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文学 - 历史小说 - 再启人生之再造盛唐在线阅读 - 第五百一十章 党项人改制

第五百一十章 党项人改制

    李忱做了什么事呢?其实之前说过的,改土归流。ranen.ranen`org李忱不再把几个边镇,让那些游牧民族自治。

    以往大唐管理异民族政策,就是划定一个地方,你给我在这里活动。然后选择头人,让他们自己管理自己。李忱一改以往得方式。

    李忱尝试收编这些党项人。头人,还是有。不过治理上,派遣县官治理。所有人,都要登记户籍,依照大唐地方管理制度,划分行政区域。

    依照<<唐会要>>得记载,大唐基层组织有五级,邻、保、村、里、乡。四家唯一邻,置一邻长。五邻为保,置保长。五保为里,有里正。里正是一个基层政权管理者。责任很多,有查核户口、征派赋税、劳役,维护治安,和监督农业生产等职责。

    在里、保之间,有设村,村正一人。五百户以上置坊,有坊正。五里是一乡,有耄老或称父老一人,负责教化。

    为什么,唐代可以在安史之后,还没有完全失去基层组织力,至少还能征收税收。为什么明代到了后期,会发生严重得贫富不均,九成财富,掌握在一成人手上。可是他们一点都不担负赋税,然后沉重得赋税,都押在那九成人身上,朝廷却一点办法都没有。

    为什么明代商税,半点征收不到。那些商人,动辄罢市,朝廷也拿他们没办法。

    基本上,差别就在于,朱重八很好心,很天真得认为,皇权不下乡,不想让官吏扰民。结果,地方上完全被那些士人掌握。他们不纳税,你还不能拿他们怎么样。

    事实上,唐代士绅也有一些免税权,宋代也有。可是就是因为基层权利掌握得牢,情况才没有失控。比较起来,刘邦真的是一个雄武大帝,自己不懂,没有胡乱瞎指挥,不像某人一样,自以为了不起。结果坑苦了后代子孙。

    李忱把这些党项人,完全拆散。党项人也分了好几个部落,李忱把他们完全打散。一个是混合,不同地方的部落,互相混合。其次,迁移,不让他们在熟悉的地方居住,移住全新的地方。他们还必须与汉人混居。本来部份要迁移到陇西得叛乱军属,被迁居到这一带与党项人混居。

    甲、乙、丙三处,乙丙以及汉人混居,住在甲地。其余依此类推。然后,还要设官管理。以前党项人得部落、头人什么,还有。只是,他们也不能管什么了,自己的族人被分开,他变成要管理一些汉人、一些他部落得党项人。

    这还不打紧,他们了不起就是担任村正、坊正,所有里长都是汉人指派。还有县令,也是汉人。不过,李忱给了他们一些权利。

    为了避免有人欺凌党项百姓,村正和坊正,都有监督权利,要是有人欺凌百姓,里正不管,可以告到县令。县令不管,甚至可以上告刺史,刺史不管,知州他都可以见到。

    李忱还不光是严密落实里保制,李忱模仿宋代王安石变法。对里保制度实施改革。首先,就是落实连坐制度,以邻为单位,不得包庇、藏匿犯者,并且对重大罪行,有举报之职。否则一人犯最,全邻追究。

    其次,落实民兵制度。王安石得保甲法,在恢复民兵。每户两丁以上选一人为保丁,平实习武、自备兵器,任务是在保内巡逻,保卫地方。还设有大保长,教授武艺。

    李忱也学习这种制度,反正这些党项人,本来就有这种传统。他们以前不纳税,但是需要负担兵役,就是朝廷征招时,他们必须响应征召,同样是自备武器、马匹,以及一点粮食去服役。

