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文学 - 历史小说 - 重生之丐女小地主在线阅读 - 第六十九章又来人了

第六十九章又来人了

    “爷爷,您出门?去哪儿啊?外头兵荒马乱的,不太平呢!”吴小桐惊讶起来。【】

    尽管老苍头不再打更,她却了解都老苍头医术好,有功夫,不是一般人,可想起前几日的一场浩劫,她还是心有余悸。双溪镇远在深山尚且难以避祸,更何况山外,还不知乱成什么样子了……那些电视电影中的镜头,枯树昏鸦、破屋烂墙、荒原枯骨……更有文学作品中的词汇,流离失所、狼烟遍地、白骨遍于野、千里无鸡鸣……呃,太恐怖了!

    感受到了吴小桐话语中的关切之意,真诚无伪,并没有丝毫的功利之心,老苍头也是心中一暖,一贯木然的脸色似乎都有了些柔和,“你且安心在家,几日就回!”

    见他如此,吴小桐也知道自己改变不了什么,只好答应下来:“爷爷,你什么时候走,我给你准备一下行囊!”

    现代,出门大可啥也不带,只要不去偏远之地和山旮旯里,甚至连现金都不必带,带一张银行卡和身份证,就能开始一段想走就走的旅行。这个时代可不行,不说出门交通不便,就是吃的,也得随身带着干粮,有的地方路途荒僻,有钱也没处买饭去!还有衣物,也得随身带几件,不然一走就是几天十几天的,万一变个天啥的,没替换或者保暖衣物可不行。更何况,时逢乱世,外边什么样儿还难说呢。

    老苍头似乎并不在意,随意应了一声:“嗯。”

    见他明显不想多说,吴小桐也不多纠缠,去小厨房看了看灶火,跟老苍头打招呼:“爷爷,锅里的水烧开了,盖着呢!我先回了!”

    屋子里,老苍头淡淡的应了一声。目光扫过床上已经醒来的胡元辰,见他只是安静躺着,并无异样,这才转开目光。

    离了胡家,一边往家走,吴小桐一边思量。

    这个时代出门可没什么火车飞机的,最好也不过是寻一匹骡马代步……镇子上之前倒是有几户养着牛马驴骡之类的大牲口,但都主家逃难时用上了,这会子留在镇子上的几户人家,却都没有养大牲口的……实在不行,就让爷爷出山后寻机买上一头代步。她手里还有几十两银子,买不了千里马,至少能买一头毛驴吧!

    这事儿还是回去打听打听……小臭儿和拴住年纪小,也没出过门,肯定不知道这个。要不,问一问小亓?

    吴小桐盘算着事情,往家走的脚步不由加快了。

    天色还早,小臭儿和拴住两个精力旺盛的小子显然没有吃完饭就睡觉的打算,觑着徐寡妇不注意,拎了灯笼悄无声息地溜了出来。原来的镇子上有两个场院,小臭儿家屋后的那个是西头十几户人家合用的小场园,面积不大,也就堆着四五个稻草垛。镇子东头却还有一个很大的场院,是胡家修整的,宽阔平整,足有四五亩大小,周边存着十多个稻草垛,曾经,那里是小臭儿和拴住一群熊孩子夜晚捉迷藏、摸瞎子的游乐场。

    之前在西头场院里的收获,让两个熊孩子心里热热的。还有早上的鸡蛋,那鸡蛋清白嫩白嫩的,蛋黄儿那么香,绵绵的。可惜太小了,他们一小口一小口的吃,还是没吃几口就没了。——徐寡妇没舍得,吴小桐转回去一看,到底又一人煮了一个,给小臭儿、拴住和柳叶儿一人一个。

    两个小子出门,恰好遇上了吴小桐,一看就知道,这两个小子准备做什么。天刚刚落黑,睡觉也确实早,吴小桐干脆跟着两个小子折返回来。

    有了吴小桐,两个小子活跃了许多,特别是小臭儿,叽叽呱呱地说着话,说了半天,都是鸡蛋多好吃啊……

    听半天,小臭儿就知道个煮鸡蛋和蒸鸡蛋,词语又匮乏,说来说去,无外乎‘好吃’‘真香’几个词儿,实在是无趣的紧,吴小桐一挥手打断絮絮叨叨的小臭儿,笑嘻嘻道:“今晚若是真的能寻到鸡和鸡蛋,明儿我给你们包馄饨,三鲜馅儿,味美香浓,汤汁鲜香……嗯,也让你们尝尝什么叫美味!”

