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文学 - 历史小说 - 民民小说大学在线阅读 - 第五十五章人生、社会哲学

第五十五章人生、社会哲学

    第五十五章人生、社会哲学

    5—71正青智者问子曰:“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子曰:“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步石答:现在强调法制思维,很好,那石就一根筋,问:礼在法制思维里属于什么?

    在法制思维里,礼属于什么?答:法。

    礼是成法,并作为经验作为文化受到法制思维的重视。

    礼是既定的生活方式,如果追求人的生活不可以没有。

    听说刘邦取得天下而入主皇宫,君臣如同村夫嬉笑玩耍而扭作一团而不成体统。这个体统就是礼或要靠礼来实现和维持。后来便制作礼仪,从而使得宫廷有了秩序。

    所以礼的本质是通过既定的方式方法而实现生活秩序与生活效益最大化。

    很显然礼对文化有要求,即普及与自然化对礼很是关键。比如你一个人做出一个行为举动你自己说是礼但人们不认可,没用的。那么意味礼有守旧性,礼的守旧性给社会进步可能带来阻力,文化阻力、大多数人不配合的阻力,如何避免?

    用法制思维避免。因为你把礼视为法而不是视为道德不视为大多数人的意见,改变就变得容易而自然了。

    有的人讲了,有的时候很困难,答:那是因为大多数人没有认为有什么不好,你想改变,你可以我行我素,但莫将一己主意强加他人。更不要梦想颠覆什么文化,那样枉劳无功有害。石告诉你一个颠覆文化的好办法,那就是消灭文字和语言,你能作到吧?所以你这样一想实际已经是一个狂妄的人了,你知道吗?

    再次提醒注意论语的文体,而这两句都是属于独白。对于独白,我们更可以对其抽象。

    (1)礼:形象—礼仪、礼节。抽象—制度。

    (2)诗:形象—诗文。抽象—理论。

    (3)乐:形象—舞蹈、音乐。抽象—快乐与幸福。

    所以,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形象——

    (1)在宫廷里的每次的娱乐活动,都是首先以朗诵一篇文章为开场白,使人们的思绪、情绪调动起来、统一起来而产生共同追求一个完整的活动的愿望并有了文章所启示的共追求的活动目标。于是行动跟随思想也兴作起来。

    (2)成员都兴作起来了,于是以文章的理论为指导方针,相互行礼,活动也因为礼而得到维持而持续下去即“立于礼”了。

    (3)礼行得好,情谊就会自然滋生,人们更愿意持续地相处,但不能是仅仅行礼,而应该适时地满足成员享受的欲望而进行歌舞与音乐。人们于是沉浸其中,整个活动过程完整成功。

    比如:一次交谈活动,交谈双方要有一个共同的话题宣布出来;要用礼节维持交谈的持续;达成共识握手言欢为成功而结束。

    抽象:社会,发展在于理论;生活在于制度;成功在于快乐。

    所以我们要不断创新理论并宣传到位深入人心而成为人民的共同行动指针、追求目标并激发人民共同生活美好愿望和参与其中的激情。要用法制来维持一个公平公正的稳定社会;要搞好经济建设、和文化建设,国家越来越富强,人民生活越来越丰富,人民实现愿望、更加幸福而快乐,就有了不断的成就成功!当然这是一个循环的发展式。

    盛东风:知你的“反哺”就是做好的演绎,演绎在本质上并不能创新,但在这里你给人创新的感觉了。步石回礼:盛兄的话既是将我的军,也是给我说明的机会,孔子的这句话本身就是金子,所以我并没有贴金,只不过是擦亮罢了。还创新呢,就连演绎都算不上的,因为石是从前人那里收集来的:

    三个乐:

    (1)奏乐——一个人拿棍子按一定的规律“揍”一个特殊的器皿——形象的。

    (2)音乐——奏乐出声,声可以认为是形象的;人并不是回音,而是用心灵感应,就是有情,情是抽象的。人听音乐是形象与抽象合体的。

    (3)快乐——完全是情了吧?即是抽象的。

    石只是收集、与现代词汇认亲连接、整理而已。

    进一步抽象:

    国家的“歌”——生产,经济建设。

    国家的“舞”——军队,国防建设。

    国家的音乐——文化、教育、艺术、体育、旅游什么的。

    肯定有很多网友不喜欢不理会石上面的形象比喻,更不理解把比喻说成了抽象。那么他们一定不能理解西方哲学为什么把牢笼中的囚徒看见火把的影子而得到的“洞见”说成抽象理论,也就并不明白什么是抽象思维了。洞见是认识论的根基吧?

    如果这样说“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可能比较好接受:

    发展始于理论;制度维持社会;快乐说明成功。

    孔子的对一个人的“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的要求比较全面了。

    圣贤学问是天下学问,天下人皆可学皆可问,这其实也是老百姓的一项根本性的权利,那就是对于圣贤学问的话语权!什么是学问:

    ——答:学习、研究、质疑、再学习、再研究、再质疑,如此循环往复,绵绵兮!到永远!为什么在封建社会圣贤会害人?不是圣贤害人,而是圣贤学问的解释权话语权不在老百姓!动词的“学问”所代表的cao作总是在cao作名词的“学问”所代表的内容。好比动词的思想所代表的cao作总是cao作名词的思想所代表的内容。

    思想在思想什么?在思想思想。思想有演绎与创新。

    志:意志、志向、理想,中国人追求的终极目标——得道而成为真人(鬼谷子)。

    据:占据、具有、拥有。

    依:依据、依靠、标准、原则。

    游:熟练使用、熟练掌握各种。才能全面。以致于在世界上所到之处都游刃有余。“油滑”得很。游:最低为畅游。

    理解一、按传统文化,道最好是意会。

    志于道——立志追循道(意思成心要做真人)。

    实现的方法:

    据于德——拥抱道的性质—德,即培养仁心而掌握知识。为行动做好“人之力”准备。

    依于仁——务必归依仁心,即在行动前就要具有一颗仁慈的心,即仁为行动原则。因为你有知识,万物你认识,那么万物都暴露在你的面前,你是饥饿的眼神还是帮助的心情?如果你再有实践技术,那么你既能有益于人也能加害于人,要让仁心来作出正确的选择。

    游于艺——熟练掌握各种技术技能。

    将道理解为事业,将艺理解为文艺。

    理解二:立志开创某项事业;为此把握科学理论和科学技术;归依仁慈的心灵;兴趣广泛而能畅游艺林!即建设豪迈的事业和高雅的生活。

    有人将德和仁理解为有道德和有仁义。问题就来了,难道有道德了,还没有仁义?为什么要重复呢?孔子讲话就这水平?

    绝大多数人都有仁心,可是有的人用在事前事中,而有的人用在事后,用在事前事中,做了好人好事。用在事后,常有后悔与愧疚。——问心有愧者还有仁心。——孔子强调用在事前事中,即依于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