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文学 - 都市小说 - 重生之政道风流在线阅读 - 第四十一章 机锋

第四十一章 机锋

    马英华忙点着头,目送着陆政东的车消失在视线之外才回了房间,忙拿起笔,将陆政东刚讲的论文记下,看看时间,这个时间没有哪一家书店或者大学的图书馆还开着门,只能等明天了。

    “你们在外面谈了些什么?”

    于晴等马英华停下来的时候便问道。

    “谈的都是工作上的事情,你就别瞎打听了。”

    于晴一笑:

    “你以为你不告诉我,我就不知道了?”

    说着扬了扬手里的小录音机,这是儿子原来学外语的,于晴在房中忐忑的等待着外面的谈话,看到这个就灵机一动,就把录音机用竹竿轻轻放在客厅外的阳台上。

    马英华立刻严肃起来,严厉的说道:

    “你怎么可以偷录我和省长之间的谈话?”

    于晴一开始还挺得意,说:

    “我怕他对你不利,所以……”

    “所以你就偷录我们之间的谈话?!你知道你这是在干什么吗?快毁掉它!这是党内纪律绝对不允许的!亏你也是个老党员了!”

    马英华板起脸,厉声斥责,还不依不饶的压低声音说道:

    “你可真是糊涂啊,那篇文章虽然是可能会得罪陆政东但是那也是公开的堂堂正正的,陆政东能把我怎么样?要是这样的录音被组织上知道,就算陆政东部收拾我,组织上也会收拾你我的,你可真是糊涂啊!”

    于晴从没见过马英华这么凶,一下子既感到失了大面子。也觉得无比委屈。便完全愣在了那儿。僵持了好大一会儿,看到马英华仍板着脸等她处理那盒录音磁带,这才从录音机里取出磁带,往他面前一扔,说了声:

    “给你……给你……总有一天你会后悔的!”

    说完,就跑进儿子房间,啪的一声把门给锁上了……

    躺在卧室的马英华知道于晴所担心的是什么。

    于晴是担心陆政东卸磨杀驴,甚至在他写的这些东西中给他罗织什么罪名。马英华从刚才的激动中回过神来,经过于晴这一提醒,也有这样的一点担心。

    不过,最终他还是觉得就算是那样又如何

    陆政东只要是真的准备解决安楠的问题,就算吃亏,那也值得了!

    想到这里,马英华又仔细的想着关于安楠的事情,尽可能的把他对解决安楠的一些办法考虑得更为周全一些,这样想了许久他才安然入睡……

    第二天一早他就跑到贝湖大学借到了陆政东所说的那篇论文,回到家还没来得及细看。省政府的人就到了,说是为了让他安心的整理材料。陆省长给他找了一个幽静的地方。

    马英华一到地方,心里呵呵一笑,这地方他来过,靠近湖边,原先是省林业局的地盘,依山傍水,环境十分幽静。

    有一幢老式的小楼和几幢宽敞结实的青砖平房,去水库钓鱼荡舟野餐十分方便。

    听说是省政府政策研究室的几位笔杆子借住在这儿,实际上是把所有的房间全给占了,为省里起草政府工作报告,前后差不多住了六七个月。

    以后又多次在这儿起草省政府重要文件,每每也是一住就是一两个月或三五个月。省林业厅的同志见此状那还不识趣,索性做了个顺水人情,把它让了出来,经双方友好协商,作为象征性的补偿,省政府办公厅从工作基金里为林业厅争取到一笔为数并不太多的基建费,去修缮他们在市内的办公室;

    又从省长工作基金里争取到一点钱,将小楼和平房做了适度的装修,将它们改造成了如今的“省政府临湖招待所,因为它地处湖边,一直以来又神神秘秘地总关着大铁门。

    而多数日子的夜晚,那小楼里又都黑着灯。

    大铁门里也总是静得可怕。

    所以,很多人都认为这是省纪委双规的一个秘密场所。

    这里确实是个思考问题和写文章的好地方,马英华觉得非常不错,他不知道关于他的流言却悄然在省城你传播着。

    首先是因为陆政东调阅马英华的材料,然后马英华又好多天没上高教厅上班,还有人讲曾经看到马英华乘车朝临湖招待所驶去,估计是有什么问题被陆政东发现了,通知纪委对他采取了行动。

    这样的消息虽然经不起仔细推敲,想来也没有人愿意去仔细推敲,总之是作为一种谈资在传播,有对马英华幸灾乐祸的,也有对陆政东这样睚眦必报的不以为然……

    而在此时,陆政东却是在思考如何用马英华的问题,那一次谈话之后,问题的焦点从用,还是不用上,渐渐转移到了马英华这个人到底值得不值得他重点往上推这个问题上,而且如何推,推在什么位置上,真是让陆政东真是有些犯难。

