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八十五章 艰苦
中左所大捷的消息很快传遍全辽东,再沿着驿道,一直传到京师。 最近并无大事发生,最大的事情便是杭州兵变一事,也已经被处理清楚,巡抚吴某已经去职,新巡抚亦是上任。 南方生苗闹腾数年,终于消停了下来,南方明军一役斩首一万六七千级,几乎将好几个土司世家的壮丁斩杀的干干净净,经此一役之后,最少在十年之内,估计是没有什么土司敢作乱了。 当然,这也是乐观的看法,不乐观的看法便是生苗混乱无组织,出头闹事的也没有真正的云贵川一带强悍的土司世家,就算这样,也是调集了四川和福建两广的明军,大军云集,耗资巨万,费尽全力才将这一场乱事给平定下去,这样一来,虽然战果听着骇人,事实也是敉平了叛乱,但在某些自诩甚高的野心家眼里,明军的表现和大明的庞大身躯实在是并不相配,这一次的南方生苗叛乱,可能是未来更大规模叛乱的先兆。 不幸的事,后一种悲观的看法,才是历史发展的事实。 在天下无事的环境中,一阵斩首近七百,俘虏一千四百余人的战事,确实也值得为人称道几句了。 北方海盗渐成气候,原本也是大佬们烦心的事情之一,这场战事后,想必北方海盗的规模和发展速度要相对减缓很多。 至于随之而起的辽阳镇请设水师营的奏报,也就是顺理成章的被批准了。 其实原本登州就有水师营,但朝廷向来做事就是这样,一营不成,便再立一营,而不是想法解决旧有的积弊,历史上亦是如此,登州水营和辽东水营是北方两大水师系统,后来登州水营彻底完蛋,辽东水营还象模象样的折腾了好几十年,最终随着东江镇的覆亡而彻底消失在历史的长河之中。 至于黄敬勾结群盗,事败自杀之事,朝廷也是认可下来。 此事不是辽阳镇主动寻挑衅,从种种细节和杨绍先的奏报中都能看的出来,新的千户守备官会很快挑选出来,朝廷不会允许辽阳镇干涉地方武官的任免,除非是标营和直属地盘,这仍然是规矩,至于辽阳镇到底控制了地方多少,那就不是朝廷所能cao心的事情了。 最少在表面上,辽东不管是辽镇还是辽阳,仍然是一副和衷共济,彼此太平无事的模样便是可以了。 “水师营的创立,当与骑兵总队和步兵各营,各千总部都有不同。应该是以舰队编制为主,岸上只是辅助,侧重点应在这里。重要的是舰长,水手,cao炮的炮手,海盗之中,良善之辈很少,不过,应该可以挑一些可留用的。” 西花厅里,日影西斜,很多做工的人已经收工回家,不过惟功的公事可还远远没到结束的时候。 在他面前,单纯的讨论事务已经不再是召集各部门主官一起来讨论……太浪费时间和各人的精力了。 现在辽阳镇各务方兴未艾,到处都是忙的热火朝天,将大家召集来只为了开会,实在是太过浪费。 惟功现在议事,与某部门相关,某部门则派人来,重大事务主官才亲自前来。 今日议事,则是与财赋有关,按理来说,除了参随室成员和财务司人之外,税务司应该有人,其余各部门就不必参加了。 不过除了财务和税务都来了主官之外,连建设司的张思根也跑了来,三个司全部是保到参将和游击衔的主官都一本正经的坐在这里,每个人都是一脸热切,模样倒是叫人见了可发一晒。 倒是徐光启这样的新晋参随并没有什么心理负担,有什么便说什么,他是江南人,知道不少海船海商之事,加上天资聪颖,说出来的建言,也很值得深思。 其实徐光启已经担任屯田司正式官员,只是没有接受举荐。他有秀才的身份,在江南,武职官不值得光宗耀祖,哪怕做到总兵官,回乡之后,也不会有真正的士绅往来,只能和三流的乡绅交结,与商人等社会层次较低下的人群打交道,告老的总兵副将在江南也有一些,地位实在不堪。 倒是做了一任文官,哪怕就是一个七品知县,就是清流一份子,可以优游士林,指点朝堂和地方政务,不会被人所笑,要是一个武职官员,根本就不会被人接纳。 现在辽阳镇的文职其实在江南士绅眼中也是武职,什么经历,仓大使,都是难听的佐杂文职,只有实在没有办法的下流人士才会担任这样的职务,真正的江南世家不会担任这种职务的。 徐光启来此月旬时间,叫他放弃乡试和未来成为进士的可能,实在是强人所难了。 