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文学 - 历史小说 - 晚唐逆流在线阅读 - 第36章 神一样的逻辑

第36章 神一样的逻辑

    张寻随那道士转到后山,也不知要去哪里,只是紧紧的跟着。那道士步履如飞,渐渐将张寻落在后面,张寻着急,连说:“道长哪里去?等等在下!”道士却说:“快些走,晚了就来不及了。”

    张寻想要跟紧,脚下却像灌了铅,如何也走不快,转眼间竟然将那道士跟丢了。

    他此时身处一花园中,假山奇石相互掩映,有些奇趣。他四处寻那道士,也不见踪迹,忽然迎面碰上一个老妇人。那老妇见到张寻,急忙说:“王爷怎还在这里闲逛,夫人就要生了!”

    张寻闻言心里着急,赶紧让妇人带路,不一会进了一处宅院,东厢房里正有婴儿啼哭。张寻赶忙进屋,看到一个女子虚弱的卧在床上,床边一个婴孩正在小脚乱蹬。那女子见到他,挣扎着坐起,说:“觅仙,你给七郎想个名字吧。”张寻上前抱起小家伙,心里盘算着,是叫友雍好听呢,还是叫友徽更好?这时忽然屋外传来贺齐的声音:“王上?皇帝召您入宫议事。”

    张寻心里一百个不愿意,无奈得给皇帝面子,只好放下婴孩,辞了夫人策马入宫。张寻剑履上殿,侍卫皆不敢拦。直到金銮殿上,看到一个十五六岁的少年穿着龙袍,坐在皇帝的宝座上,表情却是惴惴不安。见了张寻,少年忙说:“邓王近日身体可好?”

    “托皇上福,还算硬朗。不知陛下召臣所为何事?”

    “寡人想在下月十九日亲自举行祭天礼,各衙门都已经准备好了。可听宰相说,邓王不同意,所以寡人想问问……”

    “荒唐!国家正值多事之秋,北有河东贼虎视眈眈,西有蜀王建不服号令,东有吴越之贼纵横江淮,这些军国大事陛下不cao心,祭的哪门子天?你想求什么?求上天延长大唐国祚?笑话!请陛下勿复多言,国家没有钱给你胡闹!”说完张寻转身下殿,只留下小皇帝在那咬牙切齿。

    张寻离了皇宫,直奔自己王府。发现一干亲信都在府中等候自己。他环视左右,没有发现赵东阳的身影,颇觉不快。这时一个老臣迎上前来,说:“请大王早登九五,这是众望所归!”

    “请大王早登九五!”众将纷纷跪下劝进。

    张寻捻了捻胡子,猛的一拍桌案,大叫一声:“好!”

    “好什么?”

    张寻猛的惊醒,发觉原来不过是黄粱一梦。此时自己还在炼真宫中睡觉,睡前烧的那壶水还没有烧开。

    贺齐在一旁问道:“九哥梦见什么了?”

    “没什么。”张寻整了整衣服起身,问:“杨都监到了吗?”

    “杨都监和庞将军都到了。”

    “都监身在何处?”

    “正在后山与观中道长对弈。”

    张寻直奔后山,发现自己竟然轻车熟路,仿佛走过一般。不一会到了山亭,看到杨复光和一老道正在下棋。杨复光面朝自己,那道长背对自己。杨复光看见张寻,忙招呼他过来,此时那个道长也回头看向张寻。一见那道长的脸,张寻心里咯噔一下!那边坐着的,正是自己梦中遇见的那个老道!

    “你……”张寻想说些什么,却又不知从何说起。却见那道士朝他做了个不必说的手势,笑着说:“子不语。子不语。”

    杨复光也笑着说:“没错没错,观棋不语真君子!觅仙不要给我支招嘛!我这局未必就输!”

    张寻其实不懂围棋,在旁看了一会,正觉得无聊,忽然有人禀报,说方城县令周兰回来了,还带来粮食近百石。杨复光宣周兰进来,那道人识趣的走了。张寻一直盯着道人,那老道却来去自然,并不像是认得他。

    周兰进来拜见杨复光,执礼甚恭。不知内情的,根本看不出是大齐的县令在拜大唐的监军。杨复光也没有半句责备对方投敌的话语,反而问了很多县里的民生情况,如户口多寡,田亩几何,冬麦收成如何云云。之后还对周兰好好勉励了一番,叮嘱他勤政爱民,劝课农桑。听得张寻特别无语,周兰墙头草可以理解,你杨复光身为大唐天子钦命的枢密使,也一点立场都没有吗?

    张寻实在忍不住,插了一句:“周县令勤政爱民,也不知爱的是哪一国的民?”

