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 不及我儿
衰老而高傲的孔雀,插了一头的“花翎”,此刻也得俯首相向。 穆王妃只免了萧诗诗的礼,却并没有阻止萧家夫人。让她结结实实地行了个大礼。 另两位侍妾庄夫人和李夫人也是官吏家庭出身,其母亲倒也礼仪甚全。此次八位夫人齐聚,小夫人暗暗较劲,老夫人也不甘落后,彼此打量着,心下相互惦量。 穆王妃早就有心理准备,寒暄了不少时间,一一都照顾到,绝不厚此薄彼。 然而,无论是穆王妃的身份,还是善国公之女的出身,都意味着她只会与这些官吏妇人客套一番。客套之后,她便完成了穆王交给她的任务。 许她们各自在女儿屋里留个膳,已是王爷和王妃莫大的恩典。 走出行云殿的时候,几个女人显然不愿意错过这个难得的机会,母亲辈的以相互恭维和吹捧为主,女儿辈的知根知底,反而并不多话。 要说萧家的“高龄孔雀”眼高于顶,倒也不尽然。她虽做出一家独大的姿态,到底走在路上还是瞅空朝海棠看了好几眼。 回到凝晖阁,东西两殿。 东殿里,萧夫人鼻孔朝天哼一声:“不及我儿。” 西殿里,崔夫人拍拍海棠的手:“不及我儿。” 海棠道:“论美艳,再无人比得过东殿,娘也要实话实说嘛。” 谢氏撇嘴:“我当然是说的实话。王府里头,女人可不仅仅看美艳。我儿大方明朗,我看比她矫情的样子强。” 你万万不能跟一个正在夸自己孩子的母亲争,哪怕你就是那个孩子,你也要相信母亲永远正确。 这天的午膳是海棠进王府以来,在自己屋里吃得最好的一顿。厨房传菜的来了两拨,将暖阁的膳桌放得满满当当。 一看这膳食,谢氏更满意了。女儿在王府吃得很好啊! “到底是王府的气派,所以把你养得更红润了。” 她能这么想,海棠也高兴。她不想让母亲觉得自己苦,而她自己,也的确不觉得自己是在受苦。 “府里的厨子会翻花样儿。不过,今日也是因为娘过来,菜色又增了。” 菜再好,当娘的也并不是为了自己的口舌之欲,重要的是王府里头不亏待女儿,就都是好的。 谢氏观察了半日,除了女儿的肚子没赶上东殿,别的好似都不差。 临走时,谢氏恋恋不舍:“不知道这回见了面,下回又是何时了。” 海棠一直将谢氏送到大门口,终不能送出门去,只搂着谢氏娇笑:“娘别挂念,下回再来,保管女儿又胖了,娘只别不认识女儿就好。” 谢氏眼泪扑簌簌地掉:“你就是胖成球,娘也一眼看穿你。” 门口的小厮过来,说轿子已备好,谢氏不敢大声哭,忍了眼泪,一步一回头。望见海棠倒是笑语吟吟地站着,不免骂一句“没心没肺的丫头”,然后泪涔涔上了轿。 只待轿子一走,海棠忍了半日的泪便似绝了堤一般,止也止不住。 碧云拿了绢子替她擦拭,温言相劝,海棠半句听不进去,脑子里全是谢氏的嗔怪。只要能和母亲在一起,便是天天给她嗔怪,女儿也是愿意的啊。 “你怎么了?” 一个清脆的声音响起。 海棠泪眼婆娑地看去,却是个清丽的小姑娘,约摸十四五岁,一脸天真地站在跟前。 “你是……”瞧着有些眼熟,却想不起来王府里有这么一号人。不是侍妾,看穿戴亦不是哪个亲戚家的姑娘,要说是丫鬟,府里的丫鬟衣裳又不是这么个式样。 “我叫楚潆,是西夹弄院子里楚先生的女儿。” 海棠心中一怔,倒忘了哭泣。这位楚姑娘她可听说过,以后是要有一番故事的人。只是上辈子光听传说了,无缘见面,这辈子可真是奇遇,还让自己给碰上了。 不由多打量了几眼,只见楚潆明眸皓齿,算不上美貌,却透着一股机灵可爱。 见她正捂着嘴微笑,突然脑子里闪过一个画面。 “我见过你!” 楚潆笑道:“对啊,上回在皇宫东角门。” 那次,海棠偷偷吐了一个核,被楚潆看见,还捂嘴直乐呢。 海棠想起自己眼角还挂着眼泪呢,一边擦,一边不好意思地说:“楚姑娘见笑了。”
“你是哪位啊?我见你两回,一回笑,一回哭,真是有缘呢。” 碧云听她说话娇俏可爱,便替海棠答道:“这位是府里的崔夫人。” “原来是崔夫人,失礼了!” 楚潆只觉得眼前这个姑娘也比自己大不了多少,没想到竟然已经是王府的侍妾,有点意外。 “楚姑娘别见怪,我刚刚送母亲回去,一时忍不住才哭了。”海棠解释。 楚潆却有些伤感:“崔夫人还能见着母亲,我三岁就没了娘。” 海棠想,你虽三岁没了娘,可你有将你视作掌上明珠的爹,以后还会有一个叱咤风云的相公,岂不是比我这个倍受冷落之人要强多了。 “对不起,楚姑娘,我不知情,引你伤心了。眼下我回屋,往后若不嫌弃,欢迎来凝晖阁玩儿。” 凭直觉,她喜欢楚潆。这个姑娘天真烂漫,与进王府前的自己,实属同一类人。 “可以吗?”楚潆歪歪脑袋,“我爹忙,也没空陪我,我一个人在屋里无聊得紧,我当然不敢嫌弃您啊,我还怕您嫌弃我呢。” 楚潆要是知道自己以后的人生有多精彩,就一定不会有这样的疑问。 嫌弃? 谁会嫌弃禁军统领夫人呢? 话说谢氏回了家,好不容易等到崔国桢从翰林院回来。 崔国桢自然头一句就是问宝贝女儿。夫妻二人说得又哭又笑的,连晚饭都差点忘记吃。 又听说穆王竟允许海棠和家人来往,崔国桢心放下一半。说明穆王并没有因为自己的一番直言而伤感情。 他对谢氏道:“我虽不能站在大殿之上、位列文武百官,但那里每天三呼万岁之后,谁昧了良心、谁触了龙颜、谁执了正义,翰林院没有不知道的。” 谁说不是呢? 历来入了内阁的那些宰辅们,哪个不是翰林出身。别看翰林们品阶不高,但翰林院却是官员的人才库、帝王的智囊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