    因为马英华无疑是一个优点和缺点同样突出的干部,有能力有冲劲,但是在工作方式上不讲究方法,这样的缺陷是让人很头痛的。

    按照陆政东的想法,他是很想把马英华推到安楠市委书记的位置上,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发挥作用,而推在市长位置就他那性格恐怕也很难和市委书记处理好关系,而且由于是二把手,他的想法也很难得到实落实。

    推到市委书记的位置上,那也就意味着他陆政东也就要承担极大的风险,一旦马英华不能治理好安楠,他就得负连带责任。

    陆政东不停的思索着,思考着各种可能性,好的坏的,都充分的考虑了一遍,隐隐约约有些感觉,想了一想,最后还是决定探探周书明的口风再说,毕竟人事上的事情,特别是重要的人事问题。没有做什么的点头。他想再多也白搭……

    陆政东坐在周书明办公室。谈了一会工作之后,周书明似乎是不经意间问道:

    “听说你截住了那个马英华?”

    陆政东笑着点点头:

    “嗯,我直接扣了他的辞职信。”

    周书明不禁一笑道:

    “这敢放炮,却不敢面对,直接跑路,不是英雄所为。说说吧,你扣住他,是不是有什么想法?”

    周书明自然不会认为陆政东扣下马英华是为了什么打击报复。陆政东真要是就这点水平,那估计连市长都当不上,也就那些没有一点政治头脑的人会相信这个。

    “留下他干什么,我真还没想好。前几天,我也和他谈了一次,给我的感觉怎么说呢,优点和缺点都同样和突出,用一句比较流行的话说,是有些特点。”

    陆政东坦诚地说道。

    周书明一笑:

    “这倒是你的风格,很多事情。先放在那里,说不定什么时候就能不时之需。”

    陆政东也一笑。叹口气:

    “书记批评我呢?”

    周书明这个时候极力要向外界营造一个书记省长琴瑟相和的样子,所以两人之间也是显得极为融洽

    陆政东又沉默了一会儿说道:

    “马英华对安楠非常熟悉,让他走了,那太便宜他了。”

    周书明拿起火柴,似乎要点烟了,听得陆政东如此讲,迟疑了一下,道:

    “政东的意思是要把他放到安楠去?”

    陆政东笑着摆摆手,道:

    “那是书记你考虑的事情,我是觉得这个家伙还是有点意思,你知道我问他怎么解决安楠众多下岗职工再就业的办法,他给我想了一个什么招?”

    周书明一听也不由好奇的看了陆政东一眼,陆政东一笑:

    “他建议用安楠的电力等紧俏资源和别的地市换,谁能解决安楠的再就业,他就把这些东西给谁,有点jian商的潜质。”

    周书明一听不由一动:

    “这也不失为一个办法,就是估计解决的人员数量有限。”

    陆政东点点头:

    “他的意思是解决现在已经下岗的这一部分,这部分人现在是急于找到一个能够养家糊口的工作,对工作部署i很挑剔,只要不是非要进什么国有企业,这倒是能解决不少人。”

    周书明已经隐隐明白陆政东的意思了,笑着问道:

    “省长是不是已经对如何解决安楠的问题已经有了一个初步的设想了?”

    陆政东摇摇头又点点头:

    “只能说是有了一些想法,这些天我和省里的一些专家以及省里相关部门的同志进行了一番深入的交流,对于安楠的问题应该从哪方面着手有了一些考虑。

    要解决安楠的问题,压力最大的就是如何解决下岗职工再就业的问题,以及安楠如何自力更生的问题,这两个问题,是关系到安楠问题是不是能够顺利推进的最关键的问题。”

    “嗯,你讲讲。”

    “解决安楠自力更生的问题,我看最主要的是从三个方面入手,一是解决安楠矿业集团创收问题,而是省里投资,安楠也据此形成合力的问题,还有一点,那就是城镇化,主要通过这三方面来提升安楠的财政收入。”

    周书明微微一愣:

    “城镇化,只是安楠现在这个局面,土地出让的价格很低,很难有机会拉起来。”

    “土地出让确实不大,推进城镇化的建设其实主要目的拉动投资,城镇化的建设必将伴随大量固定资产投资,并相应产生诸多相关需求,从而成为下一轮经济增长的引擎。

    通常情况下,城镇化的过程伴随着农村人口向城镇的转移,城镇规模呈从小到大城市群不断壮大的发展状态,二三产业逐步集聚。

    城镇化过程中伴随发生的一切,比如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居民住房建设配套的医院学校等民生服务需求等,进而为维持生活所需的耐用消费品汽车等商业服务需求等,均需投入大量的资金,从而必然会带动投资扩大。推动经济增长。

    这样通过税收。规费的收入来增加财政收入。”

    “那安楠矿业集团的问题怎么解决?”

