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文学 - 历史小说 - 汉末苍天在线阅读 - 第一百一十四章 政令

第一百一十四章 政令

    姬平一看这三人神色,就知道这三个鬼脑子的家伙从卢植一声“先帝”中猜到了自己的身份。【】

    这三人中,崔钧崔州平颇有急智,姬平听过他的一则轶事。

    崔钧的父亲崔烈乃幽州名士,但在灵帝卖官鬻爵时,时任廷尉的崔烈通过灵帝的傅母程夫人,花五百万钱买了三公之中的司徒一职。自此,崔烈名望衰减。

    久之崔烈心中也不自安,便问儿子崔钧:“吾居三公,时人如何议论?”崔钧回答:“父亲年少时就有英名,又历任卿守,本就该位至三公,然如今做了司徒,却令天下失望。”崔烈追问:“这是为何?”崔钧丝毫不给老头面子:“天下人嫌你铜臭。”崔烈大怒,抡手杖追打崔钧,崔钧狼狈而逃,崔烈在后面骂:“死小子,父杖而跑,孝乎?”崔钧毫不示弱:“舜之事父,小杖则受,大杖则走,非不孝也。”烈惭而止。这也是铜臭典故的由来。

    至于徐晃,历史上是有名的智勇双全,魏国的五子良将之一,自然也有很脑子。

    除了这二人,另一个少年,却是贾诩的幼子贾玑,当初与贾诩一道镇守小平津关,后贾诩随董卓进击河内,留下贾玑在小平津。姬平随后便袭取了小平津,贾玑在此役与士兵一并被俘,带到东垣县后,被皇甫郦认了出来。

    姬平回来后,有两件事颇为惊喜,一是惊喜卢植居然收降了徐晃,二就是这贾玑了,这小家伙虽不如贾诩,却也是个好苗子。何况有贾玑在手,自己日后应对贾诩便多了颗定心丸,或许能将这老货拉过来也不一定。

    这次行动,姬平便把徐晃和贾玑都带上了,一方面观察他们的能力和性格,另一方面也是拉拢和培养他们。

    看着崔钧和两个小家伙脑子都是如此机灵,姬平也颇为高兴,当即朝三人道:“此事不必宣扬。”

    “是!”三人激动的回大礼应道。

    这时,卢植也反应过来了,看了看三人,不由后悔失言,忙向姬平告罪。

    看到姬平确实没怪罪,卢植这才默然。

    一旁的袁基突然开口道:“主公这封号是董卓所封,名且不顺,当自取封号,”

    “不必麻烦。”姬平摇头笑道:“弘农者,弘扬农事,使民安居,岂非正是我等之愿?”

    他的名号,只需拉拢可拉拢之人,除此之外,一切还靠实力说话。

    “主公此言极是。”众人闻言均是大赞。

    从安邑南下,沿途处处可见坞堡,规模大小不一,皆是本地豪强所建。

    行了二十里路,便看到七八座堡坞,姬平不禁皱起眉头,他没想到河东郡居然有如此多的堡坞,以这种比例看来,整个河东郡堡坞应该不下数百座,这可是个不小的数目。

    堡坞确实有抵御外敌的作用,但也是一道壁垒,能否纳入郡县管理就是个问题,他要彻底统治河东郡,政令畅通,这道壁垒就必须要打破。

    如今看来,还是任重而道远,他转身问卢植:“卢君,这些堡坞,可有办法破其壁垒,使其纳入郡县管治?”

    卢植沉声道:“河东郡地近并州,异族常有寇掠,这些堡坞,主要是防御黄巾之乱以来的民乱,及数十年来南匈奴的屡次侵掠。如今主公初来乍到,河东之人心怀忌惮,要除堡坞,非一年数月可就。”

    姬平点了点头,自古以来地方保护主义就是个大问题,尤其是这个豪强,聚拢宗族,对外来者往往极为排斥,要消除隔阂,绝非一蹴而就。

    …他看向卢植和身边诸人,声音转肃:“自今日始,凡诸官吏,与民秋毫无犯,严禁草菅人命,严禁擅自加赋,严禁怠慢农事,严禁贪赃枉法,严禁玩忽职守,违者革职查办!”

    “是!”卢植、袁基、伍琼、周毖等人肃然应命。

    姬平又道:“凡诸将士,必严明军纪,冻死不拆屋,饿死不掳掠,有七禁七杀:一禁杀戮无辜,违者,杀!二禁凌虐百姓,违者,杀!三禁抢掠财物,违者,杀!四禁逼yin妇女,违者,杀!五禁强买强卖,违者,杀!六禁滥毁农田,违者,杀!七禁纵贼伤民,违者,杀!”

    姬平一连申令七禁七杀,让跟随的关羽等诸将不禁肃然应命。

    尤其是徐晃、贾玑两人,他们所处的白波军和羌胡兵军纪最差,常有侵犯百姓、掳掠妇女的,甚至有不少将领为了激励士气,专有放纵士兵抢掠屠杀的,此时二人闻令,不由悚然,也感到了姬平的不同。

    而关羽、典韦、史阿等将都是出身平民,对姬平此令大是拥护。

    姬平又看向卢植:“卢君,尽快制定法令,另选派正直有识之士,进入军中,以法令教化士兵!”

