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文学 - 历史小说 - 周鼎记在线阅读 - 第二0三章 谏言犯上

第二0三章 谏言犯上

    


    “伯父此话怎讲?”

    安和震惊过后,却又是一头的雾水,现在才是永徽元年,也是李小九继位后的第一年,正是国家强盛百业兴旺的时候,永徽之治是被称为贞观之治的延续,是历史上有名的盛世之一,历史上也没听说有什么事情能威胁到大唐的江山社稷啊?

    “贤侄可知陛下之志?”

    张行成没有回答安和的问题,反而又问了一个让安和摸不到头脑的问题。

    “这……”

    安和迟疑了一下,答不上来。

    “陛下看似柔弱,其实心存大治,与太宗相比亦毫不逊色!”

    张行成说到这里,语气转为高亢,“现在突厥已灭,北方草原乱成一团,吐谷浑也已被平定,只剩下东南的高句丽还未征服,虽然这两年吐蕃日渐强盛,但在陛下心中,最想征服的还是高句丽,当年高句丽趁着中原内乱,占据了辽东,前隋炀帝和太宗几次征伐,却都是无功而返,反而使得数十万大汉儿郎战死辽东,每每讲到此处,陛下都为之扼腕叹息……”

    张行成不愧是大唐丞相,对李小九的想法十分清楚,在他的解说下,安和也明白了张行成迫切想要修路的原因。原来这段时间大唐外无强敌,国内也十分安稳,李小九也动了征伐高句丽的心思,张行成和李世绩虽然全都反对,但却无法改变李小九做下的决定。

    正当张行成感到无计可施的时候,安和忽然发明了水泥,这让张行成灵机一动,想到如果大肆修建全国道路,肯定会耗费大量钱财,就算是大唐的国库也拿不出多余钱粮支撑大规模的征战,这不但可以极大的改善大唐的交通状况,而且还能拖延征伐高句丽的时间,可谓是一举两得。毕竟修路可不是一年两年就能完成的,再加上修完路积蓄实力的时间。这一下七八年的时间就过去了,到时说不定李小九已经改变了自己的想法。正是有此打算,所以他才如此积极的赞成修路。

    政治果然是世界上最复杂的事,搞政治的人更是没有一个简单人物!听完张行成的解说后。安和心中不禁哀叹道,本来一件挺简单的事,可一到张行成这些人手中,却又变得无比复杂,谁能想到修个路竟然还牵扯到征伐高句丽的事?

    “伯父所言小侄听明白了。可……可这和我有什么关系?”

    张行成极力主张修路的原因安和是明白了,可张行成为什么要对他说这些,水泥是他发明的没错,但方法已经教给了将作监这些人,以后怎么用就没他什么事了。

    “呵呵,修路之事因水泥而起,水泥又是安中郎将发明的,怎么能说这件事和你没有关系?”

    张行成笑道,安和刚要辩解,又听他接着说道。

    “陛下虽一心想要征伐高句丽,但之前安和与百官的劝阻,也不是没有一点的效果,现在又有了修路这一正当理由,陛下就算是心有不甘,可也不得不慎重衡量两件事的得失,以安和对陛下的了解,他肯定会再次召见安和们这些心腹大臣商议,而安中郎将做为水泥的发明者,也一定会被叫去参加。现在你可明白了?”

    “噢,原来是这样!”

    安和恍然大悟,搞了半天张行成是来当说客的,“您是想侄儿在那天。与您以及各位大臣统一口径,一起劝诫皇上,让他打消征伐高句丽的念头,不知小侄说的可对?”

    “哈哈哈~,贤侄果然聪慧!”

    张行成大笑道,他费了这么多的口舌。其实就是想说服安和站在他们这一边。

    “呵呵,其实房伯父不用转这么大的圈子,小侄对于现在就对高句丽用兵的事,也是不赞成的,毕竟现在时机未到,我大唐周边也不太平,为了一个小国而大动干戈,实在是得不偿失。”

    安和微笑道,对于李小九的高句丽情结,安和倒是有一些了解,他记得在原来历史上,李世民举全国之兵征伐高丽,虽然前期顺利的收复了辽东,但后来却被一个小城挡住了脚步,最后不得不黯然退兵,根本没有达到自己的战略目地,一直到李小九当政的时候,大唐第二次征讨高句丽,这才一举灭亡这个给中原带来无穷麻烦的小国。

    “没想到贤侄郎你小小年纪,竟然有如此见识,真乃我大唐之福啊!”

    张行成有些惊讶的说道,安和同意站在自己这边他并不意外,让他意外的是安和竟然能看到,现在不是征伐高句丽的时机,一个十几岁的少年能有这种战略眼光,这可比绝大部分朝臣看的还要明白。

    “哈哈~,伯父谬赞了!”

    安和最喜欢听别人夸自己,更何况夸他的还是大唐的丞相,更让他高兴的差点连北都找不到了。

    正事谈完了,张行成也不在停留,打道回府了,怕安和这小子以为他要偷学水泥的制造技术似的。

    第二天早上安和睡的正香的时候,宫里却来人宣他进宫,昨天安和喝了不少酒,睡的又那晚,所以无论尉迟阿敏怎么叫,他就是不醒。尉迟阿敏虽然心疼安和,但又不敢耽搁,急忙让人将安和抬上马车,自己在车上服侍安和穿衣。

    进了宫之后,安和迷迷糊糊的跟着引路的小太监去两仪殿,刚走到门口,就听见李小九在殿内在大声咆哮,吓的他浑身一哆嗦,脑子立刻清醒了。

    打量了一下周围的环境,又想到昨天张行成对自己说的话,安和立刻明白了召自己进宫的原因。听声音里面的情形好像不妙啊,要不然李小九也不会发这么大的火?

    难道是张行成和李小九扛上了?

    “陛下,前有炀帝三征高句丽之败,致使损兵折将动摇国本,后有太宗征高丽无功而返,陛下不听劝诫,难道也要学隋炀帝做一个无道昏君吗?”

    安和刚一进去,就听见一个毫不畏惧的声音说道。殿中的人不多,但大部分都是身着紫袍,个个都是位高权重之辈。现在李小九正一脸怒容的坐在殿上,一个老臣满身正气的与李小九对视,刚才的话就是他说的。

    看到说话的老臣,安和心中立刻释然:也就只有他才敢这么对李小九说话。这个老臣不是别人,正是以直谏出名的褚遂良。

    “褚遂良,你竟然敢将朕比作昏君,真当朕不敢杀你吗?”

    李小九也是气的够呛,本来他今天想要说服群臣同意先征伐高句丽,修路之事可以向后推迟一下,但没想到下面的群臣无论文武,都是一致反对。

    张行成他们顾及李小九的面子,劝诫的十分婉转。但褚遂良这家伙却根本不顾什么情面,直接就和李小九硬顶起来,现在更是连昏君都骂出来了,气的李小九杀气四溢,恨不得亲手宰了褚遂良。

    “陛下要杀要刮,那是陛下的事,不过征讨高句丽一事,老臣是万万不会同意!”

    褚遂良牛脾气也上来了,硬着脖子又将李小九的话顶了回去。周围的张行成等人都默不作声,心里却对褚遂良佩服不已,连那些胆包天的武将也都不得不佩服他的胆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