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文学 - 玄幻小说 - 神州侠客风云录在线阅读 - 第277章 板儿巧姐喜结良缘

第277章 板儿巧姐喜结良缘

    王仁自从王子腾死后,眼见王子胜懦弱无能,家中事务混乱不堪,骨rou亲情淡薄,如今又闻知meimei病情严重,危在旦夕,而贾府竟还下了休书,心中愤慨不已。于是,他急忙赶到铁槛寺来见贾琏,责备道:“我meimei在你们家辛辛苦苦cao持家务多年,没有犯什么错处,你们家还要休她,这是什么道理?”

    贾琏原本与王仁关系不和,现在见他胡言乱语,不明事理,便不搭理他。

    王仁便把巧姐叫过来,对她说:“你母亲以前做事本来就不周到:只知道讨老太太欢心,不把我们这些人放在眼里。现在你大了,你见过我有沾染过你们吗?如今你娘快死了,你要听舅舅的话。你母亲娘家的亲戚就只有我和你二舅大爷了。你爹的为人,我也早知道了:只知道敬重别人。记得尤姨娘死的那年,我虽不在京城,但也听说花了不少银子。如今你娘要死了,你爹却要我们送回金陵,你难道不知道规劝你爹吗?”

    巧姐答道:“我什么都不知道,什么都不知道”。说完就哭了起来。

    王仁道:“你也说不知道?我要是你,就把那些东西拿出来。”巧姐又说父亲拿去用了,王仁便嘲讽道:“哦!我明白了,你是想留着做嫁妆吧!”

    巧姐听了,一时无法回应,哽噎难鸣,忍不住哭了起来。平儿生气地说道:“舅老爷,有话等我们二爷进来再说。姑娘这么点年纪,她哪里懂得这些?再说,她母亲如今病重,此时谈论这些未免太无情了。”

    王仁道:“你们是不是巴不得二奶奶死了,你们就可以为所欲为了!我并不要什么,只是你们这样做,也关系到我们的脸面。”说完,他赌气地坐下。

    巧姐心中感到极度不舒服,心想:“我父亲并不是无情的人。我mama在时,舅舅不知拿了多少东西去,如今却说得这样干净!”

    王仁心里想,他meimei不知积攒了多少财富。虽说抄了家,那屋里的银子还怕少吗?一定是怕我来缠他们,所以也帮着这么说。这小东西儿也是不中用的!要银子来日方长,于是装着笑脸说:“别担心,舅舅一定会照顾你的。”说完就走了。

    在一个晴空万里的日子里,王仁拎着礼物再次来到贾府的家庙,对巧姐儿说:“这些天你肯定觉得无聊吧,今天舅舅带你去城里转转,你要乖乖听话哦。”

    巧姐儿高兴地回答:“我会很乖的!我们快走吧!”

    随后,王仁带着她走出了家庙,来到了热闹的大街上。看到五光十色的景象和繁忙的街道,巧姐儿觉得很新鲜,兴奋得合不拢嘴。为了让她更加舒适地观赏景色,王仁还特意租了一辆骡车,两人一起坐了进去。

    骡车在小巷中拐来拐去,最终停在了巷子的尽头。那里有一个大院门,门上挂着一个大灯笼。巧姐儿只看清了灯笼上的两个字,好奇地问:“这是什么地方呀?”王仁没有直接回答她的问题,只是牵着她走进了院子。

    原来,这个院子是锦香院,而王仁对这里再熟悉不过。院子里,三面都是二层高的楼房,每一层的每个房间前都挂着小巧的灯笼,灯笼上写着的名字都充满着香艳的气息。

    王仁让巧姐儿在院中先欣赏菊花。巧姐儿看到有人正在布置盆花,尤其楼梯口的那盆瀑布菊,引起了她的极大兴趣。她一边欣赏,一边玩耍,乐在其中。

    王仁与鸨母展开了一场激烈的谈判。他指着巧姐儿,对鸨母说:“她可不是普通的女孩,出身于名门望族,绝非那些小户人家之女可比。如果你只愿出那么一点钱,那可不行!”鸨母听后,坚决地回答:“这个价格已经是最优了,不能再涨。”

