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7章大胜关
大胜关位于南京之西,北宋时在此设置巡检塞,后置烽火台。元时设水驿,名大城港。
一三六零年,朱元璋在此设伏,击败了陈友谅数十万军队的进攻,于是改名大胜港并在此设关,即大胜关。
大胜关地势十分险要,自古以来为南京的江防要塞,明军打下大胜关,便打开了通往南京的道路。
博洛考虑将战场设在此处,一是因为,这是明军必攻之关,二是也图个吉利,希望能像当年的朱元璋在此击败陈友谅一样,大败东下的明军。
不过也不知道他怎么会这么想,明太祖要庇佑也庇佑不到他的头上啊。
明隆武四年七月十日,清顺治五年,从贵池败退到芜湖的清将金砺,在支撑大半个月后,退到了大胜关。
与此同时,洪承畴冒险发五千人,西援入关,协助金砺防守。
另一边的明军,在中军站领芜湖后,金声桓、王得仁等部已经进入了狂热之态。
南京已经是他们眼中的唯一目标,谁也无法阻挡,中路军进取南京。
在金砺撤退到大胜关后,皇帝的大纛旗也来到了关下。
这一日天气阴凉,凉风阵阵,正是攻伐的好时机。
大胜关上的守军严阵以待,关前平原上,布置了十几个方阵,近百门各种门类的火炮,摆在最前,拥着楼车、飞桥、云梯的近前攻城部队摆在其后,再就是负责近前压制关城火力的大群弓手、铳手集群。
在正规的明军之后,还有数以万计,受到皇帝鼓舞,自发赶来助战的江南士绅和百姓。
此时大风渐起,吹动两军军旗随风而舞,城上城下的士卒,相互注视着,杀气蔓延,一片肃杀。
明军阵前,皇帝在高大的望楼车上,各级统兵将领跨马来回奔驰,报告着各部准备就绪的情况。
皇帝看了金声桓一眼,说道:“爱卿,都交给你了,朕不插手,就只站在这儿给将士们打气。”
金声桓闻命向皇帝行了一礼,他知道这是他人生最为辉煌的时刻,知道这一战关系到他通向封王的道路和人生的巅峰。
金声桓拼命吸入几口气,然后又重重呼出,将帅需要冷静,他强着把心中的波澜压了下来,最后终于“呛”的一声拔出佩刀,暴喝的指向大胜关,“进攻!”
隆隆的战鼓声响彻大地,漫天的号角声冲天而起,伴随着旌旗舞动,城下还剩下的四万大军齐齐呐喊,数以万计的百姓也厮声而呼,声浪如波涛拍岸。
摆在最前的火炮开始怒吼,炮身猛退之下,硝烟腾起,一枚枚铁弹喷射而出,猛然砸向城头。
进前的士卒,开始推动云梯,吕公车等庞然大物缓缓前进,士卒们整齐的号子声叫个不停。
这些声音与士卒的喊杀,火炮的轰鸣,为整个宏大的战场,配上了盛大的音效。
金砺站在一个墙朵后面,有些紧张的注视着如潮水般涌来的明军。
他三万人与中路明军缠斗了三个多月,几次损失后,已经只剩下一万人,幸好洪承畴咬牙给他补了五千,他才有些底气。
他与中路明军都是疲军,但严格上讲,他要更疲,因为他一直败退,而中路明军虽然久战疲乏,但是却一直再打胜仗,士气旺盛,所以金砺有着很大的压力。
他是博洛计划中,最重要的一环,如果他顶部住,让明军突到江宁城下,那不仅博洛的计划全完,江宁还有可能因为兵力空虚,被明军攻下。
这时关墙下,喊杀声愈近,如惊雷一般在每名守军士卒的耳边炸响,高耸的吕公车如一头头怪兽向大胜关靠上来。
这种攻城利器,一旦搭上关墙,对于城墙的威胁将是致命的存在。
这时眼看着吕公车、云梯等大型器械被运抵关下,关上的老兵油子也不禁胆战心惊起来。
清军原本的预设战场是在芜湖,但为了拉开中路明军与左右两翼,以及王彦的距离,博洛临时将预设战场改到了大胜关。
