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文学 - 历史小说 - 大周贤婿在线阅读 - 第二百二十六章 拿了我的给我送回来

第二百二十六章 拿了我的给我送回来

    短短三个月的光景,丰州李家已经逐渐有了昔日的气象。相比起前两任家主,李墨这个家主要显得更加有眼光。他并没有回来就着急慌忙的去找那些抢了李家的人麻烦,在处罚了那些变了心的李家老人以后,除了出兵收拾了野利部,剩余的时间李墨并没有对外有什么大动作,只是挥舞着手中的银票开始大肆征兵。

    这里是辽地,李墨自然不需要担心会因为征兵惹来大周朝廷的猜忌。如今辽帝又被女直人给打得钻了山沟,朝廷的威信早已扫地。如今的辽国,只要你有钱有粮,就没有人会来管你要征多少兵。

    当然李墨征兵也不是什么人都招,到目前为止,李墨招的兵都是汉人,确切的说是北地汉儿。至于契丹人又或者别的种族的人,李墨并没有招,一来是李墨想要保证军队的单一性,二来是李墨的领军将领不想要招这些契丹人。李墨的军队归根到底日后还是要随李墨回归大周的,用外族人来对付本族人,这事想想都有点别扭。

    不过李墨不招不代表李墨就会把这些人拒之门外,这次随李墨一同回到辽地的蜀国公主耶律余里衍就问李墨借了不少钱,她将察哥跟银月推上了前台,替她招募了两千契丹勇士。李墨对此倒是没有什么异议,他如今跟蜀国公主是一根线上的蚂蚱,蜀国公主强一些,对他也是有好处的。至于蜀国公主日后会不会反水,李墨也不担心,手里紧握着钱粮口袋,在蜀国公主能够独立养兵之前,她不敢跟李墨翻脸。

    李墨有钱,而钱这东西说它不是万能的,但许多事情却都离不了它。除了蜀国公主招的二千契丹人,李墨的计划是在丰州将自己的人马扩充到两万,倒不是李墨养不起更多的兵,而是丰州城太小,装不上更多的人。

    拜之前李家内乱所赐,那些不看好李家未来的人纷纷带着家小离开丰州另投他处,而李墨接手丰州大肆征兵以后,那些新兵的家属也就被安置在了丰州城内,这也就将扩城成了当务之急。

    那些在丰州城外被李墨击溃的两万杂牌军到时候就派上了用场。这些降兵别看打仗不行,但卖力气干活还是没问题的。李墨也跟他们约定,劳作五年就还他们自由,而且在劳作期间李墨也没派人难为他们,干活没人克扣他们的口粮,甚至还承诺将来等新城建好允许他们把家人一起带过来居住在城里。

    相比起这些降兵以前在部族中的生活,反倒是在李墨手下当降兵才能吃得饱穿得暖,而且还不会挨人欺负。这样一来,降兵们都老实了,即便不用李墨派人监视,他们都会每日在自己推选的领带领下去工地干活。

    眼下的丰州城外就是一个大工地,之前李墨让人筑的那座京观早就烧毁掩埋掉。筑京观是为了震慑宵小,不是李墨有什么恶趣味,更不是李墨打算让当地爆瘟疫,“展览”了几天后就让人毁掉了。

    不过亏心事,不怕鬼叫门。李墨的按兵不动,反倒叫之前干了亏心事的四部族每天过得提心吊胆。野利部虽然是五部族之一,但因为已经受过了惩罚,此时反倒过得最安心。经过这一遭磨难,野利部现在算是彻底倒向了丰州李家,紧抱李墨的大腿,而李墨也对得起野利部的投靠,将商队运来的商品低价转卖给野利部,至于野利部能从其他四部那里赚到多少好处,那就要看野利部的本事。

    一开始四部还想要联合起来收拾野利部,可这回野利部找了个大靠山,李墨就在丰州盯着,四部压根就不敢对野利部动粗。可野利部的人心太黑,一口铁锅都能要上一匹好马的价,四部实在是不愿意跟野利部打交道。可不打交道又不行,因为丰州已经断绝了跟四部的商业往来,他们只有从野利部才能买到自己需要的商品。

