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文学 - 历史小说 - 时空走私1859在线阅读 - 第二六零 百人政变

第二六零 百人政变

    面对摆明了蛮横不讲理的的李鸿章,阿礼国也有些无奈,原因很简单,人家李鸿章的后台够硬啊,而且实力也不差,他再也没法像以前那样,背靠大英帝国的招牌去耀武扬威了。【】

    阿礼国别看表现的嚣张,但其实都是虚张声势。想想也是,阿礼国在东方生活多年,如果真的只会耀武扬威,也坐不了全权公使的位子。

    当然,一开始的时候,阿礼国的确有些弄不清楚状况,那是因为阿礼国过去曾经在中国呆过,知道当时的大清帝国是啥样子,后来中国巨变的时候,他又一直呆在日本,所以对中国的变化总是有些后知后觉,判断出现偏差也是有的。

    但是,当他第一次跟中国人谈判的时候碰过壁后,立刻就联系了随行的武官,问过能不能给中国人一个教训。

    反正这支远征军自己说的,不代表中华帝国,搞出点摩擦,给人家点教训啥的,也不是啥大问题。

    然而,那名经验丰富的武官却告诉他一个残酷的事实,说陆军的话,全日本的英国驻军加起来,哪怕就算加上美国法国等其他驻军,也不是远征军那六千人的对手。

    至于海军方面,他虽然不太了解,而且也认为特混舰队不是他们驻日舰队的对手,但也委婉的提过,说中国海军离这里其实很近,人家的实力究竟如何,虽然外界一直是个谜,但是连当年强大无比的俄国远征舰队都完蛋了,他不认为自家的日本舰队能比得过人家中国的海军。

    而且,陆军你找点事儿还能交代过去,这战舰那么大,如果轻易攻击中国人,是断然模糊不过去的,万一造成中英两国全面开战。破坏中英合作,那恐怕他一个小小的公使还担待不起。

    阿礼国也是个外交老油条,岂能不知道那名武官是给自己留面子,因为他很明白,凭着他,还不可能挑动中英两国之间开战。毕竟在这种大国外交的情况下,要想开战,通常都是有不可调和的矛盾才行,断然不会为了点小事就翻脸。

    也就是说,国与国之间能为了一点小摩擦就翻脸的。通常要么是早就有深厚的矛盾,要么就是有一方预谋已久,但就目前来看,中国人跟英国人似乎走的越来越近,连他都能感觉到这种大趋势。

    而且,就算阿礼国脑子进水,一意孤行要跳动驻日英军去找中国人麻烦,恐怕那些英**队也不会听他的。

    像英国这样的列强,一旦口头讹诈不管用。动武又不行,那通常就是妥协。怎么说呢,这就是所谓的欺软怕硬,虽然这种行为看起来很不堪。但这就是这个时代的主旋律。

    好在,阿礼国觉得这一次来的还算值,虽然没吓唬到对方,但起码获得了人家一个承诺。

    其实呢。李鸿章倒是说对了,英国人、美国人等其他列强,就是打着让中国人先打长州藩。等中国人跟长州藩的主力纠缠上之后,他们再出手。

    英国人倒没有让他们两败俱伤的想法,因为在他们看来,中国人已经踏入列强的行列,海军先不说,至少陆军战力那是久经考验的(武器先进,正面打败过俄国人),并且也是获得了英**事专家一致肯定的,因此,他们认为中国人打长州藩,肯定是中国人赢。

    因此,他们让中国人先打,是想少费点力气,谁知道中国人这么鬼,光打雷不下雨,说就好听,可一直呆在大阪不动了,这就让他们十分焦虑。

    正好,日本的幕府更加焦虑,一方面组织了部队开到尾张藩的名古屋城,用来以防万一,另一方面却重新找到英国人,希望让英国人出马,劝说中国人早早走人,最起码把大阪府给吐出来。

    实际上,由于幕府的军队现在还并没有真正的跟中国人正面交锋的打过一次,并没有亲自尝试过中**人的厉害,加上很多武士脑袋僵化,对外界的情况了解不多,对中国一直都是老印象,所以对待突然而来的中国人,幕府中并不是所有人都跟胜海舟一样有清醒的认识。

