在了洪小明的面前。

    看着摆在面前的试刊,洪小明犹如看到亲生儿子一般激动。这与之前看到《明朝》的实体书全然不同,前者完全属于抄袭,而《独唱团》除了名字盗取了后世韩寒的创意,其他的一切都是自己的杂志社辛辛苦苦编排出来的。

    在审稿之前洪小明就跟所有的编辑打好了招呼:无论什么题材的文章,内容一定要积极向上,允许淡淡的忧伤,但不许蛋疼的忧郁,更不要故作的颓废,青春校园类的小说文章最好不要出现明目张胆的早恋情节,更不能有怀孕堕胎车祸梗。

    他可不想自己杂志社的读者,在年轻读书的时候买了自己的杂志,没过几年长大了成熟了,转口就骂《独唱团》脑残,后悔自己当初因为脑残才买脑残的书。

    饶是在此之前洪小明给所有编辑打了招呼,样刊也被打连续打回去了两次,第一次的样刊做得像《青年文摘》,第二次的样刊像《萌芽》,敢情这群小年轻对青春文学的定位就是这样。直到洪小明将《独唱团》定义为青春小说,编辑们才找准方向,做出了眼前这本洪小明满意的样刊。

    杂志真的做得太杂,那就代表定位不明确,没找准消费群体,那还谈何销量?像青年文摘这种面向的读者大都是走出校园的,洪小明这本《独唱团》虽然与《萌芽》同意面向中小学生读者群,但前者偏重娱乐性,后者则偏重文学,便又将同龄读者细化开来。

    任何产品都是如此,首先要定位好消费群体,只有满足了消费者的需求,产品才有可能卖得出去。若是能在消费的过程中,不断吸取消费者的意见,从而不断完善自己的产品,销量自然节节高升。

    这次的样刊,洪小明看过之后很满意,但他个人的喜好不代表广大读者的看法,他扫了一眼会议室的众人,大半部分都是大老爷们,这些人肯定不会闲的蛋疼看青春小说,喜欢看的都是那种飞天遁地掌碎星辰后宫佳丽三千的YY小说,便对在场除了李慧之外的另外两个女生道:“你们两个看过样刊没有?”

    两个女生同时摇了摇头,她们两个自认不是文化人,又怎么敢越俎代庖参与杂志的审核?

    洪小明便将杂志递到两人面前:“你们看一下觉得感不感兴趣?”又对场上其他人道,“以后每一期的杂志编排好,首先拿给刘媛和晓雯过目,如果她们说好看,杂志就可以出,如果她们说不好看,那就打回去重新选稿。”

    一听洪小明这话,旁边的李慧眼中不由得闪过一丝异色,既然最后都要拿给两个女生审核,那自己这个主编还有什么意义?

    洪小明自然发现了李慧的异常,扭头对她笑道:“李阿姨,您别多心,您对咱们杂志社的作用谁都无可取代。我听说白居易作诗讲究‘老妪能解’,每次作诗都要念给街上那些老妇人听,她们听不懂就一直改到她们听懂为止。咱们办杂志也是一样的道理,自己觉得好不是真的好,读者觉得好才是真的好。我让她们看并不代表她们可以代你审核,我的意思是,看这种青春小说的读者大都是年轻女孩,如果她们觉得感兴趣,那就代表咱们的杂志会畅销,反之则卖不出去啊。所以,让她们先看看很重要。”

    这一番话,听得在场诸人接连点头,李慧也放下了心中的芥蒂,微微一笑道:“你说的很有道理,是该让她们看看,以后你们审稿的时候多问问媛媛和晓雯的意见,尽量缩短制作周期。”

    她原以为洪小明将两个不学无术的女孩招进来只是因为徇私,却没想到原来只要摆对了位置,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作用。这段时间,两个女孩刻苦学习的劲头也确实打动了她,很多时候也确实帮她解决了很多工作上的琐事。

    几个编辑点了点头,有人甚至一度怀疑,洪小明办这个杂志难道只是为了讨他“老婆”刘媛的欢心?真是百年难得一遇的情种啊!

