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文学 - 都市小说 - 枭雄浮沉史在线阅读 - 第6*35节:杜奇无奇 (上)

第6*35节:杜奇无奇 (上)

    胡龙上任伊始,吴理便授权其草拟一份市医药公司的改革方案。

    为掩世人耳目,达到表面上的公平,吴理建议胡龙在方案中加入"允许社会公开参与招标"的条文。而实际上,为了挤兑其他的竞争对手,特别是"安康"药店的参与,胡龙在公开招标条件中,加入了一条"参加竞标者,必须是巴山市连锁经营药店以上实体"的基本条件。明眼人一看便知,能达到这个基本要求的眼下在巴山市只有"康尔"一家。其他药店规模都比较小,因为毕竟政府有特别规定,要达到"连锁"必须有五家以上够资质的医药零售企业。"康尔"就是借着政府特批的连锁经营许可证,在SARS来临之机通过发难民财迅速膨胀起来的。可想而知,在招标公告发布到截止期间,只有"康尔"一家通过了招标资格认定。

    同时为了能使改革方案更顺利地迅速实行,胡龙马不停蹄地对经贸委进行全方位的人事变动,把所谓的林启航班子的人马全都一锅端了。特别端掉了林启航的智囊李革新,让他担任个主任科员。

    虽然这次的人事变动在经贸委引起不小轰动,甚至在巴山市经济界引起不小的震撼,但是谁都不敢有任何的意见,只有一个人,那就是林启航的好友杜奇。杜奇在经贸委任副主任,不但是经贸委的第二把手,更是林启航在校时多年的同窗好友,虽然他对林启航的霸道的处事作风颇有意见,但是感觉林启航毕竟是完全从"公"的角度出发,虽然他的决策谈不上是百分之百的全部正确,但从未因一己之私而施一时之权。所以,杜奇和林启航在工作上的颇多争辩,正成为两个人的性格互补:林启航弥补了杜奇的过分谨慎,杜奇又能时刻提醒林启航的急躁情绪。这两个人,不可谓不说是事业上面的最佳搭档。所以面对林启航坚决反对胡龙的改革方案,杜奇虽然未直接表示支持林启航,但他在内心是完全赞同林启航观点的。药品毕竟是关系到民生的特殊商品,非同儿戏。如果胡龙拿任何其它行业来做试点,他或许还能接受,惟独是拿医药行业作为试点,多少让杜奇担忧。尤其是胡龙提出的资质杠杠,明眼人一看就知道,完全是为"康尔"独家服务的,他担心03年的那场灾难又会重演。

    以前胡龙和杜奇的交往比较平淡,偶尔在市里经济会议上照个面,其他时间基本没有什么来往,所以胡龙一时看不清楚杜奇的真正立场,只是根据其他同事所反馈上来的信息,并没有证明杜奇和林启航是同一条船上的。

    胡龙由于一时看不清楚杜奇的真实面目,而且杜奇和林启航又是同学,为了对外表现出此次的人事变动并非针对林启航,所以对杜奇这样"立场看不清的同志",他考虑还是不去动为好,因此让杜奇依然担任经贸委的副主任。

    但是,让胡龙对杜奇产生极度反感的原因,正是出在此次深化医药改革的问题上。胡龙为了加快市医药公司的民营化改革步伐,更好的讨好金大海,在框定了"康尔"独家竟标的前提下,根据吴理的意思,召开了会议,决定成立资信小组,对"康尔"进行"全方位"的考察。

    在会上,杜奇却一改以前书生脾气,反对的态度变得异常激烈。他完全不同意将"康尔"作为参与此次深化医药改革的民营企业。他说,"康尔"曾经给巴山市的人民带来的是SARS所无法带来的更深的心理恐慌,让这样一个有不良记录的企业,来掌控关系巴山市五百万人生死大权的医药批发行业,这是让他无论如何都无法接受的。杜奇认为,虽然自己在上次医药改革方案中采取支持的态度,那是因为他从两个方面去考虑:第一,是掌控权还在国有企业手中,"康尔"在医药公司的股份只占百分之四十九,基本上没有决定权;第二,纵观市医药公司在预防SARS战斗中的作为,的确让人失望,这样的企业不改革是不行了。而且让"康尔"入股市公司,还能给正在急需货款的国有企业注入资金。但是这次却不同,这次是关系到医药公司批发的掌控权问题,自己无论如何不能沉默,否则他担任的这个经贸委第二把手就完全失职了。因为这次的改革方案已经超出了自己的基本底线,他是无法选择沉默的。沉默意味着背叛,背叛国家背叛人民对自己的信任,背叛党和人民把神圣的权力赋予自己。面对可能预见的危险,自己抱着放任态度,那么对他来说,就连自己的良心都过不去了。

    因此,当胡龙一提出让"康尔"掌控市医药公司的建议,并要进行所谓的资信,杜奇立即坚决反对,这让胡龙有点措手不及。谁都招呼过了,惟独在他的身上出问题。胡龙原本以为杜奇此次对他的建议,会像以往的决定一样至少持保留态度,所以在知会其他同志的时候,把杜奇给遗漏掉了。当然,胡龙抓住了会议的原则:少数服从多数,还是顺利让这个决议得到通过,只是应杜奇的要求,将其保留意见写入了会议的记录中。

    这次小小的虚惊,让胡龙想想都后怕,如果这样的"死火山"不进行适当的处理的话,随时都有可能再次爆发,对自己在市经贸委的权威是个威胁。胡龙决定单独找杜奇谈谈,再相机行事。

    在胡龙的办公室里。

    杜奇戴着一副厚厚的眼镜,一身透露出的是一副学者的气质,手边拿着一卷文件,一本正经的坐在胡龙桌子前的沙发椅上,等着胡龙开口。虽然杜奇比胡龙小,但是胡龙还是很恭敬的称呼他为老师,起初杜奇觉得不可思议,诚恐得很,一直请胡龙不要这样称呼自己,"我怎能当得起胡主任你的老师呢?别人听了岂非笑掉牙?"但是见胡龙就是不改,对他的称呼如此执着,就随他去了。"爱叫什么,你就叫什么吧。反正这不是原则问题。"杜奇想:我才不愿在这种无聊的事情上浪费精力呢。

    "杜老师,你发表在中央党报上面关于国有企业改革的新思路的论文,我看了,写的很好嘛。"胡龙在埋头翻找发表杜奇文章的那份报纸,边说道,"我今天请你来,是想再次听听你关于我们这次将市医药公司作为国有企业深化改革的试点单位的看法。请你详细说说,好吗?"胡龙装着一脸虚心诚恳的模样。

    "对于将市医药公司作为此次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试点,我是有不同意见的。"杜奇扶了扶眼镜,开门见山道出自个儿的观点,"虽然医药公司的改革可能会给我市的新改革浪潮起到一个很重要的推动作用……"

    "哈哈,这点说对了。"胡龙听杜奇说"医药公司的改革可能会给我市的新改革浪潮起到一个很重要的推动作用"赶快插话肯定,并从压在办公桌底层的一堆文件中抽出一份报纸来,"找到了,杜老师你看看是不是这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