    相反,幕府的人,尤其是大多数中下级武士,对中国人其实并没有多少惧怕心思,他们觉得中国人不过是靠偷袭才侥幸拿下大阪,至于火烧鹿儿岛,那也是传言居多,并未真见,所以十有**也是萨摩藩无能,并不是中国人多强。

    正因为如此,日本幕府现在对中国人的问题上,也是分歧严重,大体分为主和与主战两派。

    虽然总体而言,幕府大政还是主和派占上风,但随着大阪被占,攘夷派,或者说主战派的势力越来越强,跟中国一战的叫嚣不绝于耳。

    因此,如果中国人继续占着大阪不走,就算是将军,也很可能控制不住局面,真的要被迫跟中国人打一场了。

    如果是在过去,德川家茂还心存侥幸,未尝不想真正出兵跟中国人正面较量一下,但听过胜海舟的描述之后,他就彻底打消了跟中国人决战的企图。

    原因很简单,胜海舟说了,那六千中国人如果在大阪府全力防守,幕府根本打不过,一旦开战,幕府必败无疑。

    幕府胜利了,中国人不伤元气,但幕府却会损失惨重,平白给了其他藩阀机会,而只要幕府败一次,那就会威信大跌,到了那个时候,主家势弱,必然群雄逐鹿,再加上洋人在一旁虎视眈眈,就算日本最后能重新一统,但德川家恐怕就到了末日了!

    这些事情并不是危言耸听,而是胜海舟有理有据的阐述,可信度很高。

    胜海舟当着将军的面不但详细的阐述过中**队的强大,也分析过幕府目前的状况以及世界的形势。

    他认为,中国新朝刚立,正在全面崛起,且跟洋人的关系紧密匪浅,国力蒸蒸日上;而幕府目前却财力匮乏,武器落后,军心涣散。可以说是虚弱无比。

    在这种情况下,虚弱的日本对上蒸蒸日上的中国,完全没有胜算,就算他们能打败那六千远征军,中国人还可以继续派遣六万人过来,而幕府现在能拿出六万人么?恐怕组织三万部队都耗不起。

    也就是说,中国人国力强大,人家败的起,失败个一次两次不算事儿,可日本却经不起失败。只要一次失败,日本或许不会灭亡,但德川家是肯定要完蛋的。

    而且传闻说,中国的新皇帝还是个少年,但天资聪颖,性格坚毅,喜好征伐,好大喜功,自起兵以来。从未一败。

    像这样没经受过太大挫折的人,你顺着他点还好,人家会放你一马,可一旦你打败了人家。让人家丢了面子,以中国那个年轻皇帝的性格,弄不好真的会源源不断派兵过来,到了那时候。中国会不会因此衰弱先不说,至少日本是肯定要遭罪了。

    德川家茂正是听了胜海舟的话,才决定不跟中国人作对。并且同意借师助剿,顺势而为。

    也就是说,名义上是幕府要讨伐长州藩这个不臣,而不是外国人要侵略,然后呢,幕府一边组织自己的军队,一边雇佣中国人与洋人,要一起讨伐长州藩,要通过讨伐长州藩,来恢复幕府的威信。

    没错,讨伐长州藩这件事,其实不止是远征军与西洋人要出兵,幕府也要出兵,不过他们其实只是做做样子,然后等中国人与洋人打下来后,他们再去接收地盘……嗯,反正李鸿章当时是这么说的。

    按照胜海舟的说法,幕府现在需要的是威望,而有什么威望能比作战胜利更高的呢?

    只要来几个胜利,哪怕是借助外国人呢,只要能打赢,只要把不听话的藩阀打压下去,来个杀一儆百,那幕府的威望就会大增,只要有了威望,钱也好,人才也好,都可以滚滚而来,到时候就可以借着这股子势头,对内进行强制改革,重新巩固中央集权,让日本重新崛起,否则的话,任由那些攘夷派闹下去,迟早会惹出大祸!