    苏友这个最先加入杂志社的实习美编当先一个马屁:“明哥儿和李主编说得太对了!我觉得整本杂志中最喜人的还是明哥儿在书末的小说连载,《那些年,我们一起追过的女孩》,光听名字就有吸引力,让人忍不住有看下去的欲望。”

    毕竟是自己办的杂志,书里又怎么能少了洪小明这个大作家创办者的文字?于是乎,他毫不犹豫的剽窃了九把刀的成名作《那些年》。这篇小说很符合《独唱团》主打青春小说的风格,当然他不是原封不动的照抄,虽然仍以第一人称来写,但学校这些小细节以及角色的说话方式改得更符合国内学校的情况。

    洪小明指了指苏友:“我平生最讨厌阿谀奉承之辈,但是……你这个马屁拍得我很舒服。不过呢,马屁拍得再响我也不会给你发奖金。”

    众人皆笑。

    洪小明扭头看两个女孩都沉浸在了书里,便明白自己这本杂志,至少是第一期的试刊号成功了,当下坐直了身子:“营销编辑,预估一下咱们第一期杂志能卖多少册?”

    一个戴着眼镜年纪稍大的高瘦个子青年人站了起来,洪小明记得他的名字,高龙君。

    只听高龙君道:“明哥儿,这段时间我分析了一下市面上不同类型的杂志,其中教育、育儿、外语类的杂志始终常年占据第一,占17.60%,文体艺术广告类占第二15.3%。两年前2000年,进入新世纪,各大杂志社都在改革,近年来各大杂志的销量都在稳步上升,照此趋势夺得第一也不无可能。

    “咱们单论文体/艺术/广告杂志市场,在我所监测18个城市中,综合排名依次为《读者》、《青年文摘》、《咬问嚼字》、《今日文摘》和《小说月报》,几乎都是老牌杂志,在文体/艺术/广告类中,销量最高的是文摘类,主要是青少年市场,2002年上半年平均销量比2001年小半年平均销量高出4.62%,但其他小类的销量均有下滑,其中文体中除了文摘这一小类外,销量均下滑超过5%,而广告类的销量下滑幅度最低,仅下滑了0.73%。”

    说到这里,高龙君环顾了一下场上众人,“我现在来说说这几本杂志今年的平均月销量,《读者》600万册,《青年文摘》,自2000年改为半月刊,两期加起来月销量300万册,《咬文嚼字》180万册,《今日文摘》154万册,《小说月报》150万册。我觉得咱们的杂志至少要向以上所说的杂志靠拢,月销量百万起步!”

    会议室里掌声响起,洪小明挥了挥手示意高龙君坐下:“你分析的数据挺不错的。但是……”

    洪小明一句“但是”,立马将所有人的注意力吸引到他身上:“我之前说过,要站在读者的角度分析市场,高编辑刚才提到的杂志,读者人群高度重合,所以难怪《读者》一家独大。我们杂志的面向的是更年轻的在校生,也就是说你刚才所说的数据并没有多大的参考价值。你更应该去调查一下全国有多少学校,问问学校附近报刊亭的老板,每个月大概有多少学生买青春校园杂志。我先拿我自己班上来说,据我所知,我们班上没有一个人买那种幼稚的青春校园杂志,别的班最多也就两三本,全校三个年级60个班大概3500个学生,包括被老师收缴的,这类杂志加起来不会超过两百本。”

    高龙君被一个小屁孩说得面红耳赤,但也心服口服:“明哥儿说的是,是我没找准方向。”

    据洪小明所知,前世《最小说》的月销量也就50万册左右,自己杂志的文章更成熟些,再高也不可能翻一倍吧。一番沉思之后,他拍板道:“第一期就印50万吧,下个月看情况增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