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45.投资者说樊凯
学习一个链接。 樊凯:一个策略用十年只赚看得见的钱《投资者说》 2017-12-24贾林刘怡乐央视交易时间 樊凯:入市半年遭遇熊市下跌就买但买完又跌 记者:贾林摄像:刘怡乐 对于股市上的大多数投资者而言,买股票是个容易事,而往往决定成败的是卖点。我们今天的这位投资者,一直在寻找低估股票,当发现估值更低的标的时进行调仓换股。但也正是这样一位风险厌恶者,却因为一次交易几乎爆仓。那么他究竟发生了什么故事呢?一起来看今天的投资者说。 记者见到樊凯时,他正在学校门口接女儿放学。从2013年专职投资起,樊凯不但收入有了提升,更重要的是,陪伴家人的时间也多了起来。樊凯说,不管做任何事,首先都要考虑对家庭的影响。实际上,他在去年决定发行基金产品也是因为女儿的一句话。 樊凯上海萃临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总经理 我们无论做什么事都是为了家庭和孩子。之前一直在家里做职业投资,孩子在学校的时候老师问,你的爸爸什么(工作)?她会说我爸爸每天在家里玩电脑。这个对我触动很大,我不想给孩子这么一个印象。(产品)大部分资金都是自己的,这样的话我也有一个身份,我可以告诉孩子我也是一个基金经理 2007年5月30日,上证指数暴跌6.5%,并且在随后5个交易日内,最大跌幅达到21.49%。樊凯认为,这可能是一个真正入市的好机会。 樊凯上海萃临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总经理 可能我这个性格就是这样,当时一直涨也没有心动去炒股、去投资。出现530大跌之后就赶紧开了个户。当时什么都没有想,看谁跌得多就买谁。刚刚开始不久的时间,收益还是很不错的,很快可能就有30%的收益。当时还是充满了信心的 入市没多久就赚了30%,樊凯认为自己不但选对了入市的时机,还选中了好的标的,对此也颇为得意。但他后来才意识到,这并不是自己能力的体现。 樊凯上海萃临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总经理 就是市场的原因。因为市场后面又大幅反弹了,所以就跟随市场赚了一些钱。当然之前短期内跌幅比较深的,可能反弹也会快一点。只是运气的问题 让樊凯明白这一点的,是随后到来的熊市。 2007年底,A股开始持续低迷,这时候距离樊凯入市只不过短短半年时间。眼看着手上的股票由盈转亏,樊凯选择果断割rou。当时的他已经看了不少有关巴菲特的书籍,认为股价短期大幅下跌就是书中所说的买入时机。而此时的中国石油,股价跌到20多元,和最高价相比已经腰斩。 樊凯上海萃临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总经理 大家都说中石油需求、垄断地位都没有什么问题。可能跌到20多块钱的时候,就开始买中石油了。后来还是很惨的。当时因为没有经历过熊市,所以认为这种优质蓝筹股跌一半多,以为风险已经比较小了,所以就买它了。(亏损)可能有百分之二三十的这个样子,后来就割rou替换了。到(2008年)最后都是亏损的,其实无论换哪只股票都差不多,到最后都是跌,只有跌得多跌得少的问题 在樊凯看来,虽然亏了钱,但这次经历却十分宝贵。樊凯意识到市场风险难以预料,而且在系统性风险面前,亏损往往无法避免。想要实现长期盈利,风险防范也就显得更加重要。 樊凯上海萃临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总经理 刚开始尝试这个事情的时候,肯定是投入相对来说比较少的。其实交了一个比较少的学费,接受了这么深刻的风险教育,确实我觉得还是非常好的。 樊凯:一个策略用十年只赚看得见的钱 市场的牛熊转换给樊凯上了宝贵的一课。在庆幸自己损失不大的同时,也让他对风险有了更深的认识。为了规避风险,樊凯的投资策略以寻找低估标的为主,也正是这种策略几乎贯穿了他整个的投资生涯。 多年以来,樊凯的投资策略几乎没有太大改变:寻找低估标的,一旦确认就重仓买入。当发现估值更低的标的,或者持仓个股估值回到正常水平后,就果断卖出。 樊凯上海萃临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总经理 在熊市里面可能30%到50%,我就觉得已经是比较大涨幅了。因为整个市场的情绪就在这个地方,市场资金就这么多。如果涨幅过多不卖出的话,自然有人会获利回吐。所以会选择在市场开始对它认可,或者是对它以前的误解慢慢消解的时候,我就直接卖掉了 2015年4月,上证指数突破4000点,个股涨幅巨大,但樊凯发现万科估值却并不高。他认为,万科未来一年的销售额会增长至2500亿,按照行业利润率来计算,利润可以达到200亿。而当时万科的市值却只有1000多亿,属于严重低估,于是樊凯重仓买入万科A。和他预料的一样,随着公司业绩披露,万科A的股价在年底连创新高。 随后樊凯果断卖出万科A,换仓为融创中国。而选择融创中国的原因,则和万科极为相似。 樊凯上海萃临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总经理 融创是2015年底买的,后来万科涨幅很大。因为宝能举牌,所以万科已经在股价上已经反应过了。2015年的时候(融创)总市值才140多个亿,而它的销售额已经达到1400亿。所以觉得像这样的公司的话已经是明显的严重低估了。 但是在有些人看来,樊凯的低估值标的接力策略并不完美。最大的问题就是无法在单只个股上,取得大幅收益。 实际上,樊凯的确有不少过早卖出而错失牛股的经历。一般来说,单个标的的收益保持在30%左右,极少超过50%。 