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文学 - 历史小说 - 孺子帝在线阅读 - 第一百四十三章 传言制造者

第一百四十三章 传言制造者

    韩孺子做好了硬闯的准备,如果连自己人这一关都过不去,所谓守卫碎铁城、引诱匈奴人就是·

    带兵封堵城门的将官有三十几位,其中两位的军职比韩孺子的中护军还要高一级,他们更不打算退缩。

    为了“挽救”大批勋贵子弟,军中将领分为两伙,一伙堵门,一伙去求见大将军,务必要将自己的亲人留在城内。

    天就要黑了,入夜不久城门将会关闭,即使有出城令牌也没用,韩孺子决定再等一会,如果柴悦不能及时赶来,他就会让自己的部曲士兵冲锋。

    他调转马头望了一眼,还好,勋贵子弟们没有乱,离韩孺子不远,崔腾坐在马上冷笑道:“看你能横多久。”

    韩孺子不理他,对身边的张有才说:“去大将军府,看看柴悦怎么样了。”

    张有才领命而去,韩孺子的部曲共有两只百人队,他让一队继续监督勋贵营,另一队聚到前方,在他身后排列成四列,随时能够冲锋。

    他的举动把大家都吓了一跳,只有部曲士兵们毫无畏惧,快速排列队型。

    城门前的几十位将官互相交头接耳,没多久,一名军吏驰马过来,大声道:“请中护军大人过来一谈。”

    韩孺子对东海王说:“你去。”

    “啊?为什么……既然你下令了。呃,给我一句准话,你到底想要什么?”

    “天黑之前我必须带着所有人出城,就驻扎在城外河边的部曲营,没有多远。他们若是让路,我很感激,若不让路,我就要带兵冲出去。”

    “你可没有大将军的令牌。”东海王提醒道。

    “他们也没有。”

    东海王无奈地摇头,拍马上前,去与堵门的将官们谈判。

    韩孺子再次望向勋贵营,事实上,最大的麻烦是这些人,将近五百名勋贵子弟,再加上差不多同样数量的随从,近千人发生混乱的话,他带的这点人可弹压不住。看·

    必须让这些人明白逃跑将要付出惨重代价。

    韩孺子拍马来到崔腾面前。

    不知是有人暗中提醒,还是在危急时刻变得聪明了,崔腾一句脏话也不说,反而笑道:“妹夫,你可真威风啊,要真打吗?把刀还给我,我跟你一块冲。”

    “你的五日监禁还没结束。”韩孺子冷冷地说。

    崔腾马上点头,既不发怒,也不挑衅,韩孺子想要杀鸡骇猴,结果这只“鸡”比猴子还要老实。

    韩孺子盯着崔腾看了一会,崔腾嘿嘿地笑,越发显得无辜。

    韩孺子没办法,只好另寻目标,目光转动,可那些平时嚣张跋扈的勋贵子弟们,没有一个离开队列,要多规矩有多规矩。

    韩孺子这才发现,根本用不着杀鸡骇猴,这群“猴”已经被吓住了。

    他有点纳闷,自己并没做什么,只是小小地惩罚了一下崔腾,按理说不至于产生这么大的威慑力,可事实摆在眼前,众多勋贵子弟全都骑着马原地不动,反倒是他们的随从,一个个露出惊讶之色。

    事有蹊跷,韩孺子没处询问,于是本营军吏下令,命他们整顿队形,众多随从退到后方,勋贵子弟排成四列,与部曲士兵连在一起。

    他的命令得到执行,没有半点违逆。

    韩孺子回到队伍最前方。他这边的队伍不停调动,引起了对面的注意,那些堵门的士兵开始紧张了,勋贵子弟敢冲锋,他们可不敢真挡。几十位将官更是慌乱,围着东海王说个不停。

    没多久,东海王回来了,“他们就一个要求:等大将军的命令,倦侯不可自行其事。”

    “我只等到天黑。”韩孺子说,即便没有大将军的令牌,他也要出城,倒不是倔强,而是知道做事必须彻底,半途而废会毁掉他刚刚建立的威望。

    东海王上前一点,小声道:“真是奇怪,他们开始还挺强硬,不知怎么回事,突然就软了下来,好像……好像以为你·”

    “我能做什么?不就是当诱饵吗?”

    东海王干笑两声,“你永远也想不到传言有多夸张。”

    “你说他们突然改变态度,哪来的传言?”

    “我也奇怪,传言好像是从天上掉下来的。”

    柴悦终于在天黑之前与张有才一块赶到,带来大将军的令牌与手谕,勋贵营可以正式出城了。

    堵门众将官有了台阶之后立刻撤到两边的街巷里,让出城门。

    直到整队人马都走出城门之后,韩孺子才放下心来,向柴悦问道:“为什么耽误了?”

