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文学 - 历史小说 - 重生之王爷的奋斗在线阅读 - 第一百四十四章 钱不能少

第一百四十四章 钱不能少

    第一百四十四章钱不能少

    “敬礼!”当赵柽走进襄邑来客的临时驻地时,以襄邑北府兵马留守赵廉为首的一众人列成两队,在口令声中抬手敬礼

    “诸位辛苦了!”赵柽回礼道,看着眼前的一个个略显疲惫,却精神矍铄的小伙子们,他的眼睛湿润了。

    “愿与王爷同生共死!”众人脸上带着决绝齐声答道。

    “王爷,战死的子弟送回襄邑后,已经安葬,家属妥善安置。乡亲们请我转告王爷:襄邑子弟为王爷亲军奋战而亡,是他们的荣耀,请王爷不必为此疚恨。各个庄子的里正、耄老一致决定:再从各个庄子中精选五百人补入王爷的亲军,此后但有伤亡,不论损伤多少,就为王爷补充多少子弟!”赵廉朗声说道。

    “乡老的厚谊,赵柽受之有愧,远隔千山万水,无法面谢,赵柽在此遥谢了!”赵柽说罢,面向东南深施大礼,抬起头时已是泪流满面。

    “王爷保重!”所有人单膝跪倒齐声吼道,眼中也是泪光闪闪...

    赵柽随后安排酒宴为大家接风,家乡来人的消息传的飞快,各营的襄邑籍老兵们纷纷前来探望,打听家人的情况,而新来的也纷纷将他们家中捎来的家信和物品转交,自然又是一番热闹!

    赵廉带来郑寿、逢喜等人的书信,并详细介绍了近一年中府里的情况,今年因为各个工坊全力生产军需产品,导致盈利下滑,但是酒类的热销和设在各个州府的酒楼、邸店全面盈利,勉强做到了略有盈余,所以今年的收入比起往年要差很多。

    这些情况已在赵柽的意料之中,现在解决的办法就是将军工产品的生产重心逐步调整到西北,这里煤铁资源丰富,紧邻辽夏,皮革供应充足,人力便宜,可以大幅度降低枪炮生产的成本,而掳掠来的西夏工匠已经成了现成的技术力量,这样可大大减轻襄邑的经济压力。

    ......

    当晚赵仁聚将议事,对于新到的五百襄邑新军大家都是眼馋的紧,这些人经过了多年的训练,虽说没上过战场,但是却已然是一个合格的军人,只有稍加调教,便可成军,所以成了众人争抢的目标。

    “我有个方案,大家看看如何!”赵仁轻咳了两声说道,“现在我军人数已达近二万人,原本的襄邑老兵也只有二千多人,虽然都是各部骨干,但是再叫做襄邑军已经不合适。再者王爷的近卫队只有一百余人,一直没有扩编,我的意见是将这五百人尽数补入王爷的近卫队,然后在整训完毕后,再从襄邑籍老兵中选出五百人组成近卫营,继承襄邑军的旗号,我们全军统称‘忠勇军’,大家看可好?”

    赵仁话音一落,刚才还吵闹不休的众人都卡了壳,谁也不吱声了,襄邑军本来就是王爷的近卫亲军,保护王爷的安全才是本职工作,现在大家都掌兵数千,却把王爷给忘了,而且新招的人都是西北诸军州的,自然不如‘家乡人’贴心、放心、安心!

    “我同意,王爷近卫只有一百多人,虽然我们可以轮番派兵护卫,但是这些人来路多数未明,而王爷的安全是我们的重中之重,绝不能马虎,我建议,立刻从原襄邑军各营抽调人员组成新军护卫王爷!”赵勇马上表态同意,王爷是整个军队的核心,也是灵魂人物,如果王爷有失,有再多的人也免不了崩溃离析的结局。

    “我也同意,哪怕有一天我们全军覆没,有王爷在,有近卫们在,我们襄邑军大旗就不会倒,几年内又可以建立一支强军!”赵忠也说道,只要留住了骨头,rou就能长上,他们深信王爷能做到。

    “其他人还有意见吗?”赵仁问道,众人都摇头表示没有了,在座的谁都明白王爷的重要性,而枝强干弱,头重脚轻根底浅早晚会倒,“既然大家都没意见,就照此执行,明天抽调完毕即可编组独立成营!”没等赵柽表态,赵仁就把事儿定下来了,他想反对也晚了。

    接下来各营又汇报了各自对新训的安排,各营副指挥使任新训指挥,抽调各营都、队、伙副职及刚刚结束培训的三百学员担任各级职务,严格按照下发的训练大纲组织训练。同时要加强巡查,防止新兵出现逃跑、私自出营、打架斗殴等恶**故的发生,全军的工作重点全部转到新训之上。