    周兰脸唰的一下红了,不知该如何回答,直看杨复光。杨复光却笑而不语,显然不想给他解围,乐得看周兰如何回答。

    周兰无奈,说:“墨子讲‘兼爱’,不论哪一国的民,都应以仁爱待之。”

    张寻嗤笑:“仁爱是仁爱了,只怕气节有亏。”

    周兰最怕别人跟他讲气节,痛点被触,不禁提高了声量,怒背了一段《史记》原文:“公孙杵臼曰:立孤与死孰难?程婴曰:死易,立孤难耳。公孙杵臼曰:赵氏先君遇子厚,子强为其难者,吾为其易者,请先死。”

    一段课文背下来,众人也不知道他是何意。周兰背得急了,气息竟然有些跟不上,喘了一会,才接着说:“死节固然容易,忍辱偷生,让百姓过上安生日子,却并不容易。我是大唐任命的县令,自然懂得忠君报国的道理,然而国家不幸,战乱不休,贼军、官军你打过来,我打过去,百姓没有一日安宁,多少人妻离子散。田亩中没有一株庄稼,一年到头颗粒无收,饿殍遍野,易子而食。再这样下去,人都要死绝了。如我辈书生,全都一死了之,自己的名节是保住了,如天下苍生何?死得可有一丝一毫的价值?如今我舍弃名节不要,在贼人手下苟且偷生,虽然度日如年,终日以泪洗面,但是我让这一县百姓免遭刀兵,能安生种田,总算在乱世之中能够活命,我的功过,岂是张将军一句‘气节有亏’就能评说?”

    好利落的嘴皮子!好强悍的逻辑!虽然穿越千年,但张寻仿佛感觉自己就是站在汪精wei的面前,听汪公讲述他是如何“忍辱负重”,“曲线救国”,果然自古汉jian都是一样的逻辑!

    “呸!照你说法,杨都监和我们这些为国浴血奋战的将士倒是荼毒生灵的罪魁,你反倒成了救民于水火的圣人了?人间有正道,岂容尔等信口雌黄,颠倒黑白!如果世间人都像你这样想,刀兵来了,就卑躬屈膝,美其名曰‘舍名节全百姓’,岂不知全了你一县的百姓,却要让更多的百姓遭遇刀兵?”

    “纵观历史,安宁从来不是跪求来的!是无数热血男儿用鲜血和生命换回来的!汉高祖诛灭暴秦,一扫六合才换来大汉四百年国祚。汉末天下大乱,魏武东征西讨,经过三世努力,才使三分归晋。晋末五胡乱华,豪门士族无一英雄力挽狂澜,致使神州陆沉,衣冠东渡。相信那时向胡虏卑躬屈膝的人里面,很多就是抱着和你一样的想法吧?结果呢?百姓获得安宁了吗?没有!从西晋到我朝初立,华夏足足沉沦了三百年!”

    “隋末天下复乱,幸有我朝高祖,将生死置之度外,举家起兵,历时八年,才终于扫除群雄,开创了大唐江山,迄今已经两百余载。这无数鲜血才换来的长治久安,如今就要毁在你们这些贪生怕死之辈的手里,你还美其名曰为了天下苍生忍辱偷生,偷你个贼祖宗!你娘怎么生出你这么个不知廉耻的败类!”

    张寻还没骂得尽兴,又接着说:“安宁是用铁和血换来的,安定的生活也必须用铁和血来守护!我大唐子民只想几亩薄田,安安生生过日子,可天不遂人愿,外有异族抢夺掳掠,内有乱臣贼子犯上作乱。如果没有我辈慷慨赴死,都像你一样的苟且偷生,百姓可能得一日安宁?

    我朝为了能让子民过上安生日子,逐突厥,灭高丽,战吐蕃,平南诏,哪一仗不折损无数好儿郎?在你眼里,他们的死全无价值了是吗?前有乱臣安禄山、史思明,今有贼子高仙芝、黄巢,这些人为了一己之私,置天下于危亡之中,致使神州赤地千里,生灵涂炭,你还在埋怨我辈不该奋起反击吗?难道每遇战端,只需像你一样扑通跪下,就能保全百姓了是吗?天下就太平了,百姓就安宁了?滑天下之大稽!如果人人都像你这么做,华夏早就不复存在了!就是你这样的人多了,大唐之后,才复无大唐!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你自己说,我这个剿贼将军,到底有没有资格评说你这个降贼县令的功过?!”

    “好!痛快!”杨复光听完张寻的长篇大论,忍不住叫了一声好:“觅仙此番慷慨陈词,实在是痛快!痛快啊!”

    周兰被张寻损得已是无地自容,见杨复光打破沉默,他扑通跪下,用哭腔说:“下官罪该万死,但下官的苦衷还望都监明鉴啊!”

    张寻说:“内侍,这种人留他无用,不如将其拿下,另选忠勇之士担任方城县令一职。”

    周兰闻言哭成泪人儿,直呼饶命。杨复光语重心长的说:“觅仙啊,古之圣贤讲,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这一层难过一层,越往上,能够达到要求的人就越少啊。像觅仙你这样,志在治国平天下的豪杰,天底下又有几人呢?像周县令这样,仅仅能做到修身齐家的人,难道都罢黜不用吗?那恐怕觅仙你将会无人可用啊。

    心系天下的人毕竟少数,多数人都是浑浑噩噩,只求苟活于乱世。对这些人你究竟是包容?还是排斥?抑或保护、拉拢?这个问题你一定要想清楚。我的话你现在未必能完全领会。等将来你到了我这样的位置,就会有所感触了。”

    一席话说得张寻似有所悟,拱手说:“觅仙知道了。”

    杨复光满意的点了点头,挥手让周兰下去。“休妻县令”连滚带爬的跑走了,今天他险些被张寻给说死了,从此对张寻是又恨又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