    然而,王仁不甘心于此,他坚持要求鸨母提高价格。经过一番激烈的争论,最终王仁以五百两的价格将巧姐儿卖给了鸨母。他拿着鸨母开出的银票,轻声提醒道:“我把巧姐儿交给你了,如果银票丢失了,那可就是你们的事了,别怪我没提醒你。”

    此时,巧姐儿还在一旁与小狗玩耍,王仁趁她不注意时,悄悄地离开了锦香院。鸨母见王仁离去后,立即命令几个茶壶和门房严密看守,确保巧姐儿无法走出大门。

    巧姐儿玩累了,发现舅舅不见了,她问道:“我的舅舅呢?”鸨母冷冷地回答:“你哪有什么舅舅?在这锦香院里,你就是一个小丫头!我就是你妈,你得听我的话,凡事都要按照我说的去做!”

    巧姐儿听后愣住了,她反驳道:“我刚才还看到舅舅在这里呢!我妈怎么可能是你呢?我妈叫王熙凤!”鸨母听后瞪大了眼睛,严厉地对她说:“你没有什么舅舅!那王熙凤现在被关在牢里呢!你要是再敢不听话,我就打你了!”

    巧姐儿被吓得开始哭泣。云儿从楼上走下来,进入屋内,一看到巧姐儿就立刻将他搂入怀中,然后转向鸨母,质问道:“这个小女孩我认识,她不就是荣国府的巧姐儿吗?mama,你怎么能买下她呢?”

    鸨母回答:“我也嫌她太小,养起来太麻烦。如果有人愿意出八百两来赎她,我立刻就会放人。”

    鸨母又有些不耐烦地说:“我也被她闹得累了,需要休息一下。你快把这个麻烦带走吧!”于是,云儿带着巧姐儿上了楼,哄她吃饭、睡觉,并安慰她说:“你就叫我云姑娘吧。有我在,别人不敢欺负你。”

    让我们来谈谈刘姥姥在集市上购买完所需物品后,开始踏上归途的情景。她牵着板儿的手,一步一步地向前走去。然而,板儿却突然嚷着腿疼,想要在路边的亭子里休息一会儿。刘姥姥也觉得自己的脚酸腿沉,于是便把包裹放在亭子的台子上,和板儿一起坐下来休息。

    就在这时,刘姥姥注意到有两个汉子坐在亭子里,他们边说边比划,似乎在讨论什么重要的事情。刘姥姥偶尔听到他们提到了贾家被抄家、家破人亡以及凤姐儿等词语,她感到非常惊讶,连忙打断他们的谈话,问道:“两位大爷,请问你们说的贾家是指哪个贾家?”

    那两个汉子回答道:“你老人家是从哪里来的,竟然连这个都不知道?我们说的是金陵城的贾府。听一些大爷们说,他们家的凤哥儿快要死了,可是没有人知道他的女儿现在在哪里。说起来真是可怜啊,豪门家族败落了,无处可逃,只能自己投身于青楼之中,成为了风尘女子。”

    刘姥姥听了这个消息,眼泪忍不住流了下来,她大惊失色地说:“大爷,你千万不要骗我这个老婆子。他不会去那种肮脏的地方的。你一定听错了。”

    那个人坚定地说:“我绝对不会说谎。我家老爷曾多次去过锦香院,他说那个姑娘年纪小,入行时间也不长,他还问过她是哪里人,她自己说是贾家的人,她的母亲叫做王熙凤。”

    刘姥姥颤抖着擦去眼泪,悲痛地说:“巧哥儿受苦了,他的母亲都已经去世了,他又被送到了那个地方,真是一个命运悲惨的姑娘啊!”她忍不住放声大哭起来。板儿也陪着她一起落泪。

