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大文学 - 历史小说 - 东方列强在线阅读 - 第676章安南
翻页 夜间

第676章安南

    珠江口,江面宽广,一支旁大的船队,停靠在岸边,船队足有五十多艘大船,除了五艘巨大的三桅战船外,其他也都是水师的主力一号福船,可谓桅杆如林。

    此时大队精锐的士卒正在列队登船,也有许多民夫,将一代代米粮和清水,往船上搬运。

    自从三宝太监下西洋后,明朝已经很久没有组织过庞大的船队进入南洋,此次航行万里,对于广东水师来说,也是一个巨大的挑战。

    码头上,王彦与一众官员站在一起,身边一左一右,正是担任这次任务的两员将领,一是水师参将俞方棋,一是琼州总兵钱一风。

    这两人都是他的心腹,特别是钱一风,从青州时就跟随他,一直在琼岛上照料原忠义营和扬州眷属,也帮着靖海商号做些事情,对于南洋的情况十分熟悉。

    王彦站在码头边,江风拂过,衣袍鼓鼓,他开口道:“本藩以派人前往泉州联络郑国姓,同时派人到澳门联结葡萄牙,并委托海商至书吕宋西夷,合力围剿荷夷,你二人则负责联络诸多藩属,不知道心中可有规划。”

    俞方棋抱拳道:“殿下,末将等人便沿着海岸,先到安南、真腊、暹罗,联络藩属,若是时机成熟,便从荷夷手中夺取马六甲,一旦此地到手,便扼住了海运要道,将荷夷驱逐出南洋便不在话下。”

    南洋贸易上的各个重要节点,王彦近些时日,已经从海商处了解甚多,也知道马六甲的重要性。

    王彦点点头,但心中还是有些没底,毕竟不到五千人马,远赴万里征战,没有先例。

    这次除了留下一小半水师,维持粤地海防外,水师出动大半,还从琼岛调了一千精兵随行,广东水师精华尽出,王彦是下足了老本,将广东水师发展三年的成果全部搭上了。

    “能下则下,不能下,则徐徐缓图!”王彦看着江面的水师吩咐道。

    俞方棋、钱一风当即抱拳,“末将知晓!”

    王彦转过头来,又对身后的钱秉镫道:“宣旨的事情,便拜托钱主司了。”

    钱秉镫笑道:“此宣扬天朝之威,震慑南洋群蛮,下官自当尽力!”

    这时王彦抬头看了看天色,岸边士卒们已经全部登上战船,便挥挥手道:“出发吧!”

    几人闻令,肃然抱拳,躬身后退几步,便转身登上大船。

    片刻之后,此起彼伏的号子升便传了过来,“收锚”“升帆”之声在江面蔓延,船上巨大的白帆被慢慢拉起,如片片白云遮蔽江面。

    王彦站在码头上,目视传入使出珠江口进入大海,才转身回城。

    几日后,王彦让陈子龙、刘顺、李过、何刚主持两广,他交代妥当之后,便快马赶往武昌。

    船队在海上航行几日后,在琼岛补给了淡水,便先到了安南。

    此时的安南正处于后黎朝时期,安南与朝鲜都有小中华之称,除了吸收了中华的优秀文化外,传统的糟粕也吸收了不少,党争、割据是样样俱全。

    早在明朝建立之初,安南陈朝就接受明朝册封,位列太祖十五不征之国之列,成为明朝的藩属,然而成祖时期,安南陈朝被权臣黎季牦所篡,这事儿老大自然要管,成祖随即发兵灭了黎朝,但陈氏已被黎氏杀绝,陈朝绝嗣,成祖应安南官吏耆老的请求“安南国本交州,愿复古郡县,与民更新“,随设交址承宣布政使司。

    明朝直统交趾二十多年,推行移风易俗,儒学教化,但此地民众起事不断,明廷岁岁用兵,耗费无算,尽往里面砸钱,统治成本远远高于收益,终于在明宣宗宣德二年,明军总兵官柳升在当地遭到重大挫败后,明朝决心从此撤兵,远离泥潭,而越人黎利也因此建立后黎朝。

    明朝虽然最终撤兵,但二十多年来,推行移风易俗,儒学教化,却使得汉人的诸多制度,文化对交趾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与朝鲜无异,后黎朝很快便再次接受明朝册封。

    此时的后黎朝状况与日本幕府比较相似,也类似与明朝,国内是一团乱码,安南王黎维佑基本是个傀儡,朝政由权臣清都王郑梉主持。

    若只是如此,那还算好,但安南境内还有高平莫朝与黎朝争鼎,南面还另一位异性王割据政权广南阮氏,整个国家乱的不行,各种内斗并不比中国逊色。

    安南虽小,但五脏俱全,上演的故事与中国无异。

    这么一个小朝廷,国内却有这么多码头,这旨传给黎氏,傀儡国王,说了与没说一样,传给莫氏,那黎朝肯定意见大,那就只能传给权臣了。

    这么多门路,这么多码头,不熟悉清南洋各国的情况,这差事还真办不好。

    船队首先到了升龙,向黎朝的实际掌控者郑梉宣示旨意,要求安南配合明朝打击荷夷,断绝与荷夷的贸易,并在旗帜要加上“大明国属”四个大字。

    升龙靠近大明,所以郑梉对于明朝的情况多少有些了解,大明虽然没有亡国,但是情况也好不到哪儿去,都城都被建夷夺取,至今没有夺回,可谓自顾不暇,他认为明朝没有精力南顾,所以郑梉并不愿意得罪荷夷,他接受将“大明国属”四个大字加到安南军的旌旗上,但对打击荷夷却表现十分冷淡。

    第一份旨意,就没达到效果,这让自以为能一呼百应的钱秉镫感到十分挫败。

    作为礼部主客司官员,主官藩属往来,虽说这些年朝贡减少,但他没想到大明的地位,下降的如此之快。

    此时钱秉镫心里不禁佩服起王彦来,如果不是调入理藩院出使南洋,他不会知道明朝的影响已经如此淡薄。

    他迫切想要在南洋重振大明的威望和影响,可对于接下来要怎么做,他却两眼全黑,好在这时有在升龙的大明商人建议可以去升龙的南面,到顺化找广南阮氏去谈。

    船队随即起航,往南进发,意图恢复大明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