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六章 杨百万的影响力
昔日的“跑狗场”,今日不但成了上海最热闹的文化广场,政府还在舞台上搭建了一个超大型的证券营业部,有近百家证券公司营业部在这儿设立临时柜台,接受股民的委托。 杨百万走上舞台,当众请工作人员以市价打进一万股“轻工机械”,这个时候“轻工”是四块五一股。 立时,人群轰动了。 “杨百万买了一万股‘轻工’。” “杨百万开始买股票!” 这杨百万的行为顿时带动了整个股市,人们见“杨百万”都开始买股票了,那股市肯定是要涨了,于是也争先恐后入市。 而手中积压着大量股票、几个月来眼看血本无归的股民则是喜极而泣,他们终于盼来了希望,终于“守得云开见月明”。 其实,股市有一句谚语:“股市无专家。”任何人都不敢说在股市中只赚不赔,但这“杨百万”却是一个例外,他就有这么大的魅力,这么的恐怖,他的一个行为,就能影响整个股市。 “这是什么人?”跟着李八一来到上海的一众“新股民”目瞪口呆地看着这一幕,有人就小声问道。 “炒股大王‘杨百万’。”李八一站在证交所门口,笑眯眯地答道。 “这就是‘杨百万’?我还是第一次见到真人呢!”郭玉方在上海股市混了两个多月,对于“杨百万”的故事,耳朵都听起了老茧,但从来没有见过他本人。 刘桂林也听过“杨百万”的故事,但他感觉这“杨百万”也才百万而已,哪有自己和李八一牛。 他撇撇嘴,心里有些不以为然,转身对着李八一笑道:“这些人真是有眼不识金镶玉,真正的‘股神’就站在他们面前,他们却不认识,反而去讨好一个小小的‘杨百万’,百万算什么,你都不声不响就有了几千万。” 李八一乐了,他摆摆头,对刘桂林道:“在我们共和国,还是低调点好。我们的事,尽量让人少知道的好,不然以后麻烦不断。” 刘桂林点点头,道:“我知道,不会乱说出去的。” “自己若不是重生,哪能有今日的成就。”李八一心中清楚得很。他前世四十余年的人生,大学时炒了一次股,很多人都赚钱了,唯独他赚不到钱。 在全民买基金的时代,他看到身边的人连续两年都在发财,又忍不住再次跳进“基市”,结果刚进入才一个月就全线大跌。 而且这一跌就是几年,不但将他自己的钱赔了进去,还让父亲和弟弟也亏了钱。 他在金融投资上实在没什么眼光,还及不上他的弟弟李刚。当初李刚就跟他说:“哥,我怕基金要跌,人家都说现在最好进入黄金市场稳妥,我看了,国际黄金市场现在真的非常不错。我们把基金卖了买成黄金,应该比较保险。” 可惜李八一否定了这个好提议,他的理由十分充足。 “马上就要过年了,我们过完年来再说吧。过年期间,肯定会有很多人购买年货,这就会带动消费品市场,恰好我们买的基金又是消费品的,应该会涨得更快。” 李八一由于受到先入为主的影响,有些看不起黄金市场。他信奉“乱世黄金,盛世古董”的说法,认为这个时候国家经济正处于高速发展期,不论是基金还是股票,肯定还有很大的上涨空间。 这种半瓶醋晃荡荡的知识最是要不得,一辈子都害苦了他。 李八一对“杨百万”这种天生就有惊人天赋的金融鬼才佩服无比,这“杨百万”并没读过多少书,但他天生就有敏锐的金融嗅觉,能凭直觉就可以判断那是商机还是陷阱。 因此,他对广场上受万人追捧的“杨百万”,没有一点嫉妒心。当然,他也没有主动上前去攀交情。 “这杨怀定真的非常厉害,他只是一个铁合金厂的工人,却在四年前就发现了国库券的秘密,并成功捞起了他的第一桶金。而在以后风云变幻的股市中,他一直屹立不倒,成为了无数股民膜拜的‘神’,这个人的头脑和金融意识,可不是你想象中那么简单。”李八一道。 “‘杨百万’是个什么人?”李八一的同学基本都没听过“杨百万”的故事,就有人好奇地问道。
“这‘杨百万’,本名叫杨怀定……”李八一将后世网络上看到的“杨百万”的故事简单地跟众人说了一遍,包括后来发生的一些事也捡了些有趣的说。 “后来有人总结出了‘杨百万’的股市诀窍,共四句话,那就是:低吸高抛、抄底逃顶,见好就收、落袋为安。” 见大家都不明白,李八一就对这四句话做了详细阐释,还举了“杨百万”炒股的一些经典案例给大家听,甚至不惜将后世因炒股而跳楼自杀的故事也拿出来做例子。 这也算是李八一临时抱佛脚地对自己带来的这帮亲戚朋友进行股市“扫盲”,敲敲警钟,免得他们这一次跟着自己赚到钱后就不顾股市风险乱涉入,到时候万一赔个底朝天,那就违背了自己带他们出来的初衷。 上海的股市,有了李八一和刘桂林一下子投入的近四千万资金,再有上海股市传奇“杨百万”的介入,股民的激情被点燃,无数股民纷纷跟进,杀入了市场。 于是,这一天下午上海股市奇迹般地出现了止跌反弹,最终竟然以三百九十五点收盘,上涨了两个百分点。 原本按照历史的既定轨迹,股市的逆转是要在十一月底,直到股市在二十三日这一天跌到二百八十六点,上海股市才会止跌反弹。 因为李八一和“杨百万”的提前介入,这对小小的蝴蝶翅膀竟然提前引爆了太平洋的海啸,受此影响,深圳的股市也在第二天止住跌势,开始强势弹起。 从此,共和国的股市迎来了一个高速爆发期,进入了一个热血沸腾的疯狂牛市,许多人糊里糊涂开始炒股,莫名其妙发了大财。 李八一因为还要读书,没有在上海多呆,第二天就又和十一位同学一起返回了拓城。而其他几个亲戚,难得出来一趟,就留在上海耍几天,李八一将之交给老舅陪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