    那两个汉子看到他们如此伤心,都安慰道:“老mama,你去过他们家吗?或者你们是亲戚?”刘姥姥说:“我们之间确实有些关系。”她又对板儿说:“姑奶奶以前对我们有恩惠,现在他们家败落了,巧哥儿又落到了这样的境地,我们要把她赎回来。”板儿说:“那我们就出发吧,只是不知道锦香院在哪里。”

    两个汉子道:“就在那州南一条街上,有个红衣巷,你到里面一找就能看见挂着几个大红灯笼。”刘姥姥边擦泪边把板儿拉了起来,又往渡口走去。

    到了渡口,他们租了一条船,划到对岸。刘姥姥和板儿下了船,又按照那两个汉子的指示,来到了红衣巷。巷子里确实挂着几个大红灯笼,非常显眼。他们走了进去,只见一个壮汉站在门口,应该是看门的。

    刘姥姥走上前去,问道:“这位太爷,请问您这里是锦香院吗?”看门的壮汉点了点头,问他们找谁。刘姥姥回答道:“我们来找一个叫巧姐的人。”壮汉上下打量了他们一番,疑惑地问道:“你们是她什么人?来这里做什么?”

    刘姥姥深吸一口气,坚定地说:“我是她远房的亲戚,来这里赎她回去。”壮汉皱了皱眉:“赎人可不是小事,你们有银子吗?”刘姥姥答道:“有,有。”说着从袖子里掏出一锭银子。

    壮汉接过银子,掂量了一下,然后对他们说:“等一下,我去通报一声。”说完他就转身进去了。刘姥姥和板儿在门口等候。不久后,鸨母走了出来,看着刘姥姥和板儿,问:“你们是谁啊?有什么事吗?”

    刘姥姥紧张地回答道:“我们是荣国府的人,是来赎巧姐的。”鸨母不屑地说:“我们这里并没有什么巧姐。”此时,云儿正好经过门口,她听到了他们的对话,突然想起了之前王仁卖掉的巧姐儿。她立刻走上前去,对鸨母说:“mama,你别骗人了!巧姐儿明明就在你这里!”

    鸨母听后一愣,她没想到云儿会突然出现。她瞪了云儿一眼,然后对刘姥姥和板儿说:“你们别听她胡说,这里没有什么巧姐儿。”

    云儿急了,她知道鸨母在说谎。她对刘姥姥说:“你们别信她的鬼话!巧姐儿真的在这里!我可以带你们去找她!”

    刘姥姥恭敬地行了个礼说:“给老板娘请安了。”

    鸨母瞟了她一眼问道:“你是谁呀,我不认识你,你来这里干什么?”

    刘姥姥答道:“我是来花钱赎人的。”

    鸨母道:“既然要赎人,那就进来再说,银子不够可不行。”

    刘姥姥道:“我有银子,有银子,老板娘放心。”于是她跟着他进了后院的房间。

    鸨母坐下后问道:“你要赎哪个,说出来听听,我叫他出来见你。”

    “您这里有叫巧哥的人吗?他是贾家的孩子。”刘姥姥问道。

    “是他呀,来人,把巧姑娘叫出来。”鸨母喊道。

    下人们应了一声,随即到外面去了。不久,他们把巧姐推了进来。

    刘姥姥端详了半晌,看着巧姐脸上涂着脂粉,唇上擦着胭脂,但眼神中却带着一丝忧郁。她立刻认出这就是巧姐,如今已长成一个亭亭玉立的少女。她含着泪,柔声呼唤:“巧哥儿,你怎么会在这儿?你受苦了。姥姥来救你了。我是你的远房亲戚,你应该唤我一声姥姥。”

