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文学 - 历史小说 - 珺玉在线阅读 - 第72章

第72章

    第七十二章

    天子令至后,谢琰召左明、常飞、顾羽三人议事,并交代几人他离开以后的北疆诸事。【】。。

    待谢琰交代完毕,左明、顾羽两人都面色沉重。八年前,他们跟随谢琰来到北疆抵御北狄侵犯。他们已然习惯了沙场上的刀光剑影。不过,他们仍是想着终有一天天下太平,他们可以回归故里。如今,北狄与大周暂时休战。这期间,会有短暂的太平。而无天子令,他们不得离开。故而,随军来北疆者,只谢琰才能回去。

    常飞倒是谢琰来北疆后一路提拔上来的,此行可作随侍,与谢琰一道回天都。

    不过,上次谢琰上奏回天都,却被驳了回来。可见天都并非表面那般风平浪静。乱世之时,万事犹可不计较。而战乱之后,却会有更多的纷争。

    左明等人是怕谢琰八年未归,今番一人回去,会有闪失。

    左明道:“左家誓死效忠殿下。殿下若有吩咐,尽可以找我爷爷。”

    左明之祖父——左齐乃大周太傅,天子之师。左明之父——左尚,年轻时与当时还是太子的当今天子、如今的丞相伍邺交好。不过,左尚在左明年仅十岁时便因病去世了。

    顾羽也表示顾家亦能助谢琰一臂之力。顾家世代都是武将。

    谢琰只点了点头,嘱咐他们要好生守卫北疆。

    议完事后,谢琰便去了偃珺迟的营帐。谢琰道,此番回天都,他们轻车简从,问她是否要将越贞带上。

    偃珺迟狡黠一笑,“四哥想要带上阿贞么?”

    谢琰哪能不知她在胡思乱想?他淡道:“你若要带便带上。一路上也好有人照顾。”

    他倒仍是正经地与她说。偃珺迟也不再玩笑,亦是一本正经地道:“我从前一人出宫也无人照顾,从楚国至北疆时亦我一人。我非是时时刻刻要人照顾的。”

    谢琰便不再多言。

    -----

    翌日一早,谢琰、偃珺迟、常飞、偃珺迟的四名护卫及谢琰的数十名随行士兵便出发回天都。除偃珺迟一人乘马车外,其余众人皆是骑马。

    至天都,须出北疆,经穆国、宋国、晋国、鲁国、宣国诸国。谢琰未打算惊动各侯国,一路快行。

    而天子召回四殿下、珺玉公主之令,天下皆知。即使谢琰不大张旗鼓,诸侯国却没有不知的。

    至宋国境,宋王及其亲卫早便等在了必经路口。待谢琰一行人车马现,宋王便站在路口中央,其亲卫都跪地行礼。

    常飞走在前头,谢琰随后,偃珺迟的马车再后。常飞见有人挡在路中央,便喝问。得到回应,称是宋王,常飞便后退数步,请示谢琰。

    谢琰打马越过常飞,走近宋王,淡道:“宋王有何事?”

    宋王对谢琰拱手,恭敬道:“月前,珺玉公主为柳氏治病,如今柳氏已大好,我甚是感激公主。而那日,公主却因劳累过度而昏迷,我深感愧疚。听闻四殿下与珺玉公主回天都,今日特来为四殿下与珺玉公主送行。”

    谢琰道:“宋王有心了。”

    宋王送上干粮、水袋。谢琰命人收下。见宋王仍未让开,谢琰淡淡地看着他。宋王立时躬身,道:“不知我可否见见珺玉公主,以当面致谢?”

    宋王乃诸侯王,大周公主可见可不见。谢琰回马,敲了敲偃珺迟的马车。偃珺迟撩开车帘下了车。宋王之言,她是听到了的。她走到宋王跟前,宋王连忙恭声称谢。偃珺迟点头,道:“多年以来,宋国对北疆驻军多有支助,宋王大义。正所谓,智者多忧,能者多劳。我能治好柳氏之疾,亦只是能者尔。”

    从前,要宋国援助北疆驻军,宋王心中颇有不愿,而今听得珺玉公主这般言语,宋王多多少少有些汗颜,实觉不敢当。

    宋王道:“要说智者,四殿下才当得。我亦不过是能者多劳罢了。日后,北疆再有所需,宋国定当竭尽所能相帮。”

    偃珺迟点头,回身上了马车。谢琰则与宋王再言语了几句。之后,宋王与一众亲卫让路,目送谢琰等人而去。

    行出不远后,常飞骑着马,跑到偃珺迟的马车旁,笑呵呵地道:“公主之言让宋王汗颜,又让宋王心胸开阔,答应日后助北疆。公主之智,我不能及也。”

    偃珺迟撩开窗帘,笑道:“常将军缪赞。”她的言行计策,多承自二哥。不过,方才那番话倒是因为看了四哥给她的那本兵法而有所悟的,是四哥的智慧。

    说罢,她抬头看了看谢琰,谢琰亦朝她看来。她冲他笑。谢琰微点了点头,似对她方才之言行的肯定。偃珺迟已然习惯了清冷淡然的四哥。见状,她笑得更是眉眼弯弯。

    —————

    晋国晋王、鲁国鲁王知晓了谢琰的行踪,皆问下臣,“孤是否要像宋王那样,为四殿下送行?”

