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五十五章 羊rou汤
在一家小茅草屋里,陶婆婆冷得抖,捧着一碗热水慢慢地喝着。中文≤≤≤≤=≈≈≠≥
她随便靠坐的地方是一席又破又黑得不见原样的草席子,盛着难得一碗热水的白瓷碗也是个磕出四五个大小缺口的破碗,可她不介意。
她觉得在这个风大雪大极其寒冷的冬夜里,她能在啃完干巴巴硬如石头的素包子后,这样喝上一碗热水已是上苍眷顾。
她得坚持,坚持到燕京,看望她那可怜见的孙女儿。
展颜是她信得过的人,他托人给她捎来的信,她收到了,也看了。
信上的字确实是展颜的,以前展颜和花自来到她家里来吃饭,跟十七在堂屋里分析案子时总会写写画画。
事后她去收拾,略黄的宣纸上总有三个人的字迹,自家孙女儿的字她认得。
十七又指着另两个字迹跟她细说,哪个是展颜的,哪个是花自来的。
她一生悲苦,幼时却也曾有幸读过两年私塾。
字识得,字也认得。
信上的字是展颜的,她认得出来。
信中之事一定是真的,十七被冤枉杀人之事一定是真的。
这不是明摆着冤枉人么?
她的十七她再了解不过,是个眼里揉不得半粒沙子的良善姑娘,怎么可能会杀人?
这一路上寒风呼啸,白雪茫茫,她带的最厚实的衫裤也遮挡不了这冰天冻地的寒冷。
她冷得抖的时候,就卯足了劲小跑着。
小跑不了喘不过气来的时候,她就快步走着,即赶了路还微暖和了这具老了不终用的身子。
她不能放弃,即便费了三五日,方走过一个小小的县,不过是洪沙县邻边的一个小县。
十七的人担心她,自到燕京便让阴家人来洪沙县照顾她,把她当祖宗供着。
她知道这是十七的孝心,即便不想无端受人恩惠,可一想到她的小十七,她便不忍阴家人对她的照顾。
这是十七的一片孝心,也是唯一能让十七安下心去不再挂念她这个老太婆的法子,她想着十七,受了。
然这回展颜来信,她听了送信人的交代,瞒过了照顾她的阴家人。
送信来的人也是机灵,避过阴家人愣是把信交到她手中,也没让阴家人晓得这事半分。
原来她不明白,为什么展颜给她来信却不能让阴家人知晓?
后来看了信,她明白了。
让留在洪沙县照顾她的阴家人知道她想上京一事,那远在燕京的阴家人定然也能很快晓得,他们一定不会同意她上京。
而她的十七麻烦缠身,他们大概也不会让十七知道这事儿。
展颜在信中分析得对,他们既然不会让她的十七知晓此事,那她也不能让他们晓得她想上京一事。
所以选了个风雪不大的夜晚,她悄悄背着一个小包袱走了。
也是她平日里十分配合,且半点没想离家上京的念头。
她走的那一个夜里,昌盛街十二胡同里没半个阴家人在,他们料想不到她这个从不愿离家的老太婆会在深夜悄然离京,尽数安心入睡,睡得不知分毫。
至于那个守在她家里的阴家小子,倘若有机会,她只能当面跟他说一句对不住了。
她悄悄在他晚饭里放了能令人呼呼大睡的草药汁,不多,大概能让他睡到隔日正午。
她也在家里堂屋留了书信,说明她不是不见失踪,而是离家上京了。
他们看后应当会慌张一阵子,然后也就没事了。
反正她是上京寻孙女儿,又不是什么顶天了不能做的事儿。
收留陶婆婆在小茅草屋里住上一晚的人家,也是一户极贫的农家。
进稀落篱笆的小院子里,也就三间茅屋,两间大一间小。
两间大茅草屋一间住人,一间是并厨房煮饭吃饭、堂屋待客闲坐的地方,住人的那间住了一大家子六七人,另一间被挤得没了空地,这两间大的实在没她能睡的地方。
最后她住进那间小茅草屋里。
