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文学 - 历史小说 - 大周贤婿在线阅读 - 第三百三十八章 合纵

第三百三十八章 合纵

    河北真定府

    齐王柴英愁眉苦脸的坐在书房看着自己的心腹谋士房学度和李天锡,希望这二人能够给自己出个主意。

    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鼾睡!当耶律宁带来金国使臣抵达京城的消息后,柴英就立刻意识到自己那个兄弟这是准备对自己下手了。若是三王之乱初,柴英还不会像现在这样焦急,可如今他已经变成了孤家寡人,虽没有了叫他害怕的李墨跟秦八郎,但如今大周朝廷的力量也足以解决自己。

    耶律宁说他是从李墨那里过来,可柴英又怎么敢相信李墨。毕竟之前他曾经跟朝廷联手想要算计李墨,以己度人,柴英才不相信李墨是那么大度的一个人。虽然在房学度的牵线下三家结成了一个同盟,但比起对秦八郎的提防,柴英对李墨的提防之心更重。

    现在朝廷准备对自己动手了,柴英隐隐感到了自己的大限将至,放眼望去,竟然找不到一个可以容身之所。

    “二位军师,你们倒是说话呀。”柴英见房学度、李天锡沉默不语,忍不住开口催促道。

    “王爷休要急躁,我大齐如今虽兵微将寡,但也非是任人宰割,那大周朝廷想要动兵,谁胜谁负尚未可知。”房学度缓声对柴英说道。

    房学度的沉稳让柴英稍稍冷静了一些,而李天锡也在一旁缓声劝道:“王爷,虽说仅凭我大齐一家难以抵挡大周朝廷,但唇亡齿寒,微臣相信无论是安西还是安东,都不会就此事袖手旁观。”

    “为何如此肯定?”柴英闻言问道。

    “王爷请看。”李天锡边说边走到书房墙壁上所悬挂的一副地图前,伸手一指地图上的河北对柴英说道:“我大齐位于安西、安东两大势力之间,所起的作用就是联系两家势力的桥梁,相信无论是安西还是安东,都不会希望将河北之地控制在大周朝廷的手中。之前安西、安东两家之所以与我大齐结盟,目的也是维系这条沟通东西的桥梁。”

    “可若是安西、安东被大周朝廷收买……”柴英担忧的说道。

    “那是不可能的。安西、安东虽未竖起反旗,但实质上已经成为了大周朝廷的眼中钉,rou中刺,不管是安西还是安东,肯定明白一旦朝廷消灭了我大齐,下一个目标肯定就会是他们。”李天锡十分肯定的答道。

    “王爷,天锡说的很有道理。大周朝廷之所以有意想与金国结盟,依微臣估计,应该还是想要借金国之手拖住安西和安东,那样一来他才好对我大齐动兵。可安西、安东同样能人辈出,不会看不出朝廷的意图。眼下的情况,就是大周欲与金国结盟,而我们则要想办法与安东、安西结盟。”

    “……那需要我派出使臣吗?”

    “暂时不需要,眼下我们只要与辽国结盟即可。那耶律宁来时已经说的很清楚,安西、安东如今不适合出兵相助,毕竟他们并未公开独立。而且我大齐若是引入安东、安西的人马,这请神容易送神难,还是依靠自家的兵马比较合适。”

    “只是如今我大齐人马不多,如何凭一己之力抵抗朝廷?”

    “王爷,眼下我大齐的确人马不多,但这并不意味着在这齐地无有人马,只要王爷肯,相信那些三山五岳的英雄好汉一定会争相来投。”

    被房学度这么一说,柴英立刻明白了他的意思。起兵反周以来,柴英由于自己不喜欢那些占山为王的草寇,所以对于治下那些山大王并未派人招揽,而是通过募兵的方式增加手下的人马。而现在房学度提起了那些山大王,很明显是希望柴英可以允许他获得封官授爵的权力,从而将那些盘踞在各个山头的人马收归己用。

