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章 孩子的记忆
书迷正在阅读:独家专宠:萌宝找上门、独家隐婚:薄情冷帝甜心妻、雷灵武皇、呆萌小女兵:大神,调整军姿、萌萌鬼妻:我的傲娇阴阳师、老板,有尸气、偷香、独家记忆前世、快穿之幸福攻略、绝世狂妃:断袖王爷不好惹
“你在想什么?”牛大问。 陶爱莲说了声没什么,她将孩子放下后,进了卫生间。关上门,拿出手机,翻看里面的照片,她记得自己在很早之前,和她合过影,照片肯定没有删掉,她得调出来仔细看看。 果然被她翻到了,照片里面有一张青春的面孔,和陶爱莲的大饼脸贴在一块,她比陶爱莲大十岁,但看上去似乎比陶爱莲还要年轻一些。陶爱莲一直管她叫嫂子。没错,是黄太太的女儿。 自己的孩子顶多像陶爱莲的哥哥,像嫂子,简直一点逻辑都不讲。陶爱莲有些害怕,她觉得这里像隐藏着一个巨大的阴谋。 于是,黄太太的那句话又在她的耳边响了起来。嘿嘿,你逃不掉的,你逃不掉的。 起先是黄太太在阴呜呜的喊,后来常小宇的声音也掺杂了起来:你逃不掉的,哈哈哈。 陶爱莲直发冷汗。门外孩子在拼命地敲门,哭着喊着,要找mama。陶爱莲一想到自己的女儿有可能是冤魂来索命,心里就发毛。 最后,她还是开了门。门一开的瞬间,她看到的是孩子天真无瑕的面容,孩子的脸上和眼睫毛上都挂着泪水,她看上去是多么的委屈和无助啊。 冤魂没有了,陶爱莲不由地向她伸开了双臂,孩子一下子扑了过来。娇嫩的皮肤接到陶爱莲的脸庞,陶爱莲的心被融化了,忍不住地亲了亲孩子,把孩子的小脸每个地方都亲够了,孩子被亲得咯咯直笑,笑声清脆悦耳,像风铃一样。 这是我的孩子,我的孩子。陶爱莲在心里一遍一遍地重复着。她再也不要对无辜可爱的孩子再生猜忌了。 不过,她对于牛大的疑惑却是一天大似一天。是他提醒自己,孩子长得像谁的。这个男人似乎知道很多事情,牛大肯定不是他真实的名字,他为什么要隐藏起自己真正的名字,会不会是黄太太派来的,先给自己一点甜头,然后慢慢折磨自己的。或是常小宇哪个亲戚或是朋友,来看着自己是如何如何地堕落到惨不忍睹、生不如死的地步。想想昨天晚上,若是真的和牛大发生什么关系,那自己岂不是真的惨到家了。可是想想,事情似乎又不对。 她琢磨着,最后决定调查牛大,她回想到第一次遇到牛大应该是在月光巷门口,自己昏倒在那里,是牛大将自己送到医院的。她想着月光巷门口的那家书报亭里面的老头说不定认识他,便带着孩子上前打听。 “你说他买下了你的房子还有店铺,然后还没赶你走?呵呵,你可撞上大运了。不过,他这个人呢,也就是这样,做好事呢,总说自己是份内之事。唉,这世道要是个个像他那样就好了。”书报亭的老头一张豁嘴裂得更开了。 “那他又是谁呢?”陶爱莲问老头。 “你不认识她?”老头反问道。 “我要是知道他是谁我还用得着来问你吗?”陶爱莲憋着火。 老头哦了一声,疑疑惑惑地看了一眼陶爱莲,话音一转,“你不知道,我就更不知道啰。”说完,也不想再说什么,去忙活别的事情了。 陶爱莲对着老头的背影低声地骂了几句,老头像是听见了,转过身来不友好地看了一眼陶爱莲,陶爱莲有些心虚,连忙带着孩子走开了。 走了没多远,孩子不安份了,原本她的手一直被陶爱莲拽在手里,此时,却挣脱开,向旁边一条岔路跑去。陶爱莲连忙去追,气呼呼地将孩子一下子箍在怀里,“你干什么你?” 她将刚才的气一并撒在孩子在身上,巴掌直扇向孩子的屁股。 孩子哇哇的哭了起来,“呜,我想吃炸糕……” “什么炸糕,回家去!” “那里的炸糕最好吃了,你以前经常带我去吃的。”孩子含糊不清地说。 陶爱莲的头嗡的一声,她连忙问,“你再说一遍。”在她的记忆里,她连炸糕是什么样,都不知道。 孩子吸了吸鼻子,泪汪汪地看着陶爱莲,肩膀一抖一抖地说:“炸糕,我最喜欢吃的炸糕,mama,你不记得了吗?” 陶爱莲盯着孩子的脸,生怕她的脸一下子变得阴森起来,甚至她会突然做出攻击性的动作来。但孩子的脸,真实的不能再直实,稚嫩的不能再稚嫩,的确,那只是一个孩子。可是为什么,她会说出那样的话,她不像是在说谎啊? 就在陶爱莲心绪凌乱的时候,孩子却显得直拗起来,一个劲地拉扯着陶爱莲的衣服。陶爱莲被动地跟着孩子向那个“有炸糕的地方”走去。 拐了一个弯,孩子就站住了,她呆呆地看着那里,前方,是一个小区。小区的围墙上全是爬山虎枯萎的藤,根本没有人在那里卖炸糕。 孩子委屈地哭了,抹着泪水,说道:“怎么会这样,怎么会这样,我要吃炸糕,我要吃炸糕。” “别闹了,乖,我们去别的地方,给你买。”陶爱莲注意到小区围墙处有几个老人在打太极,克制住自己不想发火。 “我不嘛。这里的炸糕是最好吃的,”孩子变得蛮不讲理。 陶爱莲深吸了一口气,她板下脸来,用命令的口吻说道:“你走不走?不走,我走,你一人呆在这里吧。”说着,做出一副决绝离开的样子。 孩子哭得声音更大了,不远处晒太阳的老人听到动静,停止手上的动作,并窃窃私语起来,其中一个人朝陶爱莲这边走过来。他看着孩子,又看看陶爱莲,很温和地说:“那家炸糕以前天天摆在这里,许多人都过来吃,特别是小孩子们。可惜啊,那户人家早搬走了,这事说起来也有30多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