这间小的茅草屋原来是放些杂物的地方,临了略微清出一小块空地来打扫干净,再铺上一张破小草席,还有一张厚度适中却绝抵不过这寒夜里冷风的被子。
这户农家也是好人,她听展颜的不走官道,走的是略偏僻的小径近道,这才能遇上这么一户好心的人家,见她一个老太婆为寻孙女儿独身上京,实在是感人也不容易,便好心留她挤进来睡上一晚避风雪。
她感恩。
即便盖着被子仍冷得浑身颤,即便吃了一个硬如石头的包子并未能饱腹,即便那一碗热水很快变冷不复温热,她也满怀感激。
想着倘若有朝一日再回到这里,她得让十七好好报答收留她一晚,不至于让她流落街头,免去在这个风雪大得惊人的寒夜里被冻死街头的噩运。
与此同时,几匹快马跑过洪沙县邻近小县官道,直往下一个小县。
马儿为包得严实密得透风的斗篷里,阴家人满心焦急,连低喝跨下马儿快些的声音也布满了颤声。
一则是害怕陶婆婆出事,他身为驻守洪沙县照顾陶婆婆的主事人,只怕最后也得人头献上,以赎失察失守之罪;二则是被这满天风雪冻的,可一想到陶婆婆那般大年纪也在这样的天象下独身赶路,也不知今夜可有遮雪挡风之地?
他知道陶婆婆并没有什么积蓄,他们给她银子,她又不肯收。
总说,即便是她孙女儿交代给的,她也不能收,劳烦他们这些年青小伙来屈居于小小洪沙县里照顾她这么一个老太婆,已然太委屈了他们,怎能再收银子?
何况她还能采药看病,医婆虽赚得不多,可也足够过小日子了。
为马上的主事人是越想越心焦,即便不是他的亲祖母,也不免感同身受。
后缀紧紧跟着的其他几个阴家人见为的头挥起的马鞭犹又多添几分凌厉,马儿嘶鸣一声,前蹄奋起,再一个全力疾奔跑,在寂静的夜里只闻马蹄笃笃笃的声音。
马儿是越跑越快,迎着风雪而上,几乎快成一道夜幕下的闪电。
他们几人是刚刚在小县里换的快马,上几匹快马就是被他们这样日夜不停地赶路跑残的,到小县补给的时候,马儿已然站不起身,双腿即被严重冻伤,也被累去了大半条马命。
可他们也能理解,他们的头这样焦急,是因着日间日暮垂下之前,京里传来消息,他们阴家的小姐知道陶婆婆留书独身上京之后脸色大变,只差冲出京城只身往洪沙县这边赶,亲自来寻陶婆婆了。
此次守丢了陶婆婆,给了他们这些人迎头一个痛击。
从前他们是在京城里的阴家人,他们尽数是在他们大爷手下调出来的人。
不说尽数是精锐,可单就他们的头,便是他们大爷手下最得力的领头人之一,可见陶婆婆在他们小姐心目中的地位,便是在他们大爷心目中的地位。
陶婆婆丢了,大概他们几个还不是最难受的,他们的头应该是最难受自责的。
只怕此次找到陶婆婆回京,他们的头就得到大爷那里领罪,领的还是大罚。
倘若此次无法尽快陶婆婆,或在找到陶婆婆的时候,陶婆婆已然遭遇不测,那么他们的头连同他们,大概也不必回京了,直接在京外自行了断,以谢大爷这些年来的知遇之恩。
晨起,一家客栈二楼上走下一行几人,都是简便轻装的打扮,个个是精壮的年青男人,只为的领头人年纪略大些。
这几人即便强打起精神,也难掩双眼中的血丝。
几人在客栈大堂里坐下,吃了早膳便结帐离开。
几匹马儿倒真是精神抖擞,夜里都是嘱咐了店小二用最好的马料饲养的马儿,又经一夜歇息,原来疲惫不堪的马儿俱都已恢复了精神马力。
几人中的一个年青男子苦笑着:“这马儿倒是比我们歇息得好!”
“可不是!”另一个年青男子接话道,又叹了口气,问领头人:“头,你说五爷让我们出来找一个老太婆,画像是看了不下千遍了,便是闭着眼也能给认出来!可这都大半月了,人不出现怎么认啊!”
