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文学 - 历史小说 - 盛唐不遗憾在线阅读 - 第一千三百七十二章

第一千三百七十二章

    /

    南诏是大唐的附属国,与大唐的关系比较友好,至少,就目前的情况看,南诏并没有与大唐对抗的实力,在吐蕃并入大唐之后,南诏只有抱紧大唐帝国的大腿,才能更好的发展自身,这在南诏的高层是有共识的。

    不过,当东女国选择并入大唐之后,南诏的北,东,东南和西北几个方向就都是大唐的国土了,南诏几乎是内嵌于大唐帝国之中,这种地缘对于南诏来说可不是太美妙,一旦与大唐的关系破裂,东,北,西北,西南几个方向会同时面临大唐兵马的进攻,想要防守都很难。

    所以,南诏自然非常不希望东女国并入大唐,这对于南诏王国来说是非常不利的,在东女国的境内,自然有南诏的眼线,他们也算是邻国,派驻眼线和外交机构是最基本的,而这些眼线当然也不是吃素的,经营多年之后,早就已经渗透到东女国的高层,甚至东女王身边都有南诏的眼线,所以,当赵曳夫要求撤销国号并入大唐之后,南诏方面马上就得知了消息。

    对于东女国并入大唐,这本来就是东女国与大唐之间的时候,与南诏王国没有半毛钱的关系,但唇亡齿寒的道理南诏自然是明白的,东女国一旦并入大唐,南诏与大唐的边境线就又多了一些,面临的压力也就更大了一分,虽然他们尽力与大唐帝国保持友好,一直安安分分的做附属国,但这种仰人鼻息的日子着实不好过,万一大唐帝国让他们以东女国为榜样,自愿放弃国号并入大唐,那他们该如何选择呢?难道真的照做吗?若是不同意,大唐会不会一怒之下发起进攻。

    虽然有山川之险,但大唐如今的实力是一日千里,所谓的山川之险已经不足以挡住大唐的兵马了,在大唐火炮的面前,任何山川要塞都会被轰的粉碎,南诏方面自然明白自己根本挡不住大唐兵马的进攻,若是进入山川游击,或许能拖垮大唐兵马,但那不是人过的日子,享受惯了的高层哪里受得了那份罪,如此受罪还不如去长安城做个归义侯,好吃好喝美女伺候。

    任何一个王国都是传承很多年的基业,作为继位者和既得利益者的高层,自然不愿意放弃这份荣耀,让他们并入大唐,他们当然不情愿,就算为此能让老百姓的日子好上很多,他们也是很不情愿的,他们更多的是在乎自己的利益,在乎自己祖上的基业,才不会考虑屁民们的感受。

    他们原本是觉得,只要与大唐保持友好,就能够一直维持自己的王国,可若是东女国开了自愿撤销国号并入大唐的先河,那他们南诏就危险了,一旦有了东女国这个先例,像它们南诏这些附属国都会面临同样的压力,或许东女国的自愿并入会刺激大唐帝国的野心,从而妄想别的附属国也自愿撤销国号,并入大唐帝国。

    对于东女国发出的这个危险信号,南诏国的国王阁罗凤是坐立不安,他非常清楚东女国一旦真的自愿并入大唐,对于南诏意味着什么,而他显然不愿意就此认命,他要想尽一切办法,阻止这个事情的发生。

    在王宫之中,阁罗凤一脸的愁苦,东女国突然要并入大唐,这对于他来说简直就是晴天霹雳,东女国开了一个很不好的头,这让人万分紧张,担心大唐尝到甜头之后,也要去南诏照做,万一真的如此,那他们南诏的基业就没了。

    虽然大唐对待南诏一直比较友好,但随着双方国力差距的进一步增加,这种友好是不是真的能够维持下去,谁也说不好,至少,阁罗凤心里是非常担忧的。

    多年前在两爨之地,他已经领教过唐军的厉害了,而那个时候的唐军还不是很强大,也没有装备威力惊人的火炮,可就是这样就把他们南诏的精锐兵马打的满地找牙,若不是唐军手下留情,他当时所带领的两万精锐只怕就要全部覆灭了。

