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文学 - 历史小说 - 晚唐逆流在线阅读 - 第132章 曹字鱼符

第132章 曹字鱼符

    山夜雨急,岭上的碎石经过了一个干燥的冬季,竟然禁不住暴雨的冲刷,滚落下来。

    张寻听见山上不断传来隆隆巨响,就知道不妙,滚石之后,很可能伴有大面积的山体滑坡。整座厚畛驿都是依山而建,如果滑坡的位置正在驿站上方,谁都活不了。

    他立即叫醒所有人,让他们赶紧收拾东西离开屋子,自己则先一步出去查看。

    到了屋外,借助驿站中朦胧的笼火,能够看到石头滚落的位置。所幸,山石密集的地方离他们住的三圣铺还比较远。而且三圣铺正好处于一个凸出的山梁上,即便上面有滑坡,应该也威胁不到这里。难怪三个皇帝都要挑这间屋子住。

    但是,张寻看见之前驿卒带他们去的那间客舍,恰在一个比较危险的位置。万一真的出现大滑坡,白裘少年那一伙人一个都跑不了。

    “活该!这就叫阎王不收你,自己找上门。”宋蛮有些幸灾乐祸。

    借助微弱的灯笼光,张寻发现此时那间客舍屋门紧闭,想是里面的人还没有察觉到危险即将降临。他动了恻隐之心,让夏侯云去将那屋中人唤醒,提醒他们注意滑坡。

    夏侯云领命去了。张寻站在高处俯瞰整个厚畛驿,发现对面岭上的一排客舍前,七八个人点着火把,正在朝这边指指点点。好像就是一路尾随他们的青衣人。

    张寻心中不快,这伙人怎么像鬼影一样如影随形?因这个位置比较安全,他让大伙都回去睡觉。此时还未到三更,长夜漫漫,还可以睡个回笼觉。

    就在这时,山顶忽然传来轰隆一声巨响,好似天崩地裂!紧接着就是由远及近持续不断的隆隆声,好似千军万马过大江!

    终于还是滑坡了。张寻心里咯噔一下,夏侯云完了!只因自己多管闲事,一个命令,就葬送了一个最优秀的手下!

    从传来巨响,到泥石流将半座厚畛驿掩埋,可能还不到一分钟。即使睡梦中的旅人被巨响惊醒,也根本没有逃生的时间。在自然的伟力面前,人类连挣扎一下的机会都没有。

    泥石流过后,半边驿站的灯火都已熄灭。但整座驿站却一时间人声沸腾,像张寻这样侥幸逃生的人纷纷走出房间,有不住惊叹的,有大声呼喊的。间或还能听见幸存者的呻吟。

    张寻也顾不了许多,大声呼唤道:“夏侯云!”

    连唤了几声,无人应答。其余人也顾不得睡觉了,全都又从屋中出来。奚康在后面指挥道:“一、二,喊!”

    “夏侯云——”

    十三个人的声音汇在一起,终于盖过了其他的呼喊声。喊了几遍,张寻忽然抬手止住了大家的呼喊,原来他依稀听见了夏侯云的应答,他还活着!

    众人欣喜若狂,一起向泥石流淌过的地方奔去。这是冒着极大的风险的。雨还没有停,第二波滑坡随时可能发生。此时下去救人,很可能会把自己都搭上。但张寻哪里管得了那么多。

    到了近前,借助火把的亮光,张寻看到当初那个建着客舍的平台已经面目全非,整间客舍都已经被泥石流掩埋,但是幸运的是,这个位置恰好是泥石流的边际。

    见到了夏侯云,发现他没有受一点伤。与他在一起的,还有三个人,其中一个已经哭成了泪人,正是那个白裘少年。

    原来,夏侯云刚敲开客舍,正与那少年应答之时,滑坡就发生了。少年甚至还没有弄清楚怎么回事,就被拉出了屋子。两个家丁以为夏侯云是来劫人的,拼命追了出来。等他们被隆隆巨响惊得停下了脚步时,身后的客舍已经没了。

    白裘少年一伙十五人,只剩下三个。

    张寻仔细察看了一下受灾的情况,认为这并不是大面积的山体滑坡,只是一股泥石流。滑坡和泥石流在地质学上虽是两回事,但在古代却是并不区分的,通称为山崩。既然是泥石流,发生二次灾害的可能性就比较小。于是张寻让手下帮忙救援伤者,搜挖幸存者。

    由于大部分驿卒都已遇难,救援行为都是幸存旅客自发组织的。大家齐心协力,不断有人被从淤泥中拖出。但还活着的已经极少。

    混乱中,张寻发现那伙青衣人也在帮忙抢险。这让他颇感意外,没想到这伙鬼鬼祟祟的人,竟然也能有此善举。但,这也恰好给了张寻一个机会。他赶紧叫过夏侯云,面授机宜。

    众人忙活到四更天将了,呼救的声音已然听不见,雨却下得更大了,救援被迫中止,所有人都回去了自己的房间。白裘少年三人已无去处,只好跟张寻他们进了三圣铺。

    这时少年的悲戚之色也稍有缓解,才想起了感谢救命之恩。

    “恩公不计前嫌,冒死搭救。请受郑绍余一拜!”