“怎么说话的?”领头人瞪眼,“那是阴家小姐的养祖母,连五爷都要放在心上的老人家,岂是你一黄口小儿随便乱说的?你再胡言一句试试看,看老子怎么收拾你!”
叹气的年青男子悻悻,不就是说一句老太婆么,不说就是了。
苦笑的年青男子也说:“就是!阴家小姐那是什么人物?那是咱五爷放在心尖上的人儿!你这样口无遮拦,也就是头仁慈,你敢到五爷面前说一句老太婆试试!”
叹气的年青男子哪儿敢啊,要真到他们五爷跟前说那么半句,大概不必五爷下令,五爷身边的山峰就得出手教训他个分不清东南西北!
领头人翻身上马,看着热闹的街道,将马儿调转往城门的方向:
“好了,废话少说。这一路上都过了好几个州县了,也没见到陶婆婆半点身影,按着她老人家的脚程,应当没那么快。那么唯有的可能,就是我们走的路线跟她老人家岔开了。”
叹气的年青男子急了:“那可怎么办啊?头!”
“怎么办?”领头人又瞪眼,“你问我,我去问谁?难道让我去问五爷?”
还能怎么办?
找啊!
除了换个路线继续找,他们还能怎么办!
从京郊官道岔口回来的当夜,阴十七果不其然地病倒了。
热,怕冷,连打喷嚏,还偶尔咳上几声,真是折腾得她不安生,连她身边的四大丫寰也不安生。
区mama更是心急如焚:“这可怎么是好?小姐心善,跟当年太太是一样一样的!那是救了养了小姐五年的养祖母,小姐定然是心焦得不得了……”
又转过头来训全候在屋里的四个大丫寰:“你们是小姐身边的大丫寰,我身体不中用,难道你们也这般不中用?小姐任性跑到京郊去挨冻,你们就不会劝劝?”
训完,区mama自个捂着嘴猛咳起来。
那声音听着就难受,好像要将整个肺给咳出来似的。
青帘素来照顾区mama习惯了,上前两步便帮着区mama拍起背来,轻声道:
“mama莫急,mama是知道小姐孝心的,要是小姐好了,见mama被我们几个不像话的婢子气得加重了病情,那小姐该有多痛心?奴婢们也没脸面再侍候在小姐左右了。”
即承认了是她们侍候阴十七不周,也用阴十七压一压区mama。
不然她真怕区mama好不容易好些的心疾又该犯了,界时可真是里外都乱,哪儿顾也顾不全。
青帘一开口,红玉也跟着上前,接过蓝脂麻溜从桌上茶壶倒过来的茶水递到区mama嘴边:
“mama放心,且先喝杯茶润润喉。大夫说小姐是受凉的热,小姐身子底子算不错,这热一出来,待明儿退了也就好了。”
区mama接过茶杯抿了口,咽下喉咙没那么难受痒直想咳之后,长长的叹息出来:
“你们尽心尽力侍候小姐,我也晓得。我这般怪罪你们,是我方将急糊涂了,你们不怪我这个不中用的老太婆,也是看在小姐的面份上……听说今日大爷也是在场的?”
红玉与绿倚相对一眼,是在场的,可她们能说么?
只怕说了,照着大爷对区mama的孝心,区mama指不定立马能找上峻园里去,像训她们一样训上大爷几句。
其实也不必区mama去训,大爷已经被老爷罚去跪祠堂了,就跪在阴家列祖列宗和太太牌位前,一声不吭的,不带半点动的,一直跪着。
这事儿,她们还没跟区mama说,也是不敢说。
这会儿被这么一问,她们都安静了,像锯嘴葫芦半字不出。
区mama见了又问一句:“到底在不在?要是真在,你们可不能瞒我!”
最后是略了解些区mama的青帘点了点头:“在,大爷被老爷罚去了跪祠堂。”
区mama一听微愣,再是红着眼眶说:
“该!被罚也是该!”