这虽然使得中路明军向东深入,但也因为匆忙改变计划,大胜关的防守工事,并没有准备齐全。
壕沟、羊马墙都没有准备,在城下的鹿角拒马等障碍物被明军扫平后,城上的守军就只能依靠关墙。
关上的清兵躲避着炮火,他门趁着间隙往关下看,只见秘密麻麻的人群涌来,如同江潮一般。
就在这时,明军中军战鼓节奏一变,鼓点便的急促起来,这是因为大军已经进入了城上小佛朗机的射程,若是不快点跑,便要多吃一轮炮。
“佛郎机,开火。”就在明军战鼓改变的瞬间,金砺大声命令道。
关墙上每隔开二十多个墙朵,就有一台火炮,每个炮位上的清兵,这时已经准备就绪,火药填入,炮弹被木杆推入炮膛,等待着发出死亡的呼啸。
此时炮手闻令,立即通过炮耳来调准角度,瞄准了对城墙威胁最大的吕公车和云梯。
火炬靠上引线,引线咝咝的闪烁着白光,急窜入药室,炮身顿时一退,浓烟从炮口腾起,一枚铁弹从中射出,急扑向关下。
城下一队刀盾手,忽然四下散开,一枚铁弹向犁地一样,把方阵撕裂。
明军士卒见那枚铁蛋在地上犁出一条深线,不禁吞下一口唾沫。
“不要乱,保持队形,继续进攻!”明军千户急声大喊。
明军士卒闻语,暴喝一声,重新聚拢起来,齐齐把盾牌举起,发足狂奔。
池州府,吴晋锡的消息再次传来,皇帝并没有听他的劝说,而是选择了直扑大胜关。
王彦得道消息,立刻陷入两难,他担心中路军中了清军的埋伏,但他又不敢贸然深入,因为合肥尚在清军手中。
不把此地控制住,多铎要是击败了戴之藩,就可以大迂回,连王彦的后路也给抄掉,整个江南战役便彻底崩溃。
逼不得已,王彦选择了折中的方案,令李过分兵三万去助戴之藩取合肥,而他则带七万大军沿江急赶隆武大军。
一三六零年,朱元璋在此设伏,击败了陈友谅数十万军队的进攻,于是改名大胜港并在此设关,即大胜关。
大胜关地势十分险要,自古以来为南京的江防要塞,明军打下大胜关,便打开了通往南京的道路。
博洛考虑将战场设在此处,一是因为,这是明军必攻之关,二是也图个吉利,希望能像当年的朱元璋在此击败陈友谅一样,大败东下的明军。
不过也不知道他怎么会这么想,明太祖要庇佑也庇佑不到他的头上啊。
明隆武四年七月十日,清顺治五年,从贵池败退到芜湖的清将金砺,在支撑大半个月后,退到了大胜关。
与此同时,洪承畴冒险发五千人,西援入关,协助金砺防守。
另一边的明军,在中军站领芜湖后,金声桓、王得仁等部已经进入了狂热之态。
南京已经是他们眼中的唯一目标,谁也无法阻挡,中路军进取南京。
在金砺撤退到大胜关后,皇帝的大纛旗也来到了关下。
这一日天气阴凉,凉风阵阵,正是攻伐的好时机。
大胜关上的守军严阵以待,关前平原上,布置了十几个方阵,近百门各种门类的火炮,摆在最前,拥着楼车、飞桥、云梯的近前攻城部队摆在其后,再就是负责近前压制关城火力的大群弓手、铳手集群。
在正规的明军之后,还有数以万计,受到皇帝鼓舞,自发赶来助战的江南士绅和百姓。
此时大风渐起,吹动两军军旗随风而舞,城上城下的士卒,相互注视着,杀气蔓延,一片肃杀。
明军阵前,皇帝在高大的望楼车上,各级统兵将领跨马来回奔驰,报告着各部准备就绪的情况。
皇帝看了金声桓一眼,说道:“爱卿,都交给你了,朕不插手,就只站在这儿给将士们打气。”
金声桓闻命向皇帝行了一礼,他知道这是他人生最为辉煌的时刻,知道这一战关系到他通向封王的道路和人生的巅峰。
金声桓拼命吸入几口气,然后又重重呼出,将帅需要冷静,他强着把心中的波澜压了下来,最后终于“呛”的一声拔出佩刀,暴喝的指向大胜关,“进攻!”