    郑绍余?张寻听了这个名字,觉得颇为熟悉。他将少年扶起,问道:“令尊可是兵部侍郎郑凝绩?”

    少年闻言一惊,答道:“正是家父。恩公莫非是家父故交?”

    张寻摇了摇头:“非也。某只是与令祖郑相公有过一面之缘。”

    原来,这个白裘少年郑绍余,竟然是前任都统郑畋的长孙。张寻熟读唐史,对这个名字有几分印象。

    郑绍余没想到救命恩人竟然还认识自己的爷爷,对张寻更为恭敬了。

    “敢问恩公尊姓大名,待晚生到西川见到祖父,一定将今日这番奇遇讲与他老人家听。”

    “我是邓州刺史张……”张寻说到一半,想起此行的公开身份,又改口道:“某是忠武军杨都监麾下,邓州刺史杨守宗。”

    郑绍余听了又是一惊。他与对方都是微服出行。他以为自己身为前宰相的孙子,已经够低调的了。没想到对方竟然还是堂堂一方刺史。真是山外有山,人外有人。

    他也是见多识广之辈,一听是大宦官杨复光麾下的“守”字辈儿,就知道此人定是杨复光的假子。由于郑畋与杨复光是一辈儿,若从那边论,郑绍余还是张寻的晚辈。故而他再拜曰:“祖父在凤州时,没少念叨杨公,说杨公麾下的忠武将士才是真正的忠臣良将。今日相见,诸位何止是忠臣?更是侠肝义胆的豪杰。请再受晚辈郑垂芳一拜!”

    郑绍余此前自我介绍时是称名,此时又自称表字“垂芳”,依古人习惯,这就是又亲近了一层。

    “垂芳快快请起。你我二人差不了几岁,无需从长辈那里论,就以兄弟相称吧。”

    郑绍余听了更是欢喜。二人论了齿序,张寻年长五岁,故以兄长自居。

    这时夏侯云领着一个手下进了屋。见张寻正与郑绍余攀谈,没有过来。只在门旁坐了。

    张寻认识与夏侯云一起的那个踏白。此人俗名刁七,在邓州大狱中时与夏侯云结识。本是闹市上的一个偷儿,被捕快下了大狱。因为人仗义,颇得夏侯云赏识。当邓州被张寻占据后,夏侯云恢复了身份,就将刁七从狱中捞了出来,收到了他的麾下。其实,夏侯云看重的是刁七顺手牵羊的本事。这对于经常要执行秘密任务的踏白来说,也是一门必备的技术。

    张寻见这二人回来了,知道事情一定有了眉目。遂跟郑绍余告了一声罪,来见夏侯云。这三圣铺只是一间敞间儿的大通铺,有外人在,说话不方便,故而三人一起出了屋子,在门廊下叙话。

    夏侯云递给张寻一个小物件,道:“这是刁七从那伙青衣人身上摸出来的。”

    张寻接过物件,发现是一只两寸多长的鱼形木符,鱼嘴儿处开有圆孔,可以穿绳挂在身上。这大概就是传说中的鱼符吧?此物每件都是左右两半,一半在长官手里,另一半在外出办事的人身上。两半契合,可以验明身份。

    张寻仔细看了看,鱼符两面都有字迹,阳面刻有编号,阴面则依稀可以辨别出一个“曹”字。

    难道这伙青衣人的幕后主使姓曹?张寻遍思自己认识的、听过的人中,没有一个姓曹的。对于这种形制的鱼符可能是什么身份的人员佩戴,也两眼一抹黑。他又将奚康、刘虎贲二人也叫了出来,让他们一起认认这个鱼符。结果二人也是说不出个子午卯酉。

    张寻感觉颇为无奈。他手下这些人的能力毋庸置疑。但是大多出身草根,见识还是浅了。

    这次入蜀,知道的人并不多。就是邓州军中,也仅有几个偏将知道。他估摸,这个时候哪怕鹿晏弘、王建等忠武八都将,也未必都知道他已经不在武功了。如此秘密的行动,谁会事先知觉,并还派人跟踪呢?难道会是赵东阳?

    张寻越想心越乱,眉头紧锁的进了屋子。郑绍余见了,问:“杨兄何事忧虑?”

    “路途阻断,怕误了行程。”

    郑绍余听了,就要起身向张寻辞行。张寻奇怪,说大半夜的,要往哪走?郑绍余说:“杨兄拿弟弟当外人,我还哪能住得安心?”

    “贤弟这是哪里话?”

    “弟弟年纪虽轻,却不是痴呆。山崩时哥哥未曾忧虑道路阻断,如今雨都快停了,怎么又忧虑起道路来了?分明是拿话搪塞弟弟。”

    张寻笑了,执起郑绍余的手说:“贤弟误会我了。我是怕把你卷入危险啊!”

    “杨兄说的危险,可是指的那伙青衣人?”

    张寻闻言一惊:“贤弟缘何知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