又坐了一小会儿,区mama起身交待青帘四人照顾好阴十七,说自已要去一趟小厨房煮碗羊rou汤。
红玉、绿倚、蓝脂不明所以,青帘却是知道的:
“冬日里,大爷最喜欢喝mama亲手做的羊rou汤……”
她随便靠坐的地方是一席又破又黑得不见原样的草席子,盛着难得一碗热水的白瓷碗也是个磕出四五个大小缺口的破碗,可她不介意。
她觉得在这个风大雪大极其寒冷的冬夜里,她能在啃完干巴巴硬如石头的素包子后,这样喝上一碗热水已是上苍眷顾。
她得坚持,坚持到燕京,看望她那可怜见的孙女儿。
展颜是她信得过的人,他托人给她捎来的信,她收到了,也看了。
信上的字确实是展颜的,以前展颜和花自来到她家里来吃饭,跟十七在堂屋里分析案子时总会写写画画。
事后她去收拾,略黄的宣纸上总有三个人的字迹,自家孙女儿的字她认得。
十七又指着另两个字迹跟她细说,哪个是展颜的,哪个是花自来的。
她一生悲苦,幼时却也曾有幸读过两年私塾。
字识得,字也认得。
信上的字是展颜的,她认得出来。
信中之事一定是真的,十七被冤枉杀人之事一定是真的。
这不是明摆着冤枉人么?
她的十七她再了解不过,是个眼里揉不得半粒沙子的良善姑娘,怎么可能会杀人?
这一路上寒风呼啸,白雪茫茫,她带的最厚实的衫裤也遮挡不了这冰天冻地的寒冷。
她冷得抖的时候,就卯足了劲小跑着。
小跑不了喘不过气来的时候,她就快步走着,即赶了路还微暖和了这具老了不终用的身子。
她不能放弃,即便费了三五日,方走过一个小小的县,不过是洪沙县邻边的一个小县。
十七的人担心她,自到燕京便让阴家人来洪沙县照顾她,把她当祖宗供着。
她知道这是十七的孝心,即便不想无端受人恩惠,可一想到她的小十七,她便不忍阴家人对她的照顾。
这是十七的一片孝心,也是唯一能让十七安下心去不再挂念她这个老太婆的法子,她想着十七,受了。
然这回展颜来信,她听了送信人的交代,瞒过了照顾她的阴家人。
送信来的人也是机灵,避过阴家人愣是把信交到她手中,也没让阴家人晓得这事半分。
原来她不明白,为什么展颜给她来信却不能让阴家人知晓?
后来看了信,她明白了。
让留在洪沙县照顾她的阴家人知道她想上京一事,那远在燕京的阴家人定然也能很快晓得,他们一定不会同意她上京。
而她的十七麻烦缠身,他们大概也不会让十七知道这事儿。
展颜在信中分析得对,他们既然不会让她的十七知晓此事,那她也不能让他们晓得她想上京一事。
所以选了个风雪不大的夜晚,她悄悄背着一个小包袱走了。
也是她平日里十分配合,且半点没想离家上京的念头。
她走的那一个夜里,昌盛街十二胡同里没半个阴家人在,他们料想不到她这个从不愿离家的老太婆会在深夜悄然离京,尽数安心入睡,睡得不知分毫。
至于那个守在她家里的阴家小子,倘若有机会,她只能当面跟他说一句对不住了。
她悄悄在他晚饭里放了能令人呼呼大睡的草药汁,不多,大概能让他睡到隔日正午。
她也在家里堂屋留了书信,说明她不是不见失踪,而是离家上京了。
他们看后应当会慌张一阵子,然后也就没事了。
反正她是上京寻孙女儿,又不是什么顶天了不能做的事儿。
收留陶婆婆在小茅草屋里住上一晚的人家,也是一户极贫的农家。
进稀落篱笆的小院子里,也就三间茅屋,两间大一间小。
两间大茅草屋一间住人,一间是并厨房煮饭吃饭、堂屋待客闲坐的地方,住人的那间住了一大家子六七人,另一间被挤得没了空地,这两间大的实在没她能睡的地方。
最后她住进那间小茅草屋里。
这间小的茅草屋原来是放些杂物的地方,临了略微清出一小块空地来打扫干净,再铺上一张破小草席,还有一张厚度适中却绝抵不过这寒夜里冷风的被子。
这户农家也是好人,她听展颜的不走官道,走的是略偏僻的小径近道,这才能遇上这么一户好心的人家,见她一个老太婆为寻孙女儿独身上京,实在是感人也不容易,便好心留她挤进来睡上一晚避风雪。
她感恩。
即便盖着被子仍冷得浑身颤,即便吃了一个硬如石头的包子并未能饱腹,即便那一碗热水很快变冷不复温热,她也满怀感激。
想着倘若有朝一日再回到这里,她得让十七好好报答收留她一晚,不至于让她流落街头,免去在这个风雪大得惊人的寒夜里被冻死街头的噩运。
与此同时,几匹快马跑过洪沙县邻近小县官道,直往下一个小县。
马儿为包得严实密得透风的斗篷里,阴家人满心焦急,连低喝跨下马儿快些的声音也布满了颤声。
一则是害怕陶婆婆出事,他身为驻守洪沙县照顾陶婆婆的主事人,只怕最后也得人头献上,以赎失察失守之罪;二则是被这满天风雪冻的,可一想到陶婆婆那般大年纪也在这样的天象下独身赶路,也不知今夜可有遮雪挡风之地?