    “馄饨?”小臭儿茫然着,却不妨碍他连连吞着口水。

    拴住在旁边瓮声瓮气道:“我听我娘说过,胡家少爷最爱的好像就是这个什么‘馄饨’!”

    栓柱娘做的一手好鞋,胡家大少爷回到双溪镇后,被胡家请去帮忙做鞋,跟胡家针线房的几个婆子混熟了,自然对胡家大少谈论颇多。

    提及亲娘,拴住不由一阵黯然,垂了头不做声了。

    吴小桐情知他想起亲人心里难受,却不知说什么安慰,只好抬手拍了拍拴住的肩头。

    又过了盏茶功夫,眼看走到胡家大宅,再走一段就到场院了,吴小桐提醒拴住点起灯笼,拴住也从悲伤中缓过来,三个孩子一起,打着灯笼往场院上走去。

    胡家场院储存了好几年的稻草,被堆成一个个高大的稻草垛,顶上覆了封泥,一个一个犹如堡垒,又如巨大的蘑菇,一排排矗立在黑夜里。

    夜色里,周围一片寂静,偶尔传来一声犬吠,还有遥遥的树林中的夜枭鸣叫,呱呱呱咕咕咕,令人寒毛森森。

    小臭儿胆子最小,心里害怕之下,下意识地往吴小桐跟前挤了挤。吴小桐自己也有些发寒,但带着两个孩子,她总不能躲到孩子们身后去,只能打叠起精神来,暗暗给自己打着气壮着胆,一边拉了小臭儿的手,一边压低声音笑道:“若是能捉到只公鸡,说不定能说服徐婶子杀一只给咱们炖rou吃!”

    或许是鸡rou的美味太过诱惑,拴住和小臭儿都忘了些害怕,兴头起来,摩拳擦掌地奔着稻草垛而去。

    几个人估计的不错,那么多大草垛里果然隐藏了许多失了归处的家禽家畜。三个孩子很顺利地在一个稻草垛中掏了两只公鸡三只母鸡,还捡了二十来个鸡蛋。第二个稻草垛却遭遇了一头一百多斤的猪,小臭儿差一点儿被咬了。

    遇上这种情况,吴小桐果断地决定到此为止,带着两个惊魂未定的小子回了家。

    第二日,吴小桐特意拿了五个鸡蛋放进锅里煮上,才往胡家去了。

    去胡家的小院做好早饭,吴小桐转回来吃饭,小臭儿和拴住吃完了,撂下碗筷,拿着自己分的一个鸡蛋,招呼一声,想跟着往东头去了。这几日吴小桐两头跑,难免有些分身乏术,起鱼和打菜喂鸡的活儿,就让两个小子主动揽过去了。

    这些活儿都不重,也没什么危险,而且,吴小桐大概也能猜到,两个小子之所以那么主动地起鱼,一来起鱼篓很能享受收获的喜悦,二来,天气热了,两个小子正好借口下水玩耍。两个小子都识水性,自小在溪水里长大的,吴小桐也不担心他们有什么危险。

    徐寡妇不上桌,柳叶儿一般也跟着她在屋里吃。

    此时的饭桌旁,就剩下吴小桐和小亓两个人了。

    吴小桐刚刚坐下,小亓就把桌子上的鸡蛋拿了,不紧不慢动作舒展优雅地剥了鸡蛋皮,然后将白白嫩嫩的鸡蛋递到了吴小桐面前:“趁热吃吧!”

    这还是小亓第一次伺候人吃饭,吴小桐微微惊讶着看过去,就见修长匀称的手指捏着一枚剥了皮儿的鸡蛋……呃,若是鸡蛋上不那么坑坑洼洼的,应该是个很唯美的画面吧!

    见吴小桐看着他手里的鸡蛋,小亓难得的晕红了脸,为了掩饰自己的尴尬,他微微侧了脸,干咳了一声,直接将鸡蛋放进吴小桐的碗里,一边低头吃饭,一边努力镇定道:“吃过饭,我要去上山看看……”

    吴小桐嘴角抽抽着,正努力压制着不让自己笑出来,听小亓这么说,一分神也就不想笑了,反而疑惑道:“上山?”