    臣下皆道:“此番天子令四殿下与珺玉公主回天都,只怕是太子殿下病危。太子殿下若是薨了,太子之位便空缺了。”

    晋王道:“太子之后,自有二殿下。”

    鲁王道:“言外之意便是太子之位无定数?而二殿下雄韬伟略,领联军抗楚,又削弱卫国、宣国,惊世之才无以他让,太子之位理应由二殿下担当。”

    晋国、鲁国臣子皆道:“四殿下领军北疆,抵御狄蛮,定国安邦亦是功不可没。虽说大周奉行长幼有序,而有史以来,又有多少君王是处于年长的?不说远的,当今天子不也是越了两位兄长而被立为太子,继而成为天子的?”

    晋王、鲁王皆认为有理。更何况,宋王为四殿下送行有先例,他们只是效仿罢了。虽说宋王还有感激珺玉公主救治之恩,但这事于晋国、鲁国而言可忽略。

    故而,谢琰等人经晋国、鲁国时,晋王、鲁王亦来见礼送行。

    出了晋国、鲁国,偃珺迟下了马车,走到谢琰跟前,道:“我还是骑马吧。”

    谢琰道:“长途跋涉,你不宜骑马。”

    偃珺迟当然知晓自己的身子还经不得一路纵马,只是……

    她道:“我们每到一个侯国,诸王皆要来见。以如此脚程计,至天都至少得是冬天了。我骑马总比马车快。皇上诏令,我们应尽早回天都。”

    她说得没错,谢琰当初决定轻车简从,不大张旗鼓,悄然回天都亦是此理。不过,这两年来,她的身子好不容易养好了些,若是长途跋涉,舟车劳顿,不知又得养多久。

    偃珺迟似知晓他心中所想,睨着他道:“事有缓急。我非废人,更不愿成为四哥的包袱。”

    谢琰从未认为她是包袱。他看着她,良久,终是点了点头,命人再牵一匹马来。

    见过宣王,出宣国境后,偃珺迟便同众人一样骑马而行。

    夜里,谢琰命就地歇息。偃珺迟下了马,锤了锤自己快散架的腰,靠着一颗树坐下。

    常飞取了干粮来递给谢琰,又给了给偃珺迟,然后在偃珺迟不远处坐下。谢琰则走到偃珺迟身边坐下。

    那干粮有些硬,偃珺迟使了很大的劲才咬下一口,又花了极大的力气才嚼碎咽下去。之后,她侧头朝谢琰笑,“味道还不错。”

    谢琰默。

    他不言语,偃珺迟便一边吃一边望着天上的星星。只是,她确实累了,吃着吃着,看着看着眼皮子便开始打架。

    谢琰见一个干饼掉落,他抬头,她的身子正缓缓朝另一边倒去。他大手一捞,将她扶着,她又朝他倒下,靠在了他的肩上。他低头,她双眼紧闭。他挺直腰杆,不动。

    夜,渐渐深了,谢琰亦合了眼。

    忽然,有响动传来,谢琰霎时睁眼。一柄剑正朝他刺来。他抱着偃珺迟疾身一闪,躲过一劫。

    然而,一剑之后,又是一剑,且在常飞及士兵们那处,亦有人偷袭!

    谢琰与刺客搏斗时,偃珺迟已醒。借着星光,她看到约有三四十个黑衣蒙面刺客。

    这些蒙面刺客身手不凡,招招狠辣。她在谢琰怀中,谢琰要顾及她,与一名刺客过了数招才将那名刺客击倒。而另有几名刺客又围上来。

    刺客知他顾及怀中之人,便纷纷朝偃珺迟袭去。

    谢琰本欲留活口,以问出幕后之人,因而未下狠招。而几名刺客咄咄逼人,他便下了杀心。

    只是,他狠招一出,刺客知晓不能活命,便在一瞬间狼狈撤退了。

    谢琰再看常飞及侍卫们那边,刺客们亦已一哄而散。他松开偃珺迟,“无事吧?”

    “嗯。四哥可有受伤?”

    “没有。”

    常飞等人向谢琰走来。偃珺迟却忽然发现地上有个令牌。而那令牌令她心中一凝。她用余光瞥了瞥谢琰,蹲下身子,悄然将那令牌拾起,放在袖中。

    “怎么了?”

    谢琰忽见她蹲下,询问出声。

    偃珺迟骇了一跳,忙站起身来,“无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