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文学 - 奇幻小说 - 天工在线阅读 - 0865 自信

0865 自信

    ,天工

    “华夏的文物,我们华夏人自己负责。”

    这句话由网络上随便一个人说出来,迅速引起了更多人的赞同与共鸣。

    它最早出现于那个精英论坛上,短时间内就被转到了微博上,引来了大量转发。

    也许不是所有转发的人都认同这句话,但是无疑,这种全新的说法让更多的人对这个事件背后的意义产生了深思。

    后母戊方鼎仅仅只是一件文物吗?

    或者换句话说,“文物”本身只是物品吗?

    它背后还有着什么,让文交会时,无数人蜂拥至华夏馆参观,让他们在看着这由历史延续而来的或美仑美奂或朴实古拙的器物时,会由心底产生一种骄傲感与沉醉感?

    文物是华夏的文物,是华夏历史的结晶。

    我们是华夏人,这片土地是我们的,这段历史也是我们的。

    后母戊方鼎这样的历史重器,镇国重宝,它代表的是华夏文明的一部分,而不仅仅只是一件“非常值钱的文物”。

    把它用钱来计算,简直是在侮辱它!

    现在,它的身上笼罩着一层阴影,那么每个人都有义务去投票,去为它的真假负责!

    这句话出现之后,网络上的讨论顿时转了一个风向,一个最直接的表现就是,中秋节前后前往帝都的火车票汽车票,一瞬间销量大增,天坛周边的宾馆酒店更是直接爆满。

    为一件文物、一个投票搞出这么大的动静,真的是非常令人难以想象的事情……

    然而,就像有某种熔岩在人们的血管中流动,即将要爆发出来一样,接下来一段时间,无论网络上还是现实中,大部分人口中说着的都不再是抱怨和质疑,而是实打实的讨论。

    后母戊方鼎究竟是什么?它出自什么时候?有什么样的特征?辨别它的真假有没有什么样的决窍?

    还有人研究得更加深入。

    后母戊方鼎诞生于商朝,那是一个什么样的时代?方鼎在那个时代中拥有着什么样的意义?整个朝代的历史气质是什么样的?

    电视上、网络上出现了无数关于方鼎的专题节目,苏进当时在华夏馆对它进行全形拓cao作的视频被一次又一次地重播,达到了百万近千万的播放量。

    那个视频非常完善,几乎摄入了方鼎的方方面面、每一个细节。

    甚至还有人开始打听,能不能想办法买到当时全形拓的拓样,就算不是原件,是复制品也好。最后临近中秋时,几乎人人口中都是这座方鼎,就连小学生也能对着方鼎的前世今生写出篇小论文来。

    围绕着一件文物,能够引起这么大的反响,不仅前所未有,更是再有先见之明的人也想象不到的。

    甚至有些知情人士在私下感叹,苏进一开始做出这样的安排,是不是早就预见到将要发生的一切了?

    当人们对一件事物了解到足够的深度时,就会诞生新的想法。

    商朝是一个什么样的时代?

    那是三千三百多年前,人们的生活资料极度缺乏,生产工具极为简陋。

    而就在这样的条件下,制造出了这样一座重达832公斤的巨鼎!

    后母戊方鼎的气势雄浑,造型厚重典雅,上面还有多种不同形式的纹饰,十分精巧。

    青铜是铜锡合金,在三千三百多年以前,用上千公斤的原料,制造出合金青铜,再用陶范法制造出这么巨大的方鼎,简直超乎了人力之所及,与正常人的想象!

    你越了解一样东西,就越容易对它产生感情。

    当人们对后母戊方鼎的了解达到一定的程度时,就越发痛心它可能会被以假乱真。

    赝品终究是赝品,伪造得再像,也不是三千多年前先民们怀抱着对世界的敬畏与对天地的虔诚,用尽全力创造出来的那座方鼎。

    这座方鼎要是被假的替换了,简直是荒天下之大谬,绝对不能被容忍的事情!

    此时,在山西某处,汪煤球合上一本书,取下眼镜望向远方。

    夕阳照在他的脸颊上,明暗交错,竟然让这个暴发户老板多了几分书卷气。

    他长舒一口气,伸了个懒腰,对旁边的岑小珍说:“娘的真没想到,老子有一天也会这么认真地看书!”

    岑小珍面无表情地说:“我以前以为老板喜欢文物其实只是喜欢钱,现在看来要收回我的想法了。”

    “嘿!”汪煤球瞪了岑小珍一眼,接着却又摇了摇头,“以前你这样想,也不算错。老子哪真的看得出来文物哪里好,不就是因为它值钱又有格调,想充个大瓣蒜!”

    汪老板向来耿直,这时候也说得一点保留也没有。接着他拍拍那本书的书皮,道,“不过最近看了这么书,觉得文物啊,历史啊,这些东西还真的挺有意思的。我先觉得,三千多年前,那是什么时候,怎么就能做出这种鼎来!不过回头想想我们小时候,开矿挖煤,也是靠人的两只手,靠那些最简单的工具。”

    他叹了口气,脸上却是挂着笑容的,“时代啊,变得太快了。不过还真是怀念以前的那股劲儿……”

    他再次看向窗外,夕阳火热,散发着最后的余晖,虽不明亮但格外绚丽。

    岑小珍看着他的侧面,表情一时间变得格外柔和。

    安静了一会儿,汪煤球突然再次转过头来,问道:“说起来,我看了这么多书,查了这么多资料,应该对24号的鉴定有点谱了吧?嗯,是真是假,我觉得我能认得出来!”

    汪老板自信满满,岑小珍却张了张嘴,欲言又止。

    文物鉴定,真的是那么容易的事吗?

    如果真的能这么简单地就分辨出来,国家文物局为什么还要搞这样一出,让万人投票来决定方鼎的真假?

    她看了汪老板一眼,最后还是决定什么也不说。

    她关注了苏进一年多,这个人做事向来有谱,从来不乱来。

    文物修复,本来就是一项格外需要谨慎小心的工作。

    他这样号召,一定有他的目的。

    他既然能相信普通人能鉴别出来方鼎的真假,也许汪老板这样的人,真的能认得出来?

    像汪煤球这样的人还有很多很多。

    近两个月的时间里,他们把大部分工作学习之余的时间都交给了后母戊方鼎。

    各网站有关方鼎以及青铜器的文章视频的点击量都大大增加,衍生出来的其他文物的数据也各有大量提升。

    实体书店里,销量排名前十的书籍一大半都被文物相关垄断,后母戊方鼎与青铜器占了一半,另一半里,相关盗墓与文物走私的也有不少。

    这种热潮,放在六年前简直难以想象。就算传统文化复兴运动开始后的五年间,也没人能想到能走到这一步。

    在浏览了大量资料,做了大量功课之后,人们关于“该不该由我们来鉴定”的质疑声已经小到几乎听不见了。

    现在大部分人都知道了,大多数情况下,文物鉴定并不是一项高深莫测的玄学,而是由大量知识累积起来的判断。

    譬如一幅书画,要鉴定它的真假,通常要用纸张、裱糊方式、款识、画风等多个角度去观察。

    现在他们对后母戊方鼎已经懂得够多的了,应该有底气鉴定它的真假了吧?

    在人们逐渐诞生出来的自信里,投票时间渐渐接近,中秋节将要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