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33章诸国来朝
从去岁年末开始,南京城便陆陆续续的迎来了几波藩国的使者,最先到的自然是琉球。
当穿着汉服的琉球使者,从南京码头上岸时,礼部理藩院钱秉镫,亲自迎接,引起了上万百姓的围观,等进了城就更加热闹,街道两旁的酒楼上,窗户都朝着街道打开着,无数人从上面看着琉球的使者从街道经过。
要说琉球也就是个小藩,夹在明朝与日本之间,两面朝贡,并不值得百姓这么热情的接待,但藩属朝贡,却是大明重振自身天下正统,国力恢复的体现。
清军入关后,几年间,灭李闯,陷南京,明朝一度危如累卵,而民心士气,汉族的自尊心也被连连的失败打残,形成自卑之感,而这次藩属来朝,却是民众重拾自信的一个开始,他们见藩属来朝,自然心中激动,表现的比官府还要热切。
在琉球使团进入南京后没几天,南洋藩属也开始陆续来朝,这主要是理藩院在南洋施加了影响,当然最主要是水师和安南阮氏,真腊国一起灭了占城,让南洋诸国都身子一震。
这次南洋来的主要是信仰小乘佛教的诸国,至于与占城同宗的绿教国家,却一个都没有来。
诸国来朝,对于大明朝廷来说是个喜事,但也是个麻烦事,一是朝贡回礼的问题,二是南洋诸国的关系问题,其中安南三家阮氏、黎氏、莫氏这次都派了使团前来,就是个大麻烦。
起初接待三家使团的礼部官员,搞不清三家的关系,居然安排在了同一家驿馆,结果三家险些兵戎相见,最后幸亏理藩院的人赶来,才调和下来,将三家分开安置。
这三家都自称代表安南,现在又都认明朝这个老大,那明朝要怎么对这三家,却又是个大问题。
王彦对此,颇为重视,他知道摆平这些麻烦,便有利于明朝在南洋的影响和霸主地位,因而不仅下吩咐理藩院好生接待,不能怠慢,还要尽快拿出处理藩国关系的方略来。
楚王府,刚五更天,王彦与王妃还在床上酣睡,外间的门忽然打开,几名侍女端着脸盆,毛巾,衣物,漱口的青盐,鱼贯而入。她们在外堂站好,为首的侍女点了一柱香,然后静静等候。
侍女们等了一阵,香快燃尽,可卧室内还为见动静,为首的侍女便走到里间门口,轻声说道:“黎明即起,万机待理!”
外面的侍女们,也跟着柔声说道:“黎明即起,万机待理。”
声音传进卧室,一连叫了几遍,王彦才从床上坐起。
掌握若大一个帝国,并不容易,行事也并非能随心所欲,说疲乏了,睡个懒觉成不成,说今天累了,国事不理成不成,自然是不成,天下的事务等着处理,就算有内阁帮忙,也绝对不是个轻松的活计,堆积下来,每拖延一天,都会给帝国造成损失。
治理一个国家,别的不说,统治者首先对于自身,就得有超高的要求,而最简单的一点,就是要起居有时。如果这一点都做不到,那就更不要谈治国了。
这个叫寝的规矩,是高宗皇帝定下来,主要是有感于明朝历代先皇,太过肆意妄为,宗藩又未经过帝王之学的训练,皇帝大多不像皇帝,因而定下的规矩。
高宗皇帝不仅以身作则,他还希望在他之后,每日五更便起,能成为一项制度,来敦促皇帝勤政。
王彦心中,皇帝勤政未必是件好事,但高宗皇帝的这条规矩到是不错,符合儒家修身治国的理念,而人总有懈怠之时,但身为天下的掌控者,当时刻若履薄冰,万不可松懈,因而他将这条给继承了下来。
王妃何枝枝也被声音叫醒,迷糊着眼睛坐起,王彦轻推她的肩膀,将她按着睡到床上,轻声道:“爱妃身子还虚,多睡一会儿,洗漱由侍女来就行了。”
何枝枝听了,慵懒的又缩回温暖的被子中,她刚诞下王世子不久,确实怎么睡都有些不够。
王彦把她的玉臂塞回被子中,周边压了压,便穿着单衣出了卧室。
