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文学 - 历史小说 - 晚唐逆流在线阅读 - 第135章 剑阁遇狼犲

第135章 剑阁遇狼犲

    回到驿馆,张寻立即召集众人议事。

    “将军是说,那伙青衣人的主子是杨复恭?而非曹知悫?”夏侯云问道。

    “不,青衣人可能就是曹知悫的手下。而杨复恭也脱不了干系。”

    “也许曹知悫本人就是杨复恭的手下。”一直没有说话的奚康忽然说道。

    “没错。”张寻点了点头。

    “喔!我有点明白了。青衣人是曹知悫的手下,而曹知悫又是替杨复恭办事的。杨复恭又是将军干爹的表哥,那么也就是说,青衣人一路跟踪咱们,或许根本就没有歹意,甚至有可能是在暗中保护咱们呢?”宋蛮难得如此长篇大论的分析。

    “但愿如此吧。”张寻若有所思的说。联想到山崩那天,那伙青衣人举着火把对他们这边指指点点,也的确有可能是在担心他们的安危。

    对于杨复恭的目的,张寻心里也满是问号。白天在马场的谈话,杨复恭已经亮明态度了,就是不支持。但是,有一点张寻还不确定,杨复恭究竟是不支持杨复光当都都监呢?还是不支持杨复光去连结田令孜呢?

    “将军说要去拜访郑畋寻求支持,是真心话,还是在迷惑杨复恭?”奚康忽然问。

    张寻苦笑一声:“唉,连你们都瞒不过,看来更瞒不过杨复恭了。”

    此行的计划,其实早就定好了,就是去连结田令孜。但通过和杨复恭的对答,张寻发现杨复恭与田令孜二人势同水火。所以当杨复恭问他到了成都之后的打算时,他撒了一个谎,说要去拜访郑畋。但是,杨复恭能信吗?

    为避免夜长梦多,他们只在兴平府停留了一日,就继续西行。过了汉中,蜀道才走了三分之一。还有最漫长的一条金牛道在前方等着他们。

    这里他们走了一段水路,从兴元府坐船,沿汉江逆流而上,只一日,就到了八十里外的西县。在西县登岸,再往前就只能继续爬蜀道了。

    一头扎进巴山之前,张寻特意抽出时间,去拜祭了定军山下的武侯墓。

    定军山上,黄忠斩夏侯之处依稀可辨。定军山下,武侯墓前已是古木参天。

    张寻毫不避讳自己是个蜀迷。但他从来不跟魏迷赵东阳争论。他觉得,先主的仁厚,武侯的忠贞,根本勿需讨论。讨论都是一种玷污。

    子曰,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武侯只为报知遇之恩,就将后半生都献给了先主之道,死而后已。

    也许有人觉得这没有什么。

    汉哀帝崩,王莽为大司马。九年后,王莽篡汉。

    魏明帝崩,临终托孤司马懿。十五年后,司马氏废魏帝曹芳。

    北周宣帝崩,周静帝即位时年仅7岁。两年后,丞相杨坚篡位。

    后周世宗崩,周恭帝即位时年仅6岁。一年后,殿前都点检赵匡胤篡位。

    乃至董卓、刘裕、萧道成、陈霸先、鳌拜、袁世凯之流,试问世间英雄,有谁能禁得住权力的诱惑?有谁能将先主的知遇之恩记上一辈子?

    张寻都不敢说自己能做到。

    他拜祭完武侯,抬头正看到墓旁的碑林中,有一首新刻的诗:

    满壁存亡俱是梦,百年荣辱尽堪愁。

    胸中愤气文难遣,强指丰碑哭武侯。

    张寻在武侯墓前呆坐了一个下午,泪流不止。

    他生在一个一切历史的记载都被质疑的年代,却穿越到了一个一切历史的真实都历历在目的年代,心中激荡,有谁能晓?

    剑阁峥嵘而崔嵬,一夫当关,万夫莫开。所守或匪亲,化为狼与豺。

    越到蜀道的尽头,路就越发的险峻。快到剑门关的这一段栈道几乎是悬在峭壁之上,仅能容一人侧身而过,脚下就是万丈深渊。夏侯云开路,契必鸿断后,一行十七人在峭壁间一字排开,艰难前行。

    忽然,张寻听见前面传来一声唿哨。这是夏侯云的报警信号。前方遇到了险情!

    但他们此时正处于一个外U型的盘山道上,张寻的位置受山体遮挡,看不清前方的情况,不知道究竟是道路被阻,还是遇到了歹人。但是很快,他身前的宋蛮就接到了前面口口传递过来的信息,只有三个字:青衣人!

    终于要动手了吗?这个地点选择得还真是好。张寻心想,难怪不见了那伙青衣人,原来已经抄到了前面,在这里等着呢。

    狭路相逢勇者胜。在这仅容一人通行的悬空栈道上,后面纵有“蹶犀校尉”契必鸿,也帮不上一点忙。只能靠夏侯云自己了。

    就在这时,后面也传来了一声唿哨!是契必鸿发出的!

    这回张寻看得清楚,在距离契必鸿还有百余步的位置,竟然从山后面转出一队浑身铁甲的军士,个个手持利刃,身背弓箭。也不知总数有多少人,只是一个接着一个源源不断的出现。此时能看见的已经接近百人!

