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文学 - 历史小说 - 南明活曹cao在线阅读 - 第33章 份子钱-衙门的外快

第33章 份子钱-衙门的外快

    所谓的三班六房,是对旧时官府衙役的统称,自隋唐朝廷建立三省六部制之后,地方也建立起与之对应的三班六房制度。

    所谓三班,简称为三班衙役,包括皂班、隶班、快班,每班设一都头,《水浒传》里面的武松就是其中一个班的都头而已。

    拿相如县作为实例与现代官府机构进行比较,大家都知道了。

    相如县为中县,本来是有主薄、典吏的,但因为刚刚光复,目前空缺。

    皂班,负责县衙门工作,包括升堂问案时站班、行刑等事宜。编制为24人,其中16人为知县听差,另外8人为主薄典吏所用。有点相当于县政府警卫,或者县政府的办公室人员。

    壮班,又称民壮,共40人,承担力差、催科、征比等。有点相当于公安,或者税务警察。

    快班,又称捕快,共8人。负责缉jian捕盗、破案、解囚等事,有点相当于现代的刑警。

    除了这三班之外,就是六房,分别是

    吏房,设典吏1名(亦称“吏书”)攒点1名,管理本县人事问题,相当于现代人事局。

    户房,设典吏1名(亦称“户书”),攒点1名,管理本县土地、户口、税赋征收,相当于现代民政部、税务局。

    礼房,设典吏1名(亦称“礼书”),攒点1名,主管祭神、庆典等事,现代政府机构已没有该项职责了。

    兵房,设典吏1名(亦称“兵书”),攒点1名,主管全县征集兵丁、马匹、训练丁壮,相当于现代的武装部。

    刑房,设典吏一名(亦称刑书),攒点1人,仵作4名,看监禁卒8名,其职责是主管全县民事、刑事案件,承担现代部分法院职责,与全部监狱职责。

    工房,设典吏1人(亦称“工书”),攒典1人,主管全县蚕桑、织造、修筑署衙庙堂、兴修水利、铸造银两、销毁制钱等,承担现代农业局、工业局、建设局的职责。

    除了这传统意义上六房,还有承发房,主管文书收发,誊写状榜等

    账房,负责管理县属银钱出入的库房,承担现代财政局部分职责。

    招房,专司知县审官司时原、被告应填之表格及口供笔录事宜,相当于现代法院的书记。

    驿丞,是递铺司的首领官,掌管邮传、递送等事宜。在崇祯初年已经裁除,现在还没有恢复,承担现代交通局,邮政局职责。

    教谕、训导,直接听命于省里面学政,不归知县所管,相当于现代教育委员会。

    一边听着,一边细想,看来古今还是有很多相同之处,大概古代一个县人数较少,很多功能合并而已。

    就像相如县,属于中县(5-10万),编制不过96人,是典型的小政府大社会。

    众人介绍完毕,六房典吏向大家使了一个眼色,众人纷纷拱手告退之后,户房谭铅印满脸笑容,佝偻着腰将一个包袱递上道:“大人新官上任,我们没有什么表示。

    大人,这是今年份子钱,这是大人的,希望大人能够收下。”

    杨磊用手一提,有五六十斤重,打开包袱一看,居然是白花花的银子,足足有五六百两之数。

    看着桌子上银子,嘴巴裂了裂,尴尬的笑了笑,说道:“各位,这,这是什么?”

    户房谭铅印笑道:“大人,这是你的份子钱啊。往年下来知县能够支领数千两,今年闹土暴子,钱没有收上来,才这样一点。

    大人刚刚新官上任,连衣服都没有置办,这点钱先拿去用吧。”

    杨磊站起来,来回走了几步,看着众人道:“各位,马上要过年了,大家都有分吗?”

    谭铅印长吸一口气,笑道:“大人,都有份,不过今年闹土暴子,大家都不容易。

    我们六房书吏与三班都头只分得三十多两,攒点二十两,下面衙役什么的十多两,白丁什么的,一个也有七八两,不足往年3成而已。”

    不足三成?如果满打满算的话,那么一年足足可以分2千两纹银?难怪世上流传三年清知府,十万白花银。

    清廉知府仅仅按照陋规收一点份子钱,三年下来也有十万两。

    而自己作为一个知县,一年下来收上2千两也就顺理成章的。

    还有白丁?什么是白丁?

    杨磊搓了搓手,人显得特别局促,坐在上首慢慢追问。

    谭铅印等人胆战心惊的,只得照实回答。这个知县是本地人,手上又有几百个如狼似虎的兵丁,若应付不当,要知道炒家可是知县的专利。

    原来除了正编的96人之外,为了维护县政运转,还有300多白丁,他们平时不拿俸禄,每年分份子钱,一年下来大家能够分得40余两。

    在明朝书吏、攒点、衙役俸禄都非常低,一年下来就5两5银5分9厘,大家主要靠收苛捐杂税生活。

    如打官司状纸钱,跑腿费等等

    如红白喜事的各种红包。

    如落地税、牙税、当税、契税等杂税。

    …

    就像现代社会里面,绝对权利绝对腐败,面对一个个愚昧的村民,巧取豪夺,像相如县这样的中县,丰收年景知县可以分两千多两纹银,书吏都头可以分百余两,攒点、衙役什么的,能够四十余两。

    这还算轻徭薄赋的,这还算正式的,若遇到那些贪婪成性的知县,一年下来赚取上万两白银不在话下,衙役的衙役,一年也可以赚百余两。

    大家可能对白银没有印象,换算成粮食,一担粮食也不过5-8钱银子,一百两银子足足相当于125-200担粮食,1担粮食算是200元人民币(古代一担150多斤,即便剥皮以后,也有一百斤粮食),一百两银子相当于现代社会的25000-40000元,赶得上内地一般城镇中等生活水平了。

    而在明朝,一百两银子那可是高收入,一般中等人家一年收入也不过20余两银子而已。

    原来明朝与现代社会一样,表面上一团和谐,其实下面暗潮汹涌,整个官僚体系,整个官吏体系都已经完全腐化。

    难怪老百姓甘愿当流民,就拿相如县来说,鱼鳞册上有6万人口,按照4口1户,也只有2万5千余户。

    每户人家每年至少负担1担粮食,2两纹银,如此下去,民众不逃荒才怪?

    杨磊默默听着,赶到不能呼吸,更让人匪夷所思的是大明王朝的政策,很多政策明显图利特定利益集团。

    如县衙门在相如县有1千亩良田,通过二地主承包给普通农户,官府每年从二地主那里每亩收取4斗粮食,但二地主则不同,与民众平分,每年至少收取1担粮食。

    除了这种二逼的土地承包制度之外,还有税赋征收,全县有10个集市与城里面1个市场,税赋全部承包给地方豪强征收,每年只是缴纳少量的税银而已。

    ………

    现在时值年关将近,县衙门没有多少事务,杨磊决定先观察一番,趁这个机会好好考虑一下行政方略,好好捞一点钱,以安置流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