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文学 - 历史小说 - 颠倒火焰周世宗与符皇后故事在线阅读 - Sect. 216. 开元通宝(2)

Sect. 216. 开元通宝(2)

    十日之后,符魏王一行启程返回魏博。

    君贵亲自将岳丈全家送到宫城明德门外,嘱符魏王有空时打发昭信入京一叙,符魏王忙答应了。君怜心中难舍父母与兄弟姐妹,又不知下次见面还待几时,便执意与朱雀一起相送至东郊长亭。为此动用了皇后卤簿仪仗,倒教沿途市民又开了一番眼界。

    滋德殿。前殿。日间。

    官家郭荣单独召对兵部尚书张昭。

    接到官家特谕时,张昭颇有些困惑。其时,朝廷的军事领导权在枢密院和侍卫、殿前两司,兵部职能压缩,只管管辅助征兵、筹措粮草、储备军械之类的事。单独召对兵部主官,一般与战略层面的军事部署无关,左不过是这些后勤、cao作层面的事而已。可是,官家刚刚在晋阳用过兵,国力还没有缓过来,难道又有了作战计划,所以命他相与筹备?此外,那赵匡胤一直在替官家检选新兵,难道一俟阅兵已毕,便要向某个地方开战?张昭的疑虑体现在了脸上。

    对于张昭,君贵是尊重的。他是前朝老臣,还曾被自己钦点为君怜册后大典上的册礼副使。见他忐忑的样子,君贵便笑道:“张尚书,今日召卿来,与打仗无关,而是有一桩大事要交给卿办。”

    张昭忙揖道:“请陛下吩咐。”

    “卿久在帷幄,国丈符魏王著有《人事军律》一书,卿想必听说过?”在得到肯定的回答后,君贵又道:“此书以符氏先祖至今数十年征战沙场的经验为本,阐明了许多治军、领军之道,是一本难得的用兵好书。此番符魏王晋京,朕又与他多次深入探讨,于书中要义,更是颇有心得。……朕想着,符魏公以一藩之守,尚且能够引古据今、自成一说,堂堂的大周天子军,难道就不该有一部囊括往贤韬略与现时经验的官修《兵法》么?”

    “陛下的意思……是集撰一部古今《兵法》?”

    “对。此事由卿主理,该设置什么章节构架,该选什么人员执笔,该用什么书籍参考,该要什么物资支持,卿筹划妥当后,报来朕批复。”

    “是。”张昭答应着,又迟疑道,“古代部分,臣自会着人详细查核古籍;陛下适才说到,还有现时经验的部分,那又该……”

    君贵慨然道:“这一部分,朕来告诉卿。先帝统军大半生,朕统军十数年,期间经验教训无数,正该好好整理总结一番。届时卿遣人来,朕细细口述与卿就是。”

    张昭不由喜道:“如此臣心里就踏实了!”

    君贵笑了一下:“日前,朕为齐州开元寺的义楚大和尚加号‘明教大师’,又赐了紫衣给他,卿可知道其中缘由么?”

    “臣听说是……这位大和尚献了一部书为陛下贺寿?”

    “不为他献书给朕,”君贵道,“为的是他勇猛精进、身心无倦,凭一己之力,穷十年心血,写出这三十卷七十余万言的《释氏六帖》来,替天下伽蓝僧众做了个表率。”他认真地看着张昭:“张尚书,一名枯居远寺的僧侣尚且能有如此成就,卿举大周朝堂之力修撰兵法,只有做得比他更好才是……”

    张昭忙肃然揖道:“请陛下放心,臣必定呕心沥血、殚精竭虑以成此事!”

    张昭走后,君贵正要退回后殿去,李榖前来请求入对。

    今日并不是枢机会的日子,李榖近来腿脚又不很灵便,想来若非有急事,也不至于巴巴专程跑来。君贵忙命宣召进内,特谕免礼,坐下说话。

    李榖从三司使的位置退下来之后,转而担任史馆相,负责监修国史。能够监修国史是一个很大的荣宠,一般只有皇帝极其信任的耆老或心腹重臣才能担任。太祖朝时,王峻便长期担任此职,后来王峻倒台,先帝对他失去信任,还专门遣人将王峻监修的国史拿过来亲自逐页检查,唯恐有差。

    君贵以李榖监修国史,就像之前以郑仁诲担任枢密使一样,是对父亲留给自己的班底重臣表达尊重和依赖之意。

    李榖的奏对果然与监修国史有关。监修国史,他的职责在于一个“监”字,行监管、督促之事,至于“修”,自然有下面的史馆修撰人员去具体完成。然而昨日,中书舍人将修好的部分太祖实录上交给他看,他却发现了问题:大多数关于国朝建鼎三年以来的记录都太空洞、太含糊了,几乎就是照直将某些公文或诏书抄了一遍而已。他责问起来,却得到了手下们无可奈何的回答: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他们没有别的资料可用。

    历朝历代设立史官,都要详细地记录君臣之间关于社稷大事的各种献替谋断,以备查核史实、检讨家国安危之道。而史料的来源,除了各衙门机构的报状、枢密院、中书省拟下的制书等文件外,很重要的一个部分是皇帝的起居注。负责记录起居注的史官,尤当朝会或小会之时,会立于殿阶螭头之下,如实记录君主的言语行动和辅相们的经纶策谋,按日整理成日历,送到史馆,以备未来修撰国史之用。

    然而,从先帝开运以来,直至今上嗣位丕基,偌大的一个宫廷中,却并没有委派专人记录皇帝的起居言行。

    这是国朝目前制度上的又一个大漏洞。李榖思虑及此,便再也等不得下一次枢机会,急急忙忙来找皇帝进言了。

    “……近朝以来,制度紊乱,起居注也废了,可是官名还留着,左右起居郎这个职位,原本就是专门负责此事的。”怕官家嫌此事啰嗦,李榖耐心解释道,“丹禁森严,陛下的神谋睿略,倘若没有翔实记录,外臣无从知晓,又不敢胡乱揣度,就只能干巴巴照抄朝廷文书。如此一来,陛下千秋万代的子孙在史书中看到的,便只有某事结果如何,却不知某事为何如此,也就无法从陛下言行中学会如何处理政事……”

    “呵,”君贵笑了起来,“朕明白了,卿是想找几个人来监督朕的言行,对不对?倘若说句话、抬个手都有人记录的话,朕就不敢恣意妄为了,是不是?”

    “陛下,臣不是那个意思……”李榖尴尬道。

    “好,听你的,就恢复起居注制度吧。”君贵坦然一笑,“朕要做个好皇帝,就不怕人来监督。何况,圣人告诉我,连内廷都依旧制设置了彤史一职来记录后宫言行,朕作为皇帝,更当以德行垂范天下,岂有不受拘束之理?”

    李榖赞赏地一揖:“陛下如此圣明,真乃史官之福、万民之福、后世之福。”

    “传我谕旨,即刻恢复此制。应当怎么做,卿自己斟酌妥当了报来。”

    -

    -

    -

    -

    -

    -

    -------------------------------------------------------

    碎碎念:*^-^*求推荐,求票,求评论,求打赏,求收藏,求转发,求粉,各种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