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文学 - 历史小说 - 崇祯十七年秋在线阅读 - 第1268章分化蒙古

第1268章分化蒙古

    在苏州短暂停留之后,王彦又在松江上海等地转了一圈,才回到南京城。

    这时已是四月时节,北京方面关于北征蒙古的详细军报早已送到兵部。

    这次明军出动大概七万多人,扫荡长城一线,以及科尔沁草原的东蒙古部落,杀人无数,夺取牛羊马匹近百万,而且还铲除了满清的余孽,可以说收获颇丰。

    不过北击蒙古之后,随之也带来了许多问题,需要明朝去解决。

    在回到南京之后,王彦随即在内革政事堂专门考虑这一系列的问题。

    清早,王彦吃过早饭之后,便骑马来到内阁,众多阁臣先在部中坐了会儿,才陆陆续续来到议政堂。

    王彦见众人都到齐之后,才停止与陈子龙的交谈,轻轻咳嗽一声,然后开口说道:“这次巡视苏松,想必各位也所获颇丰,我们先来一个总结,然后再谈蒙古的事情!”说着,他看着众人道,“几位谁先说一说。”

    在王彦看来蒙古已然不是大明的敌手,他知道明朝能够解决,所以并不着急,现在的关键是内修政理了。

    如果从努尔哈赤叛乱,以及陕西土贼风起算起,明朝已经打了快三十多年,是该注意一下民生了。

    “臣先说吧!”陈子龙站起来,先说道:“贸易的关键,在于互通有无。我朝历年来向海外输送之物颇多,但输入之物,除了大量的白银外,其他却可以说很少。如今百姓手中也有不少银钱,但能够买的东西,还是那几样,臣以为朝廷应该从海外多运些物品回来,以丰富国内的物产,像香料、蔗糖、水果、日本的折扇、朝鲜的高丽参都需要大量的进口,让普通的百姓也能买到才行。”

    明朝这些年来,拿大量的布匹、茶叶、瓷器,换成了白花花的白银,但如果不从外界获得物产的话,那国内的物资就会紧缺,而白银增多又会导致物价飞涨。

    这一减少,一增多,必然会出现大的问题,明朝历史上禁海,并不是一拍老门就下决定的,他就是面临了这样一个问题。

    特别是西班牙在美洲发现了银矿,整船整船的银子拉来远东,购买明朝的东西,就跟印了钱来扫货一样。

    在明朝以及历代中国王朝的贸易体系之中,根本就没有欧洲人的事儿,但是在十六世纪欧洲人忽然加入其中,而在美洲的银矿,等于突然就增发了无数货币,自然会导致原来的贸易体系出问题。

    明朝缺少银和铜,虽然从来都是只进不出,但是却也一下吃不了那么多白银,禁海在当时也算是个无奈之举。

    正常的贸易方式,应该一匹布,换一只羊或者一石米,而不是我出布,你每次都印钱来买。

    陈子龙的话的意思,就是要多够些物资回来,这点王彦是赞同的。

    苏观生点了点头,也开口道:“这点陈阁部其实不用太过担心,其实周边的各国正在这么做。去岁一年,朝鲜输入我朝的山参,就价值五十万两,比去年增加了五倍。另外,日本输入的物品,价值已经达到了一百五十万两,比去年增加了两成,南洋诸国,输入我朝的粮食、水果也增长了三成,几乎都是有什么便卖什么,以此来换回白银。”

    因为明朝通过贸易,从这些国家赚取了大量的白银,造成这些国家银钱紧缺,越来越穷,那他们再要明朝的东西该怎么办,这就逼着他们将本国的东西运到明朝来,赚取白银之后,再购买明朝的货物。

    像朝鲜就只能拼命的挖山参,日本则输出刀剑、折扇还有漆器,南洋和天竺原来输送象牙和犀角这类奢侈品,但这些东西就那么多,杀完就没了,不像明朝弄块泥巴捏几下,烧了就能卖出去,他们就只能种植稻米、甘蔗、香料来换钱,力求缩小贸易逆差。

    后世英国与清之间的贸易,也出现了这种情况,大英帝国为了减少逆差,将流入中国的白银赚回去,便开始了罪恶的鸦片贸易。

    陈子龙点了点,“苏阁老说的情况,我也注意到了,不过这些国家目前输送的物资还是太少。我朝去岁出口之物,价值在三千万两左右,但输入之物的价值还不到五百万两,差距实在太大了。”

    开海以前明朝很难从海外获得粮食等物资,现在依然难以获得,这就需要明朝对这些地区进行改造,帮助他们多生产一些生产原料出口明朝。

    这事实上就是慢慢的将这些地区纳入自己的贸易网络,实行经济上的殖民。

    明朝是要打造一个,以明朝为中心的贸易网络,其中明朝负责高端的产品生产,而周边负责各种原料,形成一个循环的网络。

    当然要实现这些,那么之前五德号所提,以明朝的银币为贸易的结算货币,将明朝的货币,变成世界货币,便至关重要了。

    王彦点了点头,说道:“陈阁部说的没有错,贸易因该给百姓带来好处。之前钱秉镫上折子说,要帮着真腊国新修水利,能治理出数万顷良田出来,孤看这事可行。南洋的良田多,粮食和瓜果就多,水利修好,那也是我朝百姓之福。工部可派几员干吏去真腊,帮助他们规划规划。”

    方逢年起身拱手道:“监国放心,臣以派遣工部一名主事带队前行。”

    王彦点了点头,又道:“南洋的战事绵延日久,虽然商路基本通畅,但对于海上贸易还是有所影响,所以对于战事,兵部还是要多关注。”

    陈邦彦点点头道,“回禀殿下,据最新的揍报,马六甲之敌被困近七个月,已有投降之态,相信不久便有消息传来。”

    “那好!”王彦满意的点了点头,随即说道,“那谈谈蒙古的事情吧!”

