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卷 十四章 皇心不稳
; 姚泓从檀木架子上摘下宝剑,用力握了握剑柄,伸手拂去剑鞘上的微尘。 剑鞘用柘木做成,包裹了鲛鱼皮,尾部包金,嵌了红、蓝、绿三色宝石。两个挂环和它们所在的箍套也是纯金做成。 徐徐抽出剑来,剑身反射灯光,亮得刺眼。 剑镡上方镂了一个咆哮的狼头。羌人不像汉人那样花哨,不会在剑身上刻什么青、龙泉、太阿之类文字,最常见的是镂刻鹰和狼。也有人刻羊角纹的。刀剑嘛,叫什么刻什么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能连续砍斫不卷刃、不震手,亮出来叫敌人胆寒,握在手里让自己安心。 这把剑,从昭武帝姚苌传到先帝姚兴,再传到姚泓,已经传了三代。举国都知道见剑如见君。据宫中老卫士讲,昭武帝曾经在战场上用它连斩七人,袖子里都灌满了鲜血。不过姚泓即位以来,致力于偃武修文,一直把它放在架子上,没有随身佩戴过。 姚泓在灯下细细打量剑身上的血槽,联想到列祖列宗打下的这片江山,可能在自己手上断送掉,不由长叹一口气。 曾经发誓决不让这把剑再饮血,但是现在看来,这个誓言要打破了。 武关失守的消息没有封锁住,现在全长安城都在惊惶地传递这个重大失败。这个要塞落入敌手,意味着晋军可以从背后长驱直入,和潼关方面军形成钳形攻势。 已经下令,不战而退的武关守将就地处决。 大臣们据理力争,想加上夷三族,但姚泓不松口。如果多杀人能换回武关,那就杀好了,可惜杀掉击败口老弱妇孺不但无济于事,还会寒了军人的心。 现在需要一名良将去力挽狂澜,收复武关。 可惜数得着的几名一流战将,都被死死拖在蒲坂、安定和长安的守备中,根本抽调不出来。如果硬要抽出来,就算收回了武关,无非也是剜rou补疮,遮住了肚脐露出屁股而已。剩下的人倒是慷慨激烈,愿意出征,但姚泓除了嘉许他们的勇气,根本不敢把他们派到武关方向去,去了只能让晋军收获更大的战果。姚绍手下一名参将写来血书,说愿意组织死士万人,“一丸泥封住武关”,姚泓内心哂笑,又不能打击他的一腔忠诚,只好公开下诏表彰,私下里却责备他大言炎炎,过于浮夸,既不知万人从何而来,也没有一丸泥封住漏洞的通天本领。 思来想去,只有趁着武关方向敌军立足未稳,后续要塞还没陷落,自己亲自带队去解决这股敌人,消除长安的腰背之患。 一个太监进来通报,说人已经到了。 来客进门后跪下磕头,姚泓赶忙上前扶起来,一边叫太监出去。 来的不是重臣。 一个中年书生。 钟离轲。 姚泓把他让到一个胡床上坐下,仔细端详他花白的头发和额头上的皱纹,再看他洗得发白的布袍,一股酸意涌上鼻头: “老师受苦了!” 钟离轲是汉人,祖籍琅琊,永嘉年间南渡,安家在南徐州,一肚子学问,曾经做过桓温的幕宾。桓温败亡后,避难到北方,在终南山一带村子里收徒授课。有一次先帝姚兴到山里打猎,中间休息,听到树林子里有人在吟诗,觉得意境雄阔,不是寻常村学究所能为,就叫人请来聊天。一谈之下,相见恨晚,当场决定让他给皇子们教书。姚兴的几个儿子中,最爱汉人诗文也最善于吟诗作赋的,就只有姚泓一个,师徒相得,恍如忘年知音。 那时的姚秦**,姚弼和姚泓两派,已经开始夺嫡之争。双方各有心腹,彼此安插耳目。有一天姚兴突然下旨,将钟离轲逐出宫门,永不叙用。 多年后姚泓才知道,他和老师夜谈时,说了很多既往治乱兴废的事情,其中少不了要谈到立储交权,结果有人向姚兴告密,说钟离轲夜夜教姚泓如何夺权,如何离间骨rou。更有甚者,钟离轲写的一首诗,自己不满意,揉成团扔了,居然也被人拣去,交给了姚弼的舅舅慕容宽。慕容宽雅好诗文,加之刻意罗织罪名,居然从中看出钟离轲诽谤姚秦。 那首诗说: 长安一片月, 犹照秦时花。 当年投鞭人, 孤魂还旧家。 若许在幕下, 不令大军发。 堪恨淝水上, 竖子至今夸。 叹息苻坚当年用兵孟浪,自诩如果在苻坚手下做谋士,可以让他不蒙受那次惨败。本来这不过是书生谈兵,文字游戏,慕容宽却如获至宝,对姚兴解读说钟离轲挂念前秦,暗藏对姚秦背叛苻坚、窃取神器的不满。 姚秦一族,清楚自己是在苻坚背后插了一刀,趁乱夺了他的江山,占了他的国都宫室,所以一直忌讳人家这么说。 