    李忱就是,把这种制度,化成义务役制度,变成定制。即使没有征召,他们也有服役得义务。

    这让他们负担沉重了很多。因为,李忱既然编户齐民,把党项人视同汉人,还予以混编,他们一样要纳税,虽然免了劳役,可是却多了服兵役。

    服兵役还好,他们最受不了得是他们也要纳税了。虽然说不重,可是很多人接受不了。这成为了李忱担心得原因。如果只有那几个军乱,这还好。只要没有大灾。这些叛乱很快就会被镇压下去。

    问题是游牧民族入侵,李忱担心他们会响应。李忱会这么做得原因是,他要把这些异民族,全部同化了。以汉民族为主体,建立新得大唐。为的是长治久安着想。

    他要建立一个具有包容力,可以吸收大量外来文化,优化自身,并且具有很强民族同化力得大唐。虽然说,不保证以后大唐就万万年,可是至少消除那种异民族统治汉民得情况。

    只要把所有异民族,尤其是北方得异族,同化成汉人,中国总是会不断进步得。一个少数民族统治多数民族得国家,注定他是个茶几。少数民族只会把精力放在压制多数民族反抗身上,宁愿牺牲利益,牺牲大多数民族利益,就为了巩固自身。

    所以,一视同仁是有必要得。不能因为他们是少数民族,就会有免税,就会有科举加分得情况发生。

    而服兵役,则是李忱为了将来打算,他要实施全民义务役兵制,所有成年男性都有服役得必要。除非科技进步到核时代,不然打仗,永远拼人力。虽然不是说人多一定赢,但是人少你就吃亏。

    所以,这些地方只是提前一步实施,未来,全大唐所有人,都必须服兵役,包括女子。不服?也可以阿,缴钱。缴免疫钱。李忱也是穷疯了。

    因为,全面实施义务役,哪怕他计划就在离家百里内服役,这笔支出也是庞大得。所以,干脆全部平等,女子也要服,不服就缴钱。男子也一样。

    不过,女子可以得到一些优惠,成年出嫁者,可以不缴。男子则是至少服役半年,接受一些训练。当然了,以上所说得都是成年人。未成年是不用得,到了一定年龄也可以除役。这是他未来大唐防御体系得一个部份。这点我们之后再说。

    说回李忱对党项人做得。李忱的新法,不是只有增加他们负担。也有很多减轻。比方说他们以后,最多离家二百里。不会再有什么越境作战。这也是避免,被人滥用。

    万一有人心怀不轨,征集这些受过训得为军,马上就可以组织一支大军。这样就很麻烦了。那些流民造反,为什么初期很容易平定,因为他们都是些乌合之众。官军再烂,也受过一些训练,团结就是力量。

    明末,若非不断天灾,还有满人不断入寇。李自成,张献忠等人,早就死的不能再死了。哪会给他们城长得机会,越打越强。

    可是,若是实施了义务役,那就麻烦了。若是明末流寇,都接受过训练,也许明朝更早几年就灭亡了,官兵不用等到后期,恐怕初期就会被击败了。这也是李忱在党项人这里实施的原因。

    为了避免宰相反对,他打擦边球,藉口党项人原本就有服役得传统,把兵役加在他们身上。事实上,当初王安石实施保甲法,就遭受到很大的反对。

    他是一定要实施的,可是他不想硬逼宰相同意。而且他也需要经验,所以,他没透漏真正的目的,就在党项人土地上实施。而不离家两百里以上,就是一种约束,不让有心人,藉口训练,直接提兵造反。

    这种约束力量是很强得,有几个喜欢跑得很远去当兵得。除非像李忱招募神策军那样,一开始就说明,不然,原本不用离家太远,突然要被带到远方,任谁都不会肯。

    例外不是没有,除非发生安使之类得大反乱,必须征兵,他们才有越境得可能,不过会有一堆规定,这些事先都会跟服役者说明白。

    除了不会远离家园,李忱还做了很多事。比方说,广设小学校。还是道家先行,一边传教,一边教化百姓。明面上跟党项人说,学了以后有前途。基本上,党项人都很买帐,受大唐统治,不可能不知道科举,现在给他们孩子一个翻身机会,也是一种收买。

