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 大采购
“老五,这是爹昨晚上给我的,说是让小花交学费,我也不懂怎么去学校报道,你能帮我这个忙吗?” 大嫂拿着两块钱说道。 “这钱你留着吧,小花的学费我来出,明天我带她去学校报道。” 姚卫军摆手。 “不不不,爹已经给过钱了,怎么还能让你拿钱,听我的,快把这钱拿上!” 大嫂神情激动,说话都有些不利索,坚持把钱塞到了姚卫军手里。 姚卫军不好再推让下去,便暂时把那两块钱收了起来。 一夜无话。 第二天吃过早饭,姚卫军带着满脸兴奋的小花一同出了门。 “老五今儿个这是又转啥性呢,怎么大清早的把小花带走了?” 东屋门口,正准备带立文、立武去上学的二嫂,望着姚卫军叔侄俩的背影,狐疑的皱起了眉头。 “嗐,军子爱玩儿闹你又不是不知道,估摸着带小花摸鱼抓虾粘季鸟儿什么的去了吧,你赶紧的,再磨蹭下去,老麦头的牛车一走,立文、立武他们就该迟到了!” 二哥姚卫林随口说道。 “催什么催!上学的点儿我都把着呢,以为都跟你似的?只会傻吃闷睡,家里的事儿一点不上心!” 二嫂闫素霞剜了他一眼,厉声训斥。 “得,大早上的懒得跟你置气,我先上地了!”二哥姚卫林摇摇头,丢下一句话就出了门。 “不对!现在都秋收了,哪还有季鸟儿,摸鱼抓虾更不可能,村里过着秋,老五敢下河摸鱼,村支书知道了还不得当典型办了他!” 二嫂闫素霞越琢磨越不对劲,转头冲老大立文说道: “今天你带着弟弟自个儿去村口等老麦头的牛车吧,娘有点儿事就不送你们了,路上当心点哈!” “知道了娘,那我们走了!”立文今年九岁,刚刚上三年级,应下后拉着弟弟立武蹦跳着跑出了院门。 大刘公社目前好多村都没有小学,碱场村就是其中之一。 这些村里的小孩子都是去公社的向阳小学学习。 为了方便学生们上下学,每个村都会指派一名村民,驾着牛车接送。 闫素霞目送立文立武跑远,返回院子朝饭棚看了眼,大嫂刚涮洗好全家人的碗筷,此刻正从里面走出来。 “忙完了大嫂?” 她迎了上去,笑着打招呼。 “嗯。”大嫂刘招娣点头。 “今儿个咱家老五倒挺勤快的嘛,大清早带着小花是去割草了吧?” 闫素霞故意问道。 “没……嗯。” “怎么,不是去割草?那他俩干嘛去了?” “我……我让老五帮忙带小花去学校报名了。” “小花要上学?哼,爹可真行,现在家里有什么事儿都不明着说了!学费虽然没几个钱,可全家人挣工分,总该有知情权吧!” “……” …… 姚卫军带着小花没去村口坐牛车,他在打谷场坐了会儿,等顺子骑来家里的自行车,才带着小花赶去了公社。 二十多分钟后,两人来到了大刘公社的街道上。 “小花,挑一个你喜欢的书包,另外文具盒、铅笔、橡皮这些都看着买,等进了学校用得上。” 合作社里,姚卫军笑着朝小花示意道。 “嗯!”小花欣喜莫名,很快选好了学习用品。 离开合作社,姚卫军带她来到了向阳小学。 跟传达室的人说明情况后,不一会儿虞秀楠便轻快的跑了出来。 “怎么这个点儿才来?我正上着课呢,你带小花朝里走,第二排左边最里面一间,找张主任就行,我先回去上课了哈!” 虞秀楠快速说完,风风火火的返回了教室。 姚卫军按照她的指引,跟小花走进了主任办公室。 说明情况,现场缴纳了学费,张主任登记好小花的学生资料,略带歉意的解释道: “是这样的,鉴于姚小花同学的情况比较特殊,而咱们向阳小学都开学半个月了,学生们的课本早已发放完毕,并没有多余的,所以还是得家长自己想办法,去跟高年级的同学借一下,你看这样可以吗?” “没问题,您先给她安排教室吧。”姚卫军点头应下。 张主任站起身,示意小花跟他去走,“我现在就带她去教室,家长没什么事儿的话,可以回去了。” 姚卫军说了句客气话,目送小花跟着张主任走远后,独自走出了校园。 他没有立刻离开,而是在门口等了会儿,当听到校园内响起下课的铃声,便又让传达室的人帮忙叫出来了虞秀楠。
“秀楠,帮我个忙……” 话还没说完,虞秀楠笑吟吟的打断道:“是不是让我帮小花踅摸一年级的课本? 放心吧,小花分到了我的班上,这种事儿你不说,我也会帮忙的!” “那敢情好,以后我侄女可就拜托你了,以后她在学校有什么事儿你直接找我就行。” 姚卫军原本还在担心小花会不适应学校环境,现在听她这么说,顿时放心多了。 “哦对了,还要麻烦你件事儿,下午放学后,你帮我跟来接咱村小孩子的老麦头说一声,把小花也一块儿捎回去。” “得嘞,你忙你的,小花有我照看着,没事儿的!”虞秀楠指了指身后的校园,“课间我还要choucha学生的背诵,就不跟你多说了哈!” “行,回见!” 姚卫军干脆利索的挥了挥手,骑上自行车走远了。 “这家伙好像也没村里人说的那么滚刀rou么……”虞秀楠望着他的背影,满脸的若有所思…… 姚卫军离开向阳小学,找人兑换了些票后,到合作社一口气买下了全部的干花生以及生瓜子。 合作社的花生不算票的话,两毛钱一斤,总共是三百七十斤,瓜子两毛五一斤,社里只有八十斤,合计九十四块钱。 这么多东西,饶是顺子家的自行车是那种俗称大架子的车,一次性也驮不了。 姚卫军跟合作社说好,前后分两批运回了碱场村打谷场。 期间又花费七块多买好了五种佐料和二十多斤粗盐。 碱场村打谷场,两间土坯房已经空了出来。 知青张晓斌一大早就打好背包,坐着拉砖拖拉机去了西河坝联营区。 在那里,每天都有一班客车可以直达京城,比去疏云县城坐车更加方便。 临走前,张晓斌曾单独跟姚卫军说过,不管以后发展成什么样,两人之间千万别断了联系。 此时的打谷场上,干花生跟瓜子都摊开晾晒着,饭棚里的铁锅也放好了五种香料跟粗盐,一切准备就绪。 “接下来的工作,就是赶在天黑前,把这几百斤花生瓜子炒制出来!” 姚卫军脸上挂着振奋神色,此刻的他浑身都充满了干劲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