所以惟功仍然将他留在参随室中,一则是叫这个未来的历史重量名臣以全局眼光帮他的手,多提建言,二来参随名义仍然是幕僚,任大镇总兵的幕僚,无损徐光启未来的清名,反而是一种美谈,比如徐谓之于胡宗宪。 “炮手,弹药管库,陆战军官,这些都是大人说的十分要紧的职位,一个海盗亦不能用。另外,多招沿海之人充任水手,海盗最好就是当大副,水手长,教官,等一两年后,我辽阳镇水师营成型,怕就不要紧了。” 说话的是另外一人,与看起来只有十五六岁,一脸青涩的徐光启相比,后说话的袁黄就成熟很多,两人年纪也相差颇大,袁黄已经四十多,鬓角颇多华发了。 两人都是江南人,都是天资十分聪颖,到参随室不久就几乎将北地的参随全部压的不能动弹,有时候惟功也是不免心生感慨……历史名人他没有刻意收罗,比如徐渭,现在没有音信,但他也没有去刻意寻访,来则安之,不来也无所谓。但只要在他这里的名人,比如孙大胡子,还有眼前这两位,就象是锥子一样,放在袋中也会将袋口给扎破,其锋芒根本无法掩饰。 袁黄已经是举人,参加过一次进士试,但因为放言无忌得罪了考官被黜,后来数次未中,在三人选取一人的进士试中,是一个标准的倒霉蛋。 身为举人,其实是统治阶层的一份子,袁黄如果不是家境不裕,多年考试将家底折腾的精光,恐怕也不会应募前来辽阳了。 不过到此之后,发觉辽阳之事与大明另处截然不同,那种蓬勃而起的生机和活力叫袁黄陶醉其中,他这样的人,就是喜欢做事的人,能掌握大权,施展抱负,能不能成为进士官员,倒还真的是小事了。 循环本这样的机巧之事,便是袁黄和徐光启两人,寥寥数语便定了下来。 这样的大才,能在参随室中帮惟功出谋划策,不再是宋老夫子一个人顶半边天的情形,惟功也颇感庆幸。 听了袁黄的话,他情不自禁的点了点头,赞道:“了凡居士说的甚是,中军部就以这个原则传令给军法司处置吧。” 惟功又看了看猴急中的张思根,笑道:“将作司和建筑司当然都需要人,不过现在建筑司所用人手更多,甄别完毕后的群盗,就交给你吧。记得,虽然是罚他们服苦役,但相对恶行来设定年限,要给人希望,否则的话,光是凭鞭子和威吓是不能长久的。” “是,大人放心。”张思根心中十分高兴,简直是心花怒放。 最近这一段时间,建筑司是最忙碌的一群,到处都在修路,而且标准还不低,最近的重点工程是甜水堡站过连山关,再到宽甸这一条道路,原本就只是一条山道,狭隘难行,所以此次的拓宽加固工程需要大量的人手,预计用工超过两万人,每个人工时最少是每天五个时辰,最少要三个月时间,这样耗大的工程量对人的体能是极大的考验,哪怕就是有高薪和好的食物,仍然会不断有人病倒和体力不支,这个时候,有过千的壮劳力补充到这个大工程里头,实在是叫他睡梦中也能笑醒的好事。 至于从辽阳到海州,盖州,再到复州和金州的官道已经修理过半,船厂和码头几乎完工,已经不是那么叫他担心了。 再下一步就是沿海的一些防御修复工程,宽甸到金州和复州的道路工程,仍然是十分艰苦,未来的岁月对建筑司来说仍然是一个接一个的大工程,每天张思根只能盼着能安稳睡一觉,而不是被猛然叫醒。 上个月突发暴雨,连山关南侧一段山体被山洪催跨,死了三人,张思根便是半夜赶去,熬了两天,将此事解决。 事后红眼十来天都没恢复过来,就是因为太忙,每日睡眠都是远远不足。 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辽阳镇的每一个人,特别是身居高位的人,都是如此。 用张用诚勉励众人的话来说,现在辽阳镇的情形就象是在拉纤,逆水行舟,当然格外艰苦,但如果渡过这一段,水助风势,顺流而下,自然就是一日千里。 大家在十年之后,可能拥有的功名富贵,估计这一生一世都享用不尽。 其实关于各人未来到底能站到什么样的位置上,辽阳镇中的人想象也并不多。都是乞儿或是破落京卫军户子弟出身,能到今日的位子已经心满意足,底下的就无非是娶妻,生子,再跟着惟功大人继续一路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