    ……

    “这样下去不行。”呼羊部的头人在又一次四部联合会议上沉声说道。

    “没错,好处都叫野利部那帮小人给赚去了。”驳马部的头人随声附和道。

    “那你们说怎么办?学野利部那帮小人一样向丰州那位服软?”铁木部头人有些鄙视的望着说话的二人问道。

    “总是这样硬撑着也不是事啊,其实仔细想想,咱们以前不也是靠着丰州李家过活嘛。凭什么现在就让野利部独占好处。”撼牛部头人慢悠悠的说道。

    “那合着你们仨是已经商量好了?”铁木部头人有些不满的问道。

    “话不是这么说,咱们四部一直都是共进退,这时候当然不能把你撇下,要不然也不会请你过来商量不是。”呼羊部头人连忙说道。

    “那你们的意见是派人去丰州服软?”铁木部头人又问道。

    “那当然不行,光是派人恐怕显不出咱们的诚意,咱们的意思是亲自去一趟。”驳马部头人闻言连忙说道。

    “亲自去?你们就不怕丰州那位留下咱们?”铁木部头人有些不愿意道。

    “可不去又怎么办呢?你难道愿意一直被野利部那帮小人盘剥?”撼牛部头人说出了铁木部头人不愿意承认但又不得不承认的实话。

    “……那你们打算把以前占了的草场还给丰州?”铁木部头人问其他三人道。

    “光那样恐怕不够,野利部付出那么大的代价才获得了丰州的原谅,咱们想要让丰州原谅,可能还需要付出更多。”呼羊部头人摇头说道。

    “更多?”铁木部头人闻言有些不愿意。他是四部中最穷的,当然也是打仗最猛的,吞下肚的让他吐出来本来就困难,还要让他拿出他原本拥有的。

    一旁的驳马部头人一见连忙劝道:“咱们作为头人必须要考虑的是部族整体的利益,而且你看野利部如今,虽然草场没了,人也死了一些,但如今的日子却比以前要好上了许多。我们现只要能够得到丰州的支持,那失去的远远没有得到的多。”

    “……那你们打算付出什么?”铁木部头人被其他三人劝了劝,也只能认命的问道。他算是看出来了,今天这三人找自己来,就是要跟自己摊牌,他要是不同意,那他们三个就会撇下自己去跟丰州谈合。至于铁木部,就将不可避免的成为日后其他四部欺压的对象。还算这三个讲义气,没想对待野利部一样只让野利部去顶雷,如今的形势他也只能随大流,要不然他就变成少数派了,即便丰州不动他,他也斗不过其他四部。

    ……

    丰州

    自打正式接任了李家家主,悠闲的日子就离李墨远去,办不完的事,做不完的决定就堆在了李墨的案头。李墨不收拾四部,不是李墨心好,宽宏大量,而是实在没有那个时间。比起丰州本地人的消息闭塞,李墨的消息来源要灵通的多。

    天祚帝又吃败仗了,女直人再次把他撵进了深山老林,也不知道什么时候才会再次冒出来。而女直人在打败了天祚帝的大军之后也没闲着,一面派人去追捕,另一面则趁着辽国无人主事的这段时间开始攻城拔寨,也不知什么时候就会跑到西京道来。

    留给李墨准备的时间并不充裕,李墨必须尽快做好应付女直人到来的准备。对付大规模的骑兵,又或者身着重甲的部族,其实最好的办法就是用火枪,要是有机关枪那是最好。可问题是李墨造不出火枪所需的子弹呐。火枪好造,李墨前世也算是半个军迷,对于枪械的制造他倒是可以划出个图形,造枪的材料这个时代也能提供,只是产量不高而已。