    小亓低着头应了一声,将嘴里的饭咽下去,才道:“上一次采的茶叶都废了,我想再去采一些。”

    吴小桐默了一瞬,抬头看了看天色,摇头道:“今儿一早就闷,很可能有雨,不若改一天……若是今儿有雨,隔一天再上山,不但能采些茶叶,也能采些菌子回来。”

    越说越高兴,吴小桐道,“咱们这两日可是捉了五六只公鸡,若是采了菌子,到时候就杀上一只鸡,来个小鸡炖蘑菇解解馋!”

    小亓也摆脱了那片刻的尴尬,抬眼看向吴小桐,含笑点头应下。

    吴小桐趁机道:“昨儿我得了一本书,正想着跟你请教,你若是不嫌弃,就给我当回先生,如何?”

    小亓也看过了吴小桐带回来的《本草图鉴》,听吴小桐这么说,坦然大方,没有丝毫避讳他的意思,也就毫不迟疑地答应下来。

    这几日,老苍头都没有回来,小桐也常常出去,小亓还多少有些疑惑的,莫名地有一种被排斥在外的感觉。但吴小桐这般坦然,他反而觉得自己多疑了……或许,这祖孙俩并不是刻意要隐瞒他什么。

    吴小桐并不知道小亓内心的想法,她之所以提出让小亓当先生,也不是信口开河,而是那《本草图谱》上用的都是繁体字,而且用的是文言,不说有些句子理解困难,就是字也认不全,这才想起求教小亓的。

    说妥了就做,吃过早饭,将碗筷交给徐寡妇收拾,吴小桐就跟着小亓回了自己院子,然后,两个人在院子中的豆角架下,拿着一本书,一个教,一个学,有模有样的上起课来。

    毕竟是有底子的,吴小桐学的很快,小亓读一遍,她就认识了,字句的意思也只需小亓捡着重点生僻处解释一下即可,倒不需要通篇解读。

    见吴小桐这般,小亓心里也多有猜测,这个孩子看样子是读过书的,只是不知怎么流落到了双溪镇这么偏僻的所在……

    一教一学,教的认真,学的投入,不知不觉,一个时辰过去了,两个人也学了五页书。

    小亓合了书,交待着:“今日就学这些,不必贪多,你且把今日所学默诵弄通记熟!”

    吴小桐点点头,又多少有些为难道:“这许多,一天背不下来吧……”

    看她一张小脸皱成了包子,小亓也忍不住笑了:“书,通读却不能拘泥,所谓记熟,就是能融会贯通,学以致用,临到用时,能够随手拈来,倒不是要求一字不落的背书。”

    “哦,这样还差不多!哎哟……”吴小桐长长地松了口气,一副得蒙大赦的样子,惹得小亓不由失笑,抬手就给了她一个爆栗子。

    “学习无捷径,吃苦、用心,方能学以所成,这还刚开始呢,就这般惫懒怎么成!”小亓绷着脸教训着,一脸先生的威仪。

    吴小桐转着眼睛,暗暗地瞄着他的眼睛,却明明看到一丝纵容的笑意,是以,表面上毕恭毕敬,心里并不拘束,只连连答应着,捧了书,到一旁诵读起来。为了加深记忆,她还习惯地折了段树枝,在地上画画写写的。

    小亓在旁边看了片刻,起身进屋,铺纸研磨,很快写了两页大字,等墨迹干了,就拿出来交给小桐:“你那字毫无章法,怎么见人。拿着这个,每日描上十遍!”

    墨还有一些,纸却所剩不多了。小亓说的描红,就是不沾墨的毛笔描摹,以练习布局、结构等等。吴小桐微微有些意外,却也没有排斥,乖乖地答应了。现代电脑和办公设备的普及,电子文件往来不必说,哪怕是文件也是打印机的事儿了,人们已经很少需要动笔了,吴小桐离开学校之后,一年到头也写不了几个字,又没有在练字上画多少工夫,她那一手字虽说算不得狗爬,却也没多少章法,顶多算工整罢了。可到了小亓嘴里,就成了‘见不得人’,也难免有些郁闷!