    前有拦路虎,后有追命人!这前后堵截的架势,看来是要将张寻等人一网打尽,一个都不让走脱。

    张寻苦笑着对身后的郑绍余说:“对不住了兄弟,连累你跟我一起死。”

    郑绍余也很紧张,但仍强作镇定的说:“没有杨兄,我早就死了。能多活七日,已是赚了。”张寻听了仰天大笑。

    张寻忽然止住笑,目光落在了栈道上方的峭壁上。

    原来,就在斜上方十几米处,凸出一块巨石,看体积,足有一辆马车那么大。长年风化,如今已是孤悬在外。只有一角仍与峭壁相连。

    张寻想,前面有多少青衣人不清楚,但后面的甲士实在是太多了。如果能将那块巨石弄下来,砸断或者堵塞住栈道,就起码能解决一面危险。

    不过,这种石头饱经风霜考验,看上去虽然摇摇欲坠,实则早已受力平衡,牢固着呢。没准后世张寻到这旅游,仍然能看见这块巨石悬在这里。

    但既然想到办法,就要努力一搏。他指着那块巨石大喊:“契必鸿!想办法把它弄下来!”

    契必鸿此时正全身披挂,手握双锏,准备与敌人厮杀。接到张寻的命令,他抬头看了看,一句话都没说,只是深吸了一口气,将双锏别在了腰间。卸去甲胄,光着膀子,露出浑身肌rou。

    “上飞爪!”

    在契必鸿的命令下,两个踏白掏出飞爪,向那块凸出的巨石高高抛去。飞爪啪啪勾住了巨石,形成两条垂直的绳索。这时追兵已经距离契必鸿不足六十步了,并且在迅速逼近。

    契必鸿一手握住一条绳索,用力的扽了扽,腾地起身,双脚踏着石壁,彷如飞檐走壁一般,几步就登上了巨石。

    张寻暗叫了一声好。这个契必鸿,哪都比他哥强,就是不爱说话。虽然从军时间不短了,但还是贤愚难辨。如今看来,这小子不仅身手好,脑子也颇灵光,几秒钟之内就想出了办法。

    张寻这边想时,契必鸿已经把飞爪缠在了腰间。他将全身重量都压在巨石的外侧,将双锏用力的朝巨石与峭壁的连接处砸去,霎时间火花四射,乱石飞溅。

    但巨石仍然纹丝不动。

    追兵已经仅有二十余步,他们也看到了契必鸿想要干什么。最前面的兵一时犹豫,放缓了脚步。估计是怕巨石坠落砸到他们。

    这时忽然从后面射来一箭,将最前面逡巡不进的士兵射落了山崖。一个声音大声喊道:“畏死者,杀无赦!”

    山谷中瞬时喊杀声震天,甲士们咆哮着冲了过来。

    “快放箭,掩护契必鸿!”张寻高声喊道。但这时最后面的两个踏白正在紧紧握着飞爪。如果契必鸿随着巨石一同跌落,还要指望他俩拖住契必鸿呢。甲士眼看冲过了过来,这二人就要首当其冲。

    千钧一发之际,一人忽然从两人后面踏壁而过,正是郑绍余身边那个一直不知道名字的仆从。没想到此人也是身手不凡。他挥舞横刀,凭一己之力挡住了甲士的冲击。由于栈道狭窄,后面大队的甲士暂时帮不上忙。

    “那位壮士叫什么?”张寻问。

    “是我府上的家丁队头,唤作郑忠。从前是凤翔军士……”

    就在郑忠与甲士搏斗的正上方,契必鸿仍在奋力的砸着巨石。一旦巨石落下,郑忠必死无疑。但又没有别的办法,郑忠身前挤满了甲士,又后退不得。

    张寻为郑忠揪心,也摘下背上的弓,向敌人射去。他虽然经常带着这把弓,却极少使用。一是没有必要,二是他的射术实在不精。怕一出手就在手下面前露了怯。但他此时也顾不得那么多了。射了三四箭,终于射中了一个甲士。

    甲士们也开始还射。受角度所限,大部分箭矢的目标都是郑忠。

    郑忠躲闪不及,肩头中了一箭。正与他相持的甲士趁机一刀刺入郑忠的小腹。从张寻这边,可以清楚的看到郑忠背后贯出的刀锋,鲜血霎时染透了脊背。

    然而郑忠仍然拼尽全力,死死抵住不退。碎石噼噼啪啪不断落在郑忠和那个甲士的身上、头上。甲士的眼神中闪过一丝恐惧。

    “开!”只听蹶犀校尉契必鸿大喝一声,巨石终于被他砸断。轰隆一声巨响,契必鸿与那巨石一起坠落下来,正砸在郑忠和那甲士的头上。

    最后时刻,郑忠似乎回头想对郑绍余说什么,但一个声音都没发出,就不见了。

    栈道没能禁住巨石,被砸断了七八米。契必鸿、郑忠,以及十余个甲士,随着巨石一齐坠入深渊。

    好在契必鸿身上挂着俩条绳索,两个踏白死死拽住。身后众人又死死抱住踏白,才终于扯住了契必鸿。契必鸿此时像一只钟摆一样,在山崖间悠荡。

    “瞄准那个壮汉,放箭!”断崖后传来一声怒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