樊凯上海萃临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总经理 比如之前有买过中国中铁,后来可能一年之内涨了也将近十倍,其实我也很快就卖掉了。比如买过云南白药,当时觉得大家都在用云南白药的牙膏。因为它从一个药品像一个消费品过渡的时候,觉得还是算比较便宜的。但是我还是按照之前的投资习惯,觉得达到水平线了、达到市场的正常水位就卖出了。云南白药后面还是涨得非常多的,一直是个消费大牛股 包括融创中国也是同样的情况,樊凯在融创中国上的收益只有一倍,但和当时5元左右的买入价相比,融创中国最高涨幅将近10倍。在樊凯看来,投资路上总会有各种错误和遗憾,但这并不会影响他的投资决策。 樊凯上海萃临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总经理 我要赚看得见的钱,严重低估的我是看得到的。而它达到正常的估值之后,未来会怎么走。那要跟未来运营,跟未来市场对它的追捧有关系。毕竟这么多年,其实跑出来的十倍大牛股是有限的。没有人敢说十年之前我就觉得这支股票未来肯定是十倍、一百倍的空间。没人看得到。包括经营公司的这些管理层,他可能都不一定看得到。 樊凯:炒股指期货亏掉收益八成 对于很多投资者来说,股价在短期内的波动,往往会影响自己的决策,从而会导致一些错误行为。但樊凯认为,自己的低估值标的接力策略,可以很大程度上避免这种情况。虽然单只股票的收益一般在30%左右,但每年都有几次调仓换股的机会,所以累积下来的收益十分可观。几年下来,樊凯的投资策略一直没有遇到太大的挑战。 樊凯上海萃临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总经理 很多长期持有的人就一直坐电梯、坐过山车,来回这个样子走。当时觉得还是非常好的一个策略。当然因为一直做得非常顺的话,也为后面犯错误埋下了很大的伏笔。 樊凯所说的错误,发生在2014年末。当时,以民生银行为代表的银行股被反复举牌,从而拉动沪深300指数上涨,沪深300在短短一个多月时间的涨幅就超过了40%。投资多年的樊凯认为,从以往经验来看,股指短期出现巨大涨幅,后期一定会出现回调,于是决定做空股指期货。 樊凯上海萃临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总经理 我觉得短期之内涨得太疯狂了,觉得可以空一次。而到最后,股指期货拉升最后阶段,每天可能涨幅7%8%左右。而股指期货是加杠杆的,7%、8%的话基本上两天本金就没了。所以需要不断追加保证金才能够不被爆仓,所以到最后压力是非常大的。晚上都夜不能寐,很担心明天会怎么样,杠杆太大了。 入市就经历牛熊转换的樊凯,自认为已经接受够了风险教育,但还是在股指期货这个新鲜事物上栽了跟头。 实际上,当时樊凯的年内收益已经超过100%,本以为会带着傲人的收益进入2015年,但就是因为股指期货短短几天的交易,导致收益大打折扣,最终只剩下20%。 樊凯上海萃临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总经理 确实对我的冲击太大了。无论是从对市场把握的信心上面来说,还是从自己的资金损失的情况,对自己的影响确实比较大。股票又涨上去了,还亏了钱,那你以后能选择的比较便宜的股票会越来越少。在这种情况下亏钱了,那真是担心还要等很长时间,才能再买到非常便宜的股票。 经过这次教训,樊凯又开始反思怎么改进投资策略,才能更好的做到防范风险。 如今,他对于仓位的控制更加严格。樊凯告诉记者,2016年之前,自己持仓的股票一般在5只以内,甚至出现过单只股票占比达到一半的情况。但是现在,自己持仓在十只以上。不过这样的策略,在今年的表现却并不理想。 樊凯上海萃临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总经理 今年的行情比较奇特一点,因为今年可能只有25%左右的股票上涨。而这个时候我分散比较厉害的话,就选了很多75%的股票进去了。所以收益率并不是特别让人满意,也就百分之十几的收益率。 樊凯坦言,自己对今年市场的走向判断的确出现了失误。实际上,他今年也买入了不少蓝筹股,但和以往一样,在涨幅达到30%后就选择卖出。 樊凯上海萃临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总经理 刚开始的时候也是选了一些优质的蓝筹的。但是因为我以前那种投资风格,优质蓝筹涨幅不低的这种情况下,我很快就卖掉了。短期之内肯定是对行情没有判断准确,肯定是个错误。但是长期来说的话,我还需要再观察一下,这样做究竟对不对。我觉得还没有到必须要改变这个情况的地步 回首自己十年的投资历程,樊凯认为自己始终是一个风险厌恶者。不追求高收益、更看重确定性。市场上,总有一些投资者认为自己的本金太少,希望找到一只十倍牛股实现自己的财富梦想。但樊凯认为,投资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无论资金多或少,在做出任何一个投资决策前,都应该调整心态,降低预期收益。 樊凯上海萃临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总经理 我觉得这种心态不可取,虽然可以理解他们这种想法。以这种(比较低的)本金来投资的话,股票上涨一倍可能对他的生活影响都不是很大。如果只有10 %多,可能对他就可能没有任何意义。但是我觉得无论资金量大小,都应该就是说以安全为主。因为只有保住了本金,你才会有源源不断的(收益),这个雪球才能滚得越来越大 (本期制作:邹晓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