    此外,李忱派遣了很多新的官员,劝农判官。针对党项不同的情况,放牧得,派遣兽医当劝农判官,看病,兼传授先进畜牧知识。比方说,传授养鸡技术。

    鸡得好处可多了。首先是长得快,春天孵化,过冬以前,就可杀了,只需要保留部份母鸡孵蛋,开春就是一大堆。不再需要担心,万一冬季遇上大风雪,一瞬间羊群、牛群,全部冻死得情况。

    鸡还不用怎么管,他们自己会觅食,也白天放出去,母鸡自会带小鸡觅食。鸡蛋很营养。鸡毛可以当弓箭原料,鸡粪可以肥沃土地。

    最重要得,鸡还可以防治蝗灾。草原蝗灾,其实比中原更严重。大量养鸡,可以在发生前,把那些蝗虫吃掉。一举数得。除了鸡,还要养牛、羊、马等,李忱则是传授了那种牧草之王,紫花苜蓿,给他们种子,还教导他如何照顾。这种作物,可比传统牧草营养多了。

    除了畜牧,许多能种地地方,李忱则是引导他们耕种,传授先进得耕田技术。还广设医馆,增设医工和中药铺,让他们能够得到治疗。诸如此类许多优惠,大唐本土,说不定部份地区受到得照顾还不如他们。

    像广泛建设灌溉沟渠,大唐目前很多地方都还没有广泛开始兴建。党项人的地方,最先开始普及。许多党项人都受雇去修建沟渠,马上就有一笔收入。生活当即改善许多。

    李忱不是一昧得往他们身上加担子,照顾还是不少的。不过这些都需要时间。李忱相信,只要给他一两年,这些措施,会让广大得党项人敢受到好处,他就不需要担心他们会跟着造反。

    时间太巧了,李忱担心他们还没享受到好处,就先被人煽动了。原本稳定下来得党项,说不定会再度成为乱源,那时候长安就很危险了。

    李忱暗骂,当初谁把这些党项人安置在这里,离长安很近。虽然不是马上兵临长安成下,中间还有藩镇阻挡,可是万一失利,长安马上就要面临兵灾。他可不想当个再度丢掉首都的皇帝。

    他甚至也没想到,他对党项人一系列得举措,被有心人在草原上广泛传播。好得不传,尽传坏得。对党项人那么多的好处,传到草原上,就剩下会把原先部落头人取消,直接派官治理,还会加税。甚至以后不允许他们说他们部族得语言,不会说汉话,连东西都买不到。

    这些谣言,被广泛传播。如果只是谣言还好,可偏偏还是事实。大唐很快就失去了对草原的控制。虽然唐代,自安史之后,对草原控制力大衰。可是几个边军藩镇得努力,对草原还有一点影响力。

    像松漠都督府,虽然自安史之后,就没了。可是契丹人还是会受到大唐册封,为契丹国。安史之后,大唐衰落,契丹人一度依附回鹘,后来回鹘也被大唐击破,契丹人便接受大唐册封。

    还有山奚,之前也是被张仲武大败。被修理的很惨。如今,伴随张仲武过世,幽州反乱,这些曾经臣服大唐的塞外民族,全部反了。

    也许谣言只是一个催化剂。不过,现在这些已经不是重点,重点是,如何应对。

    ‘看来又要借钱了。’,李忱与几个宰相磋商,可能又需要借钱了。虽然今年度看似税收可能与去年持平,可是一来面对大战。二来,看似税收持平,可实际上是减少得。

    因为唐代两税法,说是征收钱币。实际上也征收实物。可是因为李忱大量铸印钱币,钱荒减少,又因为有常平司得关系,百姓在税收时节,可以用比较公道价格出售谷物,纳钱意愿增加。所以,看似税收持平,实际上是钱不变,实物减少。

    可是,实物减少,实际上还是需要得,尤其是粮食,所以还是必须要借钱。除此之外,恐怕新军要出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