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文学 - 言情小说 - 爆炒大唐:最强嫡女在线阅读 - 第616章 承元二年

第616章 承元二年

    狄仁杰上一次科举,因着某个无良时空客对历史的胡作非为,使得原本的历史发生了改变。本来有的明经科被取消了,而本来因考明经科的小狄仁杰也就悲催了!居然华丽丽地连州试都没过。

    杨晓然递给李世民的折子是经过她结合后面朝代的科举制度所改良过的。其中考试等级则是采用宋朝的制度。

    州试,省试,殿试三等。

    考试内容也大大简化,更加偏重实用。而李世民骨子里也是个实干家,自然对这样的东西喜见乐闻。

    在此之前,明经科与进士科乃是唐朝科举的基本。

    而考的内容,在杨晓然这个现代人看来简直就是无聊到极点!

    所谓明经,说白了就是考背书。

    考试之法便是:先贴文,后口试,经问大义十条,答时务策三道。而明经又分为五经、三经、二经、学究一经、三礼、三传等,这属于选考范围。反正自己从其中选着考。这玩意,大致就跟后世学校背古文差不多的意思。

    先背下来,然后解释下,最后说出这意义,对当代人有什么启发警戒啥的……

    国家抡才大典就搞这么个东西来?这不是作么?!

    所以杨晓然当年就在写给李世民的策论中写道:“明经只强记博诵,而其义理,学而无用。”

    而关于进士科,某姑娘看后,都想为明朝的举业同胞掬一把泪!

    人家是八股文制义写得都要哭爹喊娘了,光一个破题就得让一群人生出死个千八百回的念头来。更别提后面的承题,起讲,入手,起股,中股,后股,束股了。

    光看看这么多个“这个股”,“那个股”的就想去死一死。

    而看看这些唐朝的同辈们呢?

    估计明朝后辈学生想举凳子砸死这群龟孙!

    尼妹啊!

    这都考得什么?

    热门的进士科考策问不提,这毕竟还算务实。可尼妹的这个贴经,杂文是什么鬼?!

    所谓的贴经就真的只贴大经,说白了就是填空题,十个问题中答对四个就过了!

    简直简单到让明朝学子崩溃!

    而杂文却是让明朝同类们连吐槽的力气都没有了。

    诗词一首,赋一篇,按照格律写,就算过关了。

    这哪里是什么抡才大典?简直儿戏!

    其中也就策问是上得了台面也是最难考得。

    而杨大姑娘也觉得这事太不靠谱,索性在做出一些科学奇迹后,便在给李世民的策论里指出弊端,而后又强调要加强明算科,明法科等杂科的人选。

    并且将进士分为三等:一等称进士及等;二等称进士出身;三等赐同进士出身,以此扩大人选选举。

    经过李世民多年的筹谋,慢慢地这些工作便展开了。当时最大的对手是世家,所以贞观老臣们自然极力追捧这科举制度。

    世家门阀牛逼在哪儿?

    可不就是掌握大量人才么?

    改,必须改!

    这下可好,虽然阻力不小,世家不甘愿,可到底到了贞观末年的时候,这套制度还是逐渐完善了起来,被一一实现了。

    而明经科也在四年前辈彻底扫进了历史垃圾堆。

    这下好玩了!

    可怜的狄仁杰小少年就是奔着这个科目去的啊!

    忽然没了,让他一点准备也没有。索性那时年岁还小,逢上科举年,便抱着去开开眼界的想法去参加了。

    嘴上虽然是这样说的,可他万万没想到,他还真落榜了。

    这个素来有神童之称,未来的宰相大人怎能甘心呢?

    这下好,彻底激发了他的斗志!这回开恩科,他一定要再去试试!而目标就是进士科!

    去他nnd明经!

    进士之科,往往皆为将相,皆极通显,这才他的终极目标!

    年轻人,哪能没个理想呢?

    这恩科开了,自然要奋力一搏!不然就得再等一年了!三年一考,贞观二十三年他失败了。而今他已弱冠,此次不中,明年还有一次机会,可若明年也不中呢?那就得再等三年了!

    这年头的人寿命都不长,再过几年,他都二十五六了,若还是白身,自己都不好意思了!

    国家抡才大典自然无比肃穆。不过现在还只是州试,要等到十月的时候,这些取得举子的学子才会入京参加省试。

    所以,在各地学子拼杀考场的时候,坐在金銮殿的天子也只是询问下,因为还有更大的事情等待着他去处理。

    李泰,李佑,李愔联名上书,请求天子允许他们出发去寻美洲。

    从澳洲拉回来的各种矿产已经让唐人疯狂了!

    而随着船队回来的澳洲土著也让唐人感到惊奇。

    还真得有些像是华夏后裔哈!