    “要想矿业集团能够给安楠输送更多的财政收入。按照马英华的说法是必须要裁剪掉一半以上的人员,并进行改制,争取在短时间上市,这样既能输血,又能扩大规模,再又能促进就业……”

    周书明慢吞吞地笑道,小小的火焰不一会儿便燃到了火柴棍的尽头,灼疼了省长的手指。他不紧不慢地晃灭了它。把多半截已燃成炭条的火柴棍扔进那只异形烟缸。

    陆政东的这话让他心里有些震惊,陆政东虽然是借马英华之口,实际是陆政东的想法,这想法实在是太过大胆,再下岗一半,那就又是小十万人,真要是一个闪失,陆政东和他都得被炸得粉身碎骨。

    “其实……留下马英华,也是个麻烦……”

    周书明温吞吞的说着,进一步试探陆政东的意思。

    “何以见得?让他一走了之。你我就痛快了?”

    陆政东也试着追问。

    “嗯……”

    周书明再一次划着火柴。这一回真把烟给点着了,但只吸了一口。就问那儿了。

    过了一会儿,他才抬起头来,定定地看着陆政东。

    陆政东也说道:

    “不过……真要让马英华那家伙走了,不管他去哪个省,都让那个省白捡个便宜。怎么说,这小子也是个人才啊。人才啊……”

    在说最后那三个字时,他用了很感慨的语气,很重的语调,很深沉的眼神,脸部表情忽然间也变得十分严肃,就那么直瞠瞠地看着周书明,似乎是在用这些无言的表达传递着一种确定的“意向”。

    陆政东一时间拿不准周书明在处置马英华的问题上,到底是怎么打算的,草率地和省书记志“唱了反调”,在这个时候不合时宜。但作为一省之长,他确实又不舍得放走这么一个人才,又觉得自己应该不失时机的向书记同志表明自己对马英华这个人这件事的看法。要很得体地,很婉转地把方方面面都照顾到了,这是非常必要的……

    周书明听得陆政东如此讲,似乎是突然想起刚才的问题,问道:

    “政东省长,你是行家里手,马英华想用小伎俩糊弄你是不行的,他到底还有什么办法解决下岗职工再就业的问题?”

    这才是问题的关键,周书明之前对这个马英华也是丝毫没有任何印象,也就是出了陆政东那档子事情才开始关注,而真正关注到这个马英华,还是因为这次民意测验,一个根本就没有出现在测验名单上的人硬是被人推举上来,而且在全省这批干部中名列第一,他这个一把手想不关注都难,他也同样和陆政东一样,对这个人有些犯难。

    使用马英华是有极大风险的。但是,一旦把马英华这样的人用好了,就会给当前略显沉闷的贝湖省干部队伍注入一股清新之气,一股掠野之风,也会给一部分面对众多积重难返的地市而稍感“计从何出”的同志一个震动,一个启迪……

    这样也能挽回之前张新文的事情所造成的不利影响,但是一旦这个人真要是出了问题,那也……

    所以周书明才会有如此一问,只要能够解决下岗和再就业的问题,那就不会出现大问题,所以他也要陆政东在这个问题上给他交底。

    陆政东却是避而不答,道:

    “我给他找了个地方让他冥思苦想去了,等他把想法整理出来,我再来给书记汇报,这样的事情宁可把困难想得更多一些,做好最坏的打算,争取最好的结果,那样我们才能争取主动。”

    周书明一听陆政东这话不由点点头,陆政东有这个态度和想法也让他安心不少,他也怕中*央这样一压,陆政东头脑一热,一拍脑袋,那事情就麻烦了……

    “这件事还是先考虑一个相对成熟的想法之后,再和其他常委沟通,书记你觉得如何?”

    周书明点点头:

    “是的,安楠的事情很复杂,要是方案不成熟,道听途说的一传播,又是一番风波……”

    陆政东知道周书明的话里是有所指的,就是周书明被紧急召见,在省里几乎传遍了他要“被下课”,见周书明主动提及点点头道:

    “我刚来的时候还没觉得,现在也是感受到贝湖的一些干部在这方面风气不正,特别是省城里的一些干部,有的就像包打听一样,到处探听消息,有的就像有的女人一样,爱嚼舌根子,成天不把心思放在如何干好工作上,却把心思放在这些事情上。”

    周书明见陆政东支持他的意见,便道:

    “此风不可长,特别是现在全省都在集中精力争取中部崛起,集中精力贯彻中*央领导的重要指示精神,可这些人还是没有触动,我看有必要借着这次中央领导的指示精神的东风,加强干部队伍的作风建设。”

    陆政东也点着头,周书明在运用这方面的事情是轻车熟路,不管怎么讲,经济发展始终是要在党的领导下进行,这样一搞,那经济发展出了成绩,自然也是书记方向路线正确,领导有方……

    两个人就这样互相试探着,又各自交了底,各自取得各自需要的东西,在这些问题上达成了一致意见。(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