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三百九十九章:生生打脸
虽然朱祐杬一直居于安陆那个小地方,而且看起来一直不管朝堂之事,可是并不代表他不了解时局。 他很清楚,鞑靼人的前身乃是蒙古,蒙古盘踞大漠数百年,即便朝廷征服了鞑靼,这黄金家族的血脉,对于被统治的鞑靼人来说,也是一枚图腾。 无论大明对大漠是束手无策还是征服,汗女的重要性都是不可忽视,而兴王府若是娶了这个汗女,便能借此大大地提高在朝廷心目中的地位,即便他撒手人寰,儿子再如何幼小,自保却是绝无问题。 反而是娶了一个官宦之女,又有什么用呢?莫说朝廷不可能让阁老之女嫁给宗室,寻常的官吏,对兴王府一丁点好处都没有。 所以得到了旨意,朱祐杬一下子就明白了此中利弊,不顾自己身子的孱弱,便连夜带着自己朱厚熜出发,一路至京师。 一路上,谁晓得刚到京师,噩耗却是传来了。 真是奇耻大辱啊。 这本已是天下皆知的儿媳,居然当着庙堂上所有人的面,竟说是心有所属? 现在眼看着煮熟的鸭子飞了不说,自己这堂堂天潢贵胄,面子往哪里搁呢? 越是这样想,朱佑杬越是吐血。 汗女的好处,娶了便是享用不尽。 他太深知朝廷的方针了,天下的宗室千千万,一个兴王府看上去尊贵,实则却不算什么,可一个黄金血脉,却对朝廷具有极高的价值。 而现在,这汗女在众官员跟前说不愿嫁给兴王世子,甚至说要嫁别人为妾,这简直就是生生打脸,自己父子二人,即将成为天下人的笑料。 方才和陛下闲谈了几句,陛下的意思,显是要收回成命了。 朱佑杬不露声色,而自己的儿子朱厚熜,此刻却也只是咬唇不语。 现在终于见到了传说中的叶春秋,这个抢了自己的儿媳的人,他的脸上自是不客气。 叶春秋却终究是有些心虚的,若是不来求亲便罢,大家谁也不欠谁的,人家看上了我,管你什么事? 可现今不同了,很不幸,让你儿子戴了绿帽,实在有些不好意思! 叶春秋忙道:“见过兴王殿下,久闻兴王殿下大名,今日一见,春秋幸甚。” 朱佑杬的眼神自然是淡淡的,甚至板着面孔不做声。 叶春秋又看向朱厚熜,朱厚熜只有十岁,可是个子却已不小了,细皮嫩rou的,脸上堆着笑,看起来很是纯真的模样。 若不是叶春秋知道历史上的朱厚照在十三四岁的时候,就把整个明的官僚和宦官们玩弄于鼓掌之中,叶春秋是绝不相信,眼前这个看起来一脸纯真的少年,便是当年自私到极点,刻薄寡恩,且城府深不可测的嘉靖皇帝。 叶春秋面带微笑道:“见过兴王世子。” 朱厚熜笑了,也行了礼,道:“见过镇国公。” 见过了礼,在高位上的朱厚照还是觉得挺尴尬的,一时也不知说什么好,便随口问道:“春秋,你又入宫来做什么?” 叶春秋碍于兴王父子在,当然不能说自己是来求亲的了,便道:“无事。” 朱厚照面带狐疑。 倒是朱厚熜率真地道:“哪里有无事见君王的呢?镇国公一定是碍于我们父子在场,既如此,我们只好告辞了。” 这朱厚熜聪明得很,他这样一说,便揭破了叶春秋的‘阴谋诡计’。 朱佑杬仿佛一下子被儿子提醒了,顿时警惕起来,道:“镇国公,莫非可有什么军国大事?若是如此,我父子闲杂,自该告退。” 他们是远道而来的亲王和世子,口里说自己闲杂人,却一点没把自己当闲杂人等来对待,口里说告辞,脚却没有挪动步子。 叶春秋心里想,那琪琪格叱我担当不足,细细想来,似乎真是骂得有几分理直气壮,自己的地位越高,反而是畏首畏尾起来了。 老子是叶春秋,流血都不怕了,现在一个愿娶,一个愿嫁,爱怎样就怎样吧,谁怕谁! 心里想定,叶春秋便正色对朱厚照道:“陛下,臣有不情之请。”
朱厚照的脸色骤然变了,顿时有种不太好的预感。 不情之请?这王叔和朱厚熜小子就在这里呢,你不会平时好端端的,今儿发癫吧? 朱厚照不禁在心里默念,但愿和那琪琪格无关。 谁料怕什么来什么,叶春秋痛定思痛地道:“陛下,今日太和殿上,汗女琪琪格表达了爱慕之情,愿为臣妾之妾,臣弟何德何能,委实不敢受她厚爱,奈何儿女私情便是如此,来得莫名其妙,她都已主动了,臣弟怎还可扭扭捏捏?臣弟七尺男儿,还要连一个女子不如吗?臣弟自知有万死之罪,恳请陛下成全。” 呼…… 一口气把这话说出来,反而浑身轻松了! 钱谦说的一丁点都没有错啊,自从不要脸之后,果然连人都变得身轻如燕起来。 可是……暖阁里的气氛却是紧张起来。 朱厚照原本还祈求叶春秋别提琪琪格,可见叶春秋情真意切的,竟是禁不住笑了,可他还未开口,便听一个声音道:“陛下啊,这琪琪格,乃是老臣的儿媳,岂容给叶春秋做妾?” 朱厚照愕然看去,不是朱佑杬是谁? 这时候,朱佑杬是真的急了,其实到了这个份上,他也是骑虎难下,一方面,现在事情演变至此,对兴王府来说,已成了笑话,这琪琪格,自己的儿子娶与不娶,都会被人取笑,既然如此,为何不娶呢? 女人被人抢走了,难道兴王府就抬得起头? 即便这女人心有所属,可她毕竟身份特殊,只要娶了回去,她这身份便对兴王府有着很多助益,而且,只要过了门,就是兴王府的人了,就算是将她随意安置在王府之中,又如何?不过就是多了一个人吃饭罢了。 既然都是丢脸了,可怎么能便宜了叶春秋? 朱厚照却是皱眉,禁不住道:“那琪琪格已在太和殿说了,她心有所属,若是此时,朕还命她出嫁,只怕很是不合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