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文学 - 历史小说 - 第三罗马在线阅读 - 25 1894(2)

25 1894(2)

    朝盛局势已经朝着不可挽回的方向前进,但熟知东方帝国屈辱史的亚利不会让这次机会白白地流过。亚利在远东的构想是,占据远东大片土地和阿瑟港,扶植一个亲俄的朝盛王朝政权。亚利已经考虑好,无论有无变化,帝俄肯定会在霓虹与东方帝国军队战争结束之后让战胜者彻底放弃朝盛——尽管现在东方帝国的赢面更大一些——即使开战也在所不惜。不过,帝俄介入的时机是有讲究的,最好的时机当然是一方完全溃败而获胜一方损失惨重的时候,最难堪的情况就是两方联合——单单是两个落后的帝国也就罢了,亚利担忧不列颠在朝盛问题上会与帝俄唱反调。

    亚利有些后悔在1894年年初进行密集的铁路动员演习了,如果没有这样的演习,能让霓虹和东方少了很多后顾之忧,打得会更激烈一些,帝俄的介入需要一个媒介,一个让两方能够不顾忌帝俄在远东军力而大打出手的媒介——太显眼地撤出不太好,帝俄需要一个理由,能够合理地从远东脱身并把自己都欺骗得了的理由。

    这样的媒介并不好找:环顾帝俄四周,四海承平。瑞典、德国以及波兰都是帝俄的主要贸易对象;南斯拉夫和保加利亚是帝俄稳定巴尔干的传统盟友;希腊、亚美尼亚和库尔德斯坦是帝俄为了稳定小亚细亚的合作伙伴;与波斯和阿富汗两国边界因为与不列颠的妥协非常稳固;在北美,帝俄和米利坚又是非常重要的渔业协约国;而唯一有能力并一直敌视帝俄的不列颠也因为波兰问题和中亚协定变得稍稍温和起来——至于国内,更是让高速发展的经济问题盖过了所有其他的争论——亚利甚至有些后悔打垮了奥斯曼和奥地利。

    ——————————————————

    不动声色地,亚利照例陪着达格玛去丹麦省亲。上次两个强大王室争夺夫婿的戏码以亚历山德拉的获胜告终——亚利理解到达格玛不愿意和德国皇室通婚,而亚利也不愿意让自己的女儿下嫁到巴尔干皇室中去。于是,阿莱克西斯公主不得不又在圣彼得堡的宫廷内耽搁了两年。

    在游艇上,亚利突发奇想,向自己的妻子询问是否介意阿莱克西斯公主嫁给一个黄种人。达格玛对亚利的突发奇想感到诧异,先不论阿莱克西斯的幸福,单单是产生这种意图会让罗曼诺夫王室不仅仅成为欧洲上流社会,也会成为所有欧洲人的笑柄——哪个王室会允许自己的子女去跟某些灵长类动物通婚——如果这样,还不如让阿莱克西斯去嫁给德国人甚至是波斯王室,至少能维持帝俄皇室的体面。达格玛相信亚利的想法是经过谨慎熟虑的,但她实在是难以接受。

    亚利整个谈话的时候都在注视着达格玛的神态,达格玛的这些他都知道——帝俄有帝俄自己的问题,帝俄的东部公民们都是蒙古利亚人;在帝俄宪法中提及到的人人平等必须要起到某种示范——而且,笼络住朝盛对帝俄在亚洲的战略十分重要——至于亚利女儿阿莱克西斯的幸福,身为上帝授予的帝俄皇帝只能对此表示歉意。

    达格玛看着在一旁不语的自己的丈夫,她如何也想不通为什么亚利要让阿莱克西斯降尊纡贵地向人均寿命只有24岁的落后国家的王室缔结婚事;他也曾接见过很多来自阿斯特拉罕和帝俄的中亚子民,可不得不说,达格玛对这些拿着弯刀的牧民毫无好感。回想起来,这恐怕是亚利与达格玛之间唯一的不合。

    在医生的建议下,两人在40岁的时候就停止了亲热并分房睡。不过亚利并未像亚历山大二世那样去寻找“皇室贵妇”。

    在这一点上,亚利不得不向所有的帝俄皇帝致敬,从彼得大帝算起,除去可悲的彼得三世,几乎每一个帝俄的皇帝(包括女皇)都能做到“大旗不倒,彩旗飘聊”。历任皇后(不包括叶卡捷琳娜大帝)都“贤惠的很”——出身于外国王室的这些皇后们虽然知道丈夫的心不在自己这里,仍能避免与丈夫的争吵,而且总能“心甘情愿地”忠贞于婚姻。

    达格玛大概就是这样的典范。

    尽管在结婚前,亚利的meimei玛利亚就已经在喀琅施塔特到圣彼得堡的路上告诉过关于亚利在杜森卡问题上与亚历山大二世的争吵,但结婚将近30年来,达格玛从未对杜森卡表示过嫉妒;即便在出席情敌的葬礼的现场上达格玛有些窃喜,她也绝对不会承认这是一种忌妒。

    杜森卡去世之后,亚利跟达格玛的关系一下就回到了刚刚结婚时的那种密不可分的状态。因为达格玛,亚利填补了某些杜森卡留下的空白;而达格玛则很“体贴地”把杜森卡的一对双胞胎认作养子放在身边抚养,直到这两个孩子成年。

    这让亚利加倍满意,亚利于是花费了他人生最大一笔单项开销——18万卢布——送给达格玛12只复活节的纯金彩蛋。

    ————————————————

    跟传言一样,亚利确实考虑过移交君士坦丁堡的治权给希腊,主要是基于两个原因,外交和经济上的。

    在外交层面的主要问题是君士坦丁堡普世牧首——在俄土战争之后,帝俄并未废黜在君士坦丁堡的正教普世牧首——而名义上,君士坦丁牧首的宗教权力远在莫斯科牧首之上。亚利虽然宗教虔诚但也不会去让君士坦丁牧首影响帝俄内部。为了防止君士坦丁堡牧首的权能,亚利首先撰写了《帝俄宪法》将自己的正统性从宗教转到“全民意志”的宪法层级上;帝俄的官方历法已经从儒略历改成了格里高利历;在这之后更是撤除了在亚美尼亚和耶路撒冷两个牧首。而在世俗的层级,占据君士坦丁堡虽然能够确保帝俄在黑海沿岸的安全却也把整个欧洲推到了帝俄的对立面。

    而在经济上,自从跨西伯利亚大铁路修建完毕之后,黑海沿岸已经不算是帝俄最最核心的贸易地区:各国保护关税的增加和欧非市场的狭小让亚利正在考虑把帝俄的贸易重心转到富有的太平洋两岸——更丰饶的资源,更广阔的市场以及更小的安全威胁。

    因而,为了开展新的贸易线路,亚利必须在远东为帝俄寻找一个崭新的出海口,朝盛问题必须按照帝俄的节奏加以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