    正抱着书背诵记忆呢,小臭儿和拴住慌里慌张地冲进来,看到捧了书学习的小桐都是略略一愣,眼中都闪过一丝羡慕。

    然后,小臭儿率先醒过神来,跑到吴小桐跟前道:“小桐,不好了,外头又来人啦!”

    吴小桐吓了一跳,手一抖差点儿把书扔了。

    努力地遏制着心里蔓延出来的恐惧,吴小桐问道:“外头来人?可看清了,穿什么衣裳?拿没拿刀枪?”

    小臭儿点点头,磕磕巴巴道:“看,看清了,五六个……七八个人,骑了马,打头一个穿着蓝色长衣,后头几个……”

    拴住在旁边补充道:“后头好像穿着黑色的短衣裳!”

    五六个……七八个……这个数量让吴小桐略略松了口气,却并不敢大意,立刻安排道:“走,跟我来!”

    说着,拉了小亓,带着小臭儿和拴住就往酒肆里跑,唤上徐寡妇和柳叶儿娘俩,把这几个人都送到酒肆的地窖里,叮嘱一番,吴小桐就要离开。

    小亓伸手拉住她,吴小桐回头看过去,却见小亓一脸平静,并没有恐惧之色,只轻声地叮嘱:“自己小心!”

    吴小桐点点头,三两下子出了地窖,把暗门关闭,然后,奔出酒肆,去给镇子上留下来的几户人家报信。

    从外头来人,首当其冲的就是东边的人家,吴小桐却一路往西而去。不是她判断错误,也不是她急了弄错了方向,而是东头那边怕是来不及了,她往西头去,反而能尽量多的给几户人家报警。

    一路飞跑着,吴小桐一边给留守的人家示警,一边往镇子东头去了,终于,最后一户人家也示过警,看着那户人家匆匆往西头躲避去了,吴小桐才长长地舒出一口气来,举步往胡家大宅走去。

    镇子东边一大片都被烧毁了,一片焦黑的废墟中,吴小桐摸索着前进。天气热,奔跑了半天的她,满脸汗水,她抬手抹了把脸,绕过一道半塌的墙壁,终于看到了烧毁了的胡家大宅。小臭儿和拴住所说的‘外头来的人’就在胡家大宅外,五六匹马站在柳树荫里,不时刨刨地面,低鸣一声,两个身着黑色短打衣裤,裹着腰封的汉子守在一旁,正一边拿着袖子扇着风,一边说着话。

    吴小桐目光在那两个人腰间的佩刀上略略一顿,很快闪过,顺着胡家大宅的废墟搜索着,然后,透过院墙的一段缺口,看到了小臭儿说的那个‘打头的’蓝衣人。

    这人约摸二十来岁,一身蓝色长袍,宽肩乍背,身形魁梧,气势如松。而他的身边,还有一个小臭儿遗漏的年轻人,也是二十许年纪,一件靛青色的衣袍,比蓝衣人个头稍矮,体型也偏瘦一些,两人并肩而立,一个英武不凡,一个儒雅清秀,各有千秋,却都非常出色。

    吴小桐看那两个人物在胡家的院子里站着,看着一片烧毁崩塌的废墟默然不语,似乎在凭吊。另有三四个黑衣人,隐约在废墟中搜查着什么。

    她的一颗心提在嗓子眼里,眼瞅着那几个黑衣人渐渐往后院搜罗过去,她却没办法给老苍头提醒……虽然知道老苍头会功夫,但那些身形矫健的黑衣人个个佩刀,老苍头对上一个或许不怕,对上两个或许有一战之力,但是同时对上四个五个呢?不是有句话叫好汉难敌四手么?!更何况,还有昏迷不醒的胡元辰……

    吴小桐紧盯着那几个黑衣人,只觉得嗓子里有什么腥腥的,汗水顺着额角眉毛滑落下来,滚进眼睛里,涩涩的疼,她却只是随意抹一把……

    眼看那些人已经走进园子里去了,吴小桐抹把脸,飞跑到胡家大宅的院墙缺口处,捡了一块土坷垃,用尽力气,往那两个年轻人掷过去,一边大喊——

    “你们这些坏蛋!打死你们!”

    ------题外话------

    早上一开机,电脑崩溃了,刚刚修好,更新完了,没来得及改错字,亲们将就看,随后就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