外堂的侍女们立时不在叫唤,倒好热水,试了水温,王彦往那一座,也不用自己动手,侍女们各自分工,梳头洗脸一起上,就漱口时王彦自己动了下嘴,然后站起双手一张,不一会儿,龙袍玉带,二龙戏珠的翼善冠一一带好,最后穿上鞋子,侍女们便齐齐躬身退到一旁。
这一套折腾下来,王彦也就睡意全无,而时间还早,天还未亮,按例他要先批复一个小时的奏折,待到辰时才用早餐,巳时要听取内阁的意见,特殊时候还有另外的安排,总之一天的事务排的极满,真是万机待理。
王彦洗漱完毕,便去书房翻看奏折,上面内阁基本已经处理过,他只需过目一遍,有不妥,便发回内阁,要是内阁还坚持意见,那就只能走议事堂了。
最近的奏报,除了恢复湖广和江北外,就是安置难民,还有就是对于有功将士的封赏,王彦掌权也有几年,处理事务,已经颇有心得,不多时桌上的折子便被他看完,而这时也到了早饭的时间。
这时书房门打开,许嫣嫣端着一碗粥进来,放在了王彦面前。
王彦一般都会与家人一起吃个早饭,但这几日却有些特别,等会儿他还要去礼部有公务要办,因而昨天就交代了不在家中用餐,未想许嫣嫣这时却给他端了碗粥进来。
王彦微微一笑,端起来,温度正好,许嫣嫣便走到后面给他捏肩,“候侍郞二月二日,要纳香君jiejie过门,王府要送些什么过去么?”
“哦,若谷公同意这门亲事呢?”若谷是侯方域之父侯恂的号,曾官居明朝户部尚书。
许嫣嫣边捏边说道:“听jiejie说,好像没有。”
王彦听了将粥碗放下,抿了抿嘴,“到时候,嫣嫣你备一份礼物送去,本王虽有心,但不便送礼。”
正说着,书房外有书吏来报,“殿下,礼部那边的人已经到齐,就等殿下了。”
当穿着汉服的琉球使者,从南京码头上岸时,礼部理藩院钱秉镫,亲自迎接,引起了上万百姓的围观,等进了城就更加热闹,街道两旁的酒楼上,窗户都朝着街道打开着,无数人从上面看着琉球的使者从街道经过。
要说琉球也就是个小藩,夹在明朝与日本之间,两面朝贡,并不值得百姓这么热情的接待,但藩属朝贡,却是大明重振自身天下正统,国力恢复的体现。
清军入关后,几年间,灭李闯,陷南京,明朝一度危如累卵,而民心士气,汉族的自尊心也被连连的失败打残,形成自卑之感,而这次藩属来朝,却是民众重拾自信的一个开始,他们见藩属来朝,自然心中激动,表现的比官府还要热切。
在琉球使团进入南京后没几天,南洋藩属也开始陆续来朝,这主要是理藩院在南洋施加了影响,当然最主要是水师和安南阮氏,真腊国一起灭了占城,让南洋诸国都身子一震。
这次南洋来的主要是信仰小乘佛教的诸国,至于与占城同宗的绿教国家,却一个都没有来。
诸国来朝,对于大明朝廷来说是个喜事,但也是个麻烦事,一是朝贡回礼的问题,二是南洋诸国的关系问题,其中安南三家阮氏、黎氏、莫氏这次都派了使团前来,就是个大麻烦。
起初接待三家使团的礼部官员,搞不清三家的关系,居然安排在了同一家驿馆,结果三家险些兵戎相见,最后幸亏理藩院的人赶来,才调和下来,将三家分开安置。
这三家都自称代表安南,现在又都认明朝这个老大,那明朝要怎么对这三家,却又是个大问题。
王彦对此,颇为重视,他知道摆平这些麻烦,便有利于明朝在南洋的影响和霸主地位,因而不仅下吩咐理藩院好生接待,不能怠慢,还要尽快拿出处理藩国关系的方略来。
楚王府,刚五更天,王彦与王妃还在床上酣睡,外间的门忽然打开,几名侍女端着脸盆,毛巾,衣物,漱口的青盐,鱼贯而入。她们在外堂站好,为首的侍女点了一柱香,然后静静等候。
侍女们等了一阵,香快燃尽,可卧室内还为见动静,为首的侍女便走到里间门口,轻声说道:“黎明即起,万机待理!”
