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二十九章 阳谋
却说彭长老领了蒙哥之令,便乔装打扮,寻至兀鲁灰河。见杨过依河布防,军容严整,不敢轻入。转至河边,见一女子在河边戏水,便上前问道:“姑娘,老朽途径此地,辩不得方向,敢请姑娘赐教。” 这女子站起身来,仔细一看竟是郭靖二女儿郭襄,只见她看着彭长老道:“老爷爷何去?” 彭长老道:“老朽原是泰州人士,只因连年兵灾,流落此处。”郭襄道:“那你要回去么?” 彭长老点头道:“正是。” 郭襄见他衣衫褴褛,又是受灾的人,心生怜悯,心中暗道:“此去泰州路途遥远,老爷爷孤身一人如何能到家?”后对彭长老道:“老爷爷莫急,待我回家与长辈言明,让他们派人送你回去。” 彭长老起初见到郭襄,便已察觉一二,这时听她说回家找人,更为笃定。便又道:“姑娘当真好心肠,只是泰州路遥,怎好麻烦姑娘家人?再者若姑娘长辈不允,岂不累姑娘劳碌?” 郭襄笑道:“不怕,爹爹最是古道热肠的,我与他言明,他必答应。” 彭长老道:“姑娘菩萨心肠,尊父想来也是侠义之人。”郭襄听他夸郭靖,心中欢喜,直道:“爹爹可是。。”说着又忽警觉,改口道:“爷爷只随我去就是,爹爹必然相帮。” 说着便要上前去扶彭长老,可一走近,就听彭长老忽然一声叫唤:“姑娘!” 郭襄下意识的抬头一看,正好看见彭长老的两只眼睛。彭长老轻声道:“姑娘辛苦啦,还不知姑娘芳名。”郭襄闻言只觉天旋地转,呆呆应道:“我叫郭襄。” 彭长老闻言喜出望外,暗道:“天意如此,竟叫我在这遇见。”又怕是同名同姓,毕竟上次见郭襄已经是好几年前的事情了,便就问道:“郭靖是你什么人?”郭襄目光呆滞,直应道:“正是家父。” 彭长老哈哈一笑,一把抓住郭襄的肩头夺路而去! 郭襄被彭长老带走,郭靖夫妇在军中不见郭襄回来,遂四下寻找,却依旧不见其踪影,心中大急。 杨过得讯,亦遣人寻找,到了傍晚仍不见郭襄,便就回营,去找郭靖黄蓉。 到了郭靖营帐,还未入内,就听里头传来郭靖的声音:“蓉儿,襄儿多半只是贪玩,一会就回来了。” 又听黄蓉道:“襄儿年幼,心思单纯,如遇歹人,如何是好?!”郭靖虽也着急,但见黄蓉焦躁不安,仍旧安慰道:“襄儿这些年不也时常偷跑出去?她自小跟着六位师父学武,又有青儿教她剑法,寻常人家伤不得她的。” 黄蓉急道:“那是在大宋!这是甚么地方?要是,要是叫蒙古人抓了去。。。” 郭靖忙道:“不会的,再说蒙古她也不是没来过,当年过儿来蒙古救康弟,襄儿不也跟着去了么。” 杨过在外面听了这话,心中奇怪,暗道:“她也有去?”正想着,就听黄蓉道:“那时有青儿在,如今她只身一人,如何能比?” 杨过一听小青竟也有去更是不解,毕竟那时候随他一起去的不过几十人,女的更少,但是。。!杨过忽然想起两人,直瞪大了眼睛,当年记忆如潮水涌来,只呆呆的念叨道:“是她?” 原来,八年前杨过为郭襄挡了一箭之后,郭襄对他百般照料,加上她不辞千里与他一同往蒙古救父,杨过心中大为感激。纵然时光荏苒,犹记当年那白色面纱上俏皮、焦虑的明眸。可惜,那日她走时,却不留下姓名。如今看来必是郭襄无错了!原不知是郭襄,杨过尚且焦虑如斯,如今知那白衣女子就是郭襄,更是心急如焚。正要入帐与郭靖、黄蓉详谈,就在这时,忽见一快马奔来!到郭靖帐前对着杨过道:“禀少将军!蒙古使人传信。”说着便在怀中拿出一封信件,交给杨过。 军帐中的郭靖黄蓉听得动静,赶忙出来。 杨过解开信件,只见上面写道:“郭世伯亲启,侄儿常念世伯与父当年安达之义,今世伯带兵来我蒙古,侄儿惴惴不安,万不敢与世伯为敌。谁知今日恰逢其会,巧遇郭二小姐,故请其入我军中。世妹伶俐可爱,吾军诸将皆喜爱不尽。奈何妹思世伯深切,故请世伯来我军中一叙。此间两军交锋,敢请世伯独身前来。侄儿已备下酒宴,恭候世伯大驾。”
杨过将信读与郭靖黄蓉,黄蓉闻言连道:“蒙古人居心叵测,必已伏下高手,靖哥哥。”郭靖道:“此计虽浅,却不得不去。” 黄蓉道:“靖哥哥去,我也去!” 郭靖急道:“蓉儿,康弟大军已离此不远,你在营中静待康弟,再者,破虏也需你照看。” 黄蓉道:“我俩多少年来同生共死,今何弃之?”只听杨过道:“郭伯伯,不如我与你同去。” 郭靖摇头道:“你虽久经沙场,但武功却不足以应付此事。”黄蓉道:“过儿,你速修书与你易叔叔,若他们能及时赶到,必可救出襄儿。” 杨过点头,便要离去,黄蓉又道:“再使燕将军与途中,若我俩回来,可接应。”黄蓉说“我俩”也就表明自己一定要跟着去了。 郭靖生怕黄蓉有失,连忙道:“蓉儿!”黄蓉道:“靖哥哥不必说,此事蓉儿非去不可!” 郭靖见她斩钉截铁,知再劝不得,百般无奈,只好答应。 二人到马房取了马匹,便就出了军营,直往蒙古营寨奔去。 杨过又派燕十三领五千精兵接应。后修书一封,遣快马送回。 却说杨康与易子川,自易子川攻破隆州,两军虽未相遇,终究是同路,皆是朝着杨过营寨奔来,如今离杨过大营不过五六十里。 那信使快马奔了两个时辰,便就找到了杨康。杨康得讯,令全军疾行,又命传令官传讯易子川。易子川听传令官的话,急问道:“可知蒙古营寨方位?”传令官又给了易子川一张图纸,说道:“这是他们营地的位置,与少将军营寨相距六十余里。”易子川知了位置,便又要了数匹好马,与小龙女一起离了大军,快马疾驰而去。 奔出四十余里,便觉马力不支,又换马匹,继续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