    “众将领不同意倦侯带勋贵营出城,我跟他们争论了一会,大将军才终于力排众议,决定放行。”柴悦真是卖力了,额头上全是汗,看着一队队整齐的勋贵子弟,他也有点纳闷,“真难得,他们居然没闹事,不对,是倦侯治军有术。”

    柴悦显然不太擅长讨好上司,夸奖倦侯时颇显生硬。

    不管怎样,韩孺子带着勋贵子弟们来到城外的部曲营,与城里的大军相对隔离,不怕有人乱跑了。

    留在城内收拾东西的随从们很快也出来了,重新搭起几天没用过的帐篷。

    入夜之后,韩孺子连续接待了五拨勋贵子弟,一天前还想方设法要回京过年的他们,突然全改了主意,自告奋勇要去守卫孤城,务求与匈奴人一战。

    韩孺子旁敲侧击,用尽了手段,也没弄清变化的原因,这些人自己好像也不知道传言从何而来,也不肯将传言明白说出来。

    东海王来过一次,皱着眉头说:“也不知道是谁制造的传言,说你得到朝中大臣的支持,立功之后就会取代韩星担任大将军,明年彻底击败匈奴人之后,回京就能……”

    回京就能重当皇帝?韩孺子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他们相信这种事?”

    东海王正色道:“有什么不信的?往前几年,武帝在世的时候,谁要说前面两位太子的后代还有机会称帝,肯定会被大家笑话,结果怎么样?桓帝的两个儿子还活着呢,帝位却落入他人之手。”

    时至今日,东海王说起这件事情仍然愤愤不平,“局势不稳的时候,任何传言都有人相信,关键问题是,制造传言的人是谁?”

    东海王没打听出来,韩孺子更是无从猜测,林坤山不在城内,否则的话,他倒是值得怀疑。

    韩孺子还是将林坤山找来,对他说了这件事。

    林坤山想了一会,突然笑道:“不管这人是谁,都在讨好倦侯,等着吧,他早晚会来找倦侯领功的。”

    第二天,韩孺子进城见韩星,正式领命要去守卫碎铁城,以引诱匈奴人。

    这是一个需要紧密配合的计划,韩星终于证明自己并非无能之辈,叫来大批将领,做出极其详细的规划,埋伏、传信、拦截、打探匈奴军情、粮草运输以及备用兵力等等,全都安排得妥妥当当,让任何人尤其是倦侯提不出疑问。

    韩星真的需要这场功劳,但他本人不能参加,必须留在马邑城迷惑匈奴人。

    柴悦被任命为参将,辅佐倦侯执行计划,粮食官、传令官、旗牌官等等也都由大将军指派,统统接受镇北将军辖制。

    第三天,又花了一天时间完善计划。

    韩孺子还没到碎铁城,对它已经有了许多了解。碎铁城里有一只驻军,大概一千人,的确都是老弱病残,韩星收回清卫营,又分配给韩孺子两千名真正的精兵,加上部曲将士一千人、勋贵子弟及随从一千多人,碎铁城将有五千守军。

    事情就这么定下来了,大楚军队虽是千疮百孔,却还没有完全朽掉,仍能执行复杂的伏击计划。

    韩孺子即将率兵出发,他从南北两军请调的数人,将在神雄关与他汇合。

    拔营前的晚上,那位制造传言的人终于来“领功”了。

    崔腾还处于监禁之中,那些时常受他欺负的勋贵子弟总算松了口气,张养浩脸上的青肿消失了,他在入夜之后很久才来求见,再晚一会,韩孺子也要睡了。

    张养浩有点迫不及待,几句客套话之后,他说出了实情:“倦侯是要做大事的人,何不广招贤俊,以为羽翼呢?”

    “一次伏击而已,算不得大事。”

    张养浩笑道:“抗击匈奴人当然是小事,我是说……真正的大事。”

    韩孺子明白过来,冷淡地问:“是你在传播谣言?”

    “呵呵,当时军心不稳,人人都在猜测倦侯为什么突然间变得严厉起来,又为什么能得到大将军的重用,我不过做了一点暗示,他们就信了,而且传得很快,根本不需要我的传播,这说明倦侯深得人心。”

    韩孺子原以为张养浩只是一名缺少眼力的莽夫,现在才明白,这是一个彻头彻尾的赌徒,输得越惨,押注越多,不死不休。

    就是从这一天起,韩孺子将张养浩列为需要重点警惕的目标,这样一个赌徒,实在不值得信任,还会惹出大麻烦来。

    但是现在,韩孺子只是轻轻哼了一声,“人心?人心都在京城,不在我这儿。”

    张养浩大喜,倦侯在抱怨,就说明他真有大志,上前两步,轻声道:“不知倦侯注意到没有,勋贵子弟也分三六九等,像崔腾那种人,只是纨绔子弟,平时嚣张,真到用时一无是处,反而是那些地位低点儿的人,比如我,比如柴悦,只有建功立业这一条路可走……”

    “你是辟远侯的嫡孙,还担心什么?”

    “我祖父只会打仗,不懂人情世故,在朝中没有根基,我就算继承侯位,也是受欺负的辟远侯,跟归义侯一家没啥区别。”

    张养浩扑通跪在案前,激动地说:“倦侯若有大志,我愿为倦侯效犬马之劳。”

    这不是张养浩第一次表露忠心了,韩孺子神情严肃地盯着他看了一会,问道:“像你这种人很多吗?”

    “多,在勋贵营里至少占一半,只是平时不显山不露水,没人注意罢了。”

    韩孺子忍不住想,如果杨奉在这里,会做出怎样的建议?遥想当年,太祖韩符又是如何以布衣身份笼络到第一批追随者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