    当初构想自己军队构成的时候,李墨也幻想过组建一支火枪队。清末八国联军仅凭二千来人就能打进北京城,这虽然与当时的朝廷腐朽有一定关系,但同时也可以看出火枪的犀利。可当李墨拿着郑实手工打造的火枪时才想起了一个问题,子弹呢?要是跟三套筒那种前膛装填的火枪一样,那装弹度也忒慢了些。几百米的距离,估计也只够一枪的,第二枪还在装弹呢,人家骑兵已经杀到跟前了。三段射、五段射倒也是个解决射慢的法子,可不管是三段射还是五段射,前提条件就是必须火枪的数量要足够多。而想要火枪足够多,那需要的银钱就是一个天文数字,而这些钱却不是李墨个人能够负担起的。

    郑实如今就跟凌振合作一起在耽罗岛附近的大岛上研究李墨留给他们的新课题,如何提高火枪的射及完成火枪后膛装填的改造。只不过眼下李墨想要跟女直人过招,还是只能依靠大刀片子。

    暂时指望不上火枪这种划时代的武器,那李墨就只能一步一个脚印的稳扎稳打。大肆招兵也不是李墨为了报复之前李家落难时对李家落井下石的人,而是为了抵抗日后女直人的到来。

    如今的丰州,军民人数已经过十万,而且这个数字还在增加当中。李墨原先预定要招的两万兵已经招满,目前正在投入紧张的训练当中。关于练兵这一块,有鲁达、杜胜这些有领兵经验的人带头,李墨倒是不需要cao心。

    眼下李墨需要cao心的,是丰州与周边各势力的关系如何处理。强势的回归让丰州城内只有李墨一个声音,非常方便李墨按照自己的设想重新布局。可同样也因为李墨的强势,导致周边的势力对李墨警惕心十足。就比如原州的反应,他们的少城主萧崇德已经在丰州做客三个月了,还没有人来跟李墨商谈赎人的事宜。至于原先依附李家的五部族,除了野利部服软外,其余四部则还在咬牙硬撑,至于其他一些小的势力,更是持观望态度。

    “城主,城外来人了,分别是呼羊部、驳马部、铁木部跟撼牛部的头人。”门外传来一声禀报。

    这人还真是不禁念叨,自己刚刚想到那还在咬牙硬撑的四部,没想到他们就来了,还真是巧。

    “既然来了,就让他们进来吧。”李墨随口吩咐道。

    “城主,那些人不肯进城。”

    “唔?架子倒是挺大,那咱们走,去看看他们到底想要干什么?”李墨一听不由眉头微皱,起身向门外走去。

    ……

    叫上何元庆,李墨带着十几个人来到城门口,就见城门外已经围了一圈人,见到李墨这位城主来了,围观的人纷纷退开,让出一条道路,李墨这才看清楚那四部头人眼下的装扮。

    也不知这四人从哪听来的,竟然学人家负荆请罪,都光着膀子背着荆条,见到李墨过来,纷纷跪地行礼。

    负荆请罪这个故事在李墨看来就是一个笑话,说是一段佳话倒不如说是一场不错的政治秀更加贴切。不过眼下看这四部头人都有服软的迹象,李墨也乐意陪着这四人演演戏。上前将四人搀扶起来,请四人进城叙话,至于他们四人背着的荆条,李墨第一时间就让人扔了。

    接下来的事情就没什么悬念了,李墨原谅了四部以前的行为,答应丰州以后与四部恢复商业往来,同时在丰州城外开辟出一块空地作为与四部互通有无的贸易区。至于四部为此付出了什么,李墨不说,四部头人就更不会对外宣扬了,终归不是什么露脸的事情。不过随着四部的服软,李墨手底下的马军数量是确实的增加了不少,引得一向不怎么来找李墨的察哥有段时间经常往李墨这边跑。

    随着丰州周边的五部认输,其余一些小部落也开始态度明确,纷纷赶来丰州拜见李墨,希望可以得到与五部同样的待遇,李墨来者不拒,借此也重新确立了丰州李家老大的地位。而随着李墨在丰州站稳了脚跟,与原州的谈判也摆上了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