他知道陶婆婆并没有什么积蓄,他们给她银子,她又不肯收。
总说,即便是她孙女儿交代给的,她也不能收,劳烦他们这些年青小伙来屈居于小小洪沙县里照顾她这么一个老太婆,已然太委屈了他们,怎能再收银子?
何况她还能采药看病,医婆虽赚得不多,可也足够过小日子了。
为马上的主事人是越想越心焦,即便不是他的亲祖母,也不免感同身受。
后缀紧紧跟着的其他几个阴家人见为的头挥起的马鞭犹又多添几分凌厉,马儿嘶鸣一声,前蹄奋起,再一个全力疾奔跑,在寂静的夜里只闻马蹄笃笃笃的声音。
马儿是越跑越快,迎着风雪而上,几乎快成一道夜幕下的闪电。
他们几人是刚刚在小县里换的快马,上几匹快马就是被他们这样日夜不停地赶路跑残的,到小县补给的时候,马儿已然站不起身,双腿即被严重冻伤,也被累去了大半条马命。
可他们也能理解,他们的头这样焦急,是因着日间日暮垂下之前,京里传来消息,他们阴家的小姐知道陶婆婆留书独身上京之后脸色大变,只差冲出京城只身往洪沙县这边赶,亲自来寻陶婆婆了。
此次守丢了陶婆婆,给了他们这些人迎头一个痛击。
从前他们是在京城里的阴家人,他们尽数是在他们大爷手下调出来的人。
不说尽数是精锐,可单就他们的头,便是他们大爷手下最得力的领头人之一,可见陶婆婆在他们小姐心目中的地位,便是在他们大爷心目中的地位。
陶婆婆丢了,大概他们几个还不是最难受的,他们的头应该是最难受自责的。
只怕此次找到陶婆婆回京,他们的头就得到大爷那里领罪,领的还是大罚。
倘若此次无法尽快陶婆婆,或在找到陶婆婆的时候,陶婆婆已然遭遇不测,那么他们的头连同他们,大概也不必回京了,直接在京外自行了断,以谢大爷这些年来的知遇之恩。
晨起,一家客栈二楼上走下一行几人,都是简便轻装的打扮,个个是精壮的年青男人,只为的领头人年纪略大些。
这几人即便强打起精神,也难掩双眼中的血丝。
几人在客栈大堂里坐下,吃了早膳便结帐离开。
几匹马儿倒真是精神抖擞,夜里都是嘱咐了店小二用最好的马料饲养的马儿,又经一夜歇息,原来疲惫不堪的马儿俱都已恢复了精神马力。
几人中的一个年青男子苦笑着:“这马儿倒是比我们歇息得好!”
“可不是!”另一个年青男子接话道,又叹了口气,问领头人:“头,你说五爷让我们出来找一个老太婆,画像是看了不下千遍了,便是闭着眼也能给认出来!可这都大半月了,人不出现怎么认啊!”