    在巧姐的记忆深处,突然涌现出父母曾经提及过的那个曾到访他们家的刘姥姥。她就是当初为自己取名的那个人。这个突如其来的回忆让巧姐情不自禁地嚎啕大哭,她扑进刘姥姥的怀中,仿佛找到了久违的亲人。

    刘姥姥也被巧姐的情绪所感染,泪眼婆娑地看着她,轻轻拍着她的背,安慰着这个年幼的孩子。

    然而,鸨母却不耐烦地催促道:“银子带了吗?哭哭啼啼的干什么!”她的声音充满了不满和不耐烦。

    刘姥姥拭去泪水,坚定地回答:“我孙子回去取银子了,明天就过来。今天我在客栈里住一宿,等他。”她的语气中透露出对巧姐的关心和决心。

    鸨母冷哼一声,道:“那你快走罢,等明天带银子再来。记住,要一千两银子,少一个子儿都别再来烦我!”她的话语中充满了贪婪和无情。

    刘姥姥没有被鸨母的威胁吓倒,她坚定地说:“一千两就一千两。巧姐,你等着,明天姥姥来接你。”她的声音中充满了坚定和决心。

    巧姐含泪应了一声,她知道刘姥姥是真心想帮助自己。刘姥姥缓缓走出锦香院,来到集市上的客栈安顿下来。她心中明白,明天将会是一个关键的日子,她必须尽快筹集到一千两银子,才能将巧姐从火坑中解救出来。

    第二天一大早,刘姥姥在渡口简单吃了些东西,就站在柳树下等待板儿。等了一个时辰,才看到板儿匆匆赶来,将包裹交给她。两人随即前往烟香院,将银子交给鸨母清点。

    鸨母一把推开巧姐,不满地说:“走吧,你姥姥已经把你赎出来了。你也不听话,客人使不动你,服侍也不用心,留在这儿也是浪费钱,走了更好。”

    巧姐哭着跪下道谢,刘姥姥急忙扶起她,一手拉着一个前往渡口。一路上,巧姐不停地责骂她的舅舅,说他是心狠手辣的舅舅,把自己给卖了。刘姥姥气愤地说道:“这算什么一家子骨rou,简直连牲口都不如!”

    她担心巧姐还没吃早饭,便带她到附近的小饭铺里吃了些东西。考虑到荣国府已经查封,家庙里也是一片混乱,她决定带巧姐到城外乡下的家里暂住。

    话说自刘姥姥之前从荣国府回来后,她用贾府赏赐的银两购买了田地,开始经营家业。几年下来,由于风调雨顺,她的家业逐渐壮大,成为一方豪绅。

    一天,周瑞家的女婿冷子兴来到小王庄,无意间发现了刘姥姥家中藏有一件稀世珍宝——成窑五彩小盖钟。这盖钟是当年妙玉嫌弃而被贾宝玉送给刘姥姥的,它属于明朝的成化斗彩,价值连城,是稀有的古玩珍宝。

    冷子兴在京城经营古玩店,那时官员常通过古玩店购买文物进行权钱交易。恰逢一位官员欲向忠顺王行贿,出价五千两银子购了那成窑五彩小盖钟。冷子兴欣喜若狂,稍后付给刘姥姥二千两现银,并帮她在小王庄购置了一座小庄园,挂上了“小王山庄”的牌匾。

    自此,刘姥姥过上了富裕的生活,但她始终保持着低调朴素的庄稼人本色。她感激贾府的恩赐,也感激古玩店老板的帮助,但她从未忘记自己的出身和本分。她继续努力经营家业,教育子孙要勤俭持家,保持淳朴的民风。

    这一天,小王庄热闹非凡,村子里的人都听说王家带回了一个公府小姐,都纷纷涌向王家一探究竟。人们纷纷议论:“这姑娘真好看,怎么就成了落难凤凰了呢?”