    那个叫袋鼠的东西也真好玩。不过让人感到郁闷的是,这玩意似乎不喜欢大唐,带回来的袋鼠好不容易护着送进了皇宫,可没几天就传来死亡的消息。还有几只也莫名其妙的消失了……

    而也有传言出来,那袋鼠被神虎给弄死了……

    不过不管如何,总之大唐君臣似乎都看到了征服海外之地带来的好处。那些矿场还不去提,一般不是学科学的官员对这个东西的观念还很落后。

    可那一堆堆金灿灿的黄金可耀人眼了!

    要知道,当初为了建造大海船出海,民间资本的渗入可不少啊!也是当年比较穷,所以从民间募集了好多资金。

    如今东南亚,澳洲都有产出了,一群投资的商人赚得盆满钵满,这带来的影响力可想而知。

    而且海上贸易做了这多年,就算是普通老百姓,只要脑子灵活点,手里有点余钱的也会想法去做贸易,再加上一群先富起来的人的装逼外加炫耀,那眼珠子可不得通红通红的?

    又听坊间传言,南边魏王那儿的大海船都造好了,水军也训练完毕,就要出发去寻美洲了。一想到之前的甜头,这下好了,一下子疯狂了!

    又听说美洲也是遍地黄金,撒点种子不去看顾都能长出好庄稼来,更是让一群农业大国的农民痛心疾首!

    尼妹啊!

    一群茹毛饮血的人就需要我等去开化啊!

    种田都干不好,也好意思说是殷商后裔,炎黄子孙!

    不能等!

    一定要去啊!

    这简直就是暴殄天物,令人痛心疾首啊!

    于是乎,一听魏王联合其他几个王爷上书请求出发寻美洲之地,疯了,疯了,彻底疯了了!

    士林暴动!

    民众暴动!

    一.夜间,整个大唐都陷入了一种疯狂状态!

    作为传统的农业大国,也就是大漠不能长庄稼,若是可以,估计大家一人扛把锄头就把草原一个个霸主给打死了,哪还轮得到他们猖狂?

    因千百年来的国情如此,所以中国人对土地有着无尽的渴望与贪婪。

    以前是没人告诉他们大海外面还有那多肥沃的土地,若是知道,大家早划着木板都要淌过去撒!

    而这又是太宗遗愿,所以朝臣们倒也没意见。

    世家倒了,他们成了新的利益者。海贸利润之大,简直让人疯狂。这朝里的,地方上的,但凡有点门路的哪一个没伸手?

    听到要去寻美洲了,自然是愿意!

    只是魏王提出由他领队,其他两位王爷为副手却是有些让人嘀咕。

    他们该不会去了外面想自立为王吧?

    不然魏王为何把他的小妾也带上?那位孺人可得.宠.的很,而魏王妃无所出,所有孩子都那位冯孺人生得。把这位都带走了,要说心里没鬼,不大像啊!

    不过后续消息传来后,这些人安心了。

    原来儿子都没带去,看来是真心想替天子开疆拓土了。

    只是天子按折不发又是个什么意思?

    就在人们琢磨的时候,却忽然发现三位王爷居然回京了!

    御史们正要弹劾,却又发现是天子秘密召回商议出海一事。这下可好,消息一传出,所有人激动了。

    看天子这架势,多半是要来真的了!

    去美洲不比去澳洲,路途遥远,谁知海上会发生什么事?

    而李承乾对李泰感情很深,自然会有踌躇。所以才不得不把他几个弟弟都召回来,细细商量对策。同时也把科学院的人都召来。此前虽也有图谋美洲的计划,可到这个关口了又觉计划不够详细,还得补充补充。

    最关键的,杨晓然也只记得大概,真正的航海图是没有的,这还需要李泰他们去摸索。这可是几万海里的未知路程,不谨慎,损失的可就不单单是几个亲王了!

    还有大批熟练的工匠,科学精英以及经验丰富的几万水军。

    别说大唐富有,若真出什么事,这个损失他们也损失不起!

    无论是工匠,科学精英以及丰富航海经验的水军都是大唐的瑰宝,如何损失得起?

    而作为一个现代人,杨晓然是知道几条航线的。而她现在要做的就是反复推演,哪条路线更安全,风险更小!

    时间多花一点没关系,人才是最重要的!

    可她思索了好多日,最后悲催地发现也只有一条路线能走!

    那就是从广州出发,去海南,然后过马六甲海峡,经孟加拉湾,过科伦坡到达印度洋,穿过莫桑比克海峡,绕过好望角进入大西洋,最后到达纽约。

    而其他路线,基本可以排除。从冲绳出发,横穿太平洋到夏威夷这条路虽然最快,可风险也极大。一路上根本无补给,没有陆地;而另外两条路线……

    好吧!苏伊士运河这时代还木有,就算有,舰队也进不去,难道真得只能放手一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