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2章 番外3
易笙怔了怔,她没想到站在下沉冰块上眼神那么决然镇静的少年声音居然这么……柔糯,像极了幼时奶奶亲手做的云片糕,有种可以相信和依赖的温然甜净。· “我没事了,谢谢你的帮忙。我,”半靠着床头的少年拉了拉腰间的棉被,转头看着窗外昏黄的路灯,略顿了片刻,“不会再寻死的。” “哦,”易笙点点头,“既然这样,我就先回去了。” 宿舍十一点半关门,现在回去刚好赶上末班车。她不是多善良的人,没打算在这不吃不睡的陪一个陌生人。 而且她看了看侧脸线条很柔和的少年他沉下去的那瞬间眼神很清定,没有丝毫不甘与怨恨,有的只是……挣扎过后的心灰意冷和了然之后的深深悲凉。 他一直是清醒的虽然看着人那样冷静清醒地一步步结束自己的生命远比在疯狂状态下自杀更让她觉得毛骨悚然但不管怎么样,那是他在理智明白的情况下做的抉择。换句话说,鹿年看的清,只是……看不破! 旁人可以帮他看清,却绝不可能帮他看破。那些隐匿在心底不可触摸、不肯忘却、伤人伤己的巨大心魔……那样的心结……她、无能为力。 除非有一日鹿年自己愿意走出来,否则,就算身边有人不眠不休地守着他三天三夜,也是没有用的。 何况,她又看了他一眼,他说他不死她信他! 走到门口易笙又想起些什么,一手拉着门回头,“你的手机进水了,要用我的手机给女朋友打个电话么?”他的手机放在裤兜里,被河水完全浸透了,她本来抱着侥幸心理想看看能不能从电话本里找到几个同学的电话号码,让他们来照顾他。·谁知道开机倒是可以开机,但电话本里只有一个没有名字的号码,她打过去居然还是空号!而且大概是cao作不当,水漫入电板,两分钟后手机就彻底死机了。 易笙的话很无心,纯粹是因为看见他全身除了手机和一些零钱外只剩钱包里一张和一个女生很亲密的相片才这么问的。谁知道鹿年却全身一震,脸色霎时惨白。 易笙一怔,她……问错了? 病榻上穿着蓝白条纹病服的少年面容因虚弱而苍白如死,轻轻吸了口气,口齿间却还残留着某种冰凉的颤抖,“不必了,谢谢。”然而这五个字缓缓说出口后,鹿年又恢复了身上所特有的温柔乖巧,甚至抬头抱歉似地向她微微一笑,“我们……分手了。”他身后的天空中挂着个虚幻的如同个昏黄印子的月亮,淡淡暖光下少年眼睑微微闭着,目光很遥远, 夜色里灯光微弱,把偶尔走过的路人单薄的影子拉长又缩短,风声摇摇,树影乱动,很有点鬼气森森的惨然,易笙忽然觉得拉着门把手的手心有些滑鹿年语气温和,眼神宁静,看着月亮微笑时眼里闪过微微的怀念……和痛苦,一切都那么自然,那么妥帖,仿佛真的没什么大不了的,他只是在一个惨然的夜里,偶尔想起一个分手的前女友、然后觉得有点难过如此而已。 可是如果真的是这样,她为什么会那么难受?胸口好闷,想哭又哭不出,空气里满是逼的人要大叫、要发疯的痛苦,好压抑……怎么挣扎都没办法,站在这里让人觉得,仿佛活下去……是需要很大勇气的一件事。 喉头一阵阵苦涩,易笙紧紧抓住门把手,不知道该说些什么,她是在阳光和温暖中成长起来的温室花朵,没有经过苦难,没有遭遇在风雨中无所依托的寂寥与绝望,她不知道一个人的心,如何会寂寞至此。 *** “你吃海鲜么?”放下拎着的保温盒,扎着马尾辫穿着冬季校服的少女用力推开紧闭的玻璃窗。 “嗯。”半躺在病床上的少年气息柔软,把头搁在曲起的膝盖上静静望着拍打灰尘的少女,很认真地回答, “我在食堂转了半天,除了虾仁馄饨有汤外好像没什么东西算有营养滋补身体的浓汤,你凑合着喝吧。” “谢谢。”少年唇角微微上扬,笑容温柔,“食八的小龙虾很鲜。”
永远是这么礼貌的“请”、“谢谢”,易笙耸耸肩,不置可否。扬扬手赶走窗前飘起来的厚重灰尘,一转身靠着窗台看一小口一小口很优雅地吃馄饨的鹿年。 她今天本没打算过来,但早上起晚了,急急忙忙爬起来一看课表,第一节是很无聊的“******思想、‘三个代表’思想及科学发展观”,老师又是人大毕业出了名的老处女,索性翘课不上。东摇西逛时路过食堂,想起昨天护士恶狠狠地交代的要喝“有营养滋补身体的浓汤”,就进去打包了份虾仁馄饨。 总不好刚来就走,在这干看着也没什么事,易笙绕了两圈从包里掏出本书来看书装帧很简单,略细长的大小,有点像以往的线装书,封面素白,上面有两个枯白遒劲的草书大字书的名字很奇怪,叫“呓语”,很像魏晋时风骨落拓,视礼法为无物的士官大夫大醉时的狂傲之语。 她看着那两个锋芒尽显的字,微微一笑,笔意倒是凌厉潇洒,据说是作者亲笔提的。她不懂得字的好坏,只感觉写的人很自我、很骄傲,有种全然不在乎旁人看法的狂放洒脱。 看了两篇,易笙靠着窗户,抚了抚书嵴,不知为什么叹了口气。 “怎么了?”鹿年已经吃完了小半盒馄饨,听见她叹气微微仰头问。 “没什么。”易笙摇摇头,又低头看了看手里的书。“呓语”是本杂文选,用笔尖锐,讽刺辛辣,看问题角度刁钻态度刻薄,虽然直指人心,但未免太咄咄逼人了。总的来说,是一本过于真实坦白以致让人难以接受的书,并不讨喜主流市场。至少,易笙身边的女生都宁愿看软绵绵的言情小说而不是这种像匕首一样直接锋利的书。也许就是因为这个原因,作者自从两年前出了这本杂文外就再没有新书问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