外面的侍女们,也跟着柔声说道:“黎明即起,万机待理。”
声音传进卧室,一连叫了几遍,王彦才从床上坐起。
掌握若大一个帝国,并不容易,行事也并非能随心所欲,说疲乏了,睡个懒觉成不成,说今天累了,国事不理成不成,自然是不成,天下的事务等着处理,就算有内阁帮忙,也绝对不是个轻松的活计,堆积下来,每拖延一天,都会给帝国造成损失。
治理一个国家,别的不说,统治者首先对于自身,就得有超高的要求,而最简单的一点,就是要起居有时。如果这一点都做不到,那就更不要谈治国了。
这个叫寝的规矩,是高宗皇帝定下来,主要是有感于明朝历代先皇,太过肆意妄为,宗藩又未经过帝王之学的训练,皇帝大多不像皇帝,因而定下的规矩。
高宗皇帝不仅以身作则,他还希望在他之后,每日五更便起,能成为一项制度,来敦促皇帝勤政。
王彦心中,皇帝勤政未必是件好事,但高宗皇帝的这条规矩到是不错,符合儒家修身治国的理念,而人总有懈怠之时,但身为天下的掌控者,当时刻若履薄冰,万不可松懈,因而他将这条给继承了下来。
王妃何枝枝也被声音叫醒,迷糊着眼睛坐起,王彦轻推她的肩膀,将她按着睡到床上,轻声道:“爱妃身子还虚,多睡一会儿,洗漱由侍女来就行了。”
何枝枝听了,慵懒的又缩回温暖的被子中,她刚诞下王世子不久,确实怎么睡都有些不够。
王彦把她的玉臂塞回被子中,周边压了压,便穿着单衣出了卧室。
外堂的侍女们立时不在叫唤,倒好热水,试了水温,王彦往那一座,也不用自己动手,侍女们各自分工,梳头洗脸一起上,就漱口时王彦自己动了下嘴,然后站起双手一张,不一会儿,龙袍玉带,二龙戏珠的翼善冠一一带好,最后穿上鞋子,侍女们便齐齐躬身退到一旁。
这一套折腾下来,王彦也就睡意全无,而时间还早,天还未亮,按例他要先批复一个小时的奏折,待到辰时才用早餐,巳时要听取内阁的意见,特殊时候还有另外的安排,总之一天的事务排的极满,真是万机待理。
王彦洗漱完毕,便去书房翻看奏折,上面内阁基本已经处理过,他只需过目一遍,有不妥,便发回内阁,要是内阁还坚持意见,那就只能走议事堂了。
最近的奏报,除了恢复湖广和江北外,就是安置难民,还有就是对于有功将士的封赏,王彦掌权也有几年,处理事务,已经颇有心得,不多时桌上的折子便被他看完,而这时也到了早饭的时间。
这时书房门打开,许嫣嫣端着一碗粥进来,放在了王彦面前。
王彦一般都会与家人一起吃个早饭,但这几日却有些特别,等会儿他还要去礼部有公务要办,因而昨天就交代了不在家中用餐,未想许嫣嫣这时却给他端了碗粥进来。
王彦微微一笑,端起来,温度正好,许嫣嫣便走到后面给他捏肩,“候侍郞二月二日,要纳香君jiejie过门,王府要送些什么过去么?”
“哦,若谷公同意这门亲事呢?”若谷是侯方域之父侯恂的号,曾官居明朝户部尚书。
许嫣嫣边捏边说道:“听jiejie说,好像没有。”
王彦听了将粥碗放下,抿了抿嘴,“到时候,嫣嫣你备一份礼物送去,本王虽有心,但不便送礼。”
正说着,书房外有书吏来报,“殿下,礼部那边的人已经到齐,就等殿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