    他这是效仿后世的政委,确保军队的思想到位,也能防范将领拥兵自重的问题。

    随即他想了想,又加了一句:“教化者只记得一条,仁义施与百姓,而非敌人。”

    他从文献中看过,灵帝在时,有凉州刺史宋枭,认为找些读书人对着敌阵朗读《孝经》,便能感化敌人,令敌人束手归附,对此姬平实在无语。

    所以,他要安排到军中教化的文士,不能是腐儒,把他的士兵教化成傻乎乎的“仁兵”,那他就悲剧了。

    这时,卢植沉吟道:“儒者之士,多自矜身份,恐不易调入军中。”

    一旁的关羽嘴角露出一丝冷笑,典韦等人也是面无表情,的确,那些出身名门的儒士,多半看不起他们这些粗鄙的军人。

    姬平冷笑一声:“他们不入也罢,我自有办法。”

    只要他印刷术一成,印制书册,开办官学,广纳寒门及平民子弟,自会培养出大批的自己人。

    到时候这些学子要结业做官,须要加个前提,到军中历练一年再说,到时候绝对不缺人才,这样的人反而要比那些儒士要好得多。

    一路前行,除了坞堡外,处处可见空居、荒田,还有不少新迁来的百姓,看向姬平一行,都在道旁行礼,颇是兴奋。

    他们虽然不认得姬平这个脱去面具的神武王,却有许多人认得卢植,还有关羽等将士的装束,正是神武王手下,尤其是关羽温酒斩华雄的故事在民间已经渐渐传开。

    出了安邑县十多里,姬平正要命卢植回去,蓦然听到前面传来一片喧哗声和哭喊声。

    很快,打探消息的飞影回报,有本地豪强与迁徙的百姓对抗。

    卢植等人都是面色一肃,姬平面无表情,几人率着大军加快了步伐。

    一处堡坞前,聚拢了近千数百姓,堡坞上,有家兵持枪带棒,拉弓上弦,堡坞之下,已经有十多个百姓丧命尘埃。

    看到姬平大军前来,一面“中郎将关”字大斾高扬,围堡的百姓顿时纷纷迎了上来,哭喊着让关将军做主。

    与此同时,堡坞上响起了杂乱的鼓声号声。

    三言两语,姬平便了解了情况,卢植等人半个月前在这一带安置了近百户迁徙百姓,并开垦荒田。

    …但很快这里的胡氏坞中有胡姓豪强,自称方圆十里的土地皆属于胡氏坞,令迁徙的百姓归附于他,定期纳赋,并常献女子为婢,否则要驱逐出境。

    迁徙百姓没有答应,昨日胡氏坞中便冲出两百多家兵,抢走了数十名女子,百姓大为愤怒,上前理论,却被射杀了数十人。

    姬平面沉如水,他也知道,迁徙百姓难免会遭到本土豪强的抵触,但不料这些豪强居然这么张狂!

    卢植沉声道:“主公,河东民风素来剽悍,植未处置妥当,还请治罪。”

    姬平没理会卢植,看向关羽道:“令胡氏坞三息之内,开门投降,不降,破之!”

    关羽早已迫不及待,姬平一下命令,便带人冲出。

    一旁伍琼急声道:“主公,擅动刀兵,恐令本地之人心生怨愤,矛盾益增,后患无穷!”

    “不动刀兵,恐怕我们连迁徙百姓的民心也要失去了,收民心,不只是怀柔。”姬平淡淡的道了一句,看向卢植:“卢植,三月之内,两件事。一者,派人探明各地豪强情况,恶者、善者皆记录在案,凡是恶名在外的,要严密监控,善者,要结纳拉拢。”

    他此举,便是要分化对待,避免这些本土豪强抱成团,双管齐下,打击拉拢,将河东郡牢牢控制在手中,至于百姓,只要官员军队能做到他的禁令,抵御外寇,使民生息,自然能获得民心。

    他继续道:“二者,探查河东郡各处土地,凡是荒田,全部收归官有,集中者屯田之用,分散者,妥善安置给无田百姓。”

    卢植沉吟道:“田地,民之本,有些许荒田,应是有主之田,多半归于豪强,此举定会引发其反抗。”

    姬平缓缓道:“如今大灾连年,寸田寸金,荒田便是有主,他们不种,便由官府安排人种,再加一条法令,凡占有田地而不种者,罚作苦役三年,土地收归官有。”

    “乱世须用重典!”姬平下令:“命河东太守卢植领三千人马,处置一应事宜,但有反抗法令者,收之论罪!”

    “是!”卢植躬身领命。

    姬平又道:“探查统计荒田之事,袁基、伍琼、周毖全力辅之。”

    面对姬平的雷厉风行,袁基几人不敢怠慢,急忙领命。

    姬平看向史阿:“查探豪强之事,史阿辅之。”

    回到东垣后,他将亲卫营中原本的飞影部打散,善战者归入典韦的猛虎营,余下的,则归史阿统领,再令史阿自行招募人手,成立暗影司。

    暗影司,专门负责刺探情报、监察官员、缉捕不法,与明时的锦衣卫类似,但没有刑讯和处决之权。

    待姬平安排完毕,关羽已经破了妄图负隅顽抗的胡氏坞。r11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