    明朝收到了北面的捷报,已经有些日子,但是却没有表现出特别的兴奋。

    这或许是因为光复北京之时百姓已经高兴过了,而对于百姓而言,生活才是永恒的主题,况且人类总是健忘,加上江南远离北方,大家忙于各自生活,所以除了少部分士子振奋不已外,大多数人依然各忙各的,并没有表现什么特别的情绪出来。

    陈邦彦随即道:“殿下蒙古之事,有三件比较重要的事情,需要进行处理。”

    王彦喝了口茶,放下后说道:“哪三件?”

    “第一件是这次北击蒙古朝廷缴获了大批的牛羊,不知该怎么处理。第二件是现在漠南蒙古大量西迁,东蒙古有一部分北逃,整个草原一下空了出来,而朝廷对草原如何管理,却无从下手。第三件则是,吴克善送来福临头颅请罪,不知道这头颅和布木布泰的尸体,要怎么处理。”陈邦彦一下说出了三件事。

    王彦比较关心第一件和第二件,而且特别是第二件的问题,他面临的问题与历代中原王朝一样,击败了北方的游牧,赶走了他们,但该怎么控制这块无主之地。

    中原人又不懂放牧,草原上没有人,那要来干嘛,要怎么守住这块地。

    王彦皱了下眉头,“漠南的蒙古人都迁走了吗?”

    如果草原空了,那没人也是个麻烦,说不定会便宜了漠北的蒙古,甚至是急剧扩张的罗刹国。

    “这到没有,我朝俘虏了四五万众,另外还有几万蒙古请求内附。”陈邦彦行礼道。

    有人就好,王彦沉思了一会儿,开口道:“内附就不必呢,他们也不会种地,况且我朝野需要马场和牛羊牲畜。”

    王彦手指敲着桌椅的扶手,这是他想问题时的一个习惯动作,“之前堵阁部曾提出,让蒙古人筑城,开放边市的策略。不过筑城并非一朝一夕,且耗费时间,不是短时间能够起效的,不知众位还有什么办法没有。”

    “监国,此事臣之后又想了想,现有新的想法。”堵胤锡拱手道。

    王彦一抬手,“阁部可说来听听!”

    “监国曾说,让朝廷也在草原上筑城,那就不用再让蒙古人筑城了。我朝可以将堡垒筑在牧场中心,一来控制牧场,二来可以作为贸易的据点,三来向蒙古收税。蒙古人离不开牧场,我们控制了牧场,就等于控制了他们,而堡垒作为贸易据点和收税之所,便能通过交易和税收维持,减少朝廷的压力。”

    陈邦彦思索道:“关键是如何保证蒙古人交税,并且不攻击堡垒?”

    堵胤锡笑了笑,“蒙古的牧民既要向各部头领交税,又要向朝廷交税的话,肯定不行。并且让这些头领掌握部众,对朝廷而言,始终是个威胁,他们太过反复无常,安静几年后,部落一旦壮大,必然又会惹事。”

    堵胤锡对王彦一拱手,“所以臣以为,朝廷可以趁着此次痛击蒙古的机会,将蒙古原来的部落彻底打散。朝廷可将那些要求内附的蒙古贵族恩养于南京,部众则与俘虏一起编成卫所。每卫的人不能太多,大概百户左右,划分区域放牧,不得越界,不得内讧。若是侵夺他人牧场,兼并其他卫所,朝廷将联合各卫一起剿灭。这些卫所也不须向头领纳税,有朝廷册封的卫所军官管理,统一向牧场中心的我朝堡垒缴税。”

    王彦听了不禁颔首,“这个办法可行,将原来大部落的牧场,分封掉或者变成无数个小部落,那他们自然不会对我朝形成威胁,还能为我朝带来收益。”

    王彦顿了下,“那缴获的牛羊也好处理了,将肥硕的挑选出来,一部分采购为军粮,一部分卖给百姓,剩下的小羊羔则借给这些蒙古卫所,让他们放牧,之后再还给朝廷。”

    几位阁老都觉的此法可行,纷纷点头认可,毕竟百万头牛羊交给明朝,只能全杀了卖rou,但是给蒙古人,一来让他们度过难关,二来可以细水长流。

    “监国,那福临和布木布泰怎么处理?”陈邦彦开口问道。

    王彦想了想,问道:“内阁的意见呢?”

    陈邦彦道:“布木布泰既然以死,运过来估计也臭了,就不用管了,福临的首级将传首各地,最后放到江阴城保存。”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笔趣阁手机版阅读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