隆隆的战鼓声响彻大地,漫天的号角声冲天而起,伴随着旌旗舞动,城下还剩下的四万大军齐齐呐喊,数以万计的百姓也厮声而呼,声浪如波涛拍岸。
摆在最前的火炮开始怒吼,炮身猛退之下,硝烟腾起,一枚枚铁弹喷射而出,猛然砸向城头。
进前的士卒,开始推动云梯,吕公车等庞然大物缓缓前进,士卒们整齐的号子声叫个不停。
这些声音与士卒的喊杀,火炮的轰鸣,为整个宏大的战场,配上了盛大的音效。
金砺站在一个墙朵后面,有些紧张的注视着如潮水般涌来的明军。
他三万人与中路明军缠斗了三个多月,几次损失后,已经只剩下一万人,幸好洪承畴咬牙给他补了五千,他才有些底气。
他与中路明军都是疲军,但严格上讲,他要更疲,因为他一直败退,而中路明军虽然久战疲乏,但是却一直再打胜仗,士气旺盛,所以金砺有着很大的压力。
他是博洛计划中,最重要的一环,如果他顶部住,让明军突到江宁城下,那不仅博洛的计划全完,江宁还有可能因为兵力空虚,被明军攻下。
这时关墙下,喊杀声愈近,如惊雷一般在每名守军士卒的耳边炸响,高耸的吕公车如一头头怪兽向大胜关靠上来。
这种攻城利器,一旦搭上关墙,对于城墙的威胁将是致命的存在。
这时眼看着吕公车、云梯等大型器械被运抵关下,关上的老兵油子也不禁胆战心惊起来。
清军原本的预设战场是在芜湖,但为了拉开中路明军与左右两翼,以及王彦的距离,博洛临时将预设战场改到了大胜关。
这虽然使得中路明军向东深入,但也因为匆忙改变计划,大胜关的防守工事,并没有准备齐全。
壕沟、羊马墙都没有准备,在城下的鹿角拒马等障碍物被明军扫平后,城上的守军就只能依靠关墙。
关上的清兵躲避着炮火,他门趁着间隙往关下看,只见秘密麻麻的人群涌来,如同江潮一般。
就在这时,明军中军战鼓节奏一变,鼓点便的急促起来,这是因为大军已经进入了城上小佛朗机的射程,若是不快点跑,便要多吃一轮炮。
“佛郎机,开火。”就在明军战鼓改变的瞬间,金砺大声命令道。
关墙上每隔开二十多个墙朵,就有一台火炮,每个炮位上的清兵,这时已经准备就绪,火药填入,炮弹被木杆推入炮膛,等待着发出死亡的呼啸。
此时炮手闻令,立即通过炮耳来调准角度,瞄准了对城墙威胁最大的吕公车和云梯。
火炬靠上引线,引线咝咝的闪烁着白光,急窜入药室,炮身顿时一退,浓烟从炮口腾起,一枚铁弹从中射出,急扑向关下。
城下一队刀盾手,忽然四下散开,一枚铁弹向犁地一样,把方阵撕裂。
明军士卒见那枚铁蛋在地上犁出一条深线,不禁吞下一口唾沫。
“不要乱,保持队形,继续进攻!”明军千户急声大喊。
明军士卒闻语,暴喝一声,重新聚拢起来,齐齐把盾牌举起,发足狂奔。
池州府,吴晋锡的消息再次传来,皇帝并没有听他的劝说,而是选择了直扑大胜关。
王彦得道消息,立刻陷入两难,他担心中路军中了清军的埋伏,但他又不敢贸然深入,因为合肥尚在清军手中。
不把此地控制住,多铎要是击败了戴之藩,就可以大迂回,连王彦的后路也给抄掉,整个江南战役便彻底崩溃。
逼不得已,王彦选择了折中的方案,令李过分兵三万去助戴之藩取合肥,而他则带七万大军沿江急赶隆武大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