    若是起兵之初,柴英会毫不犹豫的拒绝房学度的这个提议,但眼下,正所谓病急乱投医,虽然心里还是有点不愿意,但也只能姑且一试。毕竟增强自身的实力才是最要紧的,个人的好恶也只能先摆到一边。

    得到了齐王授权的房学度立刻动身,前往河北各个山头招揽人马。眼下的大周,除了齐地以外,其他地方通过占山为王讨生活的人已经没有多少了。在李墨、秦八郎相继离开以后,朝廷的官军并未停止对草寇的征剿,尤其是江南一带,为了防止摩尼教的死灰复燃,没有随李墨离开的王禀、武松带着地方官军几乎将江南的匪xue一扫而空,等到虎贲军坐镇江南的时候,已经没有什么成气候的贼寇给辛从忠那帮人打时间。

    居安思危,还在河北一地讨生活的山大王们必须要为自己以及手下找到一条生路。而房学度的到来,让他们看到了洗白的可能。虽说齐王的势力弱了点,可在别无选择的前提下,大多数人还是选择了接受齐王的招安。

    虽然每个山头的人马并不是很多,少的三五百,多的一两千,但在积少成多之后,当房学度结束这次招安之行以后,聚拢到手下的人马已经有了两万余人。而且房学度这次招安也不是是个人就要,那些平日里劣迹斑斑的山头,在房学度收得了这两万多人以后,立马就成为了这两万多人的投名状。房学度可不相信日后那些被征剿的山头摇身一变成为朝廷攻打齐地的炮灰。

    英雄起于草莽!除了为自家平添了两万人马,数名战将的加入也缓解了齐王手下重文轻武的现状。狄雷、冷宁、牛庚三人中狄雷武艺最高,但冷宁、牛庚的性情最得房学度欣赏。

    带着新收的人马回到真定府,柴英喜出望外,眼下他最缺的就是兵马,虽然心里还是有些看不上那些出身草寇的武夫,但表面上柴英还是不会叫人瞧出丝毫的端倪,厚赏了那些接受招安的英雄好汉。

    ……

    齐王柴英在紧锣密鼓的做着战前的准备,与耶律宁的谈判也达成了一致,两家约定,只要安西、安东出兵牵制住金国的人马,辽国就会派大将郭药师率部前来助战。至于柴英需要付出的,自然就是辽国目前急需的各种物资。

    辽国如今日薄西山,东京道、上京道全失,中京道目前虽然还在争夺当中,但归辽国所有的也不足三成,而西京道又成了耶律余里衍的“嫁妆”成了安西大都护府的地盘,真正掌握在辽帝耶律定手中的就只剩下南京道一道。

    因为与大周接壤,南京道的繁华程度可说是辽国五道中最高的,但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仅凭南京道一道的物资,远远无法满足辽国现在的需求。与金国打到了现在,两家早已是你死我活,只要是跟金国作对的人,那都是辽国天然的盟友。

    除了已经决定结成同盟的辽国与齐王,安东、安西两大都护府也在紧锣密鼓的准备当中。安西李墨那里就不多说了,李墨是不可能眼睁睁看着辽国被灭的,牵一而动全身的事情,习惯掌握主动权的李墨可不想事后再后悔。而且经过了半年的梳理,安西的人马也到了放出去见见血的时候,对大周的汉人同胞下手李墨有些于心不忍,那就只好委屈一下金国,让女直人充当一下安西军的陪练。

    耶律宁在结束了与齐王的谈判以后,马不停蹄的自登州出海,抵达了安东大都护府。随着秦八郎到达这块陌生的地方重新开始的常胜军现在已经基本适应了这里的生活。虽然这里条件苦了点,但好歹不必担心会遭到朝廷的清算。

    与大周隔着一道海呢,大周就算是想要过来找麻烦,那也要先问问驻守耽罗岛的安西海军是否同意。没有切身体会,不了解李墨对麾下那支海军所付出的心血。但只要见识过一回安西海军的海战,就会明白在半岛之外的那片大海上,还是李墨说了算。

