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文学 - 历史小说 - 民民小说大学在线阅读 - 第十七章却语、开合、关键、反应、枢机

第十七章却语、开合、关键、反应、枢机

    第十七章却语、开合、关键、反应、枢机

    4—9盛东风问《中经》(却语)

    却语者,察伺短也。故言多必有数短之外,议其短验之。动以忌讳,示以时禁,其人因以怀惧,然后结以安其心,收语尽藏而却之,无见己之所不能于多方之人。

    步石答:这是在谈关于交谈对象的选择与却语。苏专家认为交谈对象是要选择的,其原则是他要有中正思想,因为中正者自然不会偏激、偏执。这样才可以交谈,特别是与他谈正事。他将这一项作为选择人才的重要标准。谈到仁义,就主张一味忍让,谈及进攻,就主张往死打,打完再说,那么找你商量还有意义吗?交谈的过程同时也是情感交流的过程,谈到友情,谈着谈着,恨不得立马建立割头之交;谈及怨气,谈着谈着,恨不得立马要人脑袋。反正都是小命不保,何必呢?石遇到有人一再追问石“为什么不正面回答他的问题”,原因很简单嘛,因为从你第一次发言,我就判断出你是一个偏激之人啊,所以我并没有择你为我的交谈对象,怎么会回答你呢?受到尾追,那只能是进行却语了。

    何谓“却语”?

    却语是一个人应该去掉的语言,语言来自思想,即又是一个人思想认识方面的缺点。由于却语的存在,造成言多必失的现象。所以自己要慎言吗,同时要注意观察别人的却语。他多言如同当众数他自己的短处,要议论他的这些短处并加以验证,用忌讳触动他,证明他触犯时政禁令,待到他感到害怕再安慰他,让他安顿好他的那颗躁动不安的心、收起不当言论加盖秘藏而除却掉,再不见他将自己所不能言论的东西公之于众。所以,却语又是我必须要他去掉的言论,是我除却他的我认为对我不利的言论。却语即主动控制舆论。注意用慎言杜绝却语以避免将自己的无能之处暴露在众人面前。

    却语与无能相联系,你说却语,别人将要却语,不理你是第一步,既是提醒也是酝酿。

    交谈三步曲:第一步,如同朗诵一篇记叙文。第二步,夹叙夹议。第三步,如同一篇议论文。

    所以,言论要与时机吻合,否则哪怕你说的是真理,也会被归于却语。有人谈话动辄忘记宗旨,远离主题,将交谈变成闲谈,闲谈变为扯淡。

    有人交谈就是一人言,将对方变成倾诉对象甚至垃圾桶,根本没有收到交谈的集思广益的效果。谈话内容重复是交谈的一个大忌讳,因为你浪费双方的时间和精力,更严重的是意味你已经无新,这种无新很可能是因为无能,你很可能失去参议资格。论坛发贴的本质是交谈。有人谈话喜欢用固定的表达式,以显示自己的风格,但有重复的嫌疑,弄不好成为却语,举一问答式的例子:

    小时侯,夏天闷热无空调,难以入睡,但户外的猫却“喵,喵”地叫个不停,按村子的方言,很象在问:“明了?”“明了?”,但并无别的猫回答,只是搞得人更难入睡,心里想也不是春天你老叫唤什么呢?那么第二天中午睡一个午觉吧,但大树枝头的夏蝉却“知了”,“知了”叫个不停,好象在回答昨晚猫的问题。这自然构成猫蝉问答式:

    问----------------------答:

    明了?明了?------------知了,知了。

    它的不善基因在于——失道。这是危险的,人用这个表达式,应该有所革新:

    问-----------------------答

    明道了?明道了?-------知道了,知道了。

    人与人交谈的本质——集中智慧而认识道!同志们:不要拿交谈当儿戏啊,一番交谈你的机会来了还是枢机断了?

    4—10盛东风问捭阖第一

    粤若稽古圣人之在天地间也,为众生之先。观阴阳之开阖以名命物。知存亡之门户。筹策万类之终始,达人心之理,见变化之朕焉,而守司其门户。故圣人之在天下也,自古及今,其道一也。变化无穷,各有所归,或阴或阳,或柔或刚,或开或闭,或驰或张。

    步石答:此篇可以被解读为“论人为开合”

    宗旨:行动!按规律行动!规律:阴阳交替、一而无穷!