    就是因为这一场战斗没有打好,让他的父亲皮逻阁对他大为不满,从而削弱了他的权利,将南诏王国三分之一的土地分给他的弟弟于诚杰管理,从而形成了一股与他分庭抗礼的势力,就算他登上南诏的王位,也没有办法完全控制于诚杰负责管理的区域,从而无形中削弱了南诏王国的实力。

    对于自己的这个弟弟于诚杰,阁罗凤自然大为讨厌,要不是这个弟弟,他就不会失去王国三分之一土地的控制权了,尽管于诚杰表现上服从他这个哥哥,承认阁罗凤是南诏唯一的王,可仗着大唐帝国的撑腰,他硬是提出了许多自治的要求,俨然已经算是南诏王国的国中之国了,顾忌到大唐的因素,阁罗凤继位多年一直与自己的弟弟井水不犯河水,并没有出兵讨伐自己的兄弟,南诏国内一片和平。

    当阁罗凤自己心里非常的清楚,他们南诏的和平是表面上的,内里早就已经是暗潮汹涌了,于诚杰不间断的派遣心腹渗透到南诏朝廷,当然,阁罗凤也在于诚杰身边安插了心腹,敌对的气氛始终笼罩着南诏的内部,从而让表面的和平显得颇为脆弱。

    内部的问题还没有完全解决,现在东女国又传来要放弃国号,并入大唐的要求,这就更让阁罗凤大为头疼了,听到这个消息之后,原本睡眠质量就不太好的阁罗凤,更加的失眠了。

    阁罗凤的旁边,站着心腹段俭魏,也是阁罗凤登基之后最信任的大臣,被阁罗凤封为清平官,也就是南诏的宰相,为了表达对段俭魏的重视,阁罗凤甚至给他赐名,叫忠国,也就是忠心国家的意思,与杨国忠的名字几乎是同样的来源。

    要说这个段俭魏,可能很多人不太了解,可他的子孙段誉就家喻户晓了,当然,这是文学作品里的段誉了,但文学作品也是来源于现实。

    段俭魏的六世孙段思平建立了大理国,而里的段誉,段正淳就是段思平的子孙,也就是段俭魏的子孙了。

    此刻,段俭魏同样也是一脸的愁苦,对于东女国发生的变故,这位能力高强的宰相也是头痛不已,他也是实在想不明白,一个好好的东女国怎么就会放弃国号呢?大唐并没有采取什么措施,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事情呢?

    要说能力,段俭魏绝对是南诏一流的人才,不但是军事人才,也是政治人才,可惜他效忠的南诏相对要弱小的多,其实力远远不如大唐,在小国当宰相看着是挺高的官,但其实也憋屈的很,并不能一展宏图,就算想要整合内部的事实分裂,都要看大唐的颜色行事。

    “诏主,以臣之见,这一定是东女王自己和少数心腹的意思,东女国诸大臣和贵族,未必同意并入大唐,或许我们可以从东女国的内部入手,让他们联合反对东女王的决定,阻止这个事情的发生。”

    段俭魏开口说道。

    他现在能想到的也就只有这个办法了,毕竟,南诏王国的实力摆在那里了,若是贸然武力干预,就给了大唐出兵的借口了,到时候就是偷鸡不成蚀把米。

    阁罗凤点头道:“相国说的是,元也觉得是这么回事,不过,就是不知道支持东女王并入大唐的心腹有多少,这些人是否能控制东女国,而我们是否能改变些什么,比如……”

    虽然说得很含蓄,但阁罗凤的意思很明确,那就是要杀鸡儆猴,将支持东女王撤销国号的心腹击杀一些,尤其是关键的大人物,只要击杀了支持东女王决定的高层,剩下的高层又反对并入大唐,那么,东女国并入大唐的这个事情就能够被搅黄了。

    当然,这个事情必须是在非常隐秘的情况下去做,万一泄露了是他们主使的,后果就严重了。

    “相国觉得,派何人前往东女国执行任务比较靠谱?”