    在李墨被封为安西大都护以后,朝廷也曾派兵想要收回耽罗岛,为此秦八郎等人还有些担心,可等安西海军将前来接管的朝廷水师歼灭于海上,将朝廷的水军大将刘梦龙生擒活捉以后,秦八郎等人就明白半岛之外的安全不需要他们cao心。

    虽说耽罗岛落在别人手里叫人有些不愉快,可问题是秦八郎等人更清楚一件事,他们落到安西军手里尚有一线生机,可要是落到朝廷的手里,那生死可就难料了。因为安西军还有接纳他们的可能,可朝廷是绝对不会放过他们这帮拥兵自立的“反贼”的。

    半年的适应期渡过,以秦八郎为的安东军眼下基本上已经将朝鲜半岛掌握。秦八郎不是平庸之辈,也正考虑着是否要对北方的金国还以颜色。金国的主要目标依然是与辽国争夺中京道,但留守东京道的金国大将同样也不甘寂寞,赶不上去中京道升官财不要紧,还有拿朝鲜半岛的那些世仇一笔小财的机会。

    这半年来,秦八郎的安东军因为人生地不熟,与金兵的交战多是以守代攻,可现在安东军基本已经适应了当地的气候,熟悉了当地的地形,自然也就有了主动出击,把被人堵在城里打的那口恶气撒出去的想法。

    耶律宁的到来正好给了秦八郎一个向金国难的机会。当然同时也给了秦八郎一个伸手向李墨讨要物资的理由。朝鲜半岛其实并不缺资源,可问题是开采不易,而且资源大多分布在北部山区,而那里正好也是金国的势力范围。

    秦八郎是不可能做事齐王柴英被朝廷所灭的,不为别的,就为了通过齐王境内的那条运输通道。不客气的说,秦八郎能这么快在朝鲜半岛站稳脚跟,与李墨资助的大量物资有直接的关系。

    ……

    完成了使命的耶律宁乘船返回了辽国,早在去游说柴英、秦八郎之前,耶律宁就已经派人通知了辽帝耶律定,得知耶律宁回来,耶律定立刻就将耶律宁请进了皇宫。

    “微臣拜见陛下。”

    “皇弟不必多礼,事情谈得怎么样了?”耶律定伸手搀起耶律宁,立刻迫不及待的问道。

    “陛下放心,安西、安东两大都护都已经答应,只要金国犯境,那他两家绝不袖手旁观。至于齐王那里也已经谈妥,答应的物资不久就会送到。”

    “好,好,皇弟辛苦了。”耶律定拍了拍耶律宁的肩膀说道。

    “为陛下做事是微臣的本分。”

    “呵呵……你我兄弟,不必那样客套。”耶律定笑着让耶律宁坐下,但耶律宁却敏锐的现耶律定似乎有什么话想对自己说。想了想后,耶律宁试探的说道:“陛下,在微臣去面见安西大都护的时候,从他那里得知了一个消息。”

    “什么消息?”

    “……说是太上皇如今尚在人世,目前被金国关押在五国城中。”

    “……唉~”耶律定听到这里忍不住常叹一声。

    耶律宁见状连忙问道:“陛下因何叹气?”

    “……你也不是外人,朕眼下也正是为这事犯愁呢。在你不在国内这段时间里,金国派来了使者,送上了太上皇亲笔所写的投降书……”

    “……难道陛下打算向金国投降?”耶律宁皱眉问道。

    “朕当然是不想向金国那帮蛮夷投降的,只是现在太上皇在金国的手里,若是置之不理,只恐被人指责有违孝道。”耶律定又是一声叹气。

    “……皇兄,以臣弟之间,太上皇如今是否尚在人世我等都不能确认,又岂能因为一封投降书就举国投降。”耶律宁沉默了一会,开口对耶律定说道。

    耶律定听出了耶律宁话里的意思,就是让辽国不承认落到金国手里的太上皇天祚帝是真的。

    “可是……”耶律定还有些犹豫。

    “没有什么可是。皇兄,祖宗基业与父子亲情,孰轻孰重?”耶律宁打断耶律定的话道。

    “呃……皇弟所言极是。”耶律定沉吟了片刻,神色变得坚定的对耶律宁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