    说,查阅历史,圣人与人民大众同在天地之间,但他们重视并勇于先知先觉、成为先知先觉和领导者。他们通过观察阴阳开合现象来判断事物,从而认知事物存亡的关键,计算并预测万事万物变化过程及其始终两端,进而通达人心之机理,及时了解事物发生变化的预兆以从容把握事物发展变化的关键。所以说圣人处理天下大事,自古至今,其所用的方法是一样的。事物万千而其变化无穷无尽,然而又各有归属归类:或者归属阴,或者归属阳;或者柔弱,或者刚强;或者开放,或者关闭;或者松弛,或者紧张。

    4—11盛东风问反应第二

    古之大化者,乃与无形俱生。反以观往,复以验来;反以知古,复以知今;反以知彼,复以知此。动静虚实之理,不合于今,反古而求之。事有反而得复者,圣人之意也,不可不察。

    步石答:宗旨:反思收获反应,圣人先知先觉的逻辑和基础。

    说,在远古就已经开始而一直持续而达遥远未来的大变化大造化,如果说它有现象的话,那也必将是大象,但大象无形啊!所以直接说大化与无形共生。要观察大化的大象,必须回头观察以往,再掉回头观察未来。回头是为了认知过去,掉回头是为了认知今后。回头为了认知曾经而又掉回头是为了认知现行啊。人,有行动有静默、有虚有实,那么人们曾经采用的指导动静、虚实的理由可能已经不合现今,要逆传统思维而求得理解。事物因人的思维的逆向、思想的转变而获得新生,这是圣人的意见,不可以不认真对待。那么圣人的理论、主张、观念,后人不可以不反思。

    4—12盛东风问内揵第三

    君臣上下之事,有远而亲,近而疏;就之不用,去之反求;日进前而不御,遥闻声而相思。事皆有内楗,素结本始。或结以道德,或结以党友,或结以财货,货结以采色。用其意,欲入则入,欲出则出;欲亲则亲,欲疏则疏;欲就则就;欲去则去;欲求则求,欲思则思。若蚨母之从子也;出无间,入无朕。独往独来,莫之能止。

    步石答:宗旨:处理事务,先要打开事务,不能入内,不能理事。

    说,君臣分上下的合作之事,有的距离远却很亲密,有距离很近却很疏远,有的在身边却不被使用,有的在离去之后还再受到邀请。有的每天都能来到君主的跟前却不受欢迎,有的距离君主遥远却经常被提及而被思念。凡事都有它内在的门结,在人这里它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他人必须解开这个门结才能进入,平素里人们之间的因关系而结合各有原因。或以道德结合,或以朋党结合,或以钱物结合,或以封地方式结合。掌握并运用人与人之间关系的性质,那么就能打开人的关系的门结,自然地想进就进,想出就出,想亲近就亲近,想疏远就疏远,想接近就接近,想离开就离开,想要求就要求,想考虑就考虑。就象母蜘蛛率领小蜘蛛,出洞没有时间规定,入洞没有征兆显示,整个一个来去自由,谁也无法制止它。

    4—13盛东风问抵XI第四

    物有自然,事有合离。有近而不可见,有远而可知。近而不可见者,不察其辞也;远而可知者,反往以验来也。XI者,罅也。罅者,涧也。涧者,成大隙也。XI始有朕,可抵而塞,可抵而却,可抵而息,可抵而匿,可抵而得,此谓抵XI之理也。

    步石答:这是一篇谈论社会裂痕的文章。宗旨:关注罅。

    说,物有自然,事有合离。有近而不可见,有远而可知。近而不可见的原因是没有考察他的言辞;远而可知,是因为相互往来、相互体验了。XI就是罅,罅就是器皿上的裂痕,裂痕往往会由小变大的。当裂痕的预兆出现就及时用抵挡之办法,可以使裂痕闭塞、消失、停止扩大,可以通过抵触裂痕处而掩盖,可以抵触裂痕处而有所获得。这就是抵隙的原理。

    4—14盛东风问持枢

    持枢,谓春生、夏长、秋收、冬藏,天之正也,不可干而逆之。逆之者,虽成必败。故人君亦有天枢,生养成藏,亦复不可干而逆之,逆之虽盛必衰。

    此天道、人君之大纲也。

    步石答:宗旨:天道不可以违反。自然的运作之道怎么能违反呢?人再怎么大,大不过天子罢了。

    说,话说春生、夏长、秋收、冬藏,天之正常运作使然,它是不可以被干扰而逆反的。逆反的人,虽然成功终于失败。任何事物都有它天赋正常运作机理、关键即天枢。所以统治者亦有天枢啊!那就是对天下人民的生成、培养、成熟、储藏的正常运作具有不可推卸的责任。人民运作的机理、关键不可以干扰、逆反,否则虽然兴盛一时也必然衰败。

    此为天道,治理国家的基本纲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