    不知道德川家茂是耳根子软还是真的睿智,总之他听信了胜海舟的话,并且还组织了五千兵马当作讨伐长州藩的部队,并由胜海舟亲自统帅,目的就是去打下长州藩,为幕府捞取威望。

    有中国人跟洋人出马,再加上幕府的五千军队,打赢长州藩应该不成问题,当然,幕府也没指望这次作战能搜刮到多少钱财,能拿回地盘,涨涨幕府的军威,威慑下地方的藩阀,就已经足够了。

    然而,当发现中国人一直没有离开大阪的意思之后,德川家茂大怒,直接派人下了命令,让这支部队改道,不去长州藩了,要他们直接攻取大阪!

    听到这个命令后,胜海舟大吃一惊,不知道那位看起来还算智商正常的将军大人吃错了什么药。

    要知道,他只有十几艘老式风帆战舰,火炮都是老式的前装铸铁滑膛炮,让这样的部队去攻击大阪,人家随便出一艘铁甲舰,就能把幕府的舰队打的全军覆没。

    虽然不敢抗命,但却也知道不可能真的凭着这点人马以及那些小帆船去攻打中国人严密防守的大阪,因此就干脆以遇到风浪,舰船多有破损为借口,先去了尾张藩的名古屋城驻扎了下来,之后又向江户请求援兵跟补给,说最少要补充三万人的援军。

    他这么做,并非是真的想等待援军,然后走陆路跟中国人打仗,而是玩了一招缓兵之计。

    因为他知道,别说他这五千人,就算真的给他三万援兵,面对固守大阪府的中**队,他也没有多少胜算。

    战术上没胜算,战略上就更不行了,一旦跟中国人撕破脸,那以后就等着中国人不停向日本增兵吧。

    请求援军的时候,他也派人回去江户打听,打听究竟是什么原因让将军做出了这个决定,一打听才知道,这个命令另有原因。

    原来,德川家茂又卧床不起了,政务暂时交给德川庆喜负责,德川庆喜其实也是胜海舟一派的,按说不会出这么昏庸的命令。

    但无奈的是,江户有很多脑子不清醒的家伙。总在叫嚣跟中国人开战,现在中国人出尔反尔,没有离开大阪,很是刺激了不少人,于是大量攘夷派武士在钦差三条实美的带领下,打着大政奉还的借口,对幕府发动了政变,直接进攻将军府。

    这场不过一百来名下级武士发动的“百人政变”居然成功了,不过德川家茂跟德川庆喜都没死,但却都被软禁了起来。安藤信正也没死,但已经失势。

    虽然打着大政奉还的旗号,而且政变也成功了,但幕府却没有被废除,只不过是把政务全部由年轻的权中纳言,同时也是皇室钦差的三条实美掌握。

    换言之,虽然政令表面上是出自德川家茂之手,但他其实已经成了傀儡,真正做主的是被攘夷派顶上去的公卿——三条实美!

    明白这番变故之后。这让胜海舟十分为难,因为进攻大阪明显是不行的,可违抗命令也不行,因为一旦他违抗命令。江户就会借将军的名义,派来新的统帅过来,那时候对方要真的带兵去打中国人,就真的万劫不复了。

    但是。回师江户讨伐叛逆也不行,先不说可行性问题,真那样的话。幕府内部的矛盾就会全面激化,到时候就真的没有回天之力了。

    实际上,这种所谓王政复古,也是胜海舟比较赞同的,他只是不赞同这种乱命而已,至于将军不将军的,其实他压根就不在乎,在胜海舟的心底里,复兴日本才是第一位的。

    因此,他才借口兵力与粮饷不足,在名古屋等待援军,用了一个缓兵之计,同时呢,他紧急找到阿礼国,陈述其中的利害。

    当然,胜海舟没告诉阿礼国江户政变的事儿,他只是告诉阿礼国,一旦跟中国打,幕府必败,幕府败了,跟英国人以前签署的协议也就作废了,到时候不管是攘夷派上台,还是中国人借机发挥,全面侵略日本,你们可就没好日子过了。

    英国公使阿礼国也觉得是这么回事儿,所以就再次去向中国人施压,谁知道人家李鸿章根本不怕,反倒是让阿礼国彻底认清了现实,觉得更加头疼。

    “公使先生,照您这么说,中国人是必须要你们先打毛利家,并取得一定战果后,他们才肯自动离开大阪?”胜海舟道。

    “听他的话,好像是这个意思。”阿礼国点点头,“虽然那个李特使为人很不可靠,不过他今天用中华帝国的发誓了,我想,总会有点信用吧。”

    胜海舟摇摇头,压根不相信这种发誓有什么用,要是发誓管用,那还要军队干什么?