“怎么说话的?”领头人瞪眼,“那是阴家小姐的养祖母,连五爷都要放在心上的老人家,岂是你一黄口小儿随便乱说的?你再胡言一句试试看,看老子怎么收拾你!”
叹气的年青男子悻悻,不就是说一句老太婆么,不说就是了。
苦笑的年青男子也说:“就是!阴家小姐那是什么人物?那是咱五爷放在心尖上的人儿!你这样口无遮拦,也就是头仁慈,你敢到五爷面前说一句老太婆试试!”
叹气的年青男子哪儿敢啊,要真到他们五爷跟前说那么半句,大概不必五爷下令,五爷身边的山峰就得出手教训他个分不清东南西北!
领头人翻身上马,看着热闹的街道,将马儿调转往城门的方向:
“好了,废话少说。这一路上都过了好几个州县了,也没见到陶婆婆半点身影,按着她老人家的脚程,应当没那么快。那么唯有的可能,就是我们走的路线跟她老人家岔开了。”
叹气的年青男子急了:“那可怎么办啊?头!”
“怎么办?”领头人又瞪眼,“你问我,我去问谁?难道让我去问五爷?”
还能怎么办?
找啊!
除了换个路线继续找,他们还能怎么办!
从京郊官道岔口回来的当夜,阴十七果不其然地病倒了。
热,怕冷,连打喷嚏,还偶尔咳上几声,真是折腾得她不安生,连她身边的四大丫寰也不安生。
区mama更是心急如焚:“这可怎么是好?小姐心善,跟当年太太是一样一样的!那是救了养了小姐五年的养祖母,小姐定然是心焦得不得了……”
又转过头来训全候在屋里的四个大丫寰:“你们是小姐身边的大丫寰,我身体不中用,难道你们也这般不中用?小姐任性跑到京郊去挨冻,你们就不会劝劝?”
训完,区mama自个捂着嘴猛咳起来。
那声音听着就难受,好像要将整个肺给咳出来似的。
青帘素来照顾区mama习惯了,上前两步便帮着区mama拍起背来,轻声道:
“mama莫急,mama是知道小姐孝心的,要是小姐好了,见mama被我们几个不像话的婢子气得加重了病情,那小姐该有多痛心?奴婢们也没脸面再侍候在小姐左右了。”
即承认了是她们侍候阴十七不周,也用阴十七压一压区mama。
不然她真怕区mama好不容易好些的心疾又该犯了,界时可真是里外都乱,哪儿顾也顾不全。
青帘一开口,红玉也跟着上前,接过蓝脂麻溜从桌上茶壶倒过来的茶水递到区mama嘴边:
“mama放心,且先喝杯茶润润喉。大夫说小姐是受凉的热,小姐身子底子算不错,这热一出来,待明儿退了也就好了。”
区mama接过茶杯抿了口,咽下喉咙没那么难受痒直想咳之后,长长的叹息出来:
“你们尽心尽力侍候小姐,我也晓得。我这般怪罪你们,是我方将急糊涂了,你们不怪我这个不中用的老太婆,也是看在小姐的面份上……听说今日大爷也是在场的?”
红玉与绿倚相对一眼,是在场的,可她们能说么?
只怕说了,照着大爷对区mama的孝心,区mama指不定立马能找上峻园里去,像训她们一样训上大爷几句。
其实也不必区mama去训,大爷已经被老爷罚去跪祠堂了,就跪在阴家列祖列宗和太太牌位前,一声不吭的,不带半点动的,一直跪着。
这事儿,她们还没跟区mama说,也是不敢说。
这会儿被这么一问,她们都安静了,像锯嘴葫芦半字不出。
区mama见了又问一句:“到底在不在?要是真在,你们可不能瞒我!”
最后是略了解些区mama的青帘点了点头:“在,大爷被老爷罚去了跪祠堂。”
区mama一听微愣,再是红着眼眶说:
“该!被罚也是该!”
又坐了一小会儿,区mama起身交待青帘四人照顾好阴十七,说自已要去一趟小厨房煮碗羊rou汤。
红玉、绿倚、蓝脂不明所以,青帘却是知道的:
“冬日里,大爷最喜欢喝mama亲手做的羊rou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