姚兴本来就在姚泓和姚弼两个儿子间摇摆,听说钟离轲尽给儿子讲权术之道,已经对他有了戒心,现在经过慕容道一番添油加醋,一怒之下,本想重重惩戒,后来一想到毕竟人家是自己请来的,不好用重典,便一扫帚扫出门去了。 钟离轲回到终南山,重新开始当塾师,经过这番波折,他头顶着太子老师的帽子,身价陡涨,衣食无忧,但官场上是没有什么前途了。姚泓即位后,本想请他回来做官。有人劝他别这样做,说人家会觉得皇帝是在发泄对先帝的不满。姚泓最担心的就是人家这样想,再三斟酌,最后还是在师徒情义和众口悠悠之间,选择向后者妥协。他能做的,就是经常派心腹太监带礼物去问候。 但是这一次非同寻常。 钟离轲看了看横在桌案上的剑,已经明白了八九不离十。 “陛下确定要亲自出征吗?” 姚泓点点头。 钟离轲摇摇头。 “要我说,陛下还是选将出征,不要亲自去了。” 姚泓知道老师会这么说,但当真听到了,又有点失望: “老师啊,如果有将可选,朕怎么会离开长安,去做将军们该做的事情。” “陛下如果要选一名善战能攻,像姚绍那样的将领,固然很难如愿。可是以我看来,进入武关的晋军,应该不是主力而是偏师,人数决会不会超过五千。刘裕没有那么多兵力分给武关一线,他应该是派了一支疑兵,以便南方守军不能支援关中。以武关之险,若不是守将惊慌失措,完全可以堵住这支敌军。现在,陛下只需要派一名老老实实的将领,依凭武关之后的险隘,深沟高垒,坚壁清野,耗得时间一长,晋军缺粮,只能灰溜溜撤兵。到时候,我们跟踪追击,武关自然也就收复了。陛下亲征,军中将领不能自专,还要顾忌陛下安危,放不开手脚,也就很容易挫败。还望陛下三思。”
姚泓心头隐隐掠过一丝不快,觉得老师在暗示他不善于兵略。 这点心理活动居然没逃过钟离轲的眼睛: “陛下不要怪臣不相信陛下的武略。陛下之长,在宽简御将,仁厚养民,大秦百姓感激的也是这一点,没必要非得在刀头剑刃间显示能耐,那是武夫功狗们干的,非圣君所钟。” 姚泓心头受用很多,但亲征主意已定,不会因为老师的劝阻就动摇,乃将话题转移过去。 “老师,说实话,我对此番抗御刘裕入侵,内心并不乐观。” 钟离轲低下头去。他其实也知道,姚秦正在面临立国以来最严峻的一次危机,稍有不慎,就是灭顶之灾。他内心并不看好姚泓驾驭这种复杂局面的能力。这个皇帝,放在太平盛世,是一位难得的守业明君,但在现在这种兵临城下、强敌叩门的境况下,平日所有的优点都变成了缺点。姚泓被民间称为菩萨帝,而姚秦现在需要的是金刚,而不是菩萨。 但他不能在骆驼背上再加稻草了。于今之计,只能是尽自己绵薄之力,为姚泓分忧。想到这,清清嗓子,仪态休闲地说: “陛下过虑了,你只看到我们的难处,却没有看到刘裕的难处。他劳师袭远,战于死地,稍有不慎,连退路都没有。陛下当前要放宽心,切不可让朝野感到你的焦虑不安。” 姚泓点点头,说我之所以要亲征,也是要大家看看我并没有颓废。但是今天请老师来,实在是要托付一件私事。 钟离轲有点诧异。 天子富有四海,居然还有私事! 姚泓走到门口,推开门扇,让月光洒进来。已经是初夏,满庭花草芳香渗进屋子,钟离轲觉得精神为之一爽。太监们以为皇帝有交代,赶紧猫着腰过来,但姚泓一言不发,又把门关上了。 “老师,我想请你设计一下,不露声色地从我这里带走一个人。” 钟离轲一愣: “带走什么人?” “带走一个嫔妃。” 钟离轲慌乱地跪下来: “陛下,臣怎么敢亵渎皇妃,将千岁之躯,带到荒秽草泽!” 姚泓弯腰把老师扶起来: “老师你听我说。这个妃子应该是刚刚有身孕,但宫里其他人还不知道。我想请老师帮忙,把她带到宫外,找个稳妥的地方养起来待产。如果我大秦能够扛过这番狂风恶浪,我自会把她和孩子接回来;如果姚泓无能,守不住这江山,想必覆巢之下无完卵,我也好在民间保住一支血脉!按说我可以把她直接送回娘家,但他父亲胆小怕事,我担心他不敢接这个烫手山芋。” 钟离轲内心长叹一声。说了半天,其实皇帝心里还是悲观的。但他一介书生,三尺微命,不敢打包票说大秦必胜,也就只有帮助姚泓完成这个愿望。 略一沉吟,已经有了主意。 “陛下,既然如此,就少不得要在众人面前唱一出苦rou计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