    不过呢,他也不好说什么,谁让中国人目前优势太大,而幕府这边又骑虎难下呢。

    他胜海舟现在可以约束住,可一旦援军来了,他还磨蹭,那最多一个月,他就不得不带兵进攻了。

    一旦真的跟中国人开战,那就是给了中国人更好的出兵借口,到了那时候,恐怕日本真的就要被中国人搞的四分五裂了。

    看见胜海舟不说话,阿礼国眯了眯眼,忽然笑着道:“其实,我觉得中国人只是不想有损失罢了,并不是想真的出尔反尔,霸占着大阪不放。要真是那样,他们何必跟我说那番话?又何必做那番保证?直接推翻以前的话,跟我来个死不认账就行了。”

    “说的也是。”胜海舟点点头。

    的确,如果中国人真的想不认账,真的想赖在大阪府不走,那以他们的厚颜无耻跟强大实力,的确不用做什么保证了,直接就跟你来个变卦就行,何必再次惺惺作态。

    胜海舟跟李鸿章见过好几次,他觉得李鸿章这个人是个典型的真小人,可以说翻脸就翻脸,绝对不会为出尔反尔脸红,也不屑于为自己的行为找什么冠冕堂皇的借口。

    也正因为这样,胜海舟相信,对方恐怕并没有长期占领大阪的想法,弄不好真的就像阿礼国所说,只是想少受点损失而已,要不然,直接开口拒绝就是,不比拿国家的名义发誓容易的多?

    然而,这也只是猜测,中国人一天不离开大阪。幕府就寝食难安,主战派也不会停止叫嚣,开战的趋势也就不会停止。因此,如果再这么拖下去,连他也压不住底下的人了,搞不好真的要跟中国人开战了,一旦跟中国人真的翻脸开战,那才是真正的灾难。

    看到胜海舟在那低头沉思,阿礼国眼珠转了转,忽然道:“其实。如果你们肯跟我们更密切的合作,一起先攻打长州藩,那到时候中国人就再也没有理由推脱了,您说是不是?”

    “更密切的合作?”胜海舟抬头看了看阿礼国,“我不太明白公使阁下的意思。”

    “是这样的。”阿礼国道,“根据情报,那个毛利家似乎已经知道我们要对他不利,提前退守到了内陆,而且已经发布了动员令。很可能会组织起超过两万大军。

    嗯,我们也不是害怕,但山口城那边我们不熟悉环境,贸然进入恐怕会有所妨碍。因此我希望我们一起合作,让你我两家的陆军合兵一处,共同去对付长州藩,你看如何?”

    “公使阁下。如果我没猜错,您是希望让我们幕府的军队跟你们联合行动,一起合兵攻击长州藩?而不再像之前所说的那样。各自为政?”胜海舟问。

    “是的。”阿礼国点头,“怎么,不行么?”

    “联合行动也不是不行。”胜海舟摇摇头,“不过有句话说得好,蛇无头不行,我们几家联合可以,可打起来的时候,到底该听谁的呢?”

    “又是这一套,为什么你们就不能放下私心成见呢。”阿礼国皱了皱眉,“这样吧,我知道你们肯定不会接受我们英国人的指挥,我们也不可能被你们指挥,那我们就合兵一处,各自打各自的,行不行?”

    “合兵一处,各自打各自的?”胜海舟眯了眯眼。

    “对。”阿礼国点头,“我们英国的舰队负责扫清登陆场,送你们的人登陆,然后么,我们的陆战队会跟你们合兵一处作战,但互不统属,各自管各自的部队。如果遇到作战的时候,你们可以成立一个联合指挥部,派人商量着来,你看如何?”

