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文学 - 历史小说 - 铁衣志在线阅读 - 第四十七章 殿前竹草(外传06)

第四十七章 殿前竹草(外传06)

    这萧南笙名字虽起得风流倜傥,然而本人却是长得有些邪气,只见剑眉之下,一双眼睛细长如缝,鼻子不似寻常的中原男子那般宽厚,反而是窄瘦高挺,颇有些西边沙棘族人的样子,而鼻子下方的两瓣薄唇,更是小巧精致得如同女人一般。再看其身材,这萧南笙七尺不到,骨架细小,即使在一众书生出身的中楚文官之中,也算得上是单薄瘦小的一列。而其服饰装束,更是一身青衣布袍,不加锦绣,若不是腰缠五品官员的赤朱绣白鹇玉带,恐怕更会被人误认为一个贫寒士子。

    萧南笙三十出头的年纪,中得状元来,先是作为从六品的户部员外郎在楚都资阳从事,而后在157年初,赴任北方原秦国的岐山中州司马,却也是因缘巧合躲开了157年中秋的那场帝都大火。而后,司马玉秀率兵回京,收拾乱局之后登基称帝,却又恰逢帝都百官损失殆尽,新立中楚人才凋零,便将萧南笙这个难得逃过劫难的状元爷又请回了帝都,两年不到时间,便擢升为正五品的官员。

    而殿前参知这个职位,却又与寻常五品官员大有不同,不仅是楚帝司马玉秀的贴身文书,更可以说是皇帝的一个随身智囊。但有军机政务的要事,往往这个小小五品官员,要知晓得比诸多朝中重臣更早。

    而萧南笙此人,两年时间不到,能从一个前朝的遗官成长为司马玉秀身前的如此一个大红人,若不是有什么妖术邪法,那边只能说确有真才实学了,以致于民间多有街头巷尾的议论,言道:

    “木子百计今安在,但问殿前竹草听。”

    “木子”合而为一个“李”字,“竹草”则指代“笙”与“萧”二字,这句传言无非便是隐晦地指继前朝的“百计书生”李淮安之后,当下在皇帝跟前出谋划策之人,已经变成了中楚新朝的这颗冉冉升起的政坛新星——萧南笙。

    这萧南笙既然担此职务,则必定无论白天黑夜都需长伴君侧,所以每日里天光未晓,便到司马玉秀的飞霜殿外听候。而司马玉秀武人出身,即使是身居帝位,但也从来都是信奉“用人不疑,疑人不用”,坦荡磊落得惯了,自然不把自己亲手提拔上来的萧南笙当作外人。

    一见萧南笙进来,司马玉秀淡淡笑道:“这噩梦如此扰我,已是一年多,想我数十年征战杀伐,见过死人不计其数,只是这件事情,竟然还是这般地放不下,倒是让你屡番见笑了。”

    萧南笙一听,赶紧微微欠身,朝皇帝作了个揖,道:“陛下,微臣但做自己本分而已,只知道陛下仁义,难忘旧情,只不过星斗移位,天地有变,还请陛下以中楚国是为重,切莫因前人的事情而伤了自己的身体。”

    萧南笙一番话虽说得上纲上线,司马玉秀却知道这实则是在宽抚自己,便朝萧南笙招了招手,示意他的殿前参知再走上来些许,压低了声音问道:“叫你去找的人,可有什么消息了?”

    萧南笙往前走了几步,停在司马玉秀身前五步开外,继续欠身答道:“陛下叫微臣去找的两人,微臣谨遵陛下意思,不仅没向众臣透露半点风声,更是用了陛下的‘飞霜卫’去找,只是一年多来,除了半月前有人报在南境铜丘城中见过一卷诗册,上有其中一人的诗作,只不过看其抄录笔记,却不是本人所为,这便是这许久来发现的唯一线索了。”

    这“飞霜卫”实则是司马玉秀的飞霜殿之护卫,人数约为五百,唯一的职责便是半步不离地驻守飞霜殿中,随时听命皇帝的调度。而飞霜卫中军士,非但武艺身手丝毫不亚于中楚的第一王师“长生军”,且多有诸如刺客、刑捕之专长者,而论忠诚与品性,更是随时愿意为司马玉秀赴汤蹈火的死士;再加之其行踪调度向来只向这飞霜殿的主人负责,所以是做司马玉秀那只无形之手的最佳人选。

    萧南笙说罢,且顿了一顿,看看司马玉秀的表情,只见楚帝不愠不怒,不喜不笑,实在是不知道心中所思何般,便又壮着胆子多言了一句,道:“不过,依微臣所见,陛下要找之人才华横溢,著作等身,世人多爱其文采,即使如今昔人不在,但有人抄留其诗作,也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实在算不上什么能证明其行踪的证据……”

    “知道了,”司马玉秀淡淡道,打断了萧南笙的话,“你且嘱飞霜卫继续则可,中楚一日不亡,此事便一日不休!”

    时楚历159年冬,萧南笙回到楚都资阳——而今的中楚帝都,恰好已逾两年。

    从飞霜殿中出来,萧南笙抬头看了看天空,刚过卯时,冬日里的晨雾却还没有散尽,熹微的日光透过重重水汽,萧南笙恍惚觉得,这竟像是上古传说中将中州大陆一劈为三的那天神所发光芒。只是不知,这个只活在神话中的神明,如今是藏身于那大陆极西的云霄山上,还是身居大陆东边一望无际的茫茫大海之底,抑或是始终在这中州各国的九霄天上,泰然看着这人世间的分分合合悲欢离散。

    萧南笙思绪万千,最终却是轻轻冷笑了一声,似是觉得像他这样一个世俗的朝中大员,不该有这般文人sao客的心思。

    上一个多情书生一般的朝中重臣,或者说是这开天辟地以来独一无二的那个书生,便是李淮安了吧。可惜纵使世人说道自己再如何像那位“百计书生”,但他终究是他,我终究是我,萧南笙知道,他的皇帝司马玉秀口中的那个自由之盛世,就如同那个死去的李玉,就如同那个再也不见踪影的李淮安,就如同那三个如太阳一般红极一时的少年,终究是海市蜃楼一般,从来都不曾真实存在过。

    陛下啊陛下,一寸山河一寸血,如今的中楚帝国,莫不是用人命与血rou堆积出来的,何不好好珍惜,何须再去寻那曾经的梦,莫不是你这个举世无双的大英雄,却还要被无知世人所妄议的那顶“窃国者”帽子而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