    可就在会议快要结束时,龙骑二营指挥使萧瑀却提出了辞职的要求。他是襄邑富家子弟,弓马娴熟,喜欢舞枪弄棒,当过社丁的教头,扩军时让他留任。但是到了襄邑军后,他没有经过正规军培训的弱点便显现出来,上阵冲锋杀敌却是好手,可对兵法战策了解太少,当个指挥使还能勉强凑合,现在做一将之首便不能胜任了,他也意识到这一点,所以真心请辞,调换个工作,这事赵仁也不敢做主,只能等王爷定夺。

    开完会,赵仁悄悄离开去找王爷,现在王爷大撒把,将兵交给自己带,他这才知道不当家不知道柴米贵。兵现在到了,但是钱不多了,按照襄邑军的伙食标准,顿顿要有rou,每天都要放翻几头牛,杀二十多只羊,可兵部下发的那点粮饷吃饱够了,吃好不够,再吃上一个月,他就得当裤子了,只能上王爷那化点缘。而另一件事是装备严重缺乏,尤其是缺武器,加上新运来的三千支枪,近两万人还不到七千支枪,缺口太大...

    九月初一,赵柽主持了‘忠勇军’授旗暨成立仪式,营地正式命名为‘九宫寨’,邀请了驻太原城的各级官员观礼,让他们看了一场军事表演,参观了营区。仪式后也没有大吃大喝,而是招待他们吃了一顿大锅饭,连桌子都没摆,更别提酒了,跟当兵的一样席地而坐围成一圈,中间一大盆子牛rou炖萝卜,一盆羊杂汤,还有一大筐炊饼。

    在王爷盛情的劝诱下,每位宾客每人都吃下了三个炊饼、喝了一大碗羊杂汤,外加一碗牛rou炖萝卜。不过吃完了王爷就诉苦,说什么士兵疾苦,马上入冬,取暖的劈柴烧炭还没有,马料都不够过冬、吃的太差军士们要开小差、现在人都到了兵器还没着落...反正就是穷,没有钱,你们看着办。

    为了解决现实问题,王爷先捐出了自己三个月的俸禄,留给忠勇军补贴伙食,其他人也琢磨过来了,这场热闹不是白看的!虽然这饭钱有点贵,也不能不掏,真要不给,就怕他端起王爷、上官的架子,查查他们的家底,问问钱的来路,要不就跟他爹打个小报告,就把自己的饭碗砸了。至于收了多少‘捐助’,赵柽没问,反正赵仁送他出来的时候,高高兴兴的表示到新训结束不麻烦王爷了。

    ......

    安排好了一切,赵柽的病也好了,回到太原官署,只带了三十多个人回城,其余的人都留在营中一起参加训练。公事都有何去非和黄经臣两人打理他也放心,不担心出什么乱子。今年也算风调雨顺,秋税征收上来,也上缴不了多少,河东地处兵家重地,驻扎的禁军就有十多万,每年粮饷就达三十多万石,还要周济陕西诸路,剩下点余钱就大家的花红,反正上下一条心,尽量把钱留在地方,几个监司也早就吃饱了,自然不会多事。

    只不过天宁节就要到了,进贡的物品不能少,大家此时全都绞尽脑汁琢磨给皇上送点什么生日礼物。大家着急,赵柽更着急,谁都能冷落,就是自己的爹不能怠慢,那就是自己的摇钱树,大靠山,现在还不到倒的时候,自己外放了怎么也得弄点拿的出手的东西。玻璃、焰火、烧酒这些东西都不新鲜了,可地方上的特产早就被挖掘殆尽了,这方面是行不通了,只能在创新上打主意。

    真是困了就有送枕头的,正当赵柽苦思冥想的时候,见喜美滋滋的报喜来了,他再次临危受命,充当了的特使拿着王爷画的一堆东西到基地当监工,试制新产品,经过半个多月的苦战,终于有了结果。

    “这是汽油!”

    “这是柴油!”

    “这是煤油!”赵柽拿起见喜带来的几个罐子,打开一一闻了闻道。

    “这个就是石蜡!”赵柽看到一个罐子中凝成一大块的黄乎乎的油脂似的东西兴奋地道。

    “王爷,你要小心,这些东西蘸火就着,用水越浇越旺!”见喜心有余悸地说道。

    “嘿嘿,你是不是被烧着了!”赵柽看看见喜半秃的眉毛笑道。

    “唉,我这次真是为了王爷赴汤蹈火了,那东西稍不留神就是一场大火,弄出这些东西差点出了人命!”见喜叹口气,苦着脸说道。

    “见喜啊,这次咱们又能发财了,这次我给你算个股份,怎么样?”赵柽拍拍他的肩膀笑着说道。

    “真的吗?”见喜脸上的晦气马上一扫而光,瞪大眼睛说道,他可是知道王爷就是聚财童子,他说能挣钱的东西,都能赚回个金山银山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