    “联合指挥部?商量着来啊……”胜海舟沉思了一下,忽然道,“这个先不说,我想问,如果我们合兵一处去打长州藩,中国人真的会撤出大阪府么?”

    “应该是没问题的!”阿礼国点头,“我说了,他们没必要骗我的,真想赖着大阪府不走,不会那么对我说的。”

    “唔……”听了对方这么说,胜海舟闭上了眼睛,迅速开始考虑起得失。

    如果是之前,他肯定不犹豫,肯定同意,毕竟他的这五千人原本就是混经验去摘桃子的,当初说好的就是跟中国人与洋人一起进攻长州藩,一来给幕府涨点胜利威望,二来也可以等中国人与洋人搜刮完了之后接收地盘。

    但现在情况不同了,他不敢带兵去长州藩了,因为后方不稳啊。

    没办法,百人政变这件事,由于消息封锁及时,只有极少数人知道,还没有扩散出去,而在这个关键点上,他这个掌握重兵的将领就是至关重要的一环。

    胜海舟此时倒是没什么政治野心,他怕的是新的权臣三条实美再出昏招。

    也就是说,自从百人政变成功之后,胜海舟的位子就相当尴尬,如果他听从命令率军进攻大阪,那中日之间恐怕就要真正爆发大战,最后损失最大的肯定是日本,这是日本无法承受的。

    但如果胜海舟不听命令,带兵回去,那对日本也不是什么好事,因为说不定会引发内战,徒增内耗,到时候幕府还是要完蛋。

    幕府完蛋,日本就失去了一个中央集权的政府,在这种情况下,攘夷派没有能力迅速掌握政权,日本肯定会四分五裂,未来也是堪忧。

    换言之,胜海舟现在是听命令也不行,不听命令也不行,但比较一下,打中国肯定是不行,回师救援将军更不行。

    “你到底想好了没有?”看到胜海舟依旧在那闭着眼睛,阿礼国有些不耐烦了,“我实话说了吧,我们只有三千人左右的陆战队,可对方据说已经有超过一万人了,因此,我们对于攻打长州藩没什么信心,所以我们才耽误这么久时间。

    也就是说,我们不出兵,不全是为了占便宜,真的是准备工作还没做好,要不然也不会去拉拢法国人了。

    但是,跟你们合作的话,有了你们的五千人马,再加上我们的三千人,想必会更容易一些。

    当然,你们也不用担心战斗力问题,我们会给你们提供一部分新式火枪,还会拆除部分舰炮给你们当野战炮,保证让你们拥有强大的战斗力,这样总行了吧?”

    “很抱歉,看来我只能让您失望了。”胜海舟睁开眼睛摇了摇头。

    “为什么?”阿礼国道,“你不想我们早日进攻长州藩,然后让中国人早日撤出大阪府么?”

    “那些中国人狡猾非常,如果他们真的有心撤出大阪府,我们不去他们也会撤出。”胜海舟淡淡的道,“相反,如果他们没有退出大阪的意图,我们就算主动发起攻击,他们也可以找别的借口,所以,我们不打算动了,要打,那也是你们的事情!”

    “你!”阿礼国皱了皱眉,发现胜海舟意志坚决,终于还是不再说什么,哼了一声就离开了。

    看见阿礼国离开,胜海舟摇摇头,又叹了口气。

    胜海舟想明白了,前进不行,后退也不行,为了防止被攘夷派控制的幕府再出昏招,他只能继续派兵留在名古屋,来个以静制动。这样一来,对那个“幕府”多少也算一个威慑,最起码,可以让被攘夷派控制的幕府在短时间内没能力跟中国人全面开战。

    当然,他也不会坐以待毙,他打算立刻动身,亲自去面见中国人,劝说中国人早日退出大阪府。

    他相信,中国人也不希望倾向于开国的幕府垮台,一旦那样的话,对中国人也没好处,因此,他必须再走一趟大阪了。

    胜海舟一下站了起来:“事不宜迟,只希望还来得及!”(未完待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