    此时,王狗儿干完活计回到家,和妻子劉氏一起问道:“那姑娘带回来了吗?真可怜见的。”看着巧姐,板儿越看越喜欢,竟然有些着迷,看的巧姐红着脸扭到一边去。

    看到这一幕的刘姥姥笑了笑。等到众人都散去后,狗儿夫妻将刘姥姥拉到里屋说道:“岳母你也太傻了,竟然花了那么多银子把人赎出来。虽然说要知恩图报,但也不至于倒贴这么多吧。”

    刘姥姥回答道:“现在咱们也有钱了,这全都要感谢姑奶奶的帮助。知恩图报,我们怎么忍心眼睁睁地看着小姑娘掉进火坑里而不救她出来呢?”

    狗儿道:“哎,钱也花了,再后悔也来不及了。我在想,把巧姐许配给邻庄的周家或许是个解决办法。可是,人家一听说是从窑子里救出来的,说什么也不肯要。现在巧姐在我们家供着也不是,使着也不是,这可如何是好?”

    刘姥姥思索片刻后说:“要不这样,先让巧姐在我那儿住一段时间,我帮她打听合适的婆家。等找到了合适的人家,再让她嫁过去。”狗儿和刘氏一听这个主意不错,便答应了。

    过了一段时间,有一天,板儿兴高采烈地走了进来,说:“姥姥,你能把巧姑娘许配给我吗?我见她那模样,爱还爱不过来,怎么忍心再把她许给别人?”

    刘姥姥一愣,心想这是个好机会,便试探着说道:“板儿啊,你也知道,我是觉得巧姐是个好姑娘,才把她从窑子里赎出来的。现在你提出要娶她,我倒不嫌弃她是个窑姐,只是怕你爹知道了会生气。”

    板儿道:“这个您放心,我去跟爹说。我相信爹会理解我的。”说罢,转身走出了房间。

    刘姥姥看着他的背影,心中暗自高兴。她知道,如果狗儿夫妻知道这件事,肯定会反对。但现在板儿已经先开口了,他们也不好再说什么。

    过了几天,板儿兴冲冲地告诉刘姥姥他已经说服了父亲。刘姥姥心中大喜,便将巧姐叫到身边,告诉她这件事。

    巧姐听后一愣,她没想到板儿会向她求婚。虽然她对板儿也有好感,但毕竟自己曾经是窑姐,不知道板儿是真心的还是一时冲动。

    刘姥姥看出了她的犹豫,便劝说道:“巧姐啊,我知道你心里有顾虑。但你要相信板儿是真心的。他从小就喜欢你,这次能主动提出要娶你,也是下了很大的决心的。”

    巧姐听了刘姥姥的话,心中有些感动。她想起当年在荣国府与板儿香橼换佛手的往事,心中涌起一股暖流。她知道,在这个世界上,只有刘姥姥和板儿是真心对她好的人。于是,羞羞答答地答应了嫁给板儿。

    刘姥姥知道贾府虽然现在衰败了,但毕竟曾经是豪门贵族,礼仪规矩不能丢。于是她请来了周瑞家的帮忙cao办婚事,还特地送聘礼至贾府,以示尊重。

    在动荡的时刻,贾链因为种种原因,也草草地同意了这门婚事。于是,刘姥姥选定了吉日良辰,为板儿和巧姐举办了一场盛大的婚礼。

    婚礼当天,小王庄热闹非凡。八人抬的大轿,吹吹打打的乐队,热热闹闹地迎娶巧姐。轿子绕着小王庄走了一圈,喜气洋洋地把巧姐抬进了“小王山庄”的洞房。

    虽然贾府没有亲属送嫁,但城里的周瑞家的、贾芸、小红、冷子兴等宾客都纷纷前来贺喜,场面热闹非凡,成为庄里的一段佳话。

    后来,巧姐成了小王庄的乡绅富太太。贾府的两个丫鬟也投靠了她,与她一同生活。巧姐和板儿过上了富足的生活,儿孙满堂,一家人和和睦睦,恩爱有加,幸福终老。此乃后话。请听下回分解。