    阁罗凤开口问道。

    段俭魏想了一下,开口说道:“诏主,臣觉得应该花钱买通东女国境内的强人,让他们出手刺杀,完成了给高价报酬,当然,不能说出买主是谁,就谎称是仇家即可。”

    南诏军中不乏有武功高强的高手,但这些高手在执行任务的时候,并不能保证可以全身而退,万一刺杀失败被活捉了,说不定能审出点什么,一旦审出是南诏王所为,那就要给南诏带来灾难了,所以,买通东女国境内的强人倒是一个不错的选择,这足以说明段俭魏的政治素养还是很高的,知道如何能避免自己被沾染上。

    阁罗凤点头道:“相国所言极是,元觉得非常可行,只是要尽快查清都是些什么人支持东女王才行,在适当的时候,也可以对东女国的高层进行试探,看看有谁反对并入大唐的,我们要全力支持这些反对并入大唐的人,甚至扶持他坐上王位。”

    为了自己的利益,阁罗凤也是疯狂了,他甚至有杀掉赵曳夫的打算,因为只要杀掉这个东女王,并全力支持听话的人,那么,日后东女国的政策,就要受自己的控制了,想想都是一件让人兴奋的事情。

    “诏主放心,臣一定会尽快办妥的,实在不行,臣愿意亲身前往东女国,以便更好的把事情办成。”

    段俭魏开口说道。

    “不行,元离不开你,元不会让您亲身犯险的,派其它人去就行了。”

    阁罗凤开口说道。

    他非常清楚,段俭魏武功高强,若是由段俭魏亲自出手的话,刺杀东女王的成功率会大增的,可这样做的风险太高了,万一段俭魏被杀被俘,作为南诏王的他,是不能承认这个段俭魏就是南诏宰相的,甚至会编个病逝的名义,说段俭魏早就已经病逝了,而南诏人才凋零,像段俭魏这样的大才实在是不多,阁罗凤还指望段俭魏能很好的辅佐自己呢?怎么忍心让自己的宰相亲身犯险。

    “是,诏主,臣会派遣最可靠的心腹去做这个事情。”

    段俭魏激动的说道。

    商量了半天,阁罗凤的心情总算是好了一些,可只要事情还没有办成,他的心里就没有底,他觉得既然赵曳夫都敢向大唐皇帝上书了,那说明这个女人对东女国的控制已经达到了非常成熟的地步,或许大部分的东女国贵族都同意了撤销国号,否则,身为国王的赵曳夫,怎么敢贸然上书,就不怕麾下的贵族造反吗?一想到这一层,阁罗凤的心情又沉重了,总感觉这个事情并不是自己想的那么容易解决。

    与阁罗凤的心情抑郁不同,此时的大唐皇帝李隆基却是心情不错,尽管庆王薨世不久,失去孩子让他很是伤心,但这毕竟不是第一次失去儿子了,伤心了三天之后就已经没有痛感了,而此时,东女王赵曳夫要求撤销国号并入大唐的消息,着实让他大为兴奋,并在略微思考片刻之后,就做出了同意的决定。

    “陛下,这是天大的好事儿啊!这都是陛下的洪福,臣恭贺陛下,恭贺陛下。”

    右相杨国忠非常兴奋的说道。

    “哈哈!国忠啊!这个事情着实让朕高兴了许久,真是好久没遇到这么让人高兴的事情了,哈哈哈。”

    李隆基高兴的说道。

    “陛下,既然归昌王愿意取消国号,并入我大唐之中,那我们应该尽快选派官员和兵马进驻,以防生变啊!”

    杨国忠笑眯眯的说道。

    当了这么长时间的宰相,杨国忠对政治也懂得了不少,自然明白任何事情只要最终真的落实到位了才算完成,中间只要出现一点问题就会导致生变的可能,所以,处理这个事情是宜早不宜迟,越早处理就越稳妥。

    李隆基自然更加明白这个道理,点了点头道:“你可有人选?”

    杨国忠笑道:“陛下,犬子杨暄未立尺寸之功,却贪居高位,实在难以服众,不如给犬子一个机会,让他去东女国做个副职,也让他锻炼锻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