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文学 - 历史小说 - 变革1854在线阅读 - 第三章 流水线造舰就是快

第三章 流水线造舰就是快

    宋海平继续说:“不过全民教育也要有个条件,就是保证有足够的师资力量。暂时来说,幕府还是没有这个力量的,不过老师吗,可以培养。我想如果现下开始兴办教育,有个五年就有足够的师资力量来兴办全民教育了。”

    胜海舟点头说:“大人真是远见,幕府重臣老中阿部正弘也在去年番内开设了诚之馆,不论身份皆可就读。这就是全民教育的典范了吧。”

    宋海平没想到日本人对教育这一块想的也很早也跟着说:“可惜,阿部正弘大人能力有限只得一个诚之馆,其他番就没有这等远见了。十年育树,百年育人。投入教育业眼界是非常好的,可是要等教育业产生好的社会效果却要很晚。

    这几本书送给你带回去,另外给我们带一句话。我们现在也算是无家之人,手上这条船也算些本钱。想免费帮助幕府建立一支现代化海军,并进行工业化改革。”

    胜海舟当然知道天上不会免费掉馅饼的,问道:“那两位有什么要求呢?”

    宋海平:“金银之物,我们兄弟也不缺。如果日本要进行改革的话,我想做这个改革办公室的组长,下面设置三个副组长,分别是井伊直弼大人,阿部正弘大人,和胜海舟大人您。”

    胜海舟鞠躬:“在下当不得大人二字,那林大人呢?”

    宋海平:“未来满清被推翻后,林大人将做中国改革办公室的组长。现在吗,船上还需要他。”

    忽悠走胜海舟,宋海平和林海洋想着既然要筹备日本现代化海军,那就按部就班的造铁甲舰好了。两个人查看电脑资料分析了当代铁甲舰形式,发现除了法国人的拿破仑号铁甲蒸汽战列舰之外,其他国家多还在摸索铁甲舰的道路。

    这个时代也算是日新月异,不然定镇二舰也不会下水没几年就落伍了。大东沟海战的时候日本联合舰队的火力是北洋舰队的十倍,而日本联合舰队使用的苦味酸威力是北洋黑火药的几十倍。可以说,从纸面上看这个仗没打就已经输了。

    分析了当年北洋八大远的各种数据之后,宋海平和林海洋拍板先建造3000吨级和2500吨级的铁甲舰。也就是来远舰、经远舰和致远舰、靖远舰。

    其中3000吨的铁甲舰定性为防护性铁甲舰,2500吨的铁甲舰定性为高速铁甲舰,此时欧洲列强们还在玩铁胁舰,也就是木壳包铁甲技术,面对2500吨和3000吨这样的真铁甲舰是毫无还手之力的。

    其中2500吨级的高速铁甲舰船体准备使用50毫米的钢板铆接,3000吨级防护铁甲舰用100毫米厚的钢板铆接。都用两部往复式蒸汽机双轴推进,四台燃煤锅炉。虽然设计上已经很小心的不要太超前了,但动力一不小心还是超过了一万马力,加压全功率输出大约在11000马力左右。其中3000吨防护铁甲舰理论上能跑出20节以上的高速。

    下水后实测加压最高速度是23.5节,当然这个最高速度只能维持很短的几十分钟时间。2500吨级的高速铁甲舰就更快了,下水测试后锅炉加压跑出了29节的最高速度——其实这种最高速度随着下水时间的延长会降低的,船底附着藤壶等附着物时间一长就会影响船速。

    关于铁甲舰的武备,宋海平和林海洋的设计是这么不大的船,就不要用重炮了,小船架大炮那不成蚊子船了。船首船尾各一座双联120毫米可三百六十度旋转的炮塔,船舷两侧共八门120毫米带五十毫米炮盾的火炮。这样,向一侧仍有8门120毫米炮一起开火。

    船上另有37毫米水冷机关炮16门,带20毫米炮盾。火炮全苦味酸装药,硝化棉******。120毫米主炮另配备实心训练弹。苦味酸在战争中是个好东西,杀伤力集杀、烧、毒为一体,安全问题吗,稍微钝化一下问题不大。宋海平林海洋从资料看,苦味酸这东西某兵工厂造炮弹一直用到20世纪末。榴弹尤其对那些木壳铁胁舰有非常好的杀伤效果。

    船上120毫米火炮的最大射程超过六千米,理论最高射速是一分钟三发。不过此时一般海战距离都在2千米以内,这就正好给了37毫米机关炮发挥的机会,37毫米机关炮的最大平射射程3000米,有效杀伤距离也有两千米,理论射速每分钟300发——实际战斗中射速也就下降到每分钟一两百了。37毫米机关炮对铁胁舰结构威胁都不算大,但是其高射速对于甲板上的人员杀伤力还是蛮大的,在这个年代对付一般的海盗之流属于威力过剩。

    每艘船另配两艘60吨级的鱼雷艇,这个年代叫做雷击艇之类的名字。每艘鱼雷艇配一门37毫米带炮盾的机关炮和两具450毫米白头鱼雷发射管。

    其实这年头白头鱼雷在海战中威胁并不大,毕竟只有不到五百米的射程,鱼雷速度也不是那么快,压缩空气鱼雷航线也不够隐蔽。但是宋海平和林海洋认为舰炮有时候打掉敌人的主炮和大部分火力后,就可以让鱼雷艇上场执行最后一击任务了,该有还是要有的。

    由于鱼雷艇够小平时更是搭载在铁甲舰上(可以当救生艇用),也不用担心什么航程问题,所以速度能达到33节的超高速。理论上能为单调的炮战多少带来一些变数。

    至于撞角之类的装备,就不在考虑之内了,宋海平和林海洋从没听说过,现代海战中靠撞角胜利的事迹,或许有,但是,拿几十万两白银造价和乘员几百人的军舰去撞是不是太败家了一些。

    船没了,可以造,工业船造起这等铁甲舰来,输入图纸一按电钮简直像是下饺子一样的速度——需要的各种元素从海水和海底吸取过滤。人没了,那就要重新培养,一个合格的海军官兵怎么也要几年时间才能培养出来,前提还需要这个家伙不太笨不是文盲——就算不太笨不是文盲,但若是熟读了四书五经善做八股文章或诗词歌赋的还是白搭。

    不但清朝的读书人用不得,日本传统的知识分子包括高僧、公卿、各种茶道高人、书法家、画家等哪个是放在船上训练几年能用的。

    072工业船这边下饺子一样的造舰速度,很快被盯着这里的暗探报了上去,在幕府高层的争执中,给予了胜海舟、井伊直弼、阿部正弘等改革派予以莫大的有型支援。每一艘铁甲舰入水被汇报上来,都是打向幕府内部顽固派们的一记重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