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章征召穷书生当兵
“卖报!卖报喽!皇家日报。” “陛下招兵喽,招读书人当兵喽!” “啥?招读书人当兵,还有这种扯蛋的事!” “喂,那个卖报的小孩,快给我来一份报纸。” 有人拿到报纸就迫不及待的看了起来。 “招京营督抚官,限16至45岁秀才和童生,400名,怎么要这么多督抚官?” “京营督抚官,从七品衔,这好像还不错哦。” “不错个鬼,那是武职,武职懂么,从七品武职就是孙子中的孙子,连真正的军官都不是呢。” “唉哟,好像是哦,百户都是正七品呢。” 茶楼上一些衣着华丽的年轻士子看了报纸后,许多人直摇头,他们一大早能坐在茶楼喝茶吹牛看报纸,都是些家世不错,有钱又闲的读书人。 “召读书人入伍,居然连一个百户都不如,这这……都什么玩意。” “你们看看,这个镇抚官只是个副职,不但要和那群新来的丘八一起训练,还要同吃同住,简直就是有辱斯文,这谁受得了。” “嘿嘿,我们这些人自然不会去应征,可对那些穷鬼书生还是有吸引力的,你们看,只要进了军营,就给30两安家抚恤银呢。” “哎,皇帝如果会征召高级些的军官就好了,某必然应征,想我饱读诗书,兵书也是看过的,做不得冲锋陷阵那档子事,但是居中指挥,或者做参谋赞画还是绰绰有余的。” “别扯那没用的,我们还是走科举考功名才是正途大道。” “咳,说点轻松的,听怡红院的老鸨说,后天有两位姑娘要梳弄,你们有人要去吗?” “嘿,那個秀姑娘你们谁都别跟我张某人争,我都已经定好了。” “卧槽,张胖子,上次那个晴儿姑娘让你得了,这次又要。” “没办法,我就酷爱那采阴阳之道,嘿嘿嘿……” 茶楼的一帮富贵士子,很快就将报纸上报道的征召督抚官一事丢在一边,开始讨论风花雪月。 皇宫寝殿,朱由崧正在用早膳。 两口浓稠的小米粥,再来一个水晶饺子,夹一个酱炒豆果,就着小碗溜鸡丝,朱由崧吃得非常有味。 朱由崧吃完桌上一小碗溜海参,舒了一口气,算是吃饱了。 朱由崧对于自己的日常开销并不特意去节俭,当然也不会太过奢侈浪费。 一日三餐,每餐十几二十个菜,自己挑几样爱吃的,剩下的就赐给身边亲近的宫女太监们。 皇帝只要不是那种奢侈yin逸无度花钱,靠一个皇帝来节约银子,对一个国家来说,节约出来的那点银子没卵用。 如今皇宫中的太监宫女裁撤出去了一大半,留在皇宫的宫女太监就剩六千人的样子。 现在紫金山脚下的一处皇庄,那里已经在开始修建作坊,一万多宫女太监已经都去那里帮忙了。 见朱由崧用完早膳,田成端着那泡了枸杞人参藏红花的茶,还有一份报纸放到朱由崧身边。 朱由崧拿起报纸仔细看了起来。 现在皇家日报从司礼监剥离了出来,组成了一个小部门,叫“报务司”,由秉笔大太监韩赞周负责。 当前“报务司”规模很小,担任主笔的太监十个都不到,他们的任务是将编写好的报纸拿去经厂负责印刷。 虽然叫皇家日报,但是考虑到“报务司”工作量的问题,皇家日报原则上三日一刊,当然有紧急情况皇帝是可以加印的,要是每日一刊的话,就得扩大“报务司”的规模了。 现在皇家日报差不多在南京城彻底的铺开了,朝廷很多事情都能通过报纸快速传递到民间。 就像这次招一些读书人入伍当督抚,昨天朱由崧下的决定,今天怕是整个城里人都知道了。 招读书人进京营当兵一事,是朱由崧的一次大胆尝试。 这个时代讲究一个“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家里如果有个读书人,一家人再苦再累都毫无怨言。 因为读书只要中举,就能改变人生,发生阶级大跃进,变成人上人。 但是想要变成人上人实在是太难了,不说考中举人,就是考秀才都很难。 穷秀才,穷秀才,这个时代的穷苦读书人数量惊人。 明朝秀才和童生有几十万,这些绝大多数人都是出身寒门的穷苦人家。 如果能利用起这几十万的知识分子,那将会是何等概念。 现在报纸上把督抚官的部分职责范围先发布了出去,比如刚开始只是一个从七品武职,还要从基层做起。 这一点就先把那些富贵读书人淘汰了出去,这个时代当兵可没什么光荣一说,武人地位低下,有句话叫“宁为读书士,不作执戟郎。”
但是对于那些走投无路的穷苦读书人又不一样,从百户虽是武职,好歹也是个从七品的官,而且这是募兵制,不是世袭军户。 还有那30两安家抚恤银,30两银子不少了,能买好几亩地,娶一个媳妇儿还有余。 当然那些关键的设想,朱由崧还没有让报纸报道,比如这些督抚将官由皇帝直辖,可能将会是天子门生。 将来京营设置参谋部,参谋的主要成员将会是这些督抚里面产生。 甚至将来这些督抚将官会取代现在朝廷的兵部。 这第一批督抚官如果能按朱由崧的设想成功,无疑是一条坦途大道。 朱由崧的这个设想并不完全单方面的考虑,还是出于好几个方面的考虑。 第一个就是让那些穷苦读书人有一条上升通道,多一条出路。 还有一个是改变当前这种重文轻武的社会风气。 一个健康的国家,应该是文武并重。 这个时代文武两看相厌。 读书人看武人:脾气暴躁,粗俗无礼。 当兵的肌rou男看那伙读书人:一群遭瘟的书生,喝个酒用拇指大的杯子,成天哀哀怜怜,就喜欢成天无病呻吟。 要改变这种风气,如果靠打压文人,提升武人地位,这是行不通的。 得让双方彼此融合,这才是最好的方式。 朱由崧觉得读书人出的问题要大些,一个个柔柔弱弱,可以说是娘炮文化盛行。 你看汉唐时代文人诗词充满了热血豪情,大漠、长城,天山傲雪,拥有汉唐男人的雄风。 而到了宋朝开始呢,大多都变了,有名的诗词多是些小桥流水、花花叶叶、凄凄惨惨。 这和历史背景有关,宋朝太宗赵光义在高粱河一战大败,坐着驴车逃了回来之后就没了雄心壮志,又怕武人坐大,便开始压制武人,重用文人,宋朝文风极盛,武人遭遇打压。 明朝太祖朱元璋和成祖朱棣都是有大智慧大毅力的人,但是缺少文化底蕴,这和家庭出身有关。他们用暴力压制住文人,却没办法引导文人风向,他们的后